语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认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过去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
2、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的过程,认识过度句,首尾句、中心句等关键句的作用。
3、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明确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培养从序言中感知原著精髓的意识
4、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觉叶圣陶的思想和其文章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同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目标2、3
教学方法:讲读与自读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介绍有关作者、作品的信息
第一部分:提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论述过去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两点错误认识
二、具体分析
(一)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1-2段,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第1段有关作者、作品的哪些基本信息?
明确:介绍了叶圣陶先生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历经时间,研究深度,文章数量,强调这本论集的可读性和它所适宜的读者对象,并积极评价了集子的内容,表明集子中的大部分文章富有现实意义。
2、文章第2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阐释。
明确:第2段的`起始句具有过渡的作用,它既承接上一自然段继续评论集子,谈及文章的涉及面和文章性质,又引出下文的概括性结论,明确指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两点。这一段的末尾句,也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其中“以上两点”承上,以“认识不清”启下。
(二)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2-10段,筛选文中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过去对语文教学两点错误认识
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思想基础
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各种弊病
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不良后果
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是工具,日用学习及交流知识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古典主义
死记硬背古书内容
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
生搬硬套作文程式
养成“人形鹦鹉”
利禄主义
追求功名利禄、应付考试
养成官吏及“儒学生员”
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
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
学生听得轻松随意
效果可能很不好
学生容易习惯于听老师讲解
学生可能缺乏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
(三)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7-10段,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摘引叶先生的有关论述,回答:“教”应该注意哪些方法?“不教”应该达到什么境界?结合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谈谈叶先生这一观点的看法。(组织讨论)
明确:“教”要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教”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要注意启发性;“教”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和反复性。“不教”应当达到学生主动钻研的境界;“不教”应当达到学生获取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境界。
三、小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修订学案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了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本课以“比一比”的活动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不断对比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接触新的事物。在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下,学生识记了生字,正确运用反义词进行比较。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2.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以“比较游戏”引入新课。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二、边比边学,同步识字。(用时:24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
黄牛哥哥花猫弟弟。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名称。
2.看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1)黄牛与花猫哪个大?哪个小?
3.指导学习生字“黄、牛”。
(1)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指导读。
(3)指两、三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出示鸭子和小鸟图片,引问:谁多?谁少?
(2)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少”两个字。
(3)教师指导读。
(4)指名领读。
5.你能用“黄、牛、多、少”这四个字组哪些词?
三、学习儿歌,巩固识字。(用时:7分钟)
1.多媒体出示儿歌。
2.师范读儿歌,引导学生找出一对反义词。
3.教师引导读儿歌。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
四、巩固识字。(用时:4分钟)
1.用卡片认读生字,做“开开门”游戏。
2.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多,××少”的句子说话,进一步明确多、少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境,借助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先看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产生对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意思相反的词语,明确大、小,多、少都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进一步体会合作识字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
生字词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齐读课文。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荷花》教案09-24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