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9 06:17:58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让我们有了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我说你做”。通过游戏,学生在说话和听话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插图和倾听老师的讲解,能够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

  3.让学生有大胆说、敢于说和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的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奖励物品作业本、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图上有几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玩什么游戏呢?

  (预设答案:我说你做)

  2.猜一猜:

  (1)发令的小朋友在说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每一位小朋友都按照发令的要求做了吗?

  (没有,有一位小朋友没有按照要求。)

  (4)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预设答案:这位穿条纹衣服的小朋友可能没有注意听别人说话,还有可能是蓝裙子小朋友说话太轻了。)

  二、游戏锻炼听说要求。

  1.所以,不管是在上课的时候,还是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发令官要大声说,说话声音要让别人听得见(清楚说的小嘴巴);

  (2)参与游戏的小朋友要注意听别人说话(注意听的小耳朵)。

  2.好,我们来做个试验,看看谁有清楚说的小嘴巴,注意听的小耳朵。

  (分4个小组,指定好发令官,分组游戏:发令官发令,其余组员听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次发令为一个回合,每个回合之后,组员对发令官发令的语速、声音大小进行评价,对组员的动作是否迅速、标准进行评价,发奖品;

  另外组进行游戏、评价、奖励,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游戏的机会。

  三、课堂小结,活动延伸。

  1.要玩好《我说你做》的游戏,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呢?(清楚说的小嘴巴,注意听的小耳朵)其实,不光光在游戏重要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讲话都要做到——(清楚说的小嘴巴,注意听的小耳朵)。

  2.上课的时候,也要做到。今后,老师要对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小朋友进行奖励,(作业本)小朋友们好好努力哦。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用具:小黑板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详细地复述课文

  (2) 简要地复述课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4) 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

  3.指名回答。

  (四)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达( )命( )肿( )肺( )访( )

  组( )勇( )敢( )骄( )拥( )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

  突如其来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才华横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华横(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阳、( )傲、( )花、( )气、上( )、香( )

  zǔ( )挡、( )织、( )力、( )国、( )成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忆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2) 画出父亲说的话: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1)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2) 理解句子: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 请同学说一说

  (3)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 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四) 布置作业

  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扩展练习

  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

  2.指名说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本课是西师版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本着低段对口语交际的要求,训练孩子的用普通话交流,并让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从孩子们所熟悉的去年大旱灾出发,让孩子们谈水的宝贵,从而激发孩子对水的识。此外,充分利用文本又超越文本,充分利用平时生活中的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好地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让孩子们知道水的可贵,咱们应想尽办法珍惜每一滴水。

  2、逐步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流,认真倾听的习惯。

  3、在活动中增加孩子表达的自信心,让孩子乐于说出自己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孩子了解水的可贵及咱们要珍惜水的原因。

  2、让孩子用普通话交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学准备:

  师:收集旱灾给人们带来苦难的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水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旱灾时各种灾难的图片。

  2、展示火灾时人们用树枝灭火的图片。激趣,从刚才的图片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让孩子自由表达)

  3、是啊,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有一场雨,有足够多的水那该多好呀!小朋友的脸上一定会露出笑容,庄稼可以美美地喝个够,火苗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扑灭,人们所受到的损失也会少得多。但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呢,你瞧,那边是什么声音?(播放课件:水龙头哗哗直流)这一现象大家一定很熟悉吧!

  看到这一情境,你想说点什么?

  (孩子们自由说,当说到要珍惜水时,揭示课题:珍惜每一滴水)

  二、图片引路,探寻方法。

  1、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自选一幅图,说出图画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编一编。

  2、全班交流汇报。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细细评价,多多鼓励)

  3、小结:是呀,图画中的小朋友多么能干呀,他们用自己的'的方法来珍惜每一滴水,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珍惜水的方法一定比他们多,让我们也来说说吧!

  4、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平时节约用水的方法。

  (可多平时生活用水,扫地擦窗等方面介绍,教师巡视点拨,启发思维)

  5、全班交流。

  (其余生认真听,认真评,评出金点子小组)

  三、拓展应用,内化升华。

  孩子们,你们的方法还真多,但是生活是无尽的,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还会找到更多更好的珍惜水的方法,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的身边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让我们的生活不因我们的浪费而感到遗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

  2、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练习长文短读。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述具体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

  3、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练习长文短读。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述具体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在朗读品味中,领悟将场景描述具体的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资源:

  西部缺水的视频;学生已经积累的描写场景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

  谈话交流,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

  (1)指名读(2)学习生字:“窖”、“储”、“勺”字(3)发现词语排列的规律,朗读

  2、学习多音字,读出长句的节奏美。

  三、长文短读,理清文脉

  1、交流初读感受:课文中什么是你没有想到的?

  随机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意图:文质兼美的语言唯有在运用中,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进而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借用课文语言,畅谈初读感受,进行说话训练,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场景,试着用简短的语句说一说。

  3、交流讨论,完成板书。

  4、小结:读着读着,我们将长长的课文读成了三个场景,读成了三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三个场景,在阅读思考中概括归纳,将课文的脉络理得清晰明了,让阅读变得通透。】

  四、感受艰辛,领悟写法

  1、【视频情境】让我们一起走近马朝虎的家乡,走进这个小村庄,来到一个取水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样的场景的呢?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边思考,边圈画出关键词语。

  3、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随机板书:珍贵

  5、小结:这一自然段中没有出现“艰辛”这个字眼,却用一连串的数量词,让我们处处感受到挑水的艰辛,水的珍贵,这就是马朝虎的独具匠心之处。

  【设计意图:化繁为简,清简透彻。视频播放,引向课文情境;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读,感受语言的质朴和表达力。】

  五、感受快乐,迁移写法

  感受快乐:

  1、将目光聚焦那一场雨。出示相关句子,自由朗读。

  2、那是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呀?自由朗读体会。

  3、引导想象,体会“雨中洗澡”的快乐,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水的珍贵。

  领悟写法:

  4、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雨中狂欢的氛围的`。

  5、讨论交流。

  迁移仿写:

  6、回忆生活中的场景;选择一个场景中最精彩的瞬间仿写片段。

  7、学生练笔,集体评点。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在阅读想象中移情体验,触摸文本的意蕴和情感所在;“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狂欢的氛围的?”促使学生从关注内容转移到自觉关注语言,细细品味、揣摩,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并学着迁移运用。】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附板书:水(珍贵)

  取水艰辛雨中洗澡勺水消暑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写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个“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带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呢?

  4.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师总结。

  二、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那么怎么写好走之儿呢?可发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4、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识字写字。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四、指名读一次对话并借助图片理解。

  五、感悟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回答。

  六、感悟第三次对话。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鸟:天上——天无边无际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13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7-15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7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11-13

小学语文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