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7 10:27:51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设计理念: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课前准备: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2、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1)交流并板书:小树红红的太阳

  小鸟好吃的谷粒

  西西一双好腿

  (2)说话:书上的小朋友给……画了……,将板书内容连起来讲即可,允许学生有多种表达形式。如:给……给……还给……;不仅给……而且给……还给……等。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2、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假如》教案》,来自网!

  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出示图:西西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2、我看到西西这样伤心,我是怎么做的?(师引读第三小节)

  3、指导朗读第三小节,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四、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良、食

  1、观察发现区别。

  2、教师范写,学生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卡片。

  2、给生字(课件出示)“缩、良、食、操、康”找朋友,能干的小朋友用上生字词说句话。

  二、读诗背诗。

  1、师配乐朗读。

  2、生配乐自由读。

  3、指名读、模仿读、男女生比赛读。

  4、选一节最喜欢的背下来。

  三、拓展延伸。

  作者有这么多美好的心愿,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以及我们身边的朋友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假如你也有一枝这样的神笔,你会给谁画什么,为什么呢?自己试着把它写下来。

  1、教师出示: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

  画

  2、生自由思考,指名说,同桌交流。

  3、小组合作、展示。

  将每个人写好的诗句连起来读一读,组成新的诗歌。

  四、指导书写。

  出示要写的6个字:寻、哭、双、体、操、场

  1、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2、在写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重点指导: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双:左边的“又”写的稍窄些,捺变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的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4、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五、板书设计:

  假如

  小树红红的太阳

  小鸟好吃的谷粒

  西西一双好腿

语文教案 篇2

  一、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散文,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二、重点字词

  1.通假 不辩牛马。 同“辨”,分辨 通假字

  2.活用 轻伯夷之义者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顺流而东行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3.特殊句式。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应该是“莫若己”。属于宾语前置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型。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见……于,见,被。

  状语后置:“于大方之家”后置

  4.成语

  ①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三、道理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 3自大由于无知; 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信》是一首儿童诗,作者通过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二、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全程参与新课程实验,语言和思维发展比较好,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具有开展生成性学习的一切因素。本文语言简练,内容比较浅显,格式简单,很受学生喜爱。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信齐读课题。

  师:我们读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读过少先队员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信》。

  (二)读一读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

  (课文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读下来,所以,请学生自读。)

  2、评价读。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

  3、个性读。生:老师,我发现这首诗很有意思,“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经黄昏。”“替花朵给蜜蜂写,赶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样式都差不多,我也会这样写。

  师:是吗,大家也有信心当小诗人?

  (学生过去读过大量这种格式的诗歌,也有“创作经验”,厚积薄发,所以,学生学起来亲切、轻松,有当小诗人的`愿望。)

  (三)编一编

  学生编诗。老师打开屏幕文档,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

  生:替花朵给蝴蝶写,赶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

  生: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

  生:替树给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

  生: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

  (老师别出心裁,捕捉学生生命中的诗意体验,当堂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使学生的口头作品得到及时展现,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师:好,让我们来读读自己的诗歌。学生读屏幕上的作品。

  师:让我们也加个开头和结尾吧:(借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生生合作,突破了学生开始时仅编一段为目标的局限,以每人一段组成一篇来展示合作的魅力,体验合作的愉悦,并让学生通过欣赏自己的(同伴的)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这首诗的“诗眼”在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教师这样的处理自然地突出了难点,激发学生对这两小节进行思考和品味,为后面的阅读思考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议一议

  师:刚才读我们自己的诗,有什么发现?

  生:同学们,我发现我们还能写很多这样的小诗,所以,“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这一小节末尾应该用“……”而不应该用“。”

  生:我觉得这个“……”应该放在这一段下面,而不是这一句后面,因为后面省略的是很多段诗歌,而不是一句话。

  生:同学们,课文里也应该这样改一改,应该在“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这一段后面加“……”。

  (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还能写出很多段这样的诗歌,感悟到“……”的用法和用途,从而迁移到教材,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生:我们发现第一段很重要,告诉我们写信要用纸和笔、手和心。

  生:用纸和笔、手写信我能明白,用“心”我可不明白。

  生:我来告诉你,用心就是用心想,写信的时候写出好的词语和句子。

  生:用心就是要思考,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生:用心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师:真好!我们写信的时候就要用心,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用心

  用情

  生:老师,我还发现这一段有一个特殊的标点,它就像一条引线,引出了下面的诗歌。师:它叫破折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对,还有延长声音的作用,以前我们见过它。

  (学生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的用法,可谓一箭双雕。)

  生:课文最后也有一个标点,是“……”表示省略了一些。

  师:对,课文最后的“……”表示省略了什么?

  生:表示省略了给自己写的信。因为“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

  生:表示省略了自己给别人写的信,因为“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没有交代新的具体内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和珍惜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应该成为新课程课堂里的最亮丽的风景。)

  猎人:

  我是一只孤独的小鸟,尊敬的猎人呀,请你不要打鸟打动物了。

  有一次,我的姐姐和她的恋人在枝头对歌,姐姐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你在背后打了一枪,姐姐的恋人就落下了枝头,没过几天,我的姐姐也悲伤而死。

  还有我的弟弟和父母,我的父母在教弟弟飞翔,父母一下子被打落,弟弟正在自由自在地飞,也被你打死了。

  猎人啊,很多动物对人类有益,你却把它们打死,猎人啊,请你以后不要再伤害动物了。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丨、丿、”和1

  个偏旁“”。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二、教材说明

  本课为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以利学生理解字义,认记字形,激发他们热爱汉字。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本课12种实物的图片,某一生字(如“目”)字形演变卡片,竖(悬针竖与垂露竖)、撇、捺笔画卡片。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教认字可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先指导学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如教“目”,先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认读“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再看“目”的古文字,看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告诉学生这种模拟实物的样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然后读一读、记一记“目”。最后小结学法:读字看图—看字比形—认记生字。在掌握学法后自学其余生字。检查自学情况可不拘于生字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我会学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学生没有说到的为难点,就重点指导。在学生说字时,教师要针对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禾苗有穗儿,比“木”多一撇。随“兔”的教学,认识“”(角字头)。

  巩固生字除认读外可采用图片与生字连一连、贴一贴的方式,也可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给它们分分组,说说为什么这样分,领着大家读一读。

  2、写字

  结合“十、木、禾”的书写,本课要认识“丨、丿、”三种笔画,知道“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为此,可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

  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两种。(竖的名称不必讲,或俗称带针尖的和不带针尖的)竖从上到下要写直。带针尖的起笔要重,逐渐轻下去,收笔处为针尖状;不带针尖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重些。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注意把力送到笔尖。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同时送力到笔尖。

  本课的三个字较前有难度,教师必须当堂示范,示范的同时让学生跟着比划,以记住笔顺,感悟笔笔到位。三个字的写法是: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带针尖。

  木:横短竖长,不带针尖。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三)实践活动

  课后“我会连”为扩展练习,其中的生字,学生不一定要掌握,目的是让他们知道汉字中这类象形字还有不少,只要联想实物的形状,很容易记住。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连一连,试着认一认,教师再检查、 纠正,指点识字的方法。

  配合本课教学还可以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1、在你认识的汉字中找一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如:山、水、田、雨等,不拘于象形字,只要说得出相像即可。

  2、猜字游戏。(不拘于学过的生字,自己认识也可。)

  “木”加一笔是什么字?(禾、本)加两笔呢?(米、机)

  “口”加一笔是什么字?(中、日)加两笔呢?(目、田、白、右)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自主学习。

  (一)尝试认字

  出示生字“日、月、兔”,问问谁认识,是怎么会认的?(这三个字在前面课文中出现过,生活中也有接触,利用学生生活积累认字,激发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动学习。)

  (二)揭示课题,教“目”字

  1、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2、以学“目”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三)学生自学其余的字

  (四)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认识了什么字,是怎样记住的,教师相机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

  2、介绍象形字的特点。举“兔”为例,并认识“”。

  3、再读字、看图,体会生字的象形特点。

  (五)巩固生字

  1、用卡片比赛认读。

  2、选生字卡片放在实物图下的括号里。

  3、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连”。

  (六)指导写字

  (七)扩展练习

  找找还有哪些字是象形字。

语文教案 篇5

  课标依据;依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评价,培养学生倾听,欣赏以及表达能力。从而使低年级学生从小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教材解读;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认识两种笔画“ㄅ”和“”认识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玩踩影子游戏。带有小动图案的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做好铺垫

  我说你做,如:向左转,向右转等,有个朋友你走哪他到哪总是跟着你,猜猜他是谁?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巩固学生前后左右方位感,为学习课文密切联系新知作铺垫)

  二、引发课题,鼓励交流

  1.激发兴趣:体育课说的“踩影子”游戏,好玩吗?找两个同

  学表演。

  (设计意图:以有趣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产生感性认识,从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探求新知)

  2.揭示课题:

  读题;随机识字:用最好的办法记住新字。

  三、充分朗读,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鼓励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境读儿歌。

  3.讨论识字,用多种方法记,组词,多读几遍。

  自读;开火车;指名读;赛一赛,谁是识字小能手。

  4.小结

  5.读课文,同桌互读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把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灵活调整策略,学生兴趣盎然,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仔细看图。

  2、想象说一说影子象什么?

  3、听老师范读。

  4、试读

  5、指名读

  6、比赛读

  7、各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五、感情诵读,实践运用

  1、自己带动作表情读课文,背一背。

  2、配乐唱歌,情感升华。

  3、动手影子

  4、分学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过程内化,鼓励学生创新,将语文与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让语文学习变成一种科学性学习活动。)

  六、扩展练习

  1、读《学习园地三》的儿歌《东南西北》并观察学校方位。

  2、自己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能用语言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中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学习热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3、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它不仅让孩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发起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1、小朋友,谁来说说在你的脑海中,秋天是怎么样的?(生答)。板书(秋天)。是啊,美丽的秋姑娘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她用灵巧的双手把世界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去看看这美丽的图画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2、课件演示: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

  3、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图画?(生答)师:是啊,秋天里真是“景色宜人”还有这么多的瓜果也都成熟了,真是“五谷丰登,瓜果香,”,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4.过渡:瞧瞧,这是多美的图画啊!(板书:图画)有一个小作家啊,他把这么美的图画写进了成一篇小文章。小朋友想来读一读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文章的题目就叫做“秋天的图画”来,一起先来念念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述:下面就让我们先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去看看那美丽的秋天图画,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生)仔细看,

  (师)带上自己的'耳——(生)认真听

  (师)带上自己的口——(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1、读课文。老师先请小朋友认真的读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啊,张老师还要给大家提两个要求:

  ( 1).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不会读的字词和句子可以向同桌请教,或参照文下苹果上的拼音。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同学们,快看,书中红苹果上的词语朋友也来到屏幕上和你们见面啦!随机出示“梨树、灯笼、脸颊 波浪、高粱、燃烧 地图 勤劳 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

  高粱:知道高粱长什么样吗?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看,这就是高粱。再一起叫叫它的名字。高粱 高粱本是粮,米字底下藏。桥梁应是“梁”,木头来帮忙。

  勤劳--都有个力字,说明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要多出力。这个词语能读好吗? 前鼻音读得可真到位啊。再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读。我们一起来读。

  小结:在这里,老师编了个儿歌来帮助同学们记忆: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花,高粱为米粮,燃烧火帮忙,勤劳靠力量。

  3、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好,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考验考验大家读句子的情况,读得真不错。那小火车能开起来吗?小火车往哪里开?往这里开喽! (开火车读词语)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看着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秋姑娘啊,她也很高兴!她一路欢歌一路笑语迎着我们来到了山野,山野顿时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了。(出示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谁能把这句读好呀?(读得真不错,仿佛你就成了站在山野里的秋姑娘了呢)

  2.那么山野里到底出现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了?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请你们再自己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点名“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3.找得真准确啊,大家都找到了吗?有这么多美丽的图画,你想变成哪一副呢?(点名)同学们真积极,看来大家各有所好。那就请小朋友自己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读给大家听。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把这幅画给读美了?

  4.指名回答。

  (1)梨树:“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在这里,老师有疑问了,想问问你:你把灯笼挂到哪了呀?(出示图片)生:挂在树上。树上哪来的灯笼啊?哦!梨就是灯笼。大家看,他们的颜色都是金黄的,形状也很象呢!难怪我们的小作者说——“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呢!

  来,我们一起来读读梨树这一段吧,预备起:

  (2)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师:多可爱的小苹果啊,那小脸还红红的呢!

  全班的女孩子一起来做做小苹果吧。读——

  男孩子也迫不及待了,那就快把你们的红脸蛋也露出来吧。读——

  (3)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见过稻海吗?老师把它带来了。出示课件:看!稻田一眼忘不到边。就象是大海一样一望无际。现在的稻海在秋风的吹动下,还翻起了层层金色的波浪呢!谁能来做做翻起波浪的动作?

  真不错,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这广阔的稻海了,让我们一起翻腾起来吧(整组做动作读)加上动作,读!*.是啊,多美的稻海啊,让我们再次翻起这金色的波浪,一起在这连绵起伏的波浪中沉醉吧。

  (4)高粱 “举起燃烧的火把”

  高粱们也是山野美丽图画里的一份子啊。它们,又在做什么呢?(点名读)

  哦,原来你们在举燃烧的火把呀。谁来作作举起燃烧的火把的动作?能边读边带上动作

  (5)全体同学合起来读读,再次感受一下:

  听着大家的朗读,张老师都要醉了!我快要陶醉在这一副幅美丽画卷里了。下面就请你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四幅图画,让我们一起陶醉这画的世界里!起!

  (6)欣赏其他图片《5张》

  小朋友们,秋天的美丽图画是无处不在的,是美不胜收的。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走进秋天,去领略秋天里其他的美丽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能学着课文里的写法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试试。

  (7)学习勤劳

  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图画,怪不得,我们的小作者会不禁问道:“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看看大雁是怎样回答的?出示课件。生:(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对了,是勤劳的人们。请小朋友来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勤劳的人呢?

  是啊,我们文中勤劳的人们啊,就是那些栽果树,种庄稼的农民伯伯。同学们,快看看,这些农民伯伯们都在做什么?(出示课件)

  当初春还没有送走冬天的寒冷时,勤劳的人们已经在田野里播撒下果树、庄稼的种子,天天给他们浇水,施肥。果树和庄稼开始发芽生长了。夏天到了,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为了能让果树庄稼快快长,勤劳的人们还是坚持顶着烈日辛劳地在田间耕作着,忙碌着。经过了漫长的春季和夏季,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就来了,田野里到处都是一片秋收的场景,美丽极了!冬天,小麦苗们都盖着厚厚的棉被,在呼呼睡大觉呢,农民伯伯高兴地笑着,正盼望着来年的丰收呢!

  是的,正是因为有了勤劳的人们,秋天的图画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如此绚丽多彩!

  四、拓展和小结

  1.小朋友们,秋天里藏着迷人的画卷,秋天里还藏着动听的诗呢!听老师来读读。(出示秋天的诗歌)

  2.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其实啊,这首诗就是我们的课文,只是张老师变了个小魔术,改动了句子的格式。于是课文就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诗。看来啊,祖国的语言文字还真是有趣。你们想读吗?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的韵味来。

  最后,让我们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再一起美美地把感受一些秋天的韵味吧!

  五、课后作业

  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的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尝 到了甜美的“果实”。回家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那位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 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南美洲毒蛇的录像。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种蛇的。

  3.齐读这句话。(投影出示)

  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抬得高高,细长的舌头不时吐出来,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4、多么可怕的毒蛇,不少人因被它咬伤而死去。为了研究抗御这种毒蛇的办法,造福人类,许多科学家用它来做实验,想揭开其毒性的秘密。卡尔o施密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但不幸的是,在用这种毒蛇做实验的时候,他不小心被蛇咬伤了。那是怎样的情形啊,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二 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名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三 抓住重点段落,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明确要求。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思考:课文哪几段具体写了博士做记录的情景?

  2、重点句子解析。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

  毒蛇咬人时,咬坏肌肉,同时放出毒液。蛇毒多为神经性毒液,毒性强。毒液,先麻醉神经,使人身体不能活动,继而使身体器官丧失功能,最后脑部充血而死。卡尔o施密特博士作为研究蛇的动物学家,当然懂得这些常识。当他感觉到伤口剧痛,四肢麻木时,清楚中蛇毒了。

  3、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

  这段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老科学家牺牲前的心态。他知道中毒了,在打不通电话后,他知道没人能救他,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但是,多年科研实践锻造出的坚毅、奉献的品格使他临危不惧。他认为自己被蛇咬,正是一次特殊的实验用自己身体做实验品进行蛇咬伤生理反应的课题实验。于是他果断而坚定地在心中说不,要再做些什么这里用省略号,使人不言而喻,就是记录蛇咬伤后的生理现象与感受,为后人留下研究资料。这些心理,是老科学家坚持记录直至牺牲的强大的内驱力,是他高尚人格的反映。

  4、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o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

  5个小时后,足见时间之长。可以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科学家该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也可猜到老科学家的实验记录该多么艰难。读者联系上文不难知道,他记下了体温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血液的变化,体力的变化等等。这是在疼痛中的记录,是在知觉逐渐消失中的记录。卡尔o施密特是多么坚强的科研工作者,有多么崇高的令人折服的品格!句子不直接写死了,而写手中的笔掉在地上,表明老科学家科研至死,坚持记录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反映作者不忍用死这个字眼去记叙可敬的科学家。

  四.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第4、5自然段。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最强烈感的受是什么?针对像往常一样这个词重点讨论:一是这次实验真像往常一样吗,二是哪些方面的确像往常一样,三是为什么博士能在这个实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五.激情提升,延伸表达。

  这份资料将为研究毒蛇作贡献,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所以课文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句话。

  六 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把自己最想对博士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最强烈的感情是什么?

  二 小声读课文。

  小组内讨论(1)这次试验真得像往常一样?

  (2)那些地方确实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次试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三 全班交流互动。

  四 同桌互动。

  说说施密特博士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五 完成课后选择词语填空。

  六 认读生字。

  1、 容易写错的字:博

  2、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小右大,结构安排要合理。

  七 作业:

  找一些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的故事来阅读。

  开天辟地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交流课前部分资料,以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为题,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

  4、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解释课题 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

  5、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

  (2)标出小节号,把课文读通顺。

  (3)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读词语

  (2)分小节读课文,随机进行字音及断句的指导。

  (3)交流已理解的词语。

  (4)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1、在盘古还未开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1小节。

  (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个词让学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认真默读第2到5小节,感受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1)交流。

  (从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处体会到盘古身躯的高大及力量的无穷;从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及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同时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从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处体会到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2)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让人通过你的读了解盘古的伟大吗?

  (3)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子中有反义词,分别是轻而清重而浊,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这样大家能一眼看出天与地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3、过渡句,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就在临死前,盘古还化生出了世间万生物。

  4、老师很喜欢这一段,尤其是读到精疲力竭含着微笑 临死这几个词时就特别感动,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为什么感动呢?

  (盘古面对死亡显得那样乐观、无畏、坦荡。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多么伟大的心灵呀!)

  5、让我们怀着这种感动齐读全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学生读课文,回顾所学内容。

  二、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三、拓展文本,创编诗歌

  1、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从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书:丰富的想象

  2、仿写诗句

  我想把手抚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

  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我想,

  这样就能。

  四、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搜集神话故事,与伙伴们一起分享神话的精彩。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鸬鹚教案02-26

语文背影教案02-26

语文长征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