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07 18:56:2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合集八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⑴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⑶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⑷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知识目标:读准生字字音,会读有关词语,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说说黄山奇石的样子。

  情感目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产生去黄山看奇石的愿望和爱黄山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2—5自然段,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奇”在哪里。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质疑。

  (利用遮屏功能遮住题目和图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同学们你们看图上都有什么?(石头,松树…)这幅图是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图。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著名!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移动遮屏),齐读课题<黄山奇石>其中“奇”字用批注功能批注。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奇?(谁能说一说奇是什么意思?)

  二、欣赏课文的情景朗读,初读课文质疑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情景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把书打开,自由小声读课文,并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一遍。然后出示课件,检查学生们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抓注重点词语理解本段内容,导读全篇)

  (1)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请你画出来。

  (2)交流:

  重点词语:闻名中外景色秀丽神奇尤其

  (3)课件演示:

  安徽地理位置——黄山风景区——资料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导语:黄山四绝,所以说黄山风景区是“闻名中外”的,相比之下,怪石更突出,所以用“尤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导朗读: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2学习2——6自然段

  (1)读课文,同桌画找:课文介绍了哪些怪石?把它们的名字画下来,再读一读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交流:

  提问:哪些怪石是具体介绍的?哪些怪石是简单介绍的?(教师板书怪石的名字)

  (3)学习内容

  (注:按学生的回答,选择一种怪石进行精读指导,总结方法,其他几种怪石按此方法学习)(此环节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如:名字:猴子观海

  样子:抱着腿、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想象:猴子在干什么,看到什么?把你想象的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课件演示:猴子观海

  小结方法:名字样子想象(师生共同完成)

  (2)课件演示:(拓展内容)

  (有名字的怪石欣赏,没有名字的怪石,发挥你的想象给他起名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当教学到“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聚光灯突出仙桃石)可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

  当教学到“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

  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可以让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读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在观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朗读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天都”,再选几幅学生作品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

  最后一自然段,让孩子们在课文中勾出课文还写了那几种怪石。(利用批注功能批注还有那些怪石)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扩展想象

  然后让学生欣赏黄山其它被命名的'怪石。再仿照课文练习说话,如:天鹅孵蛋,它好像……。。最后欣赏没有名字的怪石,让孩子试着给起名字,看看谁起的名字好,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具体简略

  课件说明:此课件为幻灯片,内容包括黄山的地位几种怪石,“黄山四绝”的资料介绍,还有就是课文的情景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生字、词语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生字和词语的掌握;课件还包括黄山的怪石(有名的、没名的),适合学生的想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有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2.感受文章中的社会情趣,学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3.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在生活中发现美,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正音正字】

  绺liǔ 黏nián 盎àng 腻nì

  【词语积累】

  披头散发 遍体鳞伤 纷纷扬扬 大惊小怪 绿草如茵 焕然一新 绿意盎然 骤然而来 一劳永逸

  【课堂训练】

  全文可以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在一场风雨中,新屋的东墙与西墙遍体鳞伤,全家人担心受怕。 第二部分(第2-3段),主要写东墙得以保护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4-8段),描写保护西墙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9-10 段),整个村庄经历了历史风雨,但西墙依旧,西墙是“我”情感的体验与生命的记忆

  【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性散文,说明新屋西墙受风雨侵凌,“我”的父母撒下草籽、种上爬山虎,使西墙得救。通过展现西墙的生命过程,表现了在贫苦生活条件下,人的顽强、善感。这是一段珍贵的记忆,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一部分,主要写新屋落成后西墙的命运,这是全文的起笔,也可以说是西墙故事的开端,为下文西墙的“命运”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心。第4 段,西墙岌岌可危,令人不知所措。风雨的肆虐使西墙不堪忍受,受墙荫庇的一家人恐惧不安。粉刷墙壁只能使石灰一块块大面积地剥离,使西墙变丑、变老;用草帘遮住,也一样不能免受欺凌。怎么办?文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5、6 两段,西墙迎来了美丽的春天。曾经支撑不住的西墙,竟然“绿草如茵,焕然一新”,竟然“出落得像个美少女”,“雨滴打过来就被弹射出去”。 爱心 用心 专心 - 2 - 第7 段,秋天的西墙带给我们的竟是让“我”种上了诗心,让“妹妹”有了许多逃避贫穷的幻想!此时西墙带给我们的,除了惊奇与欣喜外,还会平添几分赞赏的情怀。

  【思维训练】

  1.父亲为什么要帮二狗家砌新屋? 二狗家的新屋砌好后,可以保护“我”家的东墙 〈东墙不被雨淋坏〉。

  2.为了保护“我”家的西墙,父亲曾想过哪三个办法? ⑴给西墙刷石灰; ⑵给西墙挂草帘; ⑶在西墙上种草。

  3.“湿润的西墙上居然也生了几根小草。”“居然”的含义是什么? 出乎意料之外,突出“我们”一家人的惊喜。

  4.爬山虎为什么能保护西墙? ⑴无数草叶就像无数只伸出的手,雨滴打过来就被弹射回去。 ⑵草根牢牢地抱紧土墙,再不让泥土流失。 ⑶一劳永逸〈生命力强〉。

  5.“有一墙的耳朵守着我们睡觉,从此梦也香多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有了爬山虎的保护,西墙不会受到损伤,家也就安全了,睡觉也就安稳了。

  6.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怀念家乡,感激爬山虎。

  7.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它们有什么作用? “村庄里的时间就这么在西墙边凝固了”、“生命也掂不出个轻重”等句子,含义深刻。 它们升华了主题,引发读者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层次思考。

  8.本文的语言朴素而又形象。朴素,是指本文说明过程和描写情状没有过分的藻饰,感情朴实。形象,是指文章中新奇的比喻和出人意料的拟人、拟物。文中哪些句子具有这种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 “风夹着雨像个披头散发的泼妇,一头一头往东墙上撞”; “西墙突然像个一个披着蓑衣的老农的背影,一下子老了许多”; “草籽发芽了,西墙上顿时绿草如茵,焕然一新。过完春天,西墙就出落得像个美少女”。 这些把西墙不同时间的`面貌比作人的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生动形象,联想丰富。它们是作者情感表达的元素,让人感觉,风雨的侵袭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和人恶作剧,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使文章充满温情。

  9.《西墙》有什么象征意义? 爱心 用心 专心 - 3 - 为了说明西墙前后所经历的一切,作者匠心独运,使西墙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了“墙壁”的特征,而具备了人的性格特征,把它作为思考的结晶,呈现出某种象征的意义。而且不止于此,西墙的生存还负载着关于人生,关于理想,甚至是关系到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的思考,这就使得西墙成了一种象征。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1个偏旁“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诗歌,讲的是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他想把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课文小中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灵。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家搭积木。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教师要重视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平、这、住、呢”等字不容易读准字音,要重点指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读错的字音。

  在指导学生认字时,要尽量启发学生自己用多种方法认记字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牢固地记住生字。如,“间”可以用“门”加上“日”,也可以把“问”中的“口”换成“日”。学生在平时经常见到“苹果”,启发他们把“苹”去掉“艹”就是“平”。“呢、啊、没”可以用拆字法来认记。“彳”是新学的偏旁,当学生认识它以后,就可启发学生把熟字“跟”中的“”换成“彳”来认记“很”的字形。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都是独体字,笔画较少,要用田字格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业”要注意笔顺是先写中间两竖,再写两边的点、撇。“本、平、书”三个字中的竖必须写直,并且位于竖中线上。还要启发学生比较它们的细微差别:“本”中的竖是垂露竖(不带尖),“平”“书”中的竖是悬针竖。

  (二)词句

  本课的词语浅显易懂。容易混淆的是量词“间”与“座”。在第四课中有“四座房”,本课有“四间房子”。这是有区别的。“间”是房屋的最小单位,如,“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座”多用于较大的或固定的物体。如,“一座楼”“一座山”“一座大桥”。一座房里有几间或的房间。

  “呢”是助词,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可以用它来进行说话训练,如,“你怎么不去洗澡呢?”“你是写字还是画画呢?”“啊”也是助词,一般用在句末表示赞叹的语气。本课“还有一间啊”,用在句中稍作停顿,让人注意听下面的话。指导学生用“啊”练习说话。如,“这些图书啊,都是爸爸给我买的。”“这个星期六啊,我们都去游泳”。

  (三)朗读

  教学本课要重视朗读指导。从插图上看,平平是在和奶奶对话。要启发学生想象平时是怎么和奶奶说话的,指导学生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第二和第四节。要怀着喜悦、自豪的`心情朗读平平说的话。最后一节中的“很多很多”“大家”要重读,表达出平平的美好心愿。

  (四)实践活动

  1、在学生能正确地读出课后“读读说说”中的短语以后,再启发学生多说一些,如,“很平很平的玻璃”“很快很快的火车”“很热很热的夏天”“很冷很冷的冰”“很甜很甜的西瓜”“很苦很苦的中药”。

  2、举行“我长大了干什么”的说话比赛,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示课题

  板书“平平搭积木”,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平平用积木搭什么?他为什么要搭积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上面提出的问题反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词句不懂。

  (三)试读课文

  指名试读,读后评议。

  (四)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六)以“我长大了干什么”为题,练习说话

  (七)复习巩固生字词

  1、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

  (八)指导学生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 排险 牺牲)

  3. 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 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 出示有关句子:

  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

  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

  2. 欧阳害挺身而出(出示有关句子:箭步飞身……抢……脸不变色……心不跳……推出……)

  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被欧阳海的精神所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说。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 一场惨祸就这样避免了,可是我们的战士欧阳海却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把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你对欧阳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假如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把你要说的话说一说。

  交流、评价学生所说的内容。

  现在就在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来写塑像的介绍,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四、总结拓展

  1、在紧急关头欧阳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牺牲自己解救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明白为什么说是“壮丽的青春”?请你来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欧阳海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我们对欧阳海又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再让我们来读欧阳海的那句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读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请你说一说。

  交流学生感受。

  3、同学们,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让我们饱含激情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五、作业

  1、 把英雄欧阳海、雷宏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 抄录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程、闭、驶、划、稳、软、折”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野 巧 专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北京的桥》,边听边记忆歌中有哪些桥。

  2、教师出示潜水桥和塑料桥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他们什么样?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上这两座桥看一看,板书课题《兰兰过桥》,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原野 提包 桥梁 专家 惊奇 取出 轻巧 结实 野花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急:上面是“刀”字头,下面是横折,横, 横,不是“山”字,最下面是“心”字底。

  桥: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字旁,右边是“乔”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最原始的桥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里”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笔顺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注意与“矛”字区分。

  巧:第五笔是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专:独体字,笔顺是:横,横,竖折撇,点。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兰兰的爷爷是一位桥梁工程师。一天,他开车带兰兰去玩,过大河的时候来到潜水桥上,他们看到了鱼和船;要过小河时,爷爷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气,就和兰兰走上了塑料桥。过桥后,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四、练习

  1、指导学生

  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原野 野花 桥梁 专家 桥顶

  提包 结实 轻巧 取出 惊奇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9 兰兰过桥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从小赋予创造精神。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造福于人类。

  2、结合课后第四题,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

  原野 提包 桥梁 专家 惊奇 取出 轻巧 结实 野花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二、学习新课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老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归纳: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潜水桥的?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塑料桥的?

  (一至四自然段介绍了过潜水桥,五至九自然段介绍了过塑料桥。)

  4、抓住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

  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A.“波浪滚滚”这个词语说明这是一条大河。

  B.遇到河水,爷爷不但不停车还继续开,说明这座桥的用处:这座桥架在水中,可以在水中行驶。

  C.兰兰的表现:“吓得闭上了眼睛……才敢睁开眼睛”

  D.这座桥是用什么做的?什么样?(这座桥是用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座长长的房子。这座桥很长。)

  (3)指导学生朗读

  A.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 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议。

  5、抓住重点学习五至九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学习情况。(小组成员谈解决了哪些问题,相同的问题其他小组在交流的时候就不要再重复。)

  (4)大家一起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5)教师参与学习:为什么说这是一座轻巧的桥?

  (联系生活实际谈游泳时用到的救生圈,救生艇,游泳床;漂流时的小船。想象塑料桥的样子。使用完毕后能把它放进提包里,说明了桥的简单实用,它很小,不占空间。)

  (6)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朗读。

  指导:

  爷爷把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括号里的内容要加重语气。作者这样写能进一步说明塑料桥的大小,非常形象逼真。

  6、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 “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三、开展交流活动

  1、文中介绍的两座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2、假如你是一位桥梁专家,将会设计什么样的桥?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造福于人类。

  五、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

  2、自己设计一座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难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 自主学会字词,能理解本文“一技之长”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带有12的句子,感受句子的深刻含义。

  3 能发挥想像,写一段队长对矿工们讲的话。

  4认识矿工们长期帮助受难工友的家属又严守秘密的高尚品格,感受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老师要写(板书:秘密)同学们跟写,你们知道秘密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

  2、出示课题:《37共同的秘密》“共同”加重。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哪些人共同的秘密?共同的秘密是什么?这个秘密被揭穿了吗?为什么这个秘密要大家共同遵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提得很好!那么课文围绕共同的秘密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读读课文。

  出示填空:为了 帮助矿工妻子维持生计 。12个矿工约定 每天去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 ,并且这个约定一直坚持了十几年。板书(12个矿工——约定)

  2、学生交流完成填空。

  现在你们知道了,这共同的秘密是什么呢?齐读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课文1、2小节

  师: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做这个约定呢?

  出示(引读):课文的1、2小节

  (1)理解“闭塞”、“一技之长”

  (2)得知这一情况的矿工队长会怎么想呢?他会对矿工们说些什么?

  想象说话:矿工队长想: 于是,他跟12个矿工说:“”矿工们听了队长的'提议后,都同意了。

  (3)师小结过渡

  2、师:那么他们又是如何来遵守彼此间的约定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学习课文的3——8小节。

  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8小节,用浪线将他们遵守约定的句子画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2)圈出关键词语,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随机)

  预设:

  (1)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

  通过关键词语“一下”“第一天”“12个人”体会12个矿工都信守了约定,如期到来。

  指导朗读,

  (2)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通过关键词句“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体会矿工信守承诺,没有一个人失约。

  抓“从不间断、风霜雨雪”体会到矿工们一直坚持着。(板书)风霜雨雪 从不间断)

  你们试试你觉得怎么读,指导朗读

  师引读第4节

  理解“矿工们为什么始终不和至亲的妻子说出这个秘密”。

  生交流

  师小结:矿工们以工友家属可接受的方式帮助她,他们的付出不求回报,也不愿让接受帮助的人知道他们的帮助,维护了受帮助人的尊严,也体现了工友间朴素的兄弟情谊。

  学习第5节:

  出示第5小节

  A 随机点评学生朗读,抓“弥留之际”理解

  B 学生质疑、交流

  C师小结、引读队长对妻子所说的话

  (3)出示: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通过关键词语“不变、时光变化”体会矿工们一直在坚守着约定。

  师小结:是啊,不断变幻的是——时间,不变的是——12个人的这份善良心。板书:(世间变幻 爱心不变)

  指导朗读

  (4)出示: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

  师:为什么有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情况?女人代替了男人又是怎么回事?

  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出示:老矿工要退休了,他对儿子说:“ 。”于是,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一位矿工累倒了,他对妻子说:“ 。”于是,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人。

  师指导体会这个秘密早已成了12个家庭的秘密

  师:这个共同的秘密还仅仅是12个矿工的吗?这个秘密仅仅是每天去吃一碗馄饨吗?交流

  师小结:正是有了十二个矿工12颗无私支援遇难矿友的高尚的心灵,才有了爱心的接力传承,才有了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指导朗读

  (5)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师引读理解矿工们长时间坚守约定帮助遇难矿工的妻子。

  (6)师:看着这几句话,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7)再次串读5句话,思考“12”代表的意义、

  生交流,随机板书:真情、温暖、善良……

  4、学习第7节

  师:遇难矿工的妻子面对他们的倾力帮助,她又是怎样做的?

  ①朗读体会第7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师小结 板书:(画爱心)

  四、总结全文

  1、师小结(放音乐):这份共同的秘密是一种无私的援助,它源于人世间最无私的爱。这爱,支起了她简陋的馄饨摊;这爱,重新点燃了她俩生活的希望;这爱,在人们的手中接力传承;这爱,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爱,茹星星点火,从人们心底升起,深深引起了我们每个人的思索……让这个感人的故事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2、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音乐高潮)

  板书: 37 共同的秘密

  12个矿工——--------------- 约定

  风霜雨雪 真情 从不间断

  世间变幻 12份 温暖 爱心不变

  善良

  ……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8-28

小学语文诗教案09-29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星夜》教案06-16

小学语文教案11-04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