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02 17:40:18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e,配有一幅图画。

  图中,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的音。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a、、e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a、、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的发音及a、、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要求

  1学会a、、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e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a、、e发音的录音带;a、、e及带声调a、、e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a、、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二)认识声调符号,学习掌握a、、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a、、e的发音方法和韵母带调一口呼是重点。

  (二)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给同学们读一个小故事,喜欢吗?教师先读一个带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注音读物了,以后学习查字典、学习普通话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3、看图讲故事(依据课本插图教师编讲),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自主选择识字方法,认识6个“会认字”;练习书写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流畅、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续编故事或表演童话剧。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认识6个“会认字”,会书写8个“会写字”。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当妈妈受到威胁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宁愿自己牺牲一切,也要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 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妈妈留下的葡萄树》。看一看,文中的狐狸妈妈遇到危险时候的做法你是否赞成?文中是否还有感动你的地方。

  二、听读课文,体会母爱

  1. 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

  要求:

  ① 仔细倾听课文录音,注意体会文中的感情。

  ② 边听边品味:听完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把你最想说的话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写在随堂本上。

  2. 学生听完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并且说一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此环节让学生在听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听课文录音,可以用录音中感人的朗读,让学生直接感悟朗读中的感情,又可熏陶学生的朗读,为以后的感情朗读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3. 指导朗读,体会狐狸的爱子情深。

  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狐狸妈妈很爱孩子?

  学生默读,边读边勾划出这样的句子。之后汇报。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边读边勾划,又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一定要注意培养。

  A、第一自然段重点:

  ①课件出示句子: “你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好吃的。”

  换词语。谈换前、换后的感受。

  ②体会“终于”一词的用法。

  ③当时狐狸妈妈的心情怎样?想象一下狐狸妈妈当时想了些什么?谁来读一读? 点名读,边读师边指导。

  (体会文中的感情去朗读,可以很快的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的把感情运用到朗读中。)

  B、第三自然段重点:妈妈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相关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①课件出示句子: “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翻过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这句话哪个词用了三次。用了三次,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②还有哪个词看出要找到吃的东西不容易。

  ③当时狐狸妈妈的心情怎样?想象一下狐狸妈妈当时想了些什么?谁来读一读?

  C、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狐狸妈妈的做法,你赞成吗?除了赞成还有什么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D、那一串香甜的葡萄是怎样来的?

  4. 教师总结:狐狸妈妈无论是翻山越岭为孩子找一串香甜的葡萄,还是危急时刻那揪心的喊声, 都是母亲对孩子最深切的爱。

  5. 读到这里,你除了感动,还有别的情感吗?你联想到了什么吗?

  6.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此环节中,我多处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句、段,主要是想突出该句、段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注意。单独拿出来分析,更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感情,更好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母爱的伟大。)

  三、拓展:

  续编课文

  1. 妈妈为小狐狸留下了一棵葡萄树,可是妈妈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续编课文吧!

  2.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1)学生小组合作续编课文。

  (2)讨论交流。共同订正。

  四、课后作业

  学完课文之后,你对自己的妈妈有什么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三课时(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复习偏旁部首,能给字加、去、换偏旁,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音序查字法。

  1、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练习: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表。(总复习二第3题)

  二、复习偏旁部首:

  1、回忆本册学过那些新偏旁。

  如:

  2、写出同偏旁的字。(总复习一第4题)

  3、加偏旁成字,再组词。(总复习一第3题)

  4、换偏旁成字,再组词。

  补充:

  锋、挺、操、玲、样、记、祖

  三、听写三单元词语。

  第四课时(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能区分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字。

  2、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教学过程;

  一、区分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字。

  1、区分音近字与同音字,说说它们的不同用法。

  例:气与汽、检与捡、生与声、戴与带、备与背、圆与园

  2、注意形近字的比较。看清字形。

  练习:比一比,再组词。(总复习二第4题)

  二、按笔顺把字写得端正正确。

  1、说说下列字的'笔顺。

  引、蜜、衡、傻、戴、肃、切、鹰、卵、世、假

  2、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3、看看生字表中有哪些难写的字,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

  三、听写第四单元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关心母亲。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说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假如你在街上和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圈画生字。

  3.学习生字

  城:左右结构 形声字 城市、城府、城镇

  牵:上中下结构 部件组合法 牵挂、牵牛花

  掌:上中下结构 掌握、手掌、掌心

  围:半包围结构 口字部 形声字 包围、围棋、周围

  笑:上下结构 竹字头 笑话、苦笑、苦笑不得

  善: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善良、善事、善后

  淡:左右结构 平淡、清淡、冷淡

  互: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互相、互助、互生

  4.指名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多种方式读课文,以读代讲: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妈妈眼睛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描写妈妈头发的句子,读一读。

  3.画出描写妈妈手的句子,读一读。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妈妈头发、手、眼睛都是什么样的吗?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三、如果,你的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围、牵、善、互”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在讲读课文中)

  2.读一读:简单说说“掌上明珠、哭笑不得、善始善终、惊慌失措”各词的含义;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写一写,积累词语

  4.做一做

  (1)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爸爸),在下面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三、板书设计:

  课 件 温柔的手

  生 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

  教学中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对自己母校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生对在母校五年来的生活的回忆,寻找成长的足迹并且会用信息技术来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出示媒体图片,听录音:听一听作者看到了什么,回忆起了什么?

  学生活动: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划找句子,体会感情。

  2、小组交流。

  媒体出示:(根据作者的回忆顺序出示图片)边看边读。

  归纳写作顺序:课文是按地点转变的顺序安排内容的'。

  体会人物感情:重回母校的感慨,触景生情,留恋母校热爱母校的情感。

  二、延伸学习,激发情感

  师:我们也将和生活五年的母校分别,你们有什么特别美好的回忆吗?老师在课前请大家到校园里找一找,看一看,今天有同学愿意来交流吗?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制作做好的幻灯片进行交流,回忆学校的学习生活。

  三、触景生情,指导写作

  1、媒体出示:课文的写作方法。

  2、出示一些学习生活的镜头出示要求:选择其中几个镜头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抒发出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应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的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应好好体会。

  1课时。

  板书课题、作者。指明学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况(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

  1.给疑难字词正音正字。

  魁梧 简陋 魅力 义愤填膺

  2.解释下列词语。

  魁梧 简陋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1.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其中写谁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谁?明确: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写左拉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写人物的语言,有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

  明确: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作者在进行行动描写的时候,谁写得详,谁写得略?

  明确:福楼拜、左拉的行动描写较详,都德的行动描写则一笔带过。

  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

  4.以写左拉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讨论明确:写左拉,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

  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了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

  6.指名学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写屠格涅夫的?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巩固轻声音节的读法;区别形近字;能正确使用量词;巩固要求会认的字;学习使用句号和问号;能看图说出意思完整的一两句话;能正确读谜语并猜出谜底;按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写字。

  课前准备

  1.小黑板、放大的挂图或投影片(第六题的图)

  2.请同学收集谜语。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一--四题)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练习《复习五》的内容(板书:复习五)

  二、练习第一题:读一读,注意轻声的读法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自己小声练习轻声词。

  3.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三、练习第二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板书:

  几()气()云()

  机()汽()运()

  指名读一读,再说一说这三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三组字都是第一个字加个偏旁就成了第二个字。)

  2.口头组词。

  3.板书:

  土()力()车()

  士()刀()东()

  指名读一读,再说一说每组两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土“和”士“笔画相同,不同的是”土“上横短,下横长;”士“上横长,下横短。”刀“和”力“笔画相同,”刀“的.撇不出头,”力“的撇出头。”车“和”东“前两笔相同,后面的写法不同。

  4.口头组词。

  5.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组词,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6.订正。

  四、练习第三题:选词填空,再读一读

  1.指名读题,讲清要求。

  2.选合适的量词写在括号里。

  3.订正。读一读。

  答案:

  一(杯)水一(本)书一(块)饼干

  一(双)手一(件)雨衣一(棵)梨树

  五、练习第四题:读一读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要认读的词语)。

  先自己小声练习读,再同桌互读、互听。

  2.指名认读,要求读正确。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十元人民币,导出话题

  1.出示十元人民币,了解它的信息。

  2.当我们拾到一百元人民币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呢?

  3.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当中去切身感受吧。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理解四个词语的意思。用“拾金不昧”造句。

  3.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

  三、品读感悟

  (一)出示自读提示:

  (1)学习课文4—5自然段,想一想那些人做到了拾金不昧,请把有关的句段用“——”划出来,并批注感受。

  (2)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二)学生汇报交流

  1.文中的服务员做到了拾金不昧。

  (1)师: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生汇报句子,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2.师:文中还有谁也做到了拾金不昧?(“我”和立明)

  (1)生汇报句子。

  (2)师:那么从“我”和立明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生谈体会,师指导朗读。

  3.师:文中还有谁也做到了拾金不昧?(老人、孩子、青年、妇女、解放军战士)

  (生汇报,师指导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三、课本剧表演

  同学们,你们想亲眼目睹那感人的场面吗

  (表演完毕)看了精彩的表演,大家有些什么话说吗(根据同学发言板书:拾金不昧 真诚互助)

  六、拓展环节

  大家都很喜欢立明同学,我们请小记者来采访他好吗?

  七、师总结,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八、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将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旁边的人听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8

小学语文《秋天》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