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2-16 07:02:2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汇编[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读一读。

  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

  我请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摇头不答应,小河不肯玩一玩,

  急急忙忙去浇田。小河不肯站一站,

  小河流过我门前,一分一秒也不停,

  我请小河站一站,日日夜夜奔向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诗歌,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积累谚语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条条江河向东流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会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这段话,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1.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着力通过图文结合,引导朗读,激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培养想像能力、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势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型:新授课

  教法:谈话、讲授、合作交流

  教具:小鸟标本、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鸟飞呀飞,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下班。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4.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 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 出示生字、生词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 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结合图理解。

  3. 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组合作学习2----5段。并讨论。

  4. 交流汇报。

  (1)“我看到的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收衣服。找出动作的词,指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我内心充满同情、关爱的情感。

  (3)朗读课文,有爱心的小朋友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四、 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 学习本篇课文,你喜欢课文的小朋友吗?你喜欢他吗?请你用词赞美他。

  2. 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赞扬吗?说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

  小结:

  本篇课文写了“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的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激学生关心弱小的愿望。

  后记:

  肖丽英:通过投影放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学习课文,很快找出“我”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关心、爱护弱小的美好心灵。

  朱红英:本课出示标本,引起学生注意,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适合

  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胡梅影: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知道要养成关心弱小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麽事。

  二、 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 让学生自由朗读。

  2. 指名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3.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4. 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3带标点的句子,请学生看尊准标点,自由朗读,读准确的当小老师带全班读,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三、 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1. 小组长带领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的读音,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请小老师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并带领大家认读。

  2. 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易错的字,并带领大家认读。

  3. 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句子。

  4. 指导书写。

  (1) 认识2个新部首

  (2) 观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难写字,老师范写。

  (3) 学生独立书写。

  (4) 检查订正,评价谁写的好。

  四、 积累词语

  1. 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摘下来。

  2. 用本课的生字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蓝里。

  小结:你们也很会保护弱小,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很适合我们的小朋友。大家表现的真棒。

  板书:

  6 阳台上的小鸟

  小鸟湿漉漉

  我别吓着它爱心

  会写字:衣身阳要笑妈

  后记:

  1:学生体会到了“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实情感,学会了关心弱小。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地读准字音,并各自想办法记住字形,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书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蘑、菇、猬、耽、歉”五个生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积累耽误、抱歉、犹豫等词语。指导学生书写“灰、晨”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

  懂得讲信用的重要,自觉做到“说话算数”。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动物贴图 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随文理解犹豫、抱歉的意思。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人物对话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语气。

  3、通过理解课文,对小山羊和小灰兔做简单评价,激发守信意识。

  4、练习续编故事,懂得在生活中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续编故事,懂得在生活中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

  一、复习词语,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相约时的高兴

  1、体会小灰兔邀请时的语气。

  2、体会小山羊的高兴

  范读 : 小山羊高兴地说:“好啊,快走吧!”

  我这只小山羊怎么样?(高兴,快乐。板书)

  抽读,读出小山羊的快乐。

  全班一起来当一当这只高兴的小山羊。

  3、小灰兔是怎么说的,翻开书42页,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4、师:你们的朗读热情把老师也吸引了。分角色朗读第一段。男生当小山羊,女生当小灰兔,老师读剩下的部分。

  (二)、学习二---三段

  1、变序提问,掌握心情变化

  小山羊高兴地答应了小灰兔的邀请,可是最后它的心里变得-----板书犹豫

  鼓励孩子质疑。

  自由读课文2---3段,思考:这中间都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 小山羊一共等了小灰兔几次?

  3、重点突破学习二自然段

  ①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等的`情景。找出小山羊怎么做的语句,用“——”画出来。找出小灰兔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②检查反馈:出示小山羊表现的句子。指导朗读

  ③检查反馈:出示小灰兔表现的句子。

  从他怎么说、怎么做中,你觉得他对朋友怎么样?同桌讨论读出不同的感受。体会小灰兔的不守时,不尊重朋友,为自己的错找藉口。

  4、简略学习三自然段

  第一次小山羊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小灰兔却失约了。那第二次小山羊又是怎么做的?引读第三段小山羊的做法。

  小灰兔呢?它又找了什么藉口呢?引读小灰兔的做法。

  理解态度的变化:这次小山羊还像第一次一样满不在乎吗?你从哪里看出的?(抱歉)出示词语卡片,随文理解抱歉。

  他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再次引读。是啊,他又让小山羊等了半天。全班一起再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段

  ①连连失约的小灰兔,当它再次邀请小山羊时,小山羊犹豫了。齐读第四段。

  ②想象说话,理解犹豫。谁来帮老师填一填

  小山羊想,我很愿意去 ,但是,如果 ,怎么办呢?

  是啊,小山羊又想去踩蘑菇,又担心小灰兔不来,矛盾极了。文中用了一个词,是----犹豫。出示卡片。现在你们明白犹豫的意思了吗?

  两次的说话不算话,造成了朋友的不信任,带着矛盾的心情读。

  三、思维训练,突破难点

  1、第二天早晨,小山羊会不会等小灰兔呢?你是小山羊,你会等吗?

  小组讨论

  2、反馈讨论结果

  3、拿出手中的笔,你们也来当一当小作家。续写故事。

  4、反馈读。

  四、总结

  如果你不守信用,朋友会不不相信你。老师有句话要送给你们。

  言必信,行必果。指导孩子们读。

  师解释意思: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善始善终。

  (板书讲信用)希望你们在生活中都做一个讲信用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讲信用

  小山羊和小灰兔

  高兴

  犹豫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

  二、教学时间:两教时

  三、教学准备:

1、认真朗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圈圈划划,借助词典理解。

  2、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3、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特点、习性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

  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导入

  2、师:同学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可爱的,美丽的)你们喜欢吗?对呀,有个孩子叫翠贞,她就抓到了这样一只小蜻蜓,喜爱极了,爱不释手,但最后却把小蜻蜓放了。(板书:放飞蜻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3、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学思考: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划划圈圈。

  (2)文中 共有几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陶行知 慈爱 七嘴八舌 抢着说 苍蝇 蚊子 饥饿 结构 复杂 翠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抚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万 一撅一撅

  (2)指名学生读,正音前鼻音:贞 蚊 后鼻音:埂 衡 蝇 抢翘舌音:舌 多种形式练读、巩固

  (3)质疑,有哪些词你不理解,讨论后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虫。一撅一撅---一翘一翘的(动作演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表自己意见。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请了解的学生说说,教师小结)。

  (4)工有11个自然段

  (5)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和孩子们(谈蜻蜓),使他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

  (6)按“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写(板书)

  三、学习课文第一、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见到了怎样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区别“一个”和“一群”

  2、齐读第一段

  3、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只有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 放飞蜻蜓。) “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次,表现出了孩子怎样的心情?(赶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激起悬念师: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书的课题)蜻蜓“放飞”掉(彩色粉笔加着重号)?陶行知究竟是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讨论。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办法记住它)蚊 蝇(“虫”字旁,皆属昆虫)饿(因为缺食,用“饣”字旁)枪 抢(比较后记忆,抢时要用手)夏 复(比较后记忆)舌(中间一横在横中线)慈(字要写得紧凑,两个“幺”字靠拢)

  2、完成习字册

  五、课后作业:继续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巩固)陶行知 慈爱 七嘴八舌 抢着说 苍蝇 蚊子 饥饿 结构 复杂 翠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抚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万 一撅一撅2、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结合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3、谈话导入,学习新课陶行知究竟是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自主研究性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

  (一)自由朗读第二段

  (二)讨论:★孩子们为什么乐意放飞蜻蜓?陶行知怎样和孩子们谈蜻蜓的?(怎么说,怎么做,找到句子读一读,理解)

  1、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谈话的态度和蔼可亲,做一做动作,指导朗读并体会)

  2、陶先生说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征求意见。)

  3、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小心地翻过去,介绍蜻蜓的身体构造,用商量的口吻说:“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先生富有耐心,讲究民主,仔细讲解)★孩子们听了陶行知先生的谈话,对蜻蜓了解了吗?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知道蜻蜓是益虫,会吃掉苍蝇、蚊子、孑孓等害虫。了解了蜻蜓的身体构造,尾巴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饥饿的时候吃掉自己的尾巴,尾巴回再生。眼睛是复眼,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练读孩子们说的话,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讨论后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第二段三、理解深入,再次朗读第三段

  1、师: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话,孩子们乐意把蜻蜓放飞吗?

  2、引读第三段,孩子们入神地听着……(自己加上动作)

  3、想象说话:孩子们目送着蜻蜓展翅飞翔,回怎么说?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自由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总结全文

  六、课外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把你了解带的蜻蜓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3、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查阅相关资料验证。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这篇选学课文是一以写景为主,以景抒情,展开联想,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的散文,课文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景时,抓住一个"绿"立意新而深,语言形象、生动,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和教育。

  2.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个自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游西湖的总感觉,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点概括成一个绿字,醒目地突现出来。这个绿字吸引我来到西湖边,使我流连忘返。2、3自然段课文围西湖的绿展开,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的特点。写灵隐的绿,绿得"苍翠欲滴",绿的发黑,绿的发蓝;而花港观鱼的绿,则绿的鲜,绿的亮。只觉的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这样的清晰的结构,这样生动的抒情,适宜于朗读,也适宜于列提纲背诵课文。

  二、教学目标

  1.会列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描写绿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4.感觉西湖景色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列提纲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按课文内容的先后,扫地点的转换,抓住有关景物特点的词语列提纲,理解描写绿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权、投影、词语片。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这是一篇远选学课文,节选自宗的'散文《西湖漫笔》。节选时有改动。我们准备用一节课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课题只有一个字"绿"。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的?(板书课题,作简短谈话)。

  2.自学课文。边读边学习字词,读通课文,作自学检查:

  (1)扫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有否加字,字音是否读准。

  (2)检查生字:叮(dīng)婷(tíng)宛(wàn)读准一个前鼻音,两个后鼻音。)

  (3)检查是否按查字或联系上下文学懂了词语。重点是:流连忘返、苍翠、心旷神怡、婷婷、宛转。(如有其他词语学生不懂的,也可以讨论。强调学生自己学懂。

  3.理清课文脉络,把本文分成两部分来学。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它"指的是什么?(西湖的美景)西湖春天的美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那么,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我流连忘返呢?从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了解西湖的绿,体会到了西湖的绿,进而认识到绿的意义。本文为什么要以绿为题(杭州西湖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以满目绿,一个引站千个爱西湖、爱祖国河山的读者的心。)

  (2)说说作者是如何具体领略这个绿字的(学生轻声自由读2-3自然段。也可放录音,让学生轻轻跟读)读后想想,回答问题。

  4、根据上面的讨论,你能否给课文分段如何分?(分作两段。第一段(1自然段):总写作者游西湖,领略到一个绿字。第二段(2、3自然段)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

  的不同特点。表现了本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特点。)

  5。根据单元:列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重点,我们已经按要求学会了背诵三课文。同样,我们也要用"列提纲的方法背诵这课文,而且要更好地背诵。

  (1)指名抓主要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学生背诵课文第三产业自然段。

  ①先指出作者游灵隐看到的景物,默读课文。

  ②再划出写这写这些景物"绿"的词语,读读课文。(灵隐:满目是绿,道路两边……苍翠欲滴,似……也是绿的;飞来峰上,有的……有的……峰下小路……直绿到……;冷泉亭下……在一片绿色之上……)

  ③以引读法牢记写绿的段落,为背诵作准备

  (3)学习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①自学。根据本段特点,划出作者游花港看到哪景物?指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看到的事物,哪些地方写了联想的(师生讨论。看到的:绿叶、水珠儿、想到的:鲜亮生命力。)

  ②引读法朗读第3自然段。(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联想的)。

  6、指导给课文列提纲。(提纲上有:地点、景物、有关景物特点的主要词语。重点2-3自然段。

  7、按提纲背诵课文。(主要背诵2、3自然段)背诵过程是:每人轻声试背,同桌同学互背,指名背加评议,全体齐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近日她已奔赴这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周婷婷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富有爱心的父亲周弘不忍女儿一生生活在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之中,他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病,一边对女儿进行语言基础训练。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辛与努力终于创造了奇迹,聋哑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而且与正常儿童一样走进了学校。周婷婷6岁已认识20xx个汉字;8岁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时,她与爸爸共同完成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16岁她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她的毕业论文《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被指导教授称赞为“可以成为载册的精品”。大学毕业后,周婷婷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托福考试,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加劳德特大学“推荐”自己,最终接到校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

  婷婷的人生定位是做一个自己快乐并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为聋人服务是她最强烈的愿望。因此,她选择到全世界对聋人的心理世界研究最多、最新的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去学习。在赴美读书之前,周婷婷像海伦.凯勒一样创作了自传小说《无言的歌》,最近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4、学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识字与写字

  前置自学提纲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2、做生字卡片。

  3、自学45页内容,读熟。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看谁知道得多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你收集了吗?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请你在小组内把你收集到的名称说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收集的数字记录下来,比比谁知道得多。

  小组合作交流。让小组长记录下小组成员收集的个数,一会儿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记清楚同学们说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一会儿全班评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体交流:谁收集的最多,报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请他来说说。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数字,以备评比。

  小结学生收集的情况,给优胜小组颁奖。

  二、认一认,看谁点子多

  1、认识生字。

  师:家是我们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个人都离不开家。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是怎样的。(出示挂图),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生词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全班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你认识这些字宝宝?(如读拼音帮助自己,用熟字来帮助识字,拆装汉字、编儿歌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自能识字。

  说说自己用了什么办法,读读自己认识的新字宝宝。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检测。

  2、认识偏旁部首

  再读“沙”“报”“晚”“灯”,认识偏旁部首,睁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与“”字旁,“日”与“”字旁的区别,知道“”“”两个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选一选,看谁最会动脑筋

  1、运用生字卡片同桌组词,比比谁组得多。

  2、抽生口头组词,教师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下来。

  3、出示下列词语和句子,选生字填空:

  人民报

  教室的墙上着一画。

  上课不能随便说。

  我家的书上有许多书。

  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3.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4.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老师用生字卡抽查。

  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读读背背。

  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c.在小组内练说。

  2.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c.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d.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

  3.扩展延伸。

  a.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

  然后再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b.与同学交流自己画或写的内容,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展示台

  1.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2.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3.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1-05

小学语文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