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1 11:05:1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例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二:由图入题

  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三: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

  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品味语言

  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五: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课后反思:

  省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目标预设:

  1、 识字5个,写字6个,了解词语“颤动”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续写小诗。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请综合课老师指导孩子制作风筝、风车等。

  第一课时

  一、你们在生活中看见过风吗?风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知道风来了?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变抽象的为具体。)

  二、叶圣陶老爷爷有一首写风的小诗,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71页诗全文和图画)无音节

  配上音乐,老师朗读全部。

  三、识字教学

  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让我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1)初读课文,你有什么学习生字的方面要提醒大家。

  (孩子自由汇报,有的是读音要注意翘舌读准,有的是怎么记住字型的。老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加强记忆。

  (2)“微”字比较复杂,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微”:又人旁像两个人,他们去爬山,要到山顶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很舒服。

  (3) 现在咱们把生词请回课文中,一块儿来读读这首小诗。

  (发挥主动性,自己学生词。抓信难点,识记“微”字,使识字教学更有实效性,既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节约了时间。)

  四、整体感知

  1、 刚才咱们读了这首小诗,谁能说说诗中到底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2、 我们是怎样知道的?请孩子们迅速拿出铅笔,勾出相应的句子来。

  3、 勾完了吗?请对照大屏幕检查一下。

  4、 合作朗读:我读前面没看见风的句子,你们读后面怎么知道风来了的句子。

  5、 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看见树叶轻轻颤动、林木微微点头,河水泛起波纹时,就知道风来了,这时的风怎么样呢?

  第二课时

  一、自由朗读,把小诗读通读顺。

  二、精读品悟

  多么舒服的风啊,像妈妈的小手抚摸着我们的脸。你最喜欢三节小诗中的哪一小节的内容,美美地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自由汇报

  1、我喜欢第一处的风。

  (1)说说为什么?你就是微风中颤动的小树叶,能比比动作吗?理解颤动。

  (2)假如我们就是那一片片颤动的树叶,金色的阳光洒在向上,我们轻轻地摆。小树叶们,此时你最想做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3)老师小结:无论是什么样的小树叶,我们都喜欢。谁来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体现出来。生读互相评价。

  2、除了第一节的.微风,你还喜欢哪一节的?

  a.一生读二小节,你们觉得读得怎么样?你给他的提什么建议?微微点头,怎么样才能读好?

  b.你们就是这片林木,看到林木微微点头了吗?再读读。

  3、你还喜欢哪一处?为什么喜欢第三节?引导:你想河水在做什么游戏呢?看画面。(课件:是一幅大海的水花是那么美,再读。老师适时范读。

  三、回顾整体

  刚才欣赏了三处风,带着你的体会读全文。再读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共同尝试着记,背全诗。

  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字,扩词训练

  二、写字练习

  1、 孩子们是写字的小能手,今天有几个字娃娃等着你们书写。

  2、 重点指导“微”字,一看二写三对照。

  3、 老师范写,请孩子们先描再写。

  三、复习背诵小诗

  我们共同学习了《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在心灵深处,我们又积累了一首朴实而优美的小诗,一块儿来背背吧。

  四、拓展性学习:

  1、 你们想和风做什么游戏呢?那我们一块儿和风做游戏吧。(转风车,赛跑、飞飞机、唱歌、跳舞等。)

  2、 和风做了游戏快乐吗》?是不是又有了许多独特的感受啊?谁愿意当小诗人,来续编这首小诗?

  例: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佳佳的裙子飘起来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捣蛋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车在转动的时候,

  我们就知道风在跳舞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遇到别人误会时学会向别人解释的方法。

  2、运用正确的态度向别人解释,消除误会,培养胸襟宽阔。

  教学设计:

  一、尝试激趣。

  ⒈你遇到过别人误会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⒉交流导入:板题《学会解释》

  ⒊目标激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向别人清楚地说明原委,这样才能相互沟通,消除误会

  二、分层明法:

  1、看图出题单小英早上乘车去学校,正赶上北大桥堵车,挤得水泄不通。她绕道赶到学校,迟到了5分钟,老师批评她不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

  2、组织讨论:

  ⑴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老师,应该这么说:老师,您好!早上的事我想说明一下情况,但我并不想为我迟到辩解。)

  ⑵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向对方说清楚事情的原委。

  如上题:我早上乘车来学校,正赶上北大桥堵车,挤得水泄不通,我没有办法,只好绕道赶到学校,却已经迟到了。我没有早一点来学校,那就不会迟到了。老师,我以后一定注意,请你原谅我。

  ⑶怎样解释。也就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的时机,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的解释,以取得好的效果。

  3、:请你一下单小英这样解释行吗?

  注意点:

  1、解释注意了称呼,运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目的,让老师愿意听。

  2、解释说明了原因,表白了自己的诚恳的态度,

  三、结合实践,进行训练。

  看图进行同桌交流。陈文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是说:“你就是不好好学习功课,看闲书来倒挺起劲儿。

  四、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优秀。

  五、布置作业:李东方放学回家,路上看到小妹妹跌倒了,便去搀扶,一位阿姨走出来却说:“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练习解释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多音字,各种形式的词语,反义词等。

  2.能举一反三,列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3.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愿望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

  谈话:同学们,今天有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习《家》时遇到了点小麻烦,你还会背吗?是不是一年级的知识现在看来很简单呢?是呀!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了,那你有信心来参加今天的“智慧大擂台”知识竞赛吗?师:来到我们比赛现场的有(生:大家好,我们是本领最大的狮子队;大家好,我们是智慧之王老虎队;大家好,我们是力大神勇的大象队;大家好,我们是聪明可爱的熊猫队。)合: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为自己打气吧!看看咱们的这几支队伍,选手们个个虎虎生威,精神抖擞。师:今天的知识竞赛主要是为了检查同学们这一学期的知识收获情况,我们将从字,词,句几个方面去考考大家,当然这期间,我们也要考察哪支队伍的坐姿和写字姿势最标准,这样你们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二热身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咱们先来热热身。要求:只有写的认真漂亮的小组才能获得参赛的资格。怎样才能写好呢?三闯关----射击大比拼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射击场”,这儿呀,有很多的气球,聪明的你能射中它们吗?提醒你们,仔细看一看气球上面的生字都有什么秘密?(生:多音字)

  师:你认识上面哪个多音字,能说一说它的不同读音并分别组词吗?师:哇,气球全都射中了,想不想看看射击场的魔法叔叔对你们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出示“我真棒”)老师给每队都加上一个气球。师:同学们,除了我们射击场给出的多音字以外,学习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多音字,能说一说吗?你是怎么认识的?同样分别组词。(生答)老师也积累了几个,现在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平时都很用功,不过呀,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双胞胎,不知道你是否能用火眼金睛分辨开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生分组完成小试卷,再齐读)四闯关-----词语总动员师;同学们的射击水平都很不错,不知道小脑袋里的词语积累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到“词语总动员”。

  师:我这里有很多的词语,先请每队派一名代表起来领读。(其他生跟读)看来大家都很厉害嘛!既然读得这么好,那你能为它们选择合适的音节朋友吗?(出示词语选音节)

  师;(出示卡片白茫茫),我刚刚不小心落下一张,我请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谁能用这种词语形式再说几个词呢?(生答)师;老师这儿有4种小动物,每种小动物后面都隐藏着一种词语形式,先请狮子队的.队长来选。(生选)请狮子队的小朋友开火车依次说(继续选图说)师;别看我们的脑袋小,里面装得词语可不少。要装下这么多词语,我们在平日里就应该做到“三多” 五闯关-----我会变师;小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生:看过)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呢?(孙悟空)为什么?(因为它会变来变去)变来变去,我们这个环节就叫“我会变”。师;(出示“我会变”)孙悟空说它先变一个。出示例子

  你能告诉大家你准备怎么变吗?

  师:总结方法,是偏旁的变化。

  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生读)你能让这个词语变变身,能用上我们学过的四字成语,让它读起来更美吗?(生答)师;这儿呢,同样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后面都有几个词语要变,我这次请熊猫队的队长来选(依次选,说)师 ;同学们要记住:“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学过的知识要记扎实。(加气球)六闯关----看看想想师;(出示黑白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生说)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这些黑白,多少都是什么?(生;反义词)(出示问题)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反义词你呢?能写一写吗?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水果来,在你们的水果上写下你知道的反义词。师;我请每队的同学来读一读你写得反义词。师;(加气球)师;同学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你最想得到什么?(生:温暖)师;老师呀有个小建议,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装满知识的水果送给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收获知识,收获温暖。你们说好不好?那既然要送给它们,咱就应该写上句话,你想写什么呢?七结束师;到这,我们的“智慧大擂台”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我们来比赛场上的得分情况。看来呀,大家都不相上下,“智慧擂主”要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合抱之木…”)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比赛有意思吗?如果想要赢得比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平日里一定要积极认真的学习,这样在比赛的时候你才会表现得更精彩、更出色!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学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身的耳朵去偷他人的.铃铛。)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身的耳朵偷他人的铃铛。

  六、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方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身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

  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他人发现了:掩住自身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身听不见,他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身欺骗自身。

  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他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身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九、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车”字笔顺。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3.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 “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的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4.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5.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

  (2)背一背

  《山居秋暝》(节选)描绘了雨后初晴、秋高气爽的山中美景,《枫桥夜泊》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相关资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 “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学生很容易把“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因为以前学生学过“云深不知处”的诗句,可能受影响。有一些唐诗版本,就是写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学生在课外可能阅读中读到的可能就是这样的版本,先入为主,这个诗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脑子里。另外,“生”与 “深”读音接近,而且用“生”与用“深”也都能讲得通。“生”在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处”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 “深”在这里是“浓厚”、“浓郁”、“浓密”、“深层”的意思,“白云深处”就是在浓浓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