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1 07:39:1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经典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一读,背诵古诗,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2、阅读短文,注意读懂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养成专心听别人讲话和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古诗的内容。

  1、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作者简介。

  3、读第一句,看看说的是什么意思?(早晨,渭城那里雨下得不大,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4、读第二句,看看说得是什么意思?(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5、读第3、4句,说说这是在酒宴什么时候说的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表达了诗人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

  6、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这样写突出了什么?(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突出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二、阅读短文《李四光》

  1、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叫地质学?(研究构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

  2、春天的郊外怎么美呢?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女儿怎样找爸爸?找到没有?爸爸在干什么?

  4、从哪些地方看出李四光是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女儿为什么不忍心去打扰他?

  5、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李四光那专注的样子。

  三、巩固练习。

  1、读古诗,说说意思,练习背诵。

  2、作者是怎样把春天的郊外写具体的?

  3、《李四光》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围绕什么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小小新闻发布会

  一、什么是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二、会前应该做哪些工作呢?(留心报纸、电视、广播的节目,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还可以问别人。)

  三、怎样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呢?

  1、选一名同学做主持人。

  2、每个同学发布一则新闻,并谈谈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四、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应该注意什么呢?

  1、要把新闻讲清楚,让别人能听明白。

  2、听别人发布新闻,一定要专心听。

  3、会场要保持安静、有秩序。

  五、新闻发布后,还可以怎样做呢?

  可以选择最佳新闻,进行交流。

  第三课时

  写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

  一、怎样审题?

  1、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他对你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他的某些特长和爱好;他做的某一件事使你深受感动。)

  2、只能写一个人,这个人是你最熟悉、了解的。

  二、怎样组织材料呢?

  1、先想想哪个人的哪一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为什么深刻?

  2、再想想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3、描写人物的外貌。

  三、本篇作文的要求。

  1、是写一篇人物的习作。

  2、想好以后,把你想写的内容先说说,然后写下来,注意写出这个人的外貌特点。

  3、写好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四、按要求进行写作。

  1、确定要写的人物,想好写他的哪一方面,通过他怎样的表现来叙述。

  2、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一两件事来写,突出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3、把写的内容写说说,说好再写,写好以后多读几遍。

  教后记:

  口语交际:新闻的内容学生能找到,但议论新闻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写作方面:人的外貌学生能恰当的描写,就是反映人的品质那件事、学生叙述不清。

语文教案 篇2

  活动名称:树林不见了(认知)

  活动目标:

  1、认识火灾危险警告讯号。

  2、认识在旅游时烧烤地点标志。

  3、知道山火对大自然造成的危害。

  4、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5、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发生山火了》、录音机、音乐磁带、火灾危险警告标志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秋风吹呀吹》幼儿用书,请幼儿描述两副照片的`内容,说说自己较喜欢哪个环境?讨论:为什么照片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景?

  2、请幼儿讨论:说说发生山火时,小动物们会受到什么影响?老师出示故事图片,讲述故事《发生山火了》。

  3、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故事的情节:

  (1) 小动物是怎样发生有山火的?

  (2) 山火是怎样被扑灭的?

  (3) 如果你是树林里的小动物,你应该怎样防止山火再发生?

  4、老师请幼儿讨论:山火对大自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5、老师请幼儿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大象的鼻子,玩救山火游戏。请幼儿排成一行,双手放在前面幼儿腰部。播放音乐,请幼儿随着音乐摆动队伍,模仿象鼻喷水救火时的动作。

语文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块操作》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在记事本中录入汉字、进行文字编辑后,学习块移动、块复制和块删除,是学生提高文字编辑效率的重点。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字块的移动、复制、删除操作;

  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鼠标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

  1、用游戏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3、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等多种操作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课堂双主体结构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也体现了双方体的`要求。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黑板上抄写一段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们准备进行绕口令比赛,比赛的形式是:在相同时间里,一位同学说25遍绕口令,教师用电脑输入25遍绕口令。看看是说得快,还是输入得快?

  学生:好。

  教师:(比赛结束了)请同学们评一评优胜者是谁呢?

  学生:老师。

  教师:你们想学这种方法——“块操作”吗?

  学生:想。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块操作。

  (板书:块操作)

  (二)授课

  1、块移动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上机操作,完成例一的作业,并找出块移动操作中的重点步骤。(小组讨论总结,师指名回答)

  学生:……

  教师:师小结(板书:块移动:定义字块 剪切 粘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一练”

  学生:学生边说步骤边操作。

  2、块复制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进行块复制操作,完成例二的作业,并总结重点步骤。

  教师:谁来说说块移动和块复制有什么异同?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项操作后被定义块的变化。

  教师:你知道教师是怎样战胜同学,获得胜利的吗?

  学生:知道,用块复制。

  3、块删除

  学生:独立自学。

  教师:师强调慎重使用块删除。

  (三)提高练习

  主要是反馈学生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清晰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四、说教学反思(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答词语。认识“翅、膀、味、忆、连、搬、雷”7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怎样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那里知道要下雨的,认识夏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3、本文图文并茂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朗读能力的最好载体。

  4、在认识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

  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学习生字新词。

  难点:

  认识下雨前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将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

  (让学生说一说)好,那么我们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

  1.题目讲什么时候的事?(要下雨。)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为什么?(讨论)

  “要下雨了”是说雨没有下,快要下了。

  “下雨了”表示已经下雨了。

  三、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小声拼读之后再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前鼻音:闷、身、伸、群等。

  多音字:着(忙着、淋着雨。)

  3.用“/”标出长句子的停顿。如: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4.注意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问号的句子3个,感叹号的句子4个。“呢、呀、吗”要读得轻些,读出语气。

  四、听录音,指导朗读。

  注意“得、呀”应读轻声,“往”应读三声。

  本课对话较多,因此朗读指导的重点是读好对话,特别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指导方法。

  一是根据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来指导朗读。如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二是结合词句理解来对比朗读。如第四段开头:“是要下雨了吗?”与大蚂蚁说的“是要下雨了……”对比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后半信半疑,正在思索,要轻轻地读出疑问的语气。大蚂蚁确认小白兔告诉他的消息,要突出“是”,表达肯定的语气。又如燕子、小鱼说的“要下雨了”,和小兔往家跑时喊的“要下雨了”,是两种不同的语气,前句是回答问话,陈述的语气,后句是获得知识后的兴奋,要表现出小兔的心情。

  三是通过表演指导朗读。可以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书上有关词语,想象文中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及说话腔调,再让同学们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童话里都有谁?(用“这篇童话里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句式说话。)

  2.这篇童话主要讲了谁?

  3.“要下雨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都是谁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观察图画。

  1.课文中共几幅图?

  2.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

  过讨论边板书:燕子飞得很低;

  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蚂蚁往高处搬家。

  三、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1.哪几个自然段是说明第一幅图内容的?(指名读)

  2.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3.从课文中读出小白兔在干什么?(第一自然段)

  “闷”是什么意思?(空气潮湿或不流通时,引起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让学生回忆下雨前关紧窗户时的感受。)

  板书:天气很闷。

  4.从课文中读出描写小燕子的段落。(二、三自然段)

  (1)小白兔看见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就大声喊。(指导朗读)

  为什么大声喊?(小白兔知道燕子飞得快,平时飞提高,今天看见燕子低飞,不理解,又想知道。原因:怕燕子一闪而过,失去问的机会。)

  (2)读出小燕子的话。

  (3)读后说出燕子低飞的原因有几个?①要下雨了。②燕子翅膀沾了水珠飞不高。③忙着捉虫。

  (4)这三个低飞原因能调整一下吗?为什么?

  5.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在前边的池子里又看到了什么呢?

  朗读第四、五、六段。

  看第二幅图

  1.“是要下雨了吗?”说明什么意思。(小白兔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

  2.小白兔是怎样问小鱼的?(跑过去问。)

  为什么跑过去问?(小白兔知道平日小鱼都在水面下游动,今天怎么“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它觉得奇怪;同时,它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一见到小鱼,就想让小鱼给它证实一下,走慢了,害怕小鱼又游到水面下去失掉问的机会。)

  3.还从哪儿可以看出小白兔心情的急切?(用了两个“小鱼”。)

  4.读出小鱼回答小兔的话。

  5.从小鱼的话中你知道它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来了吗?

  6.听了小鱼的话小白兔怎么做的?

  朗读第七自然段。

  看第三幅图,蚂蚁在干什么?(忙着搬家呢!)

  从大蚂蚁的话里,你们想一想:大蚂蚁是早知道要下雨的.消息呢,还是刚知道的?

  朗读第八自然段。

  小白兔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听了小鱼和蚂蚁的话后态度有了转变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

  朗读最后一段。

  看第四幅图,齐读最后一段。

  四、朗读全文,体会文章。

  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五、小结。

  课文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讲述了下雨前常见的一些动物的活动现象,你能总结一下吗?边议答边总结板书:

  空气潮湿 虫子飞得低

  水里闷

  窝会进水

  你还知道哪些现象?(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蛇过道。)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词的音。

  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

  二、自己识记本课生字。

  1.同桌互相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互相考一考。

  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

  三、班内交流,教师指导重点字。

  “直、真”两个生字,可用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识记。应注意里边是三横。

  “弯”可用歌诀“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边”帮助识记。

  “兔”要进行笔顺指导: 。兔,最后一点不要丢掉。

  “呢”左右结构,左边口字旁,右边的笔顺是: 。

  “往”左边叫双人旁。

  “算”在“直”的下面加上“八”。

  四、指导书写。

  “兔”的“ ”写在田字格上半部分,扁口最后一横压在横中线上,最后一小点对准扁口的右下角起笔;“弯”是“ 口”形,第二笔“一”要长些,上半部分稍扁宽,下面“弓”略瘦长些;“直”是“ 口”形,最后一笔长,中间三短横间距要匀称,右端不能抵住边框;“息”上面“自”要写得扁短些,下面“心”要写得宽些,“得、低、往、消”都是在窄右宽的字,左右要靠拢。

  布置作业

  1.把音节补充完整。

  2.看拼音写词语。

  3.比一比,组成词语。

  4.连线,把合适的词语搭配起来。

  一只 蚂蚁 游 回家

  一阵 白兔 挎 到水面上来

  一群 雷声 跑 起篮子

  5.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例1: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例2: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6.填上意思相反的词。

  直——( ) 低——( )

  假——( ) 远——( )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天地》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