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8 10:32:47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①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②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重难点

  课前准备

  ①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②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①从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②听写词语。

  ③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①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②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③组内交流。

  ④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⑤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①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②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③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④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①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②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①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②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③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概括故事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能结合实际多角度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3、学习续写改写寓言,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能结合实际多角度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教学难点:

  学习续写改写寓言,丰富想象力。

  一、导入

  1、投影《挑战书》。

  尊敬的狮子大王。

  我想向你讨教武艺,请于明日上午九时到动物王国的森林广场,一决高下。不知肯否赏脸?

  无名之辈:蚊子

  猴年马月犬日

  2、请一生朗读挑战书并请学生预测:假如狮子接受了挑战,蚊子和狮子,究竟会谁胜谁负?请简要阐述理由。

  3、教师:公元前六世纪,有个很擅长讲动物故事的希腊人叫伊索,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翻开书本159页,看看:在他讲述的这则故事里,蚊子有没有向狮子发出挑战。

  二、感知故事情节一:蚊子挑战狮子并战胜它

  1、请一生找出蚊子挑战狮子的四句话并朗读。

  2、品读上述四句话,分析蚊子形象。

  投影]:“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预设:蚊子一共说了四句话,但这四句话每一句都有蚊子的智慧。首先公然挑衅,说我不怕你。读的时候读出蚊子的勇敢,无畏。接着蚊子故意激怒狮子,挖苦,嘲笑,奚落狮子,等狮子急火攻心乱了阵脚的时候,蚊子更加坚定的说我比你强得多,和第一句话形成呼应,同时进攻的势头更猛了。最后蚊子正面下战书公然挑战。蚊子的话句句利落,无不显示出它的勇敢无畏自信,而这个自信的背后是他的胸有成竹,准备充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战胜狮子的`方法,抓住了狮子的弱点。

  3、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进一步分析蚊子形象。

  预设:“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直前。

  4、从“蚊子挑战狮子并战胜它”这一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面对强敌,应自信、勇敢,用智慧战胜它;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三、继续往下阅读故事,感知故事情节二:蚊子被小小的蜘蛛消灭

  1、投影。

  ①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面对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的蚊子,蜘蛛可能会说:“… …”)

  ②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听到蚊子临死前的叹息,蜘蛛可能又会说:“… …”)

  想像补充并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

  2、一个取得如此大胜利的人却被蜘蛛吃掉,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骄兵必败;

  ②保持谦虚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四、学法指导,总结寓言的读

  寓言阅读三步法:情节分析 形象赏析 寓意解析

  五、续编寓言故事,补充故事情节三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的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并简要阐述理由。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故事情节改变了,人物形象也会随之改变,寓意也就发生了改变。

  六、小结

  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他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当他转身走开时,却成了一个哲理。”但愿寓言这把钥匙能打开同学们的心灵之门,启发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七、作业布置

  自创寓言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窃读记》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着“喜爱阅读”这一专题整合教材内容。其中,第一课《窃读记》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且生动传神的记叙文小故事。故事同蒙古国对一个小女孩如何窃读的描写,表现力她对知识的渴求,对图书的热爱。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侧重培养的是阅读雨写作的能力,重点启发他们对稳重“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认知,以对其进行写作技能的培训。字词部分相对淡化,以自学为主。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会认“窃”、“腋”、“呦”等七个生字、准确书写 “窃”、“炒”、“锅”等14个生字。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3、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难点: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方法】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平时都在哪里读书?有没有人尝试过“窃读”?(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标出文中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知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自学生词新词。

  自学检测:正音:目的地dì踮起脚尖diǎn暂时zàn

  释义: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三、熟读课文、理清线索

  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2、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板书)

  四、品读课文、深度感知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3、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4、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⑴ 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课件演示句子)

  ①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

  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⑵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件演示句子)

  ① 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②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

  ⑶ 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2、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⑴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 “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

  ⑷ “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⑸ “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⑹ “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三、感悟写法

  1、引导: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小结:

  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窃读记》节选(发放材料),写出读后感。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1、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2、解释带点的词语: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3、填空:

  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教学建议〗

  1、学生自学,读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体会,抓住值得探究的问题点拨引导:

  ⑴ 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

  ⑵ 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⑶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二大段

  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

  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四大段

  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

  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

  五、质疑问难

  学习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课堂练习

  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

  (略)

  八、课后作业(2、3题选作一题)

  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教学后记:

  《捞铁牛》一课中,有许多学生对怀丙十分佩服,对他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因为他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在当时机械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能运用智慧,把沉到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是多么了不起呀!

  可学完课文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怀丙这样把沙铲进黄河,实在是很大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因而不值得大力提倡。他能有自己的见解,这说明他是用心读书,不唯书,不唯上,而且想法在现代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我首先尊重他的独特感受,没有让他完全跟着书本走。然后,我鼓励他:“你能不能再想一想,如果船上的泥沙不铲到河里,那该怎么办呢?”他陷入沉思中,全班一片寂静,都在冥思苦想,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锻炼。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用四条船并排,把泥沙铲进另两条船里,这样一来,既不会污染环境,又能把铁牛捞上来,还能节省泥沙。

  学生的独特见解就像火花一样,一瞬即逝,要给予燃烧绽放的机会,这很可能就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教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同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同学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同学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二、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引导同学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自学

  三、课时布置 三课时

  四、同学活动设计

  师生一起讨论,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

  (一)自同学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学习目标与课后考虑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和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计算机和软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1、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考虑: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同学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

  3.同学质疑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同学质疑

  考虑: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同学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同学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干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示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安排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同学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考虑: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同学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先引导同学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同学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同学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

  (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协助同学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同学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3.指导朗读

  (1)复合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教师范读。

  (3)同学练习读。

  (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

  5.同学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

  (三)总结学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依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

  (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同学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考虑: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怎么读才干表示出瀑布的特点?

  (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同学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同学中间去讨论。

  3.同学汇报。

  (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2)同学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同学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协助同学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

  (引导同学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计算机软件协助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说明:同学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同学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同学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

  (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

  (4)引导同学说出这几个打比如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同学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

  (5)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引导同学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让同学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澎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实际。

  (七)作业。

  板书: 瀑布

  叠叠

  声音 阵阵

  一道 白银 ] 雄伟壮丽

  珍珠的屏

  样子

  如烟 如雾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了解生活经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词语。你们发现什么了?(这些词语都是生活用品)

  3、集体齐读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读字词,教师正音。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和鸟类有关,虫字旁的字都和虫子有关)。

  3、学生分小组读字词。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且了解半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则。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 学生读代表心情或情绪的词语。

  2、 学生表演不同词语。

  3、 集体读词语。

  4、 读词语,用词语说句子。(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唐寅。

  3、学生试说古诗含义。(教师提示、补充)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三只白鹅》。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附《三只白鹤》教案参考 :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是《三只白鹤》

  板书课题;三只白鹤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三)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思考: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么找鱼的?

  2、结合图理解埋鱼的位置。

  (1)指导看图。

  注意白鹤的头朝向什么地方。

  两只抬头看,一只看太阳,一只看白云,还有一只看河边的大柳树。

  (2)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一句话,即每只白鹤以什么做标志,板书:太阳底下,白云下面,柳树旁边。

  “底下”“下面”“旁边”都是表示什么的词?(方位词。)

  再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看,书中说的“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白鹤,你能从图上找出来是哪只吗?

  (3)三只白鹤,都记住了埋鱼的地方,记得方位是不是一样?(不一样。)

  哪只记忆办法最好,能够准确地找到鱼?

  3、图文结合,理解找鱼的过程。

  (l)指导看图2

  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怎么找的?

  第一、二只白鹤的翅膀和脚正在展翅飞向太阳、白云。

  第三只白鹤的翅膀收拢,脚也缩起来,落下来了,落在河边柳树旁。

  (2)读第三段。

  三只白鹤怎样找鱼的?

  第一只为什么朝太阳飞去?(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

  第二只为什么朝白云飞去?(记住大鱼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为什么飞到河边柳树下?(记住大鱼埋在柳树旁。)

  三只白鹤都是按照自己所记住的'标志去找的,标志不同,找的方位也不同,结果如何呢?

  (3)读第四段。

  哪只白鹤能找到理在地里的大鱼呢?(第三只。)

  另外两只呢?(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太阳的位置是在不停移动的,从东方升,在西边落。第一只白鹤记得是太阳底下,这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找不到鱼。

  第二只白鹤向白云飞去找得到吗?为什么?

  (因为白云不停地飘动,位置在移动,所以找不到鱼。)

  小结:因为太阳、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动,所以用太阳和白云做标志是找不到鱼的。

  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

  (“河边柳树”这个位置是不动的,所以按这个标志能找到鱼。)

  4、深化总结。

  (l)三只白鹤谁最聪明,为什么?

  (2)学习了本课,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3)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五)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8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er,能区分ei、ie和ui、iu的发音和字形。

  2、能熟练地掌握声母与复韵母相拼的音节。

  3、完成书上的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仪、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我们的语文天地里去见识见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一棵树,它叫智慧树,看哪个小朋友能从上面摘到智慧果子。要找到智慧树,先要闯过四关,孩子们有没有信心?

  二、带领学生闯关

  (一)比一比,记一记。

  1、出示复韵母卡,抽学生读。学生读一张,老师往黑板上贴一张卡片。

  2、请孩子们找一找,哪些复韵母长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齐读复韵母ei、ie和ui、iu。

  4、师总结过渡: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二)画一画,连一连。

  1、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智慧树,我们的智慧娃娃也赶来给大家带路了,由于走地匆忙,他连自己的身上的几个器官都忘带了,请孩子们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带的器官是什么。师在黑板上贴出音节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学生拼一拼音节。

  3、请学生在书上将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头发画上去,并将这些器官和对应的音节用直线连起来。师巡视指导。

  4、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5、与学生一起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帮智慧娃娃带来了他的器官,他为了感谢我们,决定带我们一起闯过第三关。

  (三)读一读。

  1、投影出示第二题的词语。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读一读。

  3、检查认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师总结过渡:恭喜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三关,下面进入最后一关。

  (四)把字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投影出示第四题的生字,让学生自由认读。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读,并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音节卡,抽学生拼读,并将音节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书上第四题的练习,老师先示范第一个字的做法。

  5、师巡视指导,在投影上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真棒!闯过了最后一关,智慧树出来了,孩子们请摘果子吃吧!

  三、游戏: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树,抽学生上台摘果子:把会拼的音节摘下来,教全班孩子读一读。

语文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确定研究报告主题,搜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设计思路

  回顾报告写法——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一、课前回顾

  生活中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撰学一篇研究报告。谁能说说研究报告分为几部分?

  二、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

  师:我们家乡喜人的变化,生活中水源的浪费,班级中“眼睛族”的增多,家园中樱桃树的'收获,这些话题你对那个感兴趣呢?

  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吗?

  生交流,说明原因。

  师:看来同学们的兴趣还真广泛,下面同学们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成研究小组。

  学生找伙伴。

  师:同学们,在拟定计划书之前,请想想你们都要搜集那些资料,到哪去搜集呢?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搜集资料的主要渠道是调查、访问、记录、摘录、网搜等。

  师:下面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好搜集的资料,从哪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开始拟定计划书。

  生分工,拟定计划书。

  三、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筛选标准: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这个资料已由还是未有;资料中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撰写时可以仿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成四部分,努力做到问题明确,方法恰当,结论清楚。

  报告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一个同学执笔,然后集体讨论修改,完成小组合作的成果。

  教后记

  优点:学生喜欢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

  缺点:撰写调查报告有一定困难。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誉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称誉他人要真心实意,不能太夸张,否则将给人虚情假意的感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要想获得他人的称誉,得先学会称誉他人。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在朗读词句中认读生字;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教给同学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继自身喜欢那个小动物就读那个小动物所说的话,通过自读、范读,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也要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假如在平时,你听到他人鼓励和称誉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对你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只小刺猬和一只小獾之间发生的事。看看相互鼓励与称誉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同学以自身喜欢的方式仔细读一遍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3、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刺猬板凳糙但傍椅瞧留

  ⑴自读生字。

  ⑵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认识的?(在同学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并褒扬爱学习的同学。)

  ⑶齐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卡片认读。

  4、将生字婴幼儿送回家,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考虑并回答问题:

  课文的题目是“称誉”,通过刚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3、图文结合,读中感知:

  ⑴出示第一幅图课件,结合课件同学自读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

  请大家结合课文插图,仔细观察第一幅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考虑并回答: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誉他呢?小獾有什么表示?

  引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出示课件第二、三、四幅图:

  结合插图,朗读课文的第五至十自然段。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在同学谈的过程中,引导同学通过朗读体会小刺猬和小獾得到称誉后的喜悦。

  如: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誉了我,让我有了自信。

  谢谢你,你的称誉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⑶考虑并回答:

  称誉他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誉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朗读全文。

  说说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为什么?

  4、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扮演课文:

  下面请大家在三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人当小刺猬,一人当小獾,一人读课文。看哪一小组的同学读得最棒,演得最好。

  评选最佳朗读小能手和扮演小能手,颁发小奖品。

  5、小结:

  自身选一个同学,在小组内夸夸他的优点。

  四、实践活动

  1、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誉你的家人。

  2、回家协助家长做力所能和的家务活,体会劳动的快乐和受到称誉的喜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来比一比,看谁能得到大家的称誉。

  二、复习巩固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刺猬板凳糙但傍椅瞧留

  同学复习巩固。

  ⑴同桌互读。

  ⑵指名读。

  ⑶开火车认读生字。

  2、用生字扩词:

  指名说词语,教师板书。

  齐读字词。

  同学选几个词语抄下来。

  3、三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积累运用

  课件出示:

  闻了闻一个比一个好

  瞧了瞧一棵比一棵壮

  了 比

  了 比

  1、读一读给出的短语。

  2、比较一下每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3、照样子说词语,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4、集体交流。

  5、写一写。

  四、写字

  1、课件出示词语:

  采果子背着板凳椅子但是黄昏清晨消除

  ⑴读一读。

  ⑵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自身喜欢的方式感悟词义。

  ⑶各小组以竞赛的方式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比比哪个小组获胜。

  2、选择自身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身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⑴同学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教师范写,互相提示要注意的问题。

  ⑶同学描红仿写。

  ⑷同桌互相评价,修改。

  板书设计

  称誉

  小獾 小刺猬

  做板凳 摘苹果

  一个比一个好消除一天的疲劳

  教学后记

  同学对生动有趣的故事非常感兴趣,通过同学朗读、分角色扮演,同学渐渐的体会到了其中的道理,而且同学的积极性很高,今后教学中可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识字、读课文,发挥了主动性,调动了积极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精选]语文教案11-10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08-30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经典)语文教案10-22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