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20 09:20:0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集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复习本单无的生字词语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

  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句子

  教具

  题板

  难点

  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句子

  教学过程

  一、 逐课复习第二单元的生字词语句子

  二、 进行综合练习:

  1、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

  度( ) 瀑( ) 僻( )

  渡( ) 爆( ) 避( )

  Qiang( ) he( )

  强 和

  Qiang( ) he( )

  2、补充词语

  ( )逸( )出 ( ) ( )玉立

  望而( )( ) ( ) ( )大物

  3、补充诗句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 ),此花开尽更无花。

  4、:

  准确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

  逐课复习第二单元的生字词语句子

  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

  补充词语

  补充诗句

  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

语文教案 篇2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广博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身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资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溢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溢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小朋友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身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广博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干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身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需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倒霉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他人的爱心和协助?请你谈谈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家长做起,家长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家长的辛苦,关心家长的健康,分担家长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家长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和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相互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倒霉,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倒霉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协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花招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无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相互心灵沟通。)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身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写作:

  ⑴ 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⑵ 话题:广博的爱。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节课教师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 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课文边学习会认字。

  2.教师活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 “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zhǐ”,组词只有、只是,也可以读“zhī”,组词一只、两只,“只”这个字可以记为口+八=只;“单”是多音字,可以读“dān”,组词孤单、单个,也可以读“shàn”,作为姓氏来用;“种”也是多音字,可以读“zhòng”,组词种树、种植,也可以读“zhǒng”,组词种子;“都”也是多音字,可以读“dōu”,组词都是、都有,也可以读“dū”,组词首都、都市;“乐”也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lè”,组词快乐、乐趣,也可以读“yuè”,组词音乐、乐曲。

  三、再读课文,交流理解。

  1.教师活动:这篇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6个)请同学们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用数字标注。

  2.教师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学生思考:什么是孤单?树和喜鹊为什么会孤单?(学生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孤单是没有朋友,比较寂寞。这里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所以树和喜鹊会感到孤单。

  4.教师朗读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什么是快乐?树和喜鹊为什么会快乐?(学生思考问题)

  5.学生回答:快乐是感到心情愉悦、开心。后来这里种了好多树,来了好多喜鹊。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所以树和喜鹊他们会快乐。

  6.教师点拨:这个故事是按照这样发展的: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树和喜鹊之所以能从孤单到快乐,是因为他们都有了邻居,有了小伙伴,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可以一起享受快乐的生活。

  四.细读感悟,朗读比赛。

  1.教师活动: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一会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我们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学生组内朗读)

  2.学生朗读比赛,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3.教师活动: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要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你想要感谢哪些人?说一说吧!(学生踊跃发言)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六个:单、居、招、呼、快、乐。(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六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六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招”字拆开来记:扌+刀+口=招;“居”是尸+古=居;“呼”是口+乎=呼等等。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比如:“单”最下面的一横要写的长一些;“居”在写第三笔撇的时候要写的长一些,要把下面的古包住等等。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六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六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扩展阅读:学生在课下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的散文、诗歌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更喜欢怎么玩?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会用“坚持不懈”、“虽然……但是……”造句。

  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从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名言,揭示课题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

  ⑵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

  ⑶“汗水”指什么?(勤奋)

  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

  2、揭题《才能来自勤奋》揭题解题:

  读课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才能来自勤奋”的意思。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点名了这个课题,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

  二、理清脉络:

  仔细读读首尾这俩自然段,认真想想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预习:

  1、正音:馁、呕

  2、释义:毫不气馁、挑灯夜读、通宵达旦、坚持不懈、享誉中外、举不胜举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2——4自然段

  (1)、指名逐节朗读。

  (2)、思考:为了说明“才能来自勤奋”,课文举了哪些人的事例?结合完成作业P6中的填表。

  修改意见

  2、举例研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读该段,思考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些事例,我们不难发现爱因斯坦并不聪明?又从哪些地方你读懂了他的“勤奋”?

  A、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斥责。

  回忆课文,当时他的同学是怎样嘲讽、老师是怎样斥责他的。

  B、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

  (3)、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因斯坦却毫不气馁,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请你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7年,终于)

  (4)、按照上述学法学习爱迪生这一事例。(从不是神童、勤奋、惊人的成就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5)、有感情地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P61、2、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天智并不聪颖,然而却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靠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

  自由读读该段,说说这是个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按照学习爱因斯坦的事例学习李时珍的事例,并体会“段首句子的作用。

  四、朗读2——4自然段,概括这三个事例所揭示的道理。

  五、朗读全文,小结领悟中心思想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3。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4、5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学后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二、重难点。

  1、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三、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让学生听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北京话》激发学生去探究北京话的魅力的兴趣。

  2、让学生听北京话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北京话的魅力。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听相声吧,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北京话》请同学们欣赏。听了这段相声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北京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北京话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自读勾画: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作者很喜爱北京话?用“——”勾画。

  2、汇报点拨:

  (1)体会“我在北京话的诱惑中,改变着自己”一句的深刻含义。

  (2)抓住“诱惑”追问: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相机播放北京导游讲话、北京老人聊天、北京小贩吆喝的课件,让学生体会北京话的诱惑,与作者一起感受。)

  (3)重点指导朗读句子:“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之中”。

  3、自读讨论:作者分别写了谁学说北京话?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句子或词语说一说

  (1)体会北京话很重要的句子:“北京话也是一种汉语方言——不过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

  (2)在第3自然段中找出作者写朋友学说北京话失败的心情的句子,说说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这体现出北京话在朋友的心中怎么样?

  (3)最能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句话?为什么北京话是不朽的?

  (四)揣摩写法,拉近距离。

  1、回顾全文:作者喜爱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2、小结,梳理写作方法。

  3、指名交流: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哪些不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