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7 08:44:1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优选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

  4、口语交际:说笑话。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

  (1)。(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3)联系词语猜一猜。

  3、集体认读词语,正音。

  4、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1)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3)连线。

  5、补充句子。

  (1)自己先说一说,在指名说,订正。(2)填写句子。(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6、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城市别称,谈一谈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写下来。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效、诊、初,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中都有撇,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c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d出示“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效”,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诊、初”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h反馈写字情况。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9个字。

  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关于我们这儿四季的农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江南地方的农事活动。

  今天,我们来学习《田家四季歌》。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田家四季歌)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江南田家四季图。图片中,江南的四季农民伯伯做什么农事活动?

  学生试说:春天里除草,夏天里采桑,插秧,秋天里收稻谷。)

  (板书:除草采桑插秧收稻谷)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带拼音)

  四季施肥辛苦农事忙春风吹归来一年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吹”,后鼻音“农、忙、”,前鼻音“年”。

  出示:(带拼音)

  蝴蝶麦苗蚕桑打谷场喜洋洋虽然戴月光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桑、虽”,后鼻音“场、洋”。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4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

  大家看这个字“嫩”是前鼻音“nèn”,不要读成“nèi”;注意儿化音“桑叶儿”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还要注意读好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的停顿节奏。

  (课件出示5):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②指名读第二节

  这里的“勤耕作”能读准吗?出示长句子“采了/蚕桑/又插秧”能读通顺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② 指名读第三节,出示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课件出示6):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④指名读第四节。

  这一自然段来看看多音字“了”在这里读“liǎo”是“完,结束”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读音“le”练一练,读给同桌听。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肥辛年用田字格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肥”字第五笔是横折钩,第八笔是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字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范写“肥辛年”,

  (板书:肥辛年)

  (3)指导书写“辛、肥、年”,重点指导“肥”字第五笔是横折钩,第八笔是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字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出示:麦苗采桑农事打谷辛苦

  1.农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地忙()。

  2.江南的农民,春天忙着给()除草,夏天忙着()、插秧,秋天忙着()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四季春风吹农事忙辛苦一年归来蝴蝶麦苗采桑打谷场虽然喜洋洋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识字4)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出示课文:

  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转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喜盈盈。

  三.精读儿歌,学习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

  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探究第一小节:(课件出示12、13图画):春天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1)春天里庄稼怎么样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2)想一一下春天江南一带该有什么农事活动?(除草)(板书:除草)

  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夏季农事活动图):采蚕桑、插秧。

  (1)夏季里人们都忙着做什么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板书:采蚕桑、插秧)

  (2)“早起”的反义词是什么?(晚睡)

  (3)夏天里人们很忙碌,用“____”画出相应的词句。

  ①“又”字说明人们很忙碌,采蚕桑又忙着去插秧,一刻不得闲。

  你能不能用“又”写一句话?

  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②“早起勤耕作”,“戴月光”,也说明人们起早贪黑地干活。

  ③在夏天里,人们还有什么农事活动?(割麦子)(板书:割麦子)

  师范读,生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忙碌和辛苦。

  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秋收图)谷像黄金粒粒香。

  (1)秋天到了,庄稼怎么样了?

  (稻子成熟了,谷子也成熟了。)

  (2)找出本节的一个比喻句,找出本体和喻体。

  “谷像黄金粒粒香。”这里把谷粒比作黄金。说明谷子的金黄美丽,还说明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

  (3)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

  “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

  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丰收的喜悦。

  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冬季图片)新制棉衣暖又轻,大家喜盈盈。

  (1)从哪里看出人们生活富足安乐?

  (从“新制棉衣暖又轻”,看出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大家喜盈盈”看出人们又清闲、满足。)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安乐、闲适。

  3.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播种施肥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打谷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郑板桥)

  麦浪翻飞,又早是秧针半吐,

  看垄上鸣槔滑滑,倾银泼乳。

  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

  更养蚕忙杀采桑娘,田家苦。

语文教案 篇3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突发奇想地将这首小诗套上了歌曲,随即演唱了出来。孩子们感到特别新鲜,那份欣喜一览无余。于是,孩子们也跟着把自己会唱的歌套上,用歌声演唱这首小诗,如此一来,既感受到了大叶杨乐观、向上的欢乐精神,又记忆了小诗。真可谓唱也陶陶,学也陶陶。

  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其实我们课堂的朗读教学,不必作过多的分析,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自读中、自评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整体把握课文,弄清引文和正文的关系。

  2、理解文章中心。

  3、体会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体会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合作探究、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肃穆荒谬稚嫩呵护发泄

  杀戮屹立盟誓憧憬韵律

  缭绕不绝放逐反驳赤裸裸血腥

  2、解释词语:

  肃穆:严肃安静。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容易忘记。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的)。

  憧憬:向往。

  赤裸裸: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二、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中充满的是爱的笑脸和亲切的关怀呵护,可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我们在第二课中曾经提到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分子屠杀人民的罪行似乎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来看看他们对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造成的巨大伤害。

  三、快速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概括课文四部分的,说说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中心: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2、文章中的引文是哪些?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在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结合课文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沉重”是说纳粹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小孩,这对人们来说是“沉重”的。而“美丽”是说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

  4、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在哪?说说理由。

  四、揣摩语言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表达一种沉重的心情。既是描写天气,又渲染人们的悲痛、沉重的心情。

  2、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告诉人们不能忘记雪耻,不能忘记在战争中牺牲的受害者,让“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西德作家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是因为他诚恳的态度,他面对历史和现实表达自己的内疚、愧意,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五、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学生交流对战争的认识和看法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语言的揣摩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复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扫”。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从文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读题,谈话引入

  1、齐读课题,谈话引入:这一单元我们一起走进了大自然,得到了很多启示。记得在《自然之道》中,由于人们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导致成群幼龟受到伤害。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它的生存之道,今天,大自然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启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善于借助课文导读中提出的问题展开阅读和思考,这是学习略读课文非常重要的方法。

  2、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打扫”森林》。

  二、初读课文。

  1、看到《“打扫”森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

  2、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认读生字词

  遭殃扫帚腐烂土壤

  多音字(扫:sǎo打扫sào扫帚)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5、哪些段讲林务官命令打扫森林,结果却使森林遭了殃?哪些段讲这样做破坏了生态平衡,把森林给毁了?(1-3自然段4-6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过渡段。

  出示句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

  灾难。

  (1)这是一个什么句?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了解这是一个设问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什么是“异想天开”?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让森林变得整洁美观。)

  2、可是事实并不如林务官所愿,自然界有它的生存规律,再读课文,找出大自然带给我们启示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原来,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3、是啊,森林里的这些动植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它们在一起,森林就是这么美丽,一旦破坏这种生态平衡,森林就会被毁的。你们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郁郁葱葱生光秃秃)出示挂图

  四、总结

  1、读了《“打扫”森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自由发言)

  (课文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2、小结:同学们,大自然的一些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林务官好心办了坏事,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让我们一起记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警示。

  五、布置作业

  抄写认读的生字词

  板书设计:

  “打扫”森林

  因灌木砍光杂草除尽好心

  果害虫逞凶森林被毁坏事

语文教案 篇6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

  1.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帮助孩子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中提炼自己的体验,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素材。

  2.关注写字教学,对学生的书写姿势、按笔顺规则书写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园地二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

  课前准备

  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教师)

  2.了解阳光的作用。(教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

  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

  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

  (2)识记新词语。

  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

  预设:数学书、美术书……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背诵字母表。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

  (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

  (4)找朋友游戏。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

  (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设计意图: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

  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

  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阳光》,学完这篇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熟识事物特点的兴趣,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的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语言文字里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到的情境中。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读了这篇,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找阳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制作手抄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的内涵,让的思想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进行语文园地教学,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教学时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未、味、吓、跳、吐、泡、合、哈、叽、欠、吹、号、角”13个生字;会写“未、欠、合、吐、吓、吹、味”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添“口”歌》。

  3、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把识字和学文紧密结合,通过熟读背诵儿歌,提高识字效率。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美丽的汉字王国里做客。(出示汉字王国课件图,路上有已经学过的“叫、叶、鸣、啦、吗、听、吧”等字)你们看,通往汉字王国的路并不好走,有许多小花等着考考你们,我们只有读出花儿身上的汉字,才能顺利到达。大家有没有信心呢?好,那么我们一起去读一读。(生齐读汉字)

  2、师:祝贺你们顺利到达,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读过的汉字有什么特点?(生:都有“口”字。)

  3、师:对了,今天在汉字王国里接待我们的就是一些带“口”的汉字,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好吗?(出示课题:添‘口’歌)(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独体字。

  1、师拿卡片“口”字,自述:我就是“口”,我有许许多多的朋友,朋友们和我在一起,又能组成许多新字呢。瞧,这就是我的朋友!(卡片出示:门、下、刀、土、几、未、合、欠)你们认识我的朋友吗?自已认一认,谁来说说?(指名读)

  2、(卡片出示未、合、欠三个字)师:这里有三个新朋友,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指名说)(再齐读,指名读)

  3、师:老师考考你们,谁能把这些朋友和“口”字组合在一起成新字呢?谁能上来试一试动手摆一摆?(指名做)这些字,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还不认识不要紧,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这些字。

  (三)熟读儿歌,识记生字。

  1、师: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我们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在学习中要互相帮助,遇到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老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检查自学情况。

  (1)、师:刚才,同学们互相帮助学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谁来读给大家听?(课件演示课文,并随机出示生字,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2)师:生字宝宝跑出来和大家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大家一起读一读。(齐读)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字你是怎样记的`?(指名说)(再齐读)

  (3)游戏“小小射击手”。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小小射击手的游戏,好吗?等一下大屏幕上会飞出一些光碟,里面有生字宝宝,你们若准确、流利地读出来,光碟就会被射落。看谁读得最准确。

  (4)师:生字宝宝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它们又躲在儿歌里了,谁能流利地把儿歌读出来呢?(指名读,正音。)你一边读,老师一边为你加上节奏,好吗?好,现在大家一起准确、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5)师:下面老师来问,你们来答,好吗?(师生问答读)女同学来问,男同学来答,好吗?

  (6)师:小朋友们,旋转擂台时间又和大家见面了,(课件出示男女生比赛)首先,我们来进行男生和女生比赛朗读课文。(生自由评议,谁得红旗)一组推荐一个同学上来比赛。(评议)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四)指导写字。

  师:,刚才同学们把课文读得这么好听,那下面我们来练习写几个新朋友,好吗?请看电脑博士教我们写字。(课件出示“未、味、欠、吹”几个字)谁来说说写“未”字该注意什么?(第一横比第二横短)看笔画书写,这个味字请大家对比未字书写,注意把口字旁写小一点。接下来请大家看欠字的笔画书写,一起书空一遍,最后一个吹字也请大家和欠字对比着书写。(学生试写两个字)

  2、评价作业。

  (五)拓展活动(出示课后题目)

  师:请大家看课后第二题。小明和小红是聪明的孩子,他们学了这篇课文,自已也编起了儿歌。你们看:小红说:多字添口打哆嗦。小明说:交字添口——谁知道:交字添口是什么字呢?(指名说)谁也能像他们一样来编儿歌呢?(生自由说)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添口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有啥字能添口,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者自已去找一找,好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荷花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