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12 08:11:2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常用(6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整首诗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欣赏并感受送别诗的不同风格

  ⒉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体会古诗意境的方法

  ⒊情感态与价值观度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难点

  从“楚山”孤峙,“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体会到诗人表现出来的坚强品质。

  课前交流:

  今天看到这么多的同学与我一同学习,感到非常高兴。你们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差不多是我们班的2倍了,真好,我喜欢大班上课热烈的气氛。

  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姓郑,郑成功的郑。名玉琴,玉是美玉的'玉,琴是古琴的琴。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真好,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又结识了( )位新朋友。你们愿意与我交朋友吗?

  好,那就请朋友们与我一同进入这“古韵流香“的课堂吧。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看到“古韵“二字,你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说得没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流香溢彩,举世闻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诗的迷人魅力。

  读诗题

  (出示2:课题)我们一起来来读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师: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或者,引发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1地点 2送别诗 3送辛渐

  师板书课题

  疑:1芙蓉楼在哪里 2辛渐和王昌龄是什么关系? 辛渐要去哪里?(注释)

  点击相关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

  那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读诗人

  三、读诗人(出示3:诗人)教师导语:

  那么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人

  先请同学们把自己预习所得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关于王昌龄的资料

  师:同学 出示资料

  用一句话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了解到关于王昌龄的哪些信息

  1,一生坎坷 2 很重感情 3广交朋友 4才华横溢

  四、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自由朗读全诗及注释

  2,(出示课件)指名朗读 4人左右

  3,听范读,发现不足

  4,模仿诵读

  5,你通过朗读古诗和注释知道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文为我们描写了可爱的小动物活泼伶俐的珍珠鸟。谁能说你了解的珍珠鸟什么样?

  二、出示自学提示,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与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

  2、在组内讨论,老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老师提示:珍珠鸟的动作、神态及活动范围发生了哪些变化?

  1、珍珠鸟活动的`范围由笼里到屋里,从桌面到我身上,落脚的地点从柜顶书架灯绳到窗框,再到书桌稿纸,甚至落在我的肩头上。它一步一步地亲近我。它的胆子越来越大,神态也越来越自在、安祥,它在我身边有着绝对的安全感,对我完全信赖了。

  2、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体会深的句子,学生评读,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3、提问: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老师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

  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在写作上有什么收获?

  五、扩展阅读

  读《小狗儿和大画家》,读后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珍珠鸟

  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珍珠鸟彩色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是活泼伶俐的珍珠鸟。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学习

  小组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画出珍珠鸟发生变化的重点词语。

  2.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五、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七、扩展

  1.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谁为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交流有关珍珠鸟的材料。

  附:板书设计

  25* 珍珠鸟

  教案点评:

  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中老师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按中心问题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与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探究活动

  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情境(如:舒适安全的巢、巢中的雏儿、小鸟喝茶、可爱的小红嘴、睡得好熟好香),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背诵三句话(为什么……),积累“北风呼呼吹、火红的太阳、海洋清亮,闪烁蓝光”。

  2.关注本诗自问自答的结构形式,仿写一段话。

  3.感受大海和高山的美丽,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美好。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仿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板书课题,课件,积累本放桌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纠正发音。

  2.出示大海的图片,说说这是怎样的大海?(复习“辽阔”)

  让我们记下刚说的.好词。(师板书,生写在积累本上)

  3.大海是什么颜色?

  二、诵读,积累

  1.(提示:当你看到下一张图片的时候,读出图片上的话。)

  出示图片,生读“啊!不。”

  2.指图,这是哪儿啊?(引导继续读书)

  3.谁来接着问?谁来答?读好这一段,齐读。

  4.过渡,指图问,大海是什么颜色?

  换图,读“啊!不。”

  5.引导着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读完全文。

  6.大海的景色很美,课文读起来也很美,你觉得哪段话最美,读起来最舒服?

  (切换显示屏到实物展示台,书本,学生说到某一句,大屏幕上能指出来,后进生也能立即找到。)

  7.感受语言的精美与整齐。

  追问:特别是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赶快写下来(师板书,生写在积累本上)

  你真有眼光,这段话太美了,我不但要读,还要背下来。

  导背,学生背诵。

  三、发现,仿写

  1.把全文排列整齐后,展示在大屏幕上。看看,你能发现这首诗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教师板书,口头强调自问自答。

  2.换图,红色标出文字重复的地方。

  原来诗歌有这样的秘密啊,句子结构相同,语言重复,读起来就朗朗上口。这么简单,我也会写诗了。

  3.口头仿作(用图片引领)

  高山是什么颜色?

  高山是( )色。

  啊!不。

  在( )

  高山是( )的。

  为什么那儿( )?

  4.学生试写一小段,自己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大海是什么颜色?

  大海是( )色。

  啊!不。

  在( )

  大海是( )的。

  为什么那儿( ),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4、了解课文介绍的自然知识,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鼓励学生收集植物的种子,调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访问植物妈妈好吗?你认识哪些植物呢?(相机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

  棉花等植物图片)。你认识它们的孩子吗?(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及它们的种子对应的图片。)

  2、植物妈妈的孩子长大了。想出去旅行,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的孩子呢?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录音朗读课文。

  3、学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识记生字。

  1、集体拼读“树叶”、“苹果”中的生字。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四、诵读讨论课文

  1、读补充阅读材料。课件出示:种子传播的奥秘

  2、交流课前观察所得。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娃、洼”两个字,说说写时注意什么?

  2、指导:两个字的右边是由两个“土”字组成,不要把一竖写到底。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准备) (靠)

  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

  苍耳 铠甲 动物带 传播种子

  豌豆 豆荚 太阳晒

  (仔细观察)

  (增长知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

  教学方法:

  初读感知 精读体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

  板书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指导书写:侣 娱 趟 糕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自由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

  四、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你反复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吗?

  文中的关键句段: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

  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

  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

  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

  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

  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交流。

  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汇报交流怎样一遍又一遍的读?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

  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你还能把书比做什么?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补充积累:

  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

  四、阅读欣赏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拓展练习

  阅读名人读书的故事,积累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来阅读书。

  六、课堂小结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自制的生字卡片每人一份。

  2、课件、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带、歌曲《小小的船》磁带。

  3、课前让学生收集谜语,并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激趣:

  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大家一起来唱《闪烁的小星》好吗?(放伴奏带,师生共唱)

  今天,我们请星星弟弟和蓝天姐姐来我们这里做客好吗?

  播放课件(蓝蓝夜空图),看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象什么?你还希望有什么?你平时都看到过什么样的月亮?(圆圆的、弯弯的)

  你见过的月亮都象什么?点击课件(弯弯的月亮来了。)你看它象什么?这么美的夜空,这么美的月亮,老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它!(师唱歌曲《小小的船》)

  你们也想唱吗?学完课文以后,相信你也一定会唱的!(板题,齐读。)

  (树立课程整合的意识,充分利用歌曲和动画这些教学资源,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欣赏美,感受美。)

  2、猜谜: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能把你收集到的谜语让大家猜猜吗?(猜谜语)老师也有个谜语请大家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教师适时引出课题。)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引入课题,开扩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对话平台。

  初读:

  1、这首儿歌就藏在语文书里,你能快速找到它吗?找到了你就读一读。(自由朗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试读,用鼓励性的评语充分肯定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发言,勇于表现。)

  赏读:

  请同学们给老师一次表现的机会好吗?(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老师读得怎么样?请大家评一评吧。

  (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欣赏儿歌的美,音乐的美,动画的美,在和谐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识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指名读)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对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2、自由读文,边读边画,遇到不熟的`和不认识的要多读几遍。(养成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互考,互助。

  4、汇报:点击课件,认读生字(“只”有两个读音,提示学生要注意。)组词,用喜欢的字说话。认识“门”字框:猜谜,一个人站在门里。(可找一名学生做动作,大家猜字)

  5、游戏:照镜子。(小组内先练习,然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大家和老师照镜子。)

  (四)朗读。

  1、把这些生字送回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己选择方式朗读)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儿”要读轻声,“在”、“坐”是平舌音。“闪”、“船”读翘舌音。)(朗读是学生感悟课文的基础,创设朗读情境,朗读与识字相给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五)写字。

  1、出示“白、田、电”,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同桌交流。

  3、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提示“口”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导入:

  1、游戏:摘星星。在小星星的背后写上生字生词,摘到星星的同学把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2、齐读课文。

  精读:

  1、课件出示夜空图和第一句话。指名读,问:读了这句你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范读、同桌读、指名读。)

  2、出示第二句话。问:“尖尖的”什么样?领读,指名读,齐读。

  3、想象:这么美的夜空中有这样一只小小的船,你有什么愿望?(闭目想象:你就是宇航员,去月球旅游。播放音乐,音乐停止后,睁开眼睛,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一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自己的感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出示第三句话,自由练读。怎样读好听?想象坐在小船上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5、朗读全文。(配乐,可适当加上动作。)

  (欣赏月夜的美景,聆听优美的音乐。美妙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在这种奇特的感受中朗读,学生定会释放自己的真情,在自由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神奇。)

  (二)背诵。

  请所有的小朋友都坐在月亮船上,边表演边背诵全文。(配乐)(在真实的体验和虚拟的角色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背诵任务,使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次愉快的旅游。)

  (三)演唱。

  播放歌曲《小小的船》,自由发挥,边唱边表演。

  (四)练习。

  出示“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

  洁白的去朵像_________圆圆的苹果像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先组内练说,再汇报。自由选择句子,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尊重学生的选择。)

  (五)扩展。

  1、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晴朗的夜空多美呀!请你把看到或者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六)写字。

  1、出示生字“见”,指名读,书空。

  2、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好每一笔的位置,先描红,再自己练写。(教师随机指导写字姿势和写字方法。)

  3、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评一评,指出优缺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穷人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