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8 09:24:5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精选(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教学达标:

  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

  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做用力拉鱼网状)

  4、学生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

  .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开拓扩展: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

  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欣赏体会:

  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渔夫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这篇小小说向人们展示的社会现象,感悟深含在文中的做人的道理。

  2、学习这篇小小说展现主题、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预习文章,完成预习卡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的学习:

  歌曲《常回家看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的大街小巷广为传唱,因为它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家是温馨的港湾,孩子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写家书是父母和孩子寄托思念、互相关心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有一个大学生写回的家书却是寥寥的只言片语,除了让家里寄钱,再也没有下文。这是为什么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胡凯的《家书》,走进这一家子去看一看吧。

  二、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三、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配乐,其他学生认真听,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主要情节:

  收信——( )信——( )信——( )信

  五、再读课文思考:

  1、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根据信的内容说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3、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六、细读文章,品味赏析:

  这篇小说通过哪些手法将文章刻画的人物和要表达的主旨展现在我们面前?

  七、质疑问难,教师点拨。

  八、感悟收获:学了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者说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九、欣赏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比较和本文中的儿子的异同点。

  十、拓展延伸:

  1、请以菊的哥哥的名义再写一封信,你认为他在收到这封六个字的家书之后会怎么回信?

  2、请以菊的口吻再给哥哥写封信。

  十一、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中两题任选一题做在作文本上

  预习卡

  课题:: 作者:

  字词积累

  感

  知

  赏

  析

  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这篇小说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表达主旨?(请举例说明)

  质疑问难

  感悟收获

语文教案 篇3

  一、揭示课题

  1、提问引入:同学们知不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最喜欢马良什么?你知道他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吗?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范读。师: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我读书前,你有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吗?(让学生逐一说出朗读时的具体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假如有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李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勾出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你们的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课后“我会认”里的生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你刚才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4)找“朋友”。

  师:你们在课文中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

  师: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现在从这9个生字中找朋友组词。(寻食、健康)文中说:“谁到哪里去寻食?”在文中找出含有“健康”的句子读一读。

  (5)识记生字朋友的样子。(小组讨论交流)

  师:9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不然的话你会叫错朋友的名字,多不好意思啊!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6)与生字广交“朋友”,并送“朋友” 回家。

  师:这些可爱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组词),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找朋友,再把你找的朋友送回家。(就是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

  (7)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文感悟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共写了几小节?写了小作者的几个美好的愿望?(待学生读文回答后)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2、小组内互读。

  师:在这三个小节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小节?(抽人读)请大家在小组中读一读,四个人每人读一小节,看看谁是最佳小小朗读员。”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结合课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描写“肃、吭、忐、忑、芜”。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提问。

  3、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1 、识记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学习书写汉字“肃、吭、忐、忑、恙、芜”。

  2、 尝试提问,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图(喇叭花 鸡冠花 ) 图上分别是什么花?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出示图:打碗碗花

  2.根据课题质疑。

  这种花究竟生活在哪里?究竟是怎样的花?这么新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那么怪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1节。

  (1)打碗碗花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填空题

  (2)学习生字“荒、芜、茬” 给“荒芜”找近义词。 看图片理解“一茬接一茬”

  (3)引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1)究竟是怎样的打碗碗花呢,课文的'第二小节写了这个内容。

  (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的打碗碗花 你喜欢吗?

  (2)读出喜欢的感情来,选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打碗碗花真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那美丽的模样。 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有趣的花呀!

  (3)引读第二节。

  三、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读2-6节 填空:外婆告诉我,( ),我当时( )。后来,我经过尝试,终于知道( )。引出疑问“打碗-不打碗”

  2、外婆当时是怎么说的?画出外婆说的话。 学习生字:“摘、肃” “摘”与“商”区别。书写指导:“肃”指导朗读。 “我”相信吗?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3、指导填空。

  (外婆说:“________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________;但感到疑惑的是因为____ ____。)

  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心里很矛盾:这话似乎应该相信但我转念又一想。

  过渡:摘了“打碗碗花”真的会让人打破饭碗?

  4、学习5-6节。 指名读5-6节。出示6小节,细读质疑。为什么“忐忑不安”“一声不吭”? 观察“忐忑”的字形特点,理解意思。给“吭”找姐妹字:抗、航、杭、坑 。 读出语气。

  引读, 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

  5、小结:看来,什么事都要通过自己的眼睛,或自己尝试,才能找到答案。

  6、你喜欢小男孩吗?我想对男孩说:“”

  师引:小男孩的疑问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引读最后一节,你有办法解决吗?

  7、学习第7节。

  教师出示资料:打碗碗花又叫小旋花、打碗花。草本植物,叶片三角状卵形、戟(jǐ)形或箭形。茎很柔软,靠平卧在地或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花期6—7月。生长在荒地及田边、路旁。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diàn)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也可做杀虫剂。

  四、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复习新词:荒芜、除非、将信将疑、严肃、郑重其事、鼓动、一声不吭、忐忑不安、安然无恙、始终。用“忐忑不安”说一句话。

  2.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觉得有疑问的,不妨自己探究一下。

  3.课后找一种有趣的植物的资料,了解它的特点。

  五、 指导描摹。

  1、 出示“肃、吭、忐、忑、芜”,读一读。

  2 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肃。(媒体演示)

  3 书写“吭、忐、忑、芜”。

  板书:

  打碗碗花

  打碗 不打碗

  听说 尝试

  将信将疑

  积极思考 勇于实践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认读8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识字王国里去做客,去认识一些和人有关的字,你们愿意吗?

  二、认读词语

  1.借助汉语拼音把每个词读好。

  2.在小组内读一读。

  3.去掉拼音再读一读。

  4.整体认读。

  三、识记生字

  1.引导发现。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中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单人旁呢?

  2.探索发现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看看谁的记字方法好。

  四、指导书写

  1.观察交流

  2.重点指导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 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3、 背一背古诗《池上》。

  4、 朗读《感谢》,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 让学生懂得“中国之最”。

  6、 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练习查字典。

  2、 在读背中扩大积累。

  3、 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 在读、记、背中扩大积累。

  教具准备:

  字典 小黑板 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1、2题。

  教学目标:

  1、 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 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重点难点:

  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学习查字典

  1、 让学生自学第一部分查字典的内容。

  2、 学生汇报。

  3、 认识字典的各组成部分。

  4、 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

  5、 怎样在字典中查到生字呢?以绶字为例,边教学边练习查字典。

  6、 让学生查“笼、绕、羞、隆”

  7、 总结部首查字法。

  三、 读一读,比一比

  小黑板出示

  1、 注目、祖母

  2、 古迹、估计

  3、 名胜、名声

  你发现了什么?(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四、 作业:用部首查字法查第5课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一背、读一读,我的采集本。

  教学目标:

  1、学习《池上》,背下来。

  2、朗读《感谢》,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爱戴。

  3、让学生懂得几个“中国之最”,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重点难点:

  背诵古诗和自主积累。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 学习《池上》

  1、 自由朗读

  2、 指名读

  3、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讨论。

  4、 教师点拨不理解的地方。

  5、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6、 指导背诵。

  7、 小结。

  三、 读一读

  1、 出示题目:感谢

  2、 请大家朗读这首诗歌。

  3、 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4、 分角色朗读。

  5、 文中谁感谢谁?(板书)

  6、 小鸟为什么要感谢蓝天?……

  7、 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8、 在我们身边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你想感谢谁呢?能不能学着短文编一编呢?

  9、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 我的收集本

  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几个“中国之最”,并把他们收集到收集本上。

  五、 作业

  1、 背《池上》。

  2、 朗读《感谢》,并仿写几句。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2、 训练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并把自己说的写下来,注意语句连贯、通顺。

  重点难点:

  能够说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就过去了,你在暑假里过得快乐吗?你有什么有趣的事儿告诉大家?你想知道同学们的趣事吗?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的题目就是“说说我的暑假生活”。

  二、 说一说

  1、看图,指名说说他们的话。

  2、分组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

  3、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三、写一写

  1、大家说了那么多,能不能写下来呢?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读一读,改一改。

  4、师讲评学生的习作。

  四、作业

  修改作文并抄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