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6 09:22:1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6篇[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6篇[优秀]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对黄河灵魂精魄的赞美;激发热爱祖国之情。

  知识要求: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摘录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要求:想像黄河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场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知道黄河魂指的是什么;通过语言文字想像黄河壶口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积累好词佳句。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陕西的宜川,山西的吉县之间,黄河的河面从五百米以上的宽度猛然收缩为五十米左右,河水骤然落下。形成了万里黄河最壮观的瀑布――壶口瀑布。今天我们一块来欣赏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壶口瀑布”而叫“黄河魂”呢?学了课文就明白了。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适当批注

  三、 自学自学生字新词

  1、 读生字

  2、 理解词语

  四、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理清层次结构。(小组讨论,全班发言)

  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壶口瀑布的大名,如雷贯耳。但实际如何?作者存有疑虑。

  第二到五自然段集中描写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气势。

  第六、七自然段写作者的感受。

  2、 重点学习第二部分内容(看录像或图片)

  ⑴请学生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我”来到壶口,感觉如何?

  ②你对壶口瀑布这一景观哪里最感兴趣,说说(自由发言)

  点拨:在这几段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形象优美的词语,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滚滚而来的.黄河水比作千万条黄鳞巨龙把跌落深渊的水向上冲的样子比作强劲的龙卷风等等,读后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身临其境。

  ⑵带感情读课文

  3、 学习第三部分

  ⑴作者歌颂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精神?反复读第六自然段。自由发言,谈体会。

  ⑵为什么用黄河魂作题目?

  老师归纳:壶口瀑布在黄河上,它的形成离不开黄河,离不开黄河的水,最主要的是壶口瀑布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精神、壮举和气概正是黄河水的灵魂的集中体现,这里的“魂”指的是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

  ⑶满怀感情读这部分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读会认字,掌握会写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描写同学们行走路线的语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描写植物的奇异之处。

  5、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描写同学们行走路线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植物的奇异之处。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出示文中的词语:奇异艳丽

  醉意

  清脆

  向导

  农艺

  麻木

  好奇

  本领

  参观

  6、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7、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令你最感兴趣的植物,认真体会他的神奇之处,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3、反馈学习情况。

  4、各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5、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全班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反馈学习情况。

  4、全班再读课文第一段。

  5、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植物,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时,植物世界里都有哪些奇异的植物呢?究竟有什么神奇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吧。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情,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读文,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验,读懂课文,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整体会文中“我们的歌声”。感受校园的生活的多彩。

  2.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校园生活场景图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吗?为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

  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 校园是我们的摇篮,大家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活动,快乐地成长,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歌唱我们的童年,歌唱我们的生活,歌唱我们无尽的快乐。

  4.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地大声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深入地自读课文。

  (1)从文中找出本课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熟读课文,想想:我们的歌声在哪里?我们在歌唱什么?

  (3)联系我们自己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读懂课文中的句子。

  (4)体会文中“我们”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思索 镶嵌 腾飞 征途 心窝 绚丽多彩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全班齐读词音。

  4.从词中抽出本课生字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5.指名反馈生字在读音与书写上的注意点。

  6.教师小结,强调重难点。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们在朗读课文时,感受到文中“我们”的心情怎样?

  (欢笑、兴奋)

  (2)教师导读:是啊,因为快乐,我们才歌唱,因为幸福,我们才歌唱,到处都是我们的欢歌笑语。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文中“我们”的快乐。

  (3)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组分节比赛读课文。

  四、细读入情。

  1.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我们的歌在哪里?我们在歌唱什么?

  2.指名反馈,评议。

  3.联系实际生活展示图片,读懂课文1、2小节。

  (1)理解课文第1小节。

  ①在校园里,歌唱学习的快乐。

  ②在草坪上,歌唱活动的快乐。

  ③在秋千上,歌唱玩耍的快乐。

  ④在蓝天中,歌唱我们心中的理想。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1小节。

  (3)理解课文第2小节。

  ①在科学的阶梯上,歌唱探索知识的快乐。

  ②在金色的运动场上,歌唱锻炼身体的快乐。

  ③在人生的征途上,歌唱战胜困难的快乐。

  ④在时代的风雨中,歌唱成长的快乐。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快乐。

  4.学习课文中第3小节。

  (1)指名读课文第3小节。

  (2)说说:你从这节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指名反馈,评议。

  (4)教师引导体会。

  ①我们是歌唱心中的歌。

  ②我们其实是在歌唱祖国给我带来幸福的生活。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齐读第3小节。

  5.学习课文第4小节。

  (1)学习默读课文第4小节。

  (2)讨论:我们的歌声为什么这样绚丽多彩?

  (3)学生自由发言。

  (4)引导联系生活,体会“腾飞的祖国为我们酿造多彩的生活。”

  (5)有感情地齐读第4小节。

  五、教师总结。

  感谢伟大的祖国给我们带来多彩的生活,让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六、作业。

  1.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全文,练习背诵。

  2.拓展延伸,说写校园生活。

  教学准备:收集、拍摄学生在校园内学习、活动、玩耍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生字复习。

  1.抽读本课生字新词。

  2.听写词语。

  长征 路途 思索 心窝 绚丽 腾飞

  3.指名分节开火车读课文,评议。

  4.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5.练习背诵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分节理清思路。

  ①节:我们的歌在哪里。

  ②节:哪里有我们的歌。

  ③节:我们的歌来自哪里。

  ④节:我们的.歌声为什么这样绚丽多彩。

  (2)学生分节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反馈,评议。

  (4)同桌互听互背,比一比,谁背得好。

  (5)全班齐背课文。

  6.总结讨论:“我们的歌”是在歌唱什么?

  7.学生畅所欲言,导入课后练习2。

  二、复习、联系。

  1.教师导言:腾习的祖国给我们酿造了多彩的生活,让我们快乐的学习、活动,接下来,就请大家来说一说,写一写。

  2.指名读课后练习2中的提示,明确答题的要求。

  ①说一说: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②写一写,可以写成诗歌。

  3.说一说。

  (1)指名介绍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2)评议:

  ①表达是否通顺连贯。

  ②词句是否优美生动。

  ③是否能体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3)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形象感受。

  4.写一写。

  (1)教师引导自主选择写作的形式。

  ①写一段:语句要通顺连贯,内容具体。

  ②写成诗:学习诗的结构(参照课文),学习诗的表达方式(语句简短、优美、精练,内容并列或承接)。

  (2)学生独立写作。

  (3)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

  我们的歌

  攀登

  奔跑

  来自心灵 腾飞的祖国

  绚丽多彩 多彩的生活

  捕击风浪

语文教案 篇5

  新课标所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众多新理念。何谓动态教学?在新课程教育理念及众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学要素资源最大化、学习效率最优化为宗旨,以文本为教学载体,以社会生活为教学背景,以多元互动为基本前提,以教师为平等中的首席,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特征,以师生、生生多元、多层次交叉对话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模式。因此,何谓动态教案?我想应该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定教”理念的教学设计。

  一、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全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与“自我”;

  (二)全程充分体现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与实践;

  (三)全程充分体现生活的、开放的语文。

  (四)全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二、与此同时,它还应重新确立以下几个概念

  (一)课堂“预知”。课堂的“预设”应更新为以不变应万变的“预知”更为科学合理。

  (二)课堂“零提问”。课堂是以教者“零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而生成问题;

  (三)“教学标底”。“教”与“学”从某种角度讲,应是“合同”关系。文本的教学应有最基本的“教学标底”要求。

  (四)“标底差”。作为学生受知识、能力、阅历的局限,很难达到课标、教材及教师的所设“标底”,这差额就是“标底差”,这“差”就是老师引领的空间。

  (五)“我的观点我举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生在寻找证据用以佐证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反复阅读、反复与文本对话,反复与作者、编者对话,从而理解、内化文本的过程。

  三、综上所述,它还应具备以下几个程序

  (一)广泛“预知”,以不变应万变。

  目前,课堂“预设”与“生成”出现的频率极高。笔者认为课堂“预设”的提法应改为“预知”更科学。“预设”的落脚点在“设”,而“预知”的落脚点在“知”。就“知”与“设”而言,“知”应在前,“有知”才能“有设”。其实,课堂“预知”远比“预设”的范畴更宽、更广。所谓“预知”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所教文本涉及的所有相关信息及教学的环节作通盘的了解、知晓并掌握,作出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具体应有以下几方面的“预知”。

  1.“双基”的预知。

  文本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简要信息、课文中重、难点句的理解以及作者表达方法的运用和学生解决知识的能力程度等都需预知。如人教版小语第九册《金色的鱼钩》一文,涉及长征知识,这就必须是“预知”而不是“预设”。

  2.课堂教学程序的预知。

  根据文本所处单元的位置及特色、作者的写作目的、编者的编排意图,根据学生“双基”掌握的程度,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教,教到什么程度,突出什么样的主题,都需预知。如《西湖的绿》《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种课文就应采取“深文浅教,长文短教,扶放结合,重在欣赏”的教学策略。这里“预知”、“预设”相辅相成。

  3.课堂上可能质疑的预知。

  学生在课堂上可能质疑的地方应尽可能地预知,当然,学生的质疑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只能尽量想得宽些、广些。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小金花要排在第二,而不放在第三?课前老师就未预知到,当时老师问他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位学生告诉我:前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按所写人物的“辈分”排的,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那是多么精彩的一笔,令人吃惊。这也是“预知”而不是“预设”。

  4.本的信息预知。

  文本以外有旧知识、学科间的联系、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相关信息,更需要预知。象《太阳》《只有一个地球》这些课文与自然联系非常紧密,虽不是要上成自然课,但应了解其中的相关重点知识,讲课时才能心中有数吧?这也应是“预知”而不是“预设”。

  (二)出示“预设模版”,生成问题

  下面出示一份《秋天的怀念》案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作者史铁生阅读课文,因字数受限,学生完成内容略)。根据本案例这样的方式,每课都能达到“零提问”,且由学生自主阅读而生成问题。(附件──预设模块)

  一、阅读时间***.10.18

  二、阅读文章《秋天的怀念》

  三、我能行

  1.文相关资料—作者、章时代背景(略)

  2.字书写

  3.系语境、生活理解词语

  4.佳句抄写

  四、主要内容

  五、阅读体会

  六、我与你分享

  七、我向你求助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字形美。认识一个部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认识方位。

  3、激发学生识别方向的下兴趣以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方位。

  教学准备

  教师:1、在太阳的早上把学生带出教室,面向太阳站好来确定学校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2、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学生:1、回家了解自己家的大门朝什么方向,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自制太阳形状的生字卡片。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始游戏,感知方位

  1、在《健康歌》配乐下,让学生练习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前看,初步感知方位。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对照图画,自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3、、听到大家的读书声,课文里的.一些词语高兴地跑出来了,你认识他们吗?

  4、认读生字:(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2)摘掉拼音小帽再读;(3)交流自己最得意的认识拼音的方法;(4)同桌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5、生字开花游戏:给生字组一个词语或说一句话,它就开出花朵来。

  三、读中感悟,指导背诵

  1、边读边借助动作表演,感知方位。

  2、学生试着在书上的插图中标出东、西、南、北的位置,互相交流,说出理由。

  3、指导朗读和背诵。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傍晚时我们面向太阳,前面是哪个方向?

  2、让学生说说自己座位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学,转身后再看看,前、后、左、右又是哪些同学。

  3、在生活中你还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点拨。如:用部件法记忆早字

  3、重点指导书写早、后、西字。

  4、学生练习,自评互评。

  六、个性练习

  1、请学生谈谈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又从哪里落下去。

  2、让学生说出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

  附:板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8-29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教案(精选)04-12

语文教案[经典]08-28

(经典)语文教案08-28

语文阅读教案01-01

(精选)语文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