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7篇【合集】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二、整体感知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窸窣作响( ) 吮取( ) 惊慌失措( )
津津有味( ) 毫不犹豫( ) 喙( ) 篝火( )
螽斯(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嗉( ) 囊(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
三、探究赏析
(一)深入理解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
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
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
(二)语言品味
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
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味。
四、积累迁移
1.选择一种动物,仿照下面的句子,对其进行描写。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仿写:
2.本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它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怎样看呢?学习本文后,谈谈本文有哪些写作经验可供借鉴。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一认3”的内容是:认识“日、月、星、光、云、电、风、雨”8个字,教材给这8个字配以形象的画面,辅以拼音,已学过的“rì”、“yǔ”用红色拼音标明。作为一年级新教材中一个颇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每位实验操作者带来了一个值得思索的新命题。
从“认字”这一要求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力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这一课的8个新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且当新字在脱离图画及生活中出现时都能熟练认读;同时让他们根据图画初步了解字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显然是这一课的重点;而“星、风”两字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后鼻音,加上吴地方言前后鼻音不分的影响,这两字的教学无疑成为本课的难点。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这些入学才一个月的新生,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如针对“星”这一读音教学的难点,我借助多媒体,显示星星闪动的画面,让星娃娃开口说话,跟小朋友交朋友。这一小小的情境,激起学生要读好“星”字,与星娃娃交上朋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利用情境导语教学“风”字,显示不同季节的风的画面,让“风”字发生颜色的变化,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并配以风声,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并练读“风”字。巩固时,以8位新朋友考考小朋友的形式,通过媒体辅助,创设小朋友念对新朋友的名字,就显示对应图画和小朋友见面,并用中、英文评价夸奖的方式,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到快乐。自编儿歌,配以音乐和童声朗读,让学生听听、学学、动动,既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气氛,又照顾到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更好地进入新的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8个新字时,我分为两步: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带着学,体现老师“导”的作用;轻松易学的就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认识的`字介绍给小朋友。在群体的讨论、交流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探究,学会了团结、协作,更得到了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徐鹄的教学感言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这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必须的。新授生字时,不管是导学还是自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广告、标语牌、物品名称以及词语、古诗、句子中找字圈字,都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在生活中认字这一思想,而且游戏比赛的形式,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学了拼音,还学了很多字,这些字还认识吗?读一读。(显示认一认(1)、(2)学过的32个字)
2、读得真好!这堂课我们再来认识8位新朋友,好吗?
二、创设情境,交友识字
1、第一位新朋友是谁呢?
(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
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娃娃。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g),我就和他交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练习“星”的读音。
(读准星xīng,显示星星眨眼晴的动画)
引申:我们刚才认识的是天上的星,老师常在小朋友作业本上打一个个红五星,你们还见过哪些星呢?
(逐一交流,指认“星”字)
2、(显示白云翻动的画面)这位朋友是——(云)
练读并仔细看,闭眼想这个“云”字,记住它。
你们都见过些什么样的云呀?
3、(显示闪电动画)引出一位威力极大的朋友——(电)
练读并拓展认字: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4、这位朋友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就是——(风)
(显示四季风和龙卷风画面及“风”字颜色的变化,配以音乐、风声。)
你们看,柔柔的是——春风,热乎乎的是——夏天的风,凉凉的是——秋风,刺骨的是——西北风,漫天卷地的是——龙卷风。
(随机纠正“风fēng”字读音)
三、探究合作,自学新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星、云、电、风”(抽生字卡)这4位朋友,还有4位朋友,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读拼音,看图或其他方法自己来认识。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学会的、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发给各组生字卡,合作学习;师巡回了解,点拨引导。)
2、下面就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学会哪些字?是怎么学会的?
四、小结回归,诵读课文
1、(显示8个生字)这会儿,8位朋友的名字都在这儿,谁念对了,它们就出来和小朋友见面(显示对应画面),还会鼓励夸奖你呢!(中、英文评价配音)谁来试试?
2、打开课本,练习诵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创意说明:语文课须重视朗读,诗歌更应在朗读中领悟。这个教案以读带讲,以讲带析。学生朗读,教师指点,气氛越来越醇浓,使读者神思飞越,沉浸在神话般的意境之中。朗读,还可以在读中驰骋想象,创造出美妙的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明确目标:诗歌,是诗也是歌。诗歌的朗读,如同吟唱歌曲,尤须细心揣摩。今天,我们要在训练读的基础上,学习这首诗。
三、诵读:
一读,要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难字略)
二读,要读准节奏,注意轻重、快慢。
三读,读出意象,即画面。
a.农家丰收图;b.霜晨归渔图;c.少女思恋图。
四读,注意诗歌所创设的氛围,读出感情。
a.松弛,闲静;b.宁静、悠远;c.清静、柔美。
全诗应读出清柔、舒缓的感觉。
五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见解,这种朗读是一种个性化朗读。
以“_____________用(写)得美,美在_____________”的句式,对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加以品析。以下可供参考:
1.“栖息在农家”“游戏在渔船上”“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栖息”“游戏”“梦寐”三个词用得美:
栖息:用拟人的手法,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游戏:虚实相生,在作者眼里,秋天就是如此清逸、闲适。
梦寐:少女朦胧的感情深藏在心中,仍在梦中回忆。
2.“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饱食:拟人手法,写丰收之景,下文“肥硕”亦写丰收之景。
3.“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既写丰收,又写景,一箭双雕。
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矛盾之美,体现清远的境界。
六背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趣、仙、尽、陡、峭、峰、昂、朝、抢”这9个生字。积累“风景、有趣、名字、仙人、尽管、山峰、高昂”7个词语,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陡峭、闻名中外、有趣、尽管、高昂”词义;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和记忆汉字“仙、尽、峰、昂”。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比较流利地读好将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3、能借助图画,发挥想象,学习课文的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伴介绍黄山的奇石,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4、知道黄山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陡峭、闻名中外、有趣、尽管、高昂”的意思。学习书写汉字“仙、尽、峰、昂”。
2.学习课文的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伴介绍黄山的奇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过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什么风景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板书:黄山)旅游,去看一看那里奇形怪状的石:(板书:奇石)
3.指名读课题17.黄山奇石·
4.齐读课题。
二.观看录像,整体感知:
1.观看录像:
思考:录像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形状奇特的石头?
2.汇报、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
3.为什么人们会给这些石头起这样的名字呢?
三.整体阅读,学习字词
(一)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标小节序号、圈出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二)汇报交流:
1.小组读课文
hui蚯g6b6d6uqiao拒ngdngh6
2.出示生字:徽似胳膊陡峭峰昂呵
(1)小组开火车读
(2)变换生字次序读
(3)去掉生字拼音读
(4)齐读生字
3.出示词语:安徽省似乎胳膊陡峭山峰高昂笑呵呵
(1)指名读
(2)出示地图,指认“安徽省”“安徽省南部”
读句子: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
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3)学生指出“胳膊”的位置。
(4)画一画“陡峭的山峰”,理解“陡峭”的意思。
(5)学生动作演示“高昂着头”,理解“高昂”的意思。
(6)表情演示“笑呵呵”,换词
理解(笑嘻嘻笑眯眯笑盈盈笑哈哈)
(三)再读课文2—4小节
1.学生自由读2—4小节
要求:找一找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奇石,读有关的句子。
3.画一画其中的一种奇石。
4.齐读2—4/j、节。
5.概括2—4小节内容。
读句子:黄山的石头真奇啊!有的像仙桃,有的像猴子,还有的像金鸡。
(四)引读第5节,说话练习。
1.引读:
除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外,黄山上的奇石还有很多,如——等等,(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还有一些没有名字的石头,正等着我们。
2.课后“说一说”练习
小朋友,发挥你的想像,学习课文的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向同伴介绍一下。
(1)学生自由准备。
(2)向同伴介绍。
(3)选1—2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3.说话练习:
黄山的石头。
板书:形状奇特形象逼真(大自然的杰作)
四.巩固字词
1.比较字形,读一读
徽(安徽省) 微(微笑) 似(好似) 以(不以为然)
胳(胳膊) 骆(骆驼) 呵(笑呵呵) 可(可惜)
峰(高峰) 蜂(蜂蜜) 陡(山高路陡) 走(走马观花)
2.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上网、杂志、报刊、图片……)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介绍了黄山的四绝之一——奇石。其中,对“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等奇石作了详细的描写,让孩子身临其境。本堂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孩子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当学生熟读并积累了课文中的语言之后,让学生抓住石头形状的特点,大胆地展开想象,对课文中略写的奇石进行介绍,学生们写得还真不错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有关情况
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抓文章关键句,并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看到标题,同学们一定有不少问题吧?自然界的生物怎么会成为侵略者呢?你想了解它们哪些信息呢?
明确: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它们有哪些危害?
造成他们入侵的原因有哪些?
人们将采取哪些对策?
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与课文进行一番访谈,看看文中是怎样解答的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三分钟
要求:自然段加序号,疏通生词及字义,留意段落关键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三、文本研究
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问题:在哪段说明它的定义?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文中告诉我们生物入侵者的五个特征是什么?(略)
明确:下定义说明方法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一段中破折号后写了什么?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下文那几段照应?(3、4段)什么危害(注意概括中心的过渡句,第四段首句)
第二段写什么?可不可删?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例子中的生物是入侵者吗?不是的话依据是什么?(注意第一段中入侵者的五个特征并加以比照)
明确:第二段是对入侵者的界定,强调生物入侵者一定存在人为的干预因素,这也暗示了要重视入侵者的途径及原因。那么它统领下文哪几段?(第五段)怎么看出的?(第五段第一句中心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析课文思路得到这些观点,如危害途径等,如果这些观点孤立存在,你估计不会服气,那么作者怎样支撑这些观点?
明确:举例子,列数字,下面分析三、四、五段。(还运用了打比方说明方法,使文章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增加阅读兴趣)
接下来,6、7段又在说明什么?(对待入侵的态度)
两种态度你支持哪种?为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不管你们反对还是支持,老师先列一组数据你们再发表意见(文字略)我想大家面对此现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应该积极干预它们的入侵,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如果无同类竞争及天敌会无节制繁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所以要采取措施,
那人们会采取哪些措施呢?(第八段)
同学们有哪些好措施?说说议议。
四、总结
本文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事理说明文,按照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接着分析问题(入侵者的界定、危害、入侵途径、态度),最后解决问题(提出措施)的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习本文,希望同学们不仅获取一定的生态知识,也要对这一社会现象高度警觉,提高环保意识,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
如第一段所说,如果我们在路边或院落中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甲虫时,应像生态学家那样感到惊讶:甲虫从哪来?如何来的?对当地生态有无影响等,每个人都有生物学家的意识,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会越来愈好,我们的地球家园会越来越美丽。
板书:
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定义-----à提出问题
第二段:界定----à分析问题
三、四段:危害(经济损失、威胁物种多样性)-à分析问提
第五段:途径及原因---à分析问题
六、七段:态度---à分析问题
第八段:措施---à解决问题
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分段、.总结段意。
3.学习课文一、二段。
重点:
1.分段、.总结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
难点:
了解地球有关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
2.理解题意。
一.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二.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
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理解词语。
宇航员(图片)、遨游、遥望、晶莹透亮、水蓝、和蔼可亲、半径、一叶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
(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摇篮”?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
3.总结。
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类生活的陆地在地球中的比例。这一段主要是强调它的小,说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
五.学习第二段。
1.理解词语。
上帝的恩赐、甚至、再生、生态、基地、火星(图片)、月球(图片)。
2.理解句子。
(1)请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联词语,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比较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吗?
b.再说,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问题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
问题5: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
问题6: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小结:这一段从两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情况,一是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二是人类生活需要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因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
六.课题练习。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第三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重点: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难点: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一、二段讲了什么?
2.思考回答课后第一题。
二.学习第三段。
1.理解词语。
破碎、目睹。
2.理解句子
问题7:课文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不要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小结:除地球外,人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地球真的会“破碎”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破碎”这个词?
(2)“别无去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如果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3)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
(4)小结:这一段说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总结课文内容和写法。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课文各段和中心的关系.
(1)因为地球美丽壮观、很小,所以()。
(2)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所以()。
(3)因为地球资源可以不断再生,所以()。
(4)没有别的星球可以供人类居住,所以()。
五.漫谈体会。
学到这里,我们对地球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说说你看到或听到哪些是破坏地球的行为,为什么?哪些是保护地球的行为?
六.课堂练习。
七.总结。
1.学习了这一课,理解了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了应该精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八.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学习a e 3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认识4个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 e的四声。
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学习书写3个字母,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重点难点:
1、a e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2、a e的四声读法。
三、教学方法
游戏法、情景法等。
四、课前准备
a e的四声卡片,画有四线格和描红笔顺的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前置性自学提纲
1、预习课文,观察课本图画你看到什么?
2、发挥想象力,课本上的三个韵母分别像什么?
3、做a e的卡片。
4、用毛线头动手摆一摆a e的形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拼音王国。出示图片,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汉语拼音王国"游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出发吧!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拼音王国的大门口,看,门口有三个好朋友在欢迎我们呢!(出示)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三个单韵母的音
1、学习a e的音
(1)老师或者学生范读
你们看,(出示)在这里遇到谁?(阿姨)。“阿姨”的“阿”我们在读的时候把音再拖长一些,就是好朋友“a”的发音,谁会读?指读,评价。
字母发音口型很重要。师发音,生注意观察老师的口型。 说一说。(嘴巴张大不动,声音响长)齐说几遍。
小老师领读——小组合作读——小组内检查读——开火车读。
评价
e的学习方法同上
(2)的音
过渡:我们来到村子西边(),又听到什么?公鸡是怎么叫的?大公鸡喔喔啼,谁能试着读一读?指读,评价(口型,音)。小老师领读——小组合作读——小组内检查读——开火车读。
评价
(3)学习e音
过渡:我们在这个小山村里,还看到什么动物在水中游?()是啊,它是小白鹅,正张着嘴“eee”地叫,好象在夸你们学得真认真呢。我们把小白鹅的`“鹅”音读平拖长就是好朋友e的读音。
小老师领读——小组合作读——小组内检查读——开火车读。
评价
三、小组合作学习三个单韵母的形
小组合作观察课本上的三个韵母分别像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尝试编儿歌记住它们。
(1)图中的什么像a?(阿姨的头)你能编个儿歌记住a吗?
(2)图中的什么像?你能编个儿歌记住吗?(公鸡高声叫,嘴巴圆圆 )
(3)图中的哪儿像e?你能编个儿歌记住e吗?(一只小白鹅,嘴吧扁扁eee)
4、小结:
a、、e这3个字母发音时,嘴巴不动,声音响而长,所以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单韵母。(学生齐说“单韵母”)
四、练习巩固
过渡:同学们表现真不错,热情的三个好朋友还给我们带来一些礼物——苹果。但想得到它还要闯过三关。(出示)
(1)猜谜语: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 一个圈,圆又圆。
②看老师口形(不发音),学生猜老师要发哪个音?
③小组合作学习:哪个字母不见。(小组长藏去一个字母:猜猜我藏的是什么?其他学生齐念不见的字母,生齐说:是***吗?若对,由小组长出示不见的字母,生齐说:“***,找到。”)
摘果子游戏:
过渡:同学们真不简单,一下子就闯过三关,现在我们来分享礼物。
生摘果子,要读出背面的字母。
五、认识四线格,学习书写
过渡:拼音宝宝出来玩一天都累,它们想回家,它们的家在哪儿呢?出示四线三格,认识上、中、下格。
指导观察书写的顺序。教师在小黑板四线格上依次用粉笔范写,一边写,一边交代笔形笔顺,让学生看清楚,再指导他们在书上第7页下部四线格里练习用黑笔描红各两遍。注意学生的写姿。
六、全课总结。
小朋友,在这节课上,我们认识拼音世界中的3个朋友,并和他们交上朋友,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叫出来。(学生齐说,屏幕跳出各个字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去拼音世界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呢。回家把今天认识的三个好朋友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识字》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