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29 09:21:17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选)语文教案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但想象要基于观察,基于生活,因此观察与联系生活实际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编写情节完整、合理的故事是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画,想象接下去的故事情节,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做好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意思明白。(重点)

  2.能用修改符号把自己习作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初步懂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道理。(重点)

  3.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能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故事。

  4.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2.准备相关的范文。

  学生准备:

  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忆,激发兴趣

  1.教师富有激情地导入:同学们,每一年中都有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过了这天,也就表示我们又长了一岁。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天吗?(生日)

  2.每年的生日,你是怎么过的?

  3.引出话题:同学们的生日过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关于生日,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设计意图:习作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运用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畅所欲言,为学生续编故事做铺垫。

  二、审清题意,指导看图

  1.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读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明确:

  (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出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说说。(同学们在交流自己刚过的生日,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同学们想办法一起为他过生日。)

  6.总结看图的方法。

  (1)这些图上都有泡泡语,你能发现这些泡泡语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吗?(有的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是晓明的想法。)

  (2)泡泡语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情,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4)组织交流:

  预设: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

  李晓明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神情忧郁,不是很开心。

  (5)在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内容放进去,故事就生动多了。

  7.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8.指名试着说一说,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能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写作时无从下手,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看图作文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初步了解图中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观察,丰富故事的内涵与情感。将观察所得有条理地说一说,从说到写,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1.同学们多么关心晓明啊,那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预设:同学们给晓明过了一个有趣的生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会怎样给晓明过生日,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晓明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条理地说一说。

  3.把你的想象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提建议。

  4.请小组代表简单说说。教师引导,想象不能太离奇,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说一说接下来的故事内容,并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降低习作的难度。针对学生想象不切实际的预设,教师作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想象要合理。这也是想象作文的要求之一。

  四、练习写作,指导拟题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试试,把刚才说的两段故事内容写下来,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故事不可以只有一个段落,在分自然段写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交流。

  预设:一幅图画可以写一个自然段。还可以加一个开头和结尾,让故事更加完整。

  2.大家已经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那你准备给这个故事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3.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物化成文”,符合“先语后文”的训练规律。根据多幅图展示故事情节的特点,相机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编写故事,凸显教材编写的特点,也使指导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给完整的故事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初步培养学生拟题的能力。

  五、练习修改,分享习作

  1.指名朗读习作初稿,师生共同修改。

  (边读边相机评价,主要从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评价指导,并帮助修改。)

  2.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小声地读一遍,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一改。(提示:可以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改好的习作,要求每人逐一交流,其他学生注意倾听。

  4.交流后,互相说一说,你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为什么?也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

  5.誊写。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当堂修改学生的作文,既能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又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因此受益的不仅仅是小作者本人,还有全班孩子。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也是为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同学的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语文教案 篇2

  课题:积累.运用

  教学要求:

  1、理解读读背背中的词语,读熟后背诵下来,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热情。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语,培养阅读能力;引导观察,学会表达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4课时

三年级语文《积累与运用三》教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备课教案01-25

语文上册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