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共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文本细读
这首诗歌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浓浓爱意。
全诗共六个小节,描写了孩子们从殷切地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到尽情地在大自然中寻找、感受春的消息,直至尽情地嬉戏、玩耍,将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第二小节总写换了春装的孩子们欢笑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寻找春天的消息;
第三小节至第六节诗歌为我们“推”出四幅戏春图:捉、放飞舞的蝴蝶,是爱,是怜,是珍惜;问候开放的雏菊,是欣喜,更是朋友般的亲密。枝条吐出绿苞、溪水被春天唤醒;明丽的太阳、搔痒面颊的嫩草……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喜欢春天的孩子陶醉于春的消息之中。
诗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欢笑,于是,读诗的孩子在诗人笔下的大自然中徜徉,便也拥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情怀,浓浓的'爱意,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这个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先板书“消息”,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消息”的理解。
师:春姑娘就要来了,她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呢?”(学生畅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让一位诗人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收到这些消息。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指明读,注意“漂”是个多音字,漂白、漂亮
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搔痒”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动作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相机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出来。
第一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抓住“盼望”“整整”体会孩子们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换上春装;“飞过”“飞上”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节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飞舞;抓住“爱怜”体会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爱。
第四节中春的消息是指雏菊开放;抓住“雀跃”体会孩子长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4.配乐朗诵诗歌,美读中品位所蕴涵的情感。赞美春天!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重点的词句,来帮助孩子们去领会诗歌中对春天的盼望、欣赏和感受,进而通过感情朗读来赞美春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关于春的消息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一定能发现的更多!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2.积累诗歌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出12组反义词,积累词汇。
2、了解反义词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
3、结合画面或生活情景,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出12组反义词,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
了解反义词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进入情景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词吗?(学生举例)这样的词我们把他们叫做反义词。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反义词的的游戏。
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反义词?(指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如:大树长的`高,小树长的矮。反义词是高和矮。)
二、识记生字(高、矮、长、短、宽、窄、幼、粗、细、内、外)
1、同学们找到这么多的反义词,快读一读你能认识它们吗?
2、请同学们再读黑板上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些字连起来都是词语,比如高矮,长短,宽窄,老幼,粗细,内外)
3、单独看每个字的意思,和它们组成词语后的意思一样吗?(组成词语后的字意思没有改变,这样的一个词表示两种意思。)
4、再读这些词,记住字形。
三、试验演示“轻重”和“深浅”并识字。
1、拿出一个气球和一块石头,谁能从老师手中拿的这两样东西,判断出一对反义词来?
2、用两个同样装水的瓶子演示深浅
3、出示卡片“轻重深浅”开火车认读,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学习其他生字
1、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它们找不到它们的反义词朋友了,看看你能认出它们并帮他们找到朋友吗?(在黑板上分两排贴字卡:生、正、动、虚、死、误、静、实)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生字
2、看书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三、完成书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反义词,自己编成对子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
3、向别人介绍太阳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能向别人介绍太阳城。
教学过程:
一、听记:
(句子)太阳城,沐浴在太阳光下的城市,没有噪音,没有废气,这是多么美好哇!
师读一遍,学生听记,再修改
二、谈话导入:
1、齐读听记的一句话。
2、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这句表达了人们对对太阳城的向往之情,与现实的环境进行的对比,更让人觉得太阳城是多么的美好)
3、(板书,课题)
三、自学课文:
同学们,你想象中的太阳城会是什么样的'?让我们畅游太阳城。
1、读通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画出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交流自学情况:
1、以小组为单位,读通课文,师随机指导
2、说说你了解的太阳城是什么样的?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未来的太阳城?
(1)太阳能转换器
(2)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3)一切地方都用上太阳能
(4)不再有废气
(5)对未来的展望
五、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介绍太阳城。
六、小练笔
学生想象作文:明天的太阳城
要求:1、大胆想象
2、按一定的条理写一写
板书设计17、明天的太阳城
能源:如燃料、水力、风力等
储存
释放
七、布置作业:构想了未来的生活情景,写一篇习作。
教学后记:
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那种需要所谓的“精雕细琢”的课也应该借鉴这类课的教法。我常常为自己总是把握不好教学时间而苦恼,上讲读课时常常嫌时间不够,有时甚至会因此耽误学生休息和活动的时间。我知道这是完全违背教学常规的,违背学生意愿的,但是我有什么办法呢?教参上提出的那些知识点还没讲到或讲透,我怎么能在这里“刹车”呢?但是,这节课带给我的成就感,给了我改变自己的勇气。我何必为没有讲透而苦恼?学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我们要求他们理解的东西,有些东西虽然他们不能像我们那么去理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又何必难为他们呢?也许我们在讲读课上要求他们掌握的东西太多、太杂,或者说是我们教师自己没有对教材参透,强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知识点在里面,这样要教,那样要讲,那时间自然不够了。这节独立阅读课就做得很好,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在某些方面再补充一些问题,给予学生15~20分钟的自学时间,结果证明,课堂的教学时间完全足够,甚至还留出了让学生“遐想”的时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阅读教案01-01
(精选)语文教案12-31
[精选]语文教案11-10
语文教案(经典)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