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4 08:13:5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优选(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浅显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自从出生以来就被人瞧不起,受人欺负,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本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富有儿童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学本课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悟丑小鸭在悲惨的日子里,仍然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阅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让学生从小懂得既要善待别人,互相尊重,也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羡慕”等重点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师:孩子们,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它们很调皮,躲在了生字蛋的后面。如果你读准了字音,它们就会跳出来,愿意请它们出来吗?

  2、形象识字。教师点击生字蛋,生字蛋破开,出现生字,学生读、记(读得正确,蹦出一只小鸭)。

  3、揭示课题。(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形象)。师:哟,它是谁呀?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比较一下,它的样子与前面的小鸭有什么不同?(抽讲),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把学生从枯燥的识字中解脱出来,增强了自主识字的兴趣。同时,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的形象,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了丑小鸭的特点,引入课题自然。)

  二、自主阅读,感知形象

  1、自主阅读。师: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老爷爷还为丑小鸭写了一个故事呢!想读读这个故事吗?……下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看看安徒生老爷爷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样子的?请用“——”勾画出有关句子。

  2、感知形象。出示画面,说说丑小鸭和其它的小鸭有什么不一样?看屏幕填空。

  丑小鸭: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小鸭:它们的毛黄黄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肥肥的。

  3、感情朗读。引导读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体会它的可怜。

  (评析: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了丑小鸭的形象特点,加深了认识。再通过填空、读句子,有机渗透了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内容。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形象丑,为学习下文作好了铺垫。)

  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

  (一)自读自悟,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第三自然段)。

  1、自读勾画。课文的哪些地方最感人?用“——”画出有关句子。

  2、角色转换。如你就是文中的丑小鸭,受到别人欺负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互动交流。(1)小组内交流;(2)相互评议。(3)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一词。

  (二)渲染气氛,体验丑小鸭的悲惨生活(第四、五、六自然段)

  1、渲染气氛。(看动画)师:孤单的丑小鸭受尽了欺负,它忍受不了,只得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它在外面又过得怎样呢?

  2、品读课文。自由朗读,想想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怎样?

  3、互动交流。看了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情景,你想说点儿什么?

  4、深入赏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三)观看动画,感受丑小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播放动画。师:是啊,可怜的丑小鸭在这样艰难的生活中熬着。可是,它仍然能从生活中发现很美的东西。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它又惊奇又羡慕,丑小鸭羡慕什么?(抽讲)2、生生交流。此时,丑小鸭会想些什么呢?

  3、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生: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就叫羡慕)

  (评析: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四、拓展思维,放飞情感

  1、教师激情。丑小鸭怀着美好的愿望,熬过了凄凉的秋天,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走进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2、自主探究。自读课文,找找描写天鹅形象的句子。

  3、同桌比赛。丑小鸭看看湖里映出的自己漂亮的影子,想起原来的样子,心情会怎么样?有感情地赛读课文第七自段。

  4、拓展思维。如果你就是白天鹅,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5、升华情感。白天鹅扑扑翅膀,向蓝天飞去,飞向更广阔的天空,飞向新的生活。同学们,看到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你们羡慕它吗?也想变成美丽的天鹅吗?好,请大家随着音乐,也展翅飞翔吧!

  (评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开启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丰富了人文情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五、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推荐安徒生站。

  2、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28、丑小鸭

  孤单羡慕

  丑小鸭→∣→∣→白天鹅

  可怜美好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解、思考母爱及深远意义。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3.从文中获得有益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4、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味探究法 ,拓展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

  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为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也是最早尝试白话新诗的创作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论学近著》、《白话文学史》(上)、《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等。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选自《胡适自传》。

  三、整体感知

  1、积累字词

  文绉绉( zhōu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穈( mén)

  庶( mén)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翳( yì):旧时称祖父的妾

  2、理清脉络

  (一)“我”的童年 1-4 铺垫引入

  (二)“我”的母亲 5-13 主体叙述

  四、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切入对课文主体的学习。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提问:哪个词语最能反映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感谢)

  作者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赏析探究

  1、在第一部分找出一个能概括“我”性格特点的词语。说说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

  文绉绉—— 身体弱 母亲管束 乡人认同

  2、文章叙述了“我”童年时代的哪些事件?作者感到惋惜的.事有哪些?

  (1)童年学习和游戏:喜欢看书爱学习 最活泼的游戏

  (2)失去了两次机会:不能学音乐 不能学画画

  3、前3段及第4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

  (童年生活,除了看书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撼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前3段为下文写母亲作铺垫,而且与结尾相呼应。

  第4段自然过渡,引入对母亲的回忆。

  4、4-7自然段哪些句子概括母亲的品行?在文中划出。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是我的

  严师,我的 “慈母。”

  5、 文中具体写了哪些事例来表现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 每天要“我”反省错误

  (2) 督促“我”勤奋学习

  (3) 惩罚“我”说轻薄话的行为

  (4) 为“我”舔病眼

  6、 概括这些文段的内容?

  写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与慈爱。

  五、体会情感

  文章字里行间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之情,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 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例:“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从这些极为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六、课堂小活动

  (本文段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她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日夜操劳,作出了无尽的奉献。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下面,请大家仿照本段落的写法,讲讲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并谈谈你的感悟。)

  七、作业:完成一课一练。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 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 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 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

  2. 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 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 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 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 分组交流

  1 :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 出示要求:

  a)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 表达真情实感;

  c) 认真听,进行评议。

  3 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 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 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作文

  l 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l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l 精彩回放

  1 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 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l 习作与评议

  1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 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 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l 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l 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l 我的发现

  1 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 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 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5 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 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l 日积月累

  1 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 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 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 游戏:成语接龙

  5 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