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1 08:41:4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3个生字,读记:伯乐相马、大汗淋漓、焕发、等词句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两则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两则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你对这两个题目的理解

  介绍寓言故事

  二、初读感知

  熟读课文

  概括寓言所讲的内容。

  想一想自己从寓言中读懂了什么?

  提己不懂的问题

  三、理解课文

  汇报交流,体会寓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寓意: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四、自学理解

  用学习第一寓言的方法,自学第二寓言

  五、引发思考

  对《伯乐相马》你有几种想法?从伯乐对马的态度上,可以体会到什么;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从千里马的角度,你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鲁王养鸟》,从善待动物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实践活动

  演一演《伯乐相马》的故事

  改写《鲁王养鸟》这则寓言

  七、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

  2、 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学习习作。

  教学重点:

  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说明性语言。

  教学难点:

  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说明性语言。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继续指导学生摘录笔记的方法。

  1、观察词语的`特点。

  2、摘录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内型积累。

  3、根据不同的内型积累词语。

  4、读一读。

  二、初显身手

  1、玩游戏“传口令”。

  2、寻找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4、制定规则。

  5、依照规则重新游戏,继续修改规则中的不足。

  6、感悟规则的好处。

  三、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诺言》

  1、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什么是诺言?谁说的诺言?说了什么诺言?

  2、分角色读对话。

  3、按照要求做摘录笔记。

  4、交流笔记。

  5、拓展练习。

  6、实践作业:编排课本剧。

  二、习作

  1、为你喜欢的游戏写规则和玩法说明。

  2、考察我们的校园生活,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和同学们讨论,制定规则。

  3、学生交流,并进行习作。

  板书设计:

  注意: (1)观察游戏的过程。

  (2)介绍时,语言要简洁,叙述要清楚。

  (3)写后,思考有无遗漏。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本课的教学着眼于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寓教于文,力争做到使学生在感悟语言内容的同时掌握语言表达的形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有感情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所领悟。

  [设计特色]

  以“形式——内容——形式”的学习模式,先向学生渗透表情达意的形式与方法,再从形式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再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与方法,并尝试加以运用。

  [课前准备]

  写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以及课文中句子的小黑板。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古诗导入,感知形式

  1、出示《天净沙、秋思》的小黑板

  2、老师在很多村小工作过,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教过许多不同的学科,今天老师就把这首小令给大家画出来。在老师画的过程中让前边的几位同学依次给大家读一下这首小令,看看老师画得快还是同学们读得快。(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表现“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断肠人、夕阳”等内容,学生依次朗读)

  (设计意图: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尊重的砝码就越有分量。”此环节若采用多媒休演示,细致的画面加上教师有感情的配乐朗读更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采用这种手法虽不能完全达到了上述目的,但对于公开课时融洽师生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这篇小令是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你读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作的简单分析,向学生渗透以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4、老师在画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是哪句诗?你们想知道这是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故设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这篇课文,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感情是什么?画一画哪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感?(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那段日子”、“那些印象”“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到底是哪些日子、哪些印象令作者至今都难以忘怀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画出你的答案来。(将板书改为:“哪段日子”、“哪些印象”)

  (设计意图:巧妙布设疑问,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快速阅读后,同学们肯定都有了自己的答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并说说你的感受,最好能在朗读时就把你自己的感受加进去。(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句子概括出一个个小标题,然后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及合作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使学生感受作者家乡的美好,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朗读、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三、分类阅读,感悟方法

  1、乡村的美景、安逸的生活,相信身在农村的我们每个人都深有感触,但作者怎么会写得如此感人至深呢?请大家看一下下面的句子。(小黑板出示文中句子:

  第一组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第二组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第三组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2、请你读读这三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观察、比较,体会通过直接抒情和写景、叙事等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掌握语言表达的形式。)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在表达感情时免不了要有直抒胸臆的语句,但绝不能大量空泛地抒情,还可以借助具体的景物和事情来表达,这样写,文章才会更真实、更感人。

  四、课堂练笔、学以致用

  1、家乡的美景、童年的回忆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几十年后,也许你也会漂泊在异乡的土地上,家乡就像一曲历久弥新的老歌不时地触动你的心弦。试想一下,当你思念家乡时,你会想起什么?是一处风景、一件往事、一个伙伴抑或是一种感动?请你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在写作过中也可以借鉴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2、谁能把你写的话给大家读一读,让同学们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和忧伤。

  五、课堂总结,寄托希望

  有一句词说得好:“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乡愁的滋味或许只有当你真正漂泊异乡时才能有切身的体会,但老师相信,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我们可爱的家乡,不会忘记故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教师指课题,学生齐读)

  [板书设计]

  (哪)那段日子 (哪)那些印象

  8、小桥流水人家 (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

  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语文教案 篇4

  (一)课时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三组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互惠扇动美餐海葵

  捣毁肉屑觅食饱腹

  说说词语的意思。

  回忆分段和段落大意。

  2.细读课文。

  (1)学习第1小节。

  自读第1小节,共有几句话?是什么句?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生存竞争”是什么意思?生存竞争和互惠互助的表现是相反的。

  课文主要写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还是互惠互助?你怎么知道的?

  如果去掉“你知道吗”可以吗,好不好,为什么?

  齐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3、4小节。

  指名读2、3、4小节,讨论:谁和谁互惠互助?在哪件事上?怎样互惠互助的?找出有关的词句体会。

  小组汇报,完成表格,相机指导。

  合作伙伴

  合作

  项目

  互助情况

  互惠情况

  提问:为什么导蜜鸟能帮助蜜獾发现野蜂巢呢?比较“敏锐”与“敏捷”两词的异同。

  读有关互助的句子,看看它们动作发生先后的次序能否对调,并说出理由。

  (3)比赛朗读你喜欢的一组动物,读出它们是怎样互惠互助的。

  (4)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助的关系。

  3.读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指名读句,说说两局中加点的关联词是什么。

  (2)依次分别指名口头造句,教师评议。

  (3)书面造句,依次写上作业本。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新课。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 识字写字。

  三、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

  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

  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四、指名读一次对话并借助图片理解。

  五、感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回答。

  六、感悟第三次对话。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八、板书设计。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鸟:天上——天无边无际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标题的双重含义。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人物面对逆境时乐观、坚韧的品格,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之间的真情。

  3、学习主人公乐观积极,顽强坚韧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懂得在逆境中应具有积极乐观、顽强坚韧的品格。

  一、由题导入、析题:

  1、老师让同学们猜个谜语:有位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却很大,如有字词不认识,你就快去请教他。(谜底:辞典)

  2、从这个谜面,你能发现辞典有些什么特点吗?

  3、“辞典”前加上“你是我的”,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4、针对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释疑:

  课题为“你是我的辞典”,“你”是指谁?“我”又是指谁?

  三、理解“你是我的辞典”的双重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一)理解“女儿是父亲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1、为什么你认为女儿是父亲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父亲为什么要让女儿做他的辞典?

  4、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的性格各是怎样的?

  5、师小结。

  (二)理解“父亲是女儿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1、为什么你认为父亲是女儿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各有什么品质特点?

  4、讨论:父亲突然阻止我上大学,然而最后又同意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5、师小节。

  四、拓展(生活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象本杰明这位父亲一样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辞典”,如你的父母、老师甚或陌生人,他们都是值得你敬重或学习的.人,那让我们翻开这些厚重的“辞典”,去看看这些“辞典”都教会或让你懂得了什么?

  五、回到课题,重释课题

  六、作业:随笔:读《你是我的辞典》有感

  附板书:

  你是我的辞典

  女儿父亲教会单词,提高语言能力

  父亲女儿教会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

  处世之乐观顽强、学习之坚韧刻苦

  善良、宽容自尊心强、

  乐观、坚韧刻苦好学、

  刻苦、爱女儿爱父亲

语文教案 篇7

  【内容简析】

  本课写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让学生读后懂得要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捞、拴”等生字,会写“府、拴”等字。

  2.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结果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捞铁牛》。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错的字,还不懂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

  3.(出示生字卡)开火车检查认读生字。重点指导“陷”字的右部“?”。

  4.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得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或借助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小组讨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汇报归纳,教师随堂点拨,指导朗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精选]07-20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