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5 16:21:33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诗歌,为自己搜集到的诗歌配插图,增强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水平。

  2、在搜集到的诗歌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个性化鉴赏。初步了解闻一多的诗歌美学主张。

  3、练写诗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闻一多的诗歌美学主张。

  2、学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制定活动计划。

  我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接触和了解了诗歌。接下来,咱们要做做小诗人,编编诗集,还要满怀激情地朗诵诗歌,体验诗歌带给我们的乐趣。

  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回顾活动建议和计划。

  读诗体验,交流感受。

  就像刚才同学们交流的一样,要想写诗,首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他们的诗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自由朗读三篇诗歌,感受诗歌。

  (一)《我们去看海》

  1.齐读第一小节,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朗读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全诗以“我们去看海”的呼唤贯穿始终,情绪饱满激昂。

  男生读第二小节,为什么说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海是宽大的,海里面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学生例举海里的资源。

  女生读第三小节。这一节有用到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去看海有哪些生命启迪?

  海纳百川、胸怀宽大、海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海永远不会停止呼吸。

  (二)《致老鼠》

  1.第一小节描写了老鼠的特征,点明了作者喜欢老鼠。

  2.第二小节中,老鼠真的会做这些事情吗?既然不会做,作者为什么要教老鼠做这些事情呢?作者把老鼠当朋友,对有缺点的朋友没有歧视。

  这一节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如果你的朋友有缺点,要提出来并且帮助他改正。

  3.小作者希望老鼠改正了缺点之后,可以和猫做朋友。

  (三)《爸爸的鼾声》

  1、这首诗非常有趣,作者觉得爸爸的鼾声像什么啊?火车的声音。

  鼾声是什么样的呢?断断续续的担心火车出轨,这里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呀?

  鼾声停了,就像火车到站了。

  2.这首诗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你感觉到了吗?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对生活细心观察,对爸爸的关心。

  二、总结。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几首现代诗的题材有什么样的特点?都贴近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熟知的东西。

  2.你有什么样的启发?

  三、学写诗歌

  1、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生活中处处有诗,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可以来写诗的。

  2、学习写诗的方法。

  明喻法、暗喻法、阅兵法、排比法等15种方法。

  3、选择喜欢的方法写一首小诗。

  (1)仿照书上或参考材料上的小诗写。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写诗技巧来写。

  (3)自己构思一首小诗,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2

  [阅读提示]

  本文以“难忘”为线索,回忆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位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简要的外貌描写,突出了老师年轻、美丽的特征。假装生气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她性格温柔,热爱孩子的特点。作者又从不同的方面选取了几件事,使我们看到蔡老师爱孩子,温柔、活泼,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是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这位老师对作者的接近文学、爱好文学产生过有益的影响,这位老师对作者小时候心灵的创伤,有过令人难忘的抚慰。她使“我”少年时代常常思念,“我”长大后成为作家仍对蔡老师难以忘怀。

  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老师的感念之情。只有怀着真挚的'感情写人,才能写出打动别人的文章。作者善于把“我”和老师的交往融在一起写,感人至深。

  [字词掌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拼音。

  焚()香磕()卜()问

  劝慰()纠纷()依恋()

  二、认准下列字形,书写正确

  蔡察舞扮慈恋假孤卷蜜

  三、正确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狡猾:

  卜问:

  劝慰:

  纠纷:

  依恋: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内容理解]

  一、朗读课文后,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的是谁?

  2.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

  3.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蔡老师的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个事例?给每个事例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4.这五件事和“我”各有什么关系?

  5.这五件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6.从总体上说一说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哪两件事写“我”思念老师,对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有什么作用?

  [写法分析]

  一、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把文中关键词语找出,用“——”线连接,使人一目了然。

  二、哪些内容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简答)

  三、阅读第五件事,概括写出:

  起因:

  经过:

  结果:

  议论抒情:

  [语文揣摩]

  一、按括号内要求作答。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的本义是什么,感情色彩如何?这里的感情色彩怎样,新的含义是什么?)

  3.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行文到此,作者为什么要改换第二人称?删去句前的“蔡老师!”行不行?)

  二、比较下面各组中两句话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她不经常打骂我们。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她爱诗,还教我们朗读诗歌。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都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

  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他的老师是慈爱、公平、伟大的人。

语文教案 篇3

  导入

  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整体答)

  好,

  请大家欣赏几幅画面,你能说出这些画面出自哪些作品吗?

  (点击:出现动画)

  (学生说)

  对了,它们就是来自著名的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大家想一想,童话有哪些特点: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语言通俗、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童话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特点,才受到了全世界少年儿童也包括成年人的喜欢。今天,我们来学习由美国作家莫德·林赛给我们带来的童话《地毯下的尘土》。屏显:地毯下的尘土莫德。林赛

  屏显:《美德书》由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

  (学生读课文)、(点击)

  一整体感知

  屏显:整体感知

  1、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有关词语的词义。

  2、这篇童话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检查阅读效果

  好,大家阅读得都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阅读效果,请看屏幕上的这几个词

  屏显:葱茏cōnglóng

  被褥rù

  眷顾juàn

  真挚zhì

  宝藏zàngcáng

  教诲(huǐ?huì?)

  葱茏在文中怎么理解?

  眷顾在文中怎么理解?

  真挚在文中怎么理解?教诲在文中怎么理解?

  现在我想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概述故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屏显:试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的内容。

  大家对故事内容概述得比较到位。

  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米妮具有哪些优点?

  (学生答):勤劳能干,诚实善良。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米妮:勤劳能干,诚实善良

  请大家再读全文

  三屏显细读,感悟

  1请画出课文中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语句。

  2请读出表现米妮诚实的语句。

  请读出相关语句,并说一说这是什么描写?对,是动作描写。这些动作描写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文章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小姑娘米妮勤劳、善良、诚实的形象。这篇童话语言的'生动还表现在运用了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请大家找一找有关语句,品味,品味。

  屏显:诵读,品味。

  读出文中你喜欢的带修辞的语句,体会好在哪里?

  我们品味了文章优美的语言,感悟了童话的魅力,大家有没有想一想——屏显: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呢?

  学生回答。这篇童话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勤奋,诚实。

  这个故事的结局,米妮以她的诚实换来了回报。请大家发挥想象。

  四屏显:拓展,想像

  在下面的情况下,故事将会怎样发展呢?

  1假如米妮上床后就睡着了,根本就没有想起地毯下的尘土。

  2米妮拒绝了小矮人的好心,不要金子。

  请大家两人一组选择一种情况进行讨论,发挥想象续接故事。

  五作业

  课后将未选择的一种情况进行续接故事。

  l心量活动问题?

  l不安的经历问题?

  l课文标题问题?

  l教案中为什么不先概述故事、后生字词?概述故事为什么不用一问一答或列出要点的提不形式?学生读书的时间是否大多?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4.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

  (二)学习成语“铁杵成针”

  1.欣赏故事。

  2.小组讨论交流。

  师: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和故事内容,把你的发现和你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3.汇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你对他了解吗?(指名背李白的诗,出示介绍李白资料的课件)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则成语的意思?铁杵是什么意思?

  生说后,观看课件,板书成语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学生齐读)谁能用铁杵成针说句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只要同学们坚持学成语,日积月累,就会掌握很多词条,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就好比铁杵成针。

  (三)表演铁杵成针(李白这些成绩的得来跟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然而,铁杵成针这件事对他后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1.小组内先分工排练。

  2.全班汇报。

  (四)“铁杵成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谁能讲一讲你自己所熟悉的成语故事。

  (五)练习题

  1.看图猜成语,说意思。

  2.成语计算题。

  (六)总结

  师: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呀!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

  2、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能看图说反义词。

  2、能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3、培养学生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个活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读小泡中的话,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三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衣被是一家,用手来披挂,土坡一口缸,砸破石头上。

  3、“看看说说”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必引导。指名说。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本部分安排四项内容:读记四字词语;选词填空;写话;读短文。“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对于内容和语言方面不必提出过多限制。“读短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一起读。

  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2、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些词语。(也可以让学生的把这些词语写在自己的积累笔记上。)

  二、我会选

  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想像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自己选词填空,请同桌检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我会写

  1、启发谈话:平时你们有很多悄悄话在心里藏着没有说,你想说说吗?

  2、组内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内容不限,长短不限。)

  3、你可以说更可以把他写下来。这样自己以后看了还能想起来呢。

  4、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了解。

  也可以组织组内同学互相读读一读,评一评。

  四、我会读

  1、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同学比赛读,读给老师听。

  3、组织学生说说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本组教材主题的一个延伸,融科学自然教育于口语交际活动之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解生物,保护生物的意识。活动中教师应该按照教材安排,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准备,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评价,以达到此次活动的多重目的。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2、相关的动物头饰、写有动物名字的标牌等。

  3、动物自我介绍的录音。

  4、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

  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

  (2)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简单的话想全班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召开“动物,植物介绍会”

  创设情境:大家看了这么多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掌握了这么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动植物的小专家了。我们组织一个“动植物介绍会”好不好?

  示范引导:昨天,我请作北极熊做了一次讲解,下面我把录音放给大家听听,我们可以学着它的样子介绍一下自己。

  3、分小组准备讲稿。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解,讲解的同学要戴好相应的头饰,挂上相应的动物标牌。(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

  5、各组推选最佳讲解员参加全班比赛。

  6、师生共同评议。

  展示台

  这是本学期结束前的一次展示,可以把本学期的学习成果都那出来展示。教师要组织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己,总结收获,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学生积累,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日记展示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摆出来参观,或是打印成册发行在全班,全年级,家长。

  2、中华鲟等资料可以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展示。自然博物馆见闻可以在小组内介绍,再在班里介绍。(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