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7 11:08:3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优秀8篇

语文教案 篇1

  铁 骑 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

  3.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让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多胜少的战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脉络,最后针对杨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2.语化的语言特色。

  难点:学生可能会觉得文中所写的几个骑兵打乱敌人作战部署的偶然性较大,在教学时要加以分析。

  教学突破 要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应对课后思考与练习一着重探讨。

  教学准备

  1.了解杨朔散文的风格。

  2.了解时代背景。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的战例。

  2.预习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讲述战例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4.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领略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5.解题,指导完成练习 剖析题意,完成课堂练习

  一、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大家平时爱看战争影片,听战争故事吗?

  2.师:很好。战争的双方如果人数悬殊,胜负便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过去军事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双方对阵,人数便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你们认为是这样吗?1.纷纷回答:爱看。

  2.因为课前已搜集相关资料,所以对教师的观念并不同意。

  生:不是。

  3.师装作不解:哦,历史上发生过以少胜多,以弱的战例吗?

  4.师总结:看来大家课外都搜集了不少资料,这点很好。本文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战例。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进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3.举手回答,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相关战例,涉及内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4.进入新课学习。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

  2.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抽学生复述课文。

  1.听教师讲解,作好相应记录。 -

  2.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讲述课文内容,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三、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将其板书。(见板书)1.思考,举手回答。

  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

  2.讨论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3.理清文章结构。

  四、分析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师:杨朔的散文讲究结构,在布局上 往往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现,请大家加以分析。 指名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 2.师:杨朔的散文在语言上以活泼明,快的口语为底色,配衬以古典句式 的色彩,形成一种俏丽、典雅的风 格。本文有哪些描写表明了这_特点。 点明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

  3.师:当骑兵们得知昨晚想骑马渡过的河流是黄河时,为什么“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 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惊”是因为不知那是黄河,还以为是条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为昨晚的冒失,竟想骑着马淌过水流湍急的黄河,另还含有庆幸的成分:幸亏没有强渡,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1.思考本文的结构特点。

  生:本文开篇就写在大部队行进的途中,有一班骑兵掉队了,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这班掉队的骑兵命运如何?接着写骑兵偶然来到了一条河边,准备渡河却发现水很深,于是放弃了,这又有了一个悬念:这到底是条什么河?后来骑兵发现了一座城,便灵机二动朝城中放了-排马 枪,引起了骚乱,这到底是座什么城呢,他们放枪会造什么后果?这几处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充分显示了杨朔的写作功夫。

  2.生:“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生:他带着这一帮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

  生: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

  生:“是黄河,水才急呢,·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

  3、思考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五、解题,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1.从敌我两方面来分析为什么我军的一班骑兵竟能打乱敌人军事部署。

  2.师:本文的标题为什么?铁骑兵呢?相信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了吧。 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

  3.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2.积极思考。

  生:“铁”字表明了我军的顽强和难以战胜

  生:“铁”说明我军有铁打的身躯和意志,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不会屈服。

  3.完成随堂练习。

  六、本课小结。本节课按照导人、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分析结构及语言特点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内容,还领略到了杨朔散文的魅力,这对学生的写作及散文鉴赏水平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

  七、板书设计

  铁骑兵 杨 朔

  本文结构

  起因:掉队--打游击

  经过:夜渡河水--水深未能过去--第二日才知是黄河发现敌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马轮--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头

  结果:打乱敌人军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队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骑后们明明只是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为什么第二天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并且“差一点把城攻破”?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作分析。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1)没日殒落悬崖勒马冥思苦想

  (2)香消玉殒婷婷玉立斗转星移宿营

  (3)搔乱斗胆犹豫不决战战兢兢

  (4)天马行空恪守部署凌乱

  2.下列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脸上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个性练习设计文中写道,斑长“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试分析此时班长

  的心理。

  教学探讨与反思

  因为本篇课文较短,且内容较易理解,因此只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但要作深入分析,稍嫌紧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加快节奏,主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体会,教师只在重点处加以点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燕子的话。

  3、 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

  2、这是为什么呢?

  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做到读准读通

  1、学生读课文:

  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

  ⑴ 四个语气词:

  吗 吧 呀 呢

  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齐读。

  ⑵ 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

  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⑶ 出示生字坡、割、闷、伸:

  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由生字坡、割、闷、伸引入教学第一节

  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

  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然后指名朗读。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具体指导如下:

  ⑴ 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动作?

  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⑵ 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⑶ 让学生表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动作,大概两分钟左右。然后问:

  你们有什么感觉?

  ⑷ 此时,再朗读这一节!

  四、教学第二、三两节

  1、这时候,一只小燕子正从它头上飞过,小白非常奇怪。(指名学生)你奇怪吗?为什么?

  (同时打出课件)

  2、是,小白兔大声喊了起来──齐读:

  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3、学生字喊:

  ⑴ 凸现生字,加拼音,指名读。

  ⑵ 请你对小燕子喊一喊。

  ⑶ 喊的意思就是叫(板书)叫喊。

  ⑷ 指导读好这句话:

  指名喊一喊──小组读──齐读。

  4、师生对话:

  我们101班女同学多像聪明伶俐的小燕子。男同学多像勤劳善良的小白兔。小燕子,小白兔有问题想问你们,你们能耐心地解答吗?请轻轻地捧起书本,我们来问一问,答一答。师读旁白。

  5、男同学,听明白了吗?指名再读燕子的回答。

  (如果你能响亮又正确地读好燕子的话,那就说明你已经懂了)

  6、都明白了,那就让我们再响亮地回答一遍。齐读燕子的回答。

  7、哦,我也明白了。原来,燕子飞得这么低是因为──

  8、那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吗?

  (板书)

  9、小结:

  大家以后如果看见燕子飞得很低很低,就赶紧回家,因为──

  10、请再捧起书本,一起来读读2、3两节。

  11、燕子低飞,大家还有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既然你们都明白了,那就请你们帮周老师一个忙:

  我就不明白,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不像往常一样飞得高高的呢?

  12、训练因果句式,帮助学生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因为空气很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沾满了小水珠。

  因为虫子的翅膀沾满了小水珠,所以它们飞不高。

  因为虫子飞不高,所以燕子只有低飞才能捉住虫子。

  13、小燕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让我们再一次朗读燕子的回答。

  14、你能把燕子的话背下来吗?

  同桌试背。

  15、指名背诵──齐背。

  五、教学四~六节

  1、听了小燕子的回答,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怎么知道?

  请接着往下读,用了 把这个句子划出来。

  2、学习疑问句:

  是要下雨了吗?

  (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不相信))

  3、比较朗读,体会不同的语气:

  是要下雨了。

  4、小白兔边走边想,不一会儿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点击课件)小白兔它又觉得奇怪了,你听,它们在说话呢?

  (放录音)

  5、同桌分角色朗读5、6两节。

  6、同桌朗读展示并评价。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8、提炼: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 )。

  六、教学第七节

  1、小白兔,这回你们该相信了吧?

  出示句子:

  小白兔连忙往家跑。

  ⑴ 指名读句。

  ⑵ 小白兔,小白兔,你们干吗跑呀?(师生对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所以,当小白兔遇到成群结队的小蚂蚁时,它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它们。先读读第七节,然后同桌演一演,一个演小蚂蚁,一个演小白兔。待会儿请几桌同学到上面来表演。

  3、上台表演小蚂蚁与小白兔的对话。

  (语言的流畅性与表达的体态)

  4、 齐读第七节。

  5、 原来小蚂蚁也会天气预报。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七、教学第八、九两节

  1、小白兔,咱们快跑吧,不然就要淋雨啦!小朋友,让我们用朗读来为小白兔加油吧!自由朗读最后两节。

  2、导读:

  轰隆隆与哗,哗,哗。

  3、它们的气象预报可真准啊!小白兔一进家门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一起走进小白兔的蘑菇屋。请睁开眼睛,现在你们都是可爱的小白兔了,我就是兔妈妈。你们打算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呀?

  4、孩子,还有很多呢?只要你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很多的动物也会天气预报。你可以去请教,也可以去查资料,也可以去亲自观察。然后再告诉我。

  5、分角色朗读全文。

  八、总结巩固

  1、全班分角色朗读1~6节:

  一男生读小白兔,一女生读燕子,另一女生读小鱼,其它的句子齐读。

  2、指认生字:

  指认游戏,按以下句式进行:

  对,对,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错,错,错,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生字宝宝可排几队?

  潮、湿、消、喊、哗、坡、割、阵、伸、

  4、书写吗和吧:

  先范写,讲注意的地方,然后描红临写。

  5、指导书写另四个生字:

  虫、往、得、很

  独体字虫的书写注意点是:

  平撇

  比较往、得、很三个字的异同,然后范写,最后学生书写交流。

语文教案 篇3

  知识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感受睛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歌曲《小小的船》,生字和拼音卡片各8套,每人一张写有生字的16开纸。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教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小星星》这首歌。(同唱歌曲)

  你在唱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月亮,看星星,板书课题《小小的船》。(齐读课题)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唱歌想象说话导入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小朋友们轻松、愉快、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读准字词,感知课文。

  同学们,请你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读准课文,并且用“——”划出生字。(边读边划)

  谁能把课文读准,谁来展示一下?

  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

  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看谁把课文读准了读顺了。(同桌互读、互评、互助)

  {一年级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进行学法指导,设计这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自主探究,读懂课文。

  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全班推荐。)

  你从哪儿看出来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理解“尖尖的”

  你还知道什么事物也是“尖尖的”?(学生举例)

  用“弯弯的月儿”像“——”说话。

  {这首儿歌富有童趣,学生很喜欢,在讲读课文时,充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放手可让学生自学、探究、推荐。}

  让我们坐上这艘小船去天上看看,怎么样?你在航行中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旋律《小小的船》,生学听音乐想画面)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够激发人的想像,把学生带入美妙夜空的情境,为下一环节的说话打下了基础。}

  指导说话:我看见了()

  我感觉()

  (学生自由畅说)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设计这两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丰富语言。一年级学生的说话不是很规范,利用提供的句式协助学生说话的`完整性、规范性。}

  在空中飞行的感觉真美,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齐读课文第二句)

  四、生动扮演,美读课文。

  谁能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呢?指名读、评议。(生读、生评、生挑战读)

  谁能加上动作读一读?

  (学生自由准备)

  同桌互演互读

  齐读

  背诵

  { 通过挑战,自身加动作扮演读等形式符合儿童心理,激发了他们的表示欲、进取心。}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说说有哪些生字?(口头组词)

  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点,巡视指导。

  学生练习

  { 低生级刚接触写字,教师要注意范写,起到指导的作用。}

  第二教时

  一、游戏引入,复习巩固。

  这篇课文有9个字娃娃,他们现在来到了我们中间,想跟他们做游戏吗?游戏的题目是“给字娃娃戴上帽子。”(小组合作,取出信封里的生字和音节,使之一一对应,请一小组上台示范。)

  { 游戏是儿童最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识字教学自身是很枯燥的,但可以凭借各种有趣的游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加深对生字的记忆。不只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课文,书中还有一个没学的字,虽然不是生字,但你也能记住它。指导学习“尖”,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读课文,圈出“尖”)

  {学习“尖”,协助学生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你能不能象学这个“尖”字一样来给其它生字编字谜啊?

  (学生自编谜语,让学生猜。)

  {自编谜语,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明性,无形之中渗透识字方法的指导。

  同学们真厉害啊。看!我这里有很多星星很想跟你们交朋友。你愿意跟谁交朋友就来摘哪颗星星。要说理由,然后领读后面的生字词,过关了,老师就把这颗星星送给你!

  (摘星星,说理由、领读字词。)

  {语言积累、说话练习与游戏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玩中学、玩中有收获。}

  相机教学新偏旁“舟、门”,叠词的扩充。“弯弯的”“蓝蓝的”说话训练。

  有的同学没摘到星星,别急有你的一份,请你拿出画有生字的美术纸,把认到的生字画上一颗星。

  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谁来协助他?(自评反馈互帮互助)

  {这一环节的设计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关注每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

  二、想象画面,练习交际。

  把刚才的星星图画一画,把你想象的美妙夜空画下来。

  (播放音乐《小小的船》《月亮船》)

  学生画,教师巡视。

  { 在轻松的音乐中,让学生动手画出自身放飞的思维、张扬的个性、独特的自身体验、充沛享受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谁来展示一下自身的作品?

  (师当记者采访学生,学生简介自身的画。

  学生当记者上台采访学生的画。

  小组里推荐自身的话)

  { 口语交际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综合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口语交际最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通过当记者,小组推荐,从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展贴作品,小结延伸。

  把你的夜空图展贴到墙上,互相看看,说说自身的画。

  展贴作品推荐。

  {学生在刚才推荐中得到体验,在展示过程中得到了胜利的喜悦。}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小伙伴的可怜,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使学生懂得要为别人着想,做一个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使学生懂得要为别人着想,做一个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引导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课题。看到题目,有什么不解?

  2、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解释。

  3、引导质疑,驾驶归纳问题。

  (1)达贝里年纪那么小,他为什么要办杂志?

  (2)达贝里年纪那么小,他怎么办杂志的?

  (3)达贝里创办的《阳光》杂志挣来的钱怎么花的?

  4、导入:现在就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读课文,尽可能借助小组的力量,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二、提纲导入,小组合作学习。

  1、下组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画出生字,在组长的组织下学习生字,认读词语。

  2、自由读课文,小组内检查上述问题的解答情况或小组内讨论,交流,解答这些问题。

  3、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掌握生字,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读,教师强调。

  2、再读词语巩固认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使?

  4、小结:一个少年年仅12岁少年达贝里创办了一份杂志令人佩服。他用办杂志挣来的钱帮助贫困小伙伴,而自己却一分钱也不花,这更让人感动。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穷孩子的困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在九十多年前,一些穷孩子遇到什么困难?说说自己的体会。

  2、指名反馈,出示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纽约市的一所小学有一些穷孩子,每年寒冻一到,因为没有鞋穿,无法去上课。)

  3、学生说体会。

  4、是的,有一个少年名叫迪罗。达贝里,他就想让同学们穿上鞋,摆脱贫困。

  5、比较体会。

  (1)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我要是能穿上鞋袜那该多暖和呀!

  (2)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同学们要是能穿上鞋袜那该多暖和呀!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同情2、可怜地、渴望地)

  五、小结。

  在寒冷的冬天,同学们那么渴望能穿上鞋袜暖和暖和呀!达贝里并没有等着天上掉下鞋袜来,而是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他要创办杂志挣钱来帮助同学们。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

  2、九十多年钱,纽约市的一个小学的穷孩子,每年寒冬一到,因为没有鞋穿,无法去上学。达贝里就是这些可怜的孩子中的一员,于是,他想办法办杂志挣钱来帮助贫困的小伙伴。那么,他是怎样做的?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抓关键词句谈体会。

  1、出示提示。

  (1)达贝里为了创办杂志《阳光》都做了哪些事?

  (2)达贝里办杂志挣到的钱是怎么使用的?

  (3)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你认为达贝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自学。

  3、集体反馈。

  三、小结。

  1、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事。来我们来说一说吧。

  2、总结: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行为,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应该向达贝里学习。做一个关心和帮助别人、有爱心的人。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讲讲你或小伙伴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少年总编

  写信请人写文章

  找印刷厂印刷

  卖鞋袜给小伙伴

  关心帮助别人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有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本课的9个生字,掌握“更”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师:炎热的夏季阻止了春的'脚步,春天从我们的身边刚刚离开,你们对春天还有印象吗?

  (生自由谈,可以是学过的古诗,也可是学过的关于春的词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看一看,说一说,好吗?

  生齐答: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9课《春日晨景》,请孩子们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师生板书课题)

  释题:春日就是春天,春日晨景说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

  我们都了解了课文题目的意思。那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己读书,勾画生字词,想一想怎样记住生字?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读

  (2) 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多音字、谜语记字、换偏旁记字)

  (3) 哪个词语意思不懂提出来

  (五更:、“更”是古代计时的单位,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八点钟开始,你们算一算“五更”大约是什么时间?)

  (生计算)

  生3:(举手)“五更”大约就是现在的早晨五点到七点之间。

  (漫坡:布满山坡。学生读句子,看图片)

  3、 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品味

  这就是春日晨景这篇文章的插图,你们可要认真观察哟,一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条小河,小河岸上的柳树绿了,杏树开花了。

  生2:我看到了小河的水流了,水面上还有好多的荷叶呢。

  生3:我看到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忙着搭窝呢。

  生4:我看到了蓝天白云,还有几间小房子。

  生5:我看到了小河两边的地上长满了小草,青青的;小草里面还有几朵小花呢。

  作者用更精炼的文笔为大家描绘了春日美丽的晨景,读一读,大声读

  指名读(一句一句读)——对对子——齐读

  师:杨柳如烟,杏花微雨,燕子衔泥,飞虫鸣叫,新荷小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面对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你对春天的爱呢?

  师:学完文章,大家一定喜欢上了春日的美景。老师告诉你们,其实美无处不在,我们家乡的春天也有另一番的美呢!今年的春天虽然过去了,但我们也可以把对家乡春天的印象写在“小本本”上,也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春天快一点到来。

  四、课外延伸

  师:古人历来把春天当作他们写文章、写诗的好素材,课下,孩子们也可以搜集一些写春天的文章或者诗歌,争取把他们记下来。好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识部首“大字头”,积累有关词语,正确抄写5个。方法与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一年四季各有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8个生字,认识部首“大字头”,积累有关词语,正确抄写5个。

  教学难点:

  知道一年四季各有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新学期来临了,你们有些什么愿望?

  2、出示:愿望

  有一个叫米佳的小朋友,他有四个愿望(出示),请你们听一听,他的四个愿望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1、配乐讲故事。

  2、问:米佳有哪四个美好的愿望?

  出示句子:

  “冬天真有趣,我愿永远是冬天。”

  “春天真美,我希望永远是春天。”

  “夏天太好了,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

  “秋天比任何季节都好。”

  3、指导朗读。

  4、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划出米佳的`四个愿望。

  5、深入了解。

  (1)出示生字,重点:字音:追逐、兴奋。字形:郊。积累:五彩缤纷。

  (2)师:他在说这些愿望时的神情是怎样的呢?请你找找。

  (3)出示四句句子。

  师:同样是高兴的语气,课文中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请你们在句子当中找一找,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高兴”的词语呢?

  (4)米佳为什么会有这些美好的愿望呢?请你们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因为冬天 ,所以我愿永远是冬天!

  师:那么,在春天、夏天、秋天为什么也会有这些愿望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在小组中和你的小伙伴来说一说。

  “因为春天 ,所以我希望永远是春天!”

  “因为夏天 ,所以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

  “因为秋天 ,比任何季节都好!”

  三、复习巩固,语言积累。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小节,背一背。

  2、用一句话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季节。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发音,学会本课生字的读音。能区别声调不同的音节发音,掌握生字的书写笔顺。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大海能为人类造福,从而感悟大海之美,海之富饶。

  二、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浪娃娃》

  (一)投影大海美丽的景色。

  1、让学生边看边听录音读课文。

  2、想:课文说了谁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

  1、看课文,让学生找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出字音。

  2、投影出示认读的生字、音节。

  (1)làng shǔ qīng yīng gāi zhe

  浪 数 清 应 该着

  hǎo huān xiào le jǐ kē

  好 欢 笑了几科

  jī fā dàin

  机发 电

  (2)听学生认读,老师正音,再齐拼读。

  Shǔ (数一数)

  (3)认识多音字:数

  shù (数学)

  3、全班齐读生字,再分小组读。

  4、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横撇)(弯钩)

  (2)投影出示生字,先口头说说每个生字的'书写笔顺。

  板书:了子几妈好机

  (3)出示田字格,指导正确的书写。

  (4)看生字口头组词。

  (三)学习课文

  1、引入课文

  感知大海的美丽,播放动画。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继续看动画,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想: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提问后板书:跑追玩

  3、学习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课文第2—3自然段。

  (2)听录音读课文后,想:

  海妈妈对浪娃娃说了些什么?

  浪娃娃听了,他们怎样做?

  板书:奔跑欢笑学做好事

  4、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想:浪娃娃做了什么好事?

  投影出示图片,指导观察。

  (2)分小组讨论:

  大海能帮人们做些什么?

  看动画,协助理解。

  (3)小结。

  (四)做放松运动。

  1、播放歌曲录音。

  2、学生跟节拍做放松动作。

  (五)巩固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填一填。

  先指名口头说一说,再填写。

  投影出示:

  跑来跑去来去来去

  说不完听不看不不

  1、给带点的字找朋友,播放音乐。

  zhī zhǐ

  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

  一只可爱的小狗站在我家门口。()

  shù shǔ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数学课上我们学会计算。()

  2、一字开花。

  电 子 几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效正。

  (六)总结全文。

  1、学生齐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四、资料库。

  1、听故事《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录音。

  2、诱发思维,让学生想: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结果怎么样?

  3、口语交际,向大海提问:

  大海,大海,你……?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暑、突、粗、舌、疾、伤、捕、杀”;积累6个词语“突然、暑假、眼疾手快、捕杀、保护、碗口粗”;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并识记6个汉字“粗、暑、突、伤、捕、杀”。认识“米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3、在阅读过程中,能正确划出卡达叔叔对待大蟒蛇的句子,并圈出其中表示动作的词,体会作用。

  4、懂得国家保护动物是不能随便捕杀的,同时懂得对付野生动物,既要勇敢,更要机智,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善于保护自己。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研读第二节,根据要求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动词。

  3、体会动词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小朋友,蛇有上千种,你听说过哪些呢?

  2、出示课题:蟒蛇是其中的一种。因为体积巨大称为大蟒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6课《一条大蟒蛇》。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交流检查。

  3、指名读、齐读 ;用好方法记住生字新词。

  “突”穴字头下面是个犬,一点不能漏。

  “疾”指疾病,因此是病字头。

  可以解释为“疾病”,也可以解释为“急速”,在这里解释为“急速”,指用眼睛观察情况的速度很快。

  “捕”的右边有一点,教师要让学生数一数笔画,再进行书空。理解意思。

  粗:认识“米字旁”。

  词语特点:碗口粗:像碗口一样粗

  粗细:粗细的程度(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

  4、指名四人读四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提示简单说说课文的`大意。

  说话时注意语句的连贯,表达得是否清晰。

  5、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想了解蟒蛇。有的同学已经查阅了有关蟒蛇的资料。课文中其实也有些句子介绍了蟒蛇。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划出描写大蟒蛇的句子,然后根据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大蟒蛇。

  (大蟒蛇的身子有碗口那么粗,呼吸时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它的身子会缠住人,但在水里不咬人。它的皮可以做胡琴,但蟒蛇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随便捕杀。)

  三、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抽读词语。

  2、写字指导:

  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暑:上下结构,上面是个“日子头”。

  突: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犬”,一点不要漏掉。

  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捕: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杀:上下结构。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大蛇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步步紧逼,“我”和卡达叔叔必须马上想出办法来应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