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

时间:2024-08-27 14:05: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读中悟情,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这两段中的达丽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乌汉娜老师发现了这双走神的眼睛,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搜集学生的想象)

  研读课文,读中悟情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大段。边读边用读书记号划一划你认为能读出乌汉娜老师关心达丽玛的句子。

  2、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读了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吗?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1)初步体会:你能读一读这句话吗?

  (2)深入体会:

  a、你从哪儿发现了乌汉娜老师的疲劳?(沙哑的嗓音,发干的嘴唇)能读出她的疲劳吗?

  b、又是什么力量让她忘记了疲劳?

  c、学生速读课文,重点交流学生提出的两个句子:

  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是发誓?你发过誓吗?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假如你是达丽玛,你能发一回誓吗?(指名读,齐读)

  达丽玛的决心这么大,她做到了吗?

  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生读。(你对老师的爱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了。你读得那么投入,肯定能使老师忘记一切疲劳。)

  你还找到哪些类似的句子?

  d、有付出必有回报。乌汉娜老师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她的脸上一定洋溢着————甜美的笑容。此时此刻,她会对达丽玛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她有没有将这些话说出来?再次出示(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可是这些话都包含在这两个————省略号中了(第一个省略号代表了老师说话的断断续续,第二个省略号读出了老师话里的意味深长)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老师是多么地激动啊!

  再次读读这句话。

  3、研读第三段

  乌汉娜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十分关心达丽玛,而且在生活上也对她无微不至。读读第三段,你能感受到吗?

  (1)出示: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

  21岁、10岁————我们能从年龄中体会尽管她们的年龄相差那么近,可是乌汉娜对学生却是那么无微不至。

  解、搂————“搂”出了什么?“搂”出了一段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深情!(指导朗读)

  (2)此时,假如你是达丽玛,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心目中的乌汉娜老师?

  三、课外拓展,悟情悟题

  1、出示课前搜集的赞颂老师的话。

  2、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用诗用词用文用画在赞美着老师,他们把老师比作春蚕、红烛、园丁......今天,课文要将老师比作什么呢?

  出示: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在春雨滋润下,万物苏醒;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下,达丽玛也将迅速地成长起来。(配乐)深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3、总结全文,满怀深情地朗读课题。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2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

  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读题。

  2、师:《春天的雨点》是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故事,请大家听一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3、播放课文录音。 (示课件)

  二、交代本堂课目标:(示课件)

  1、学习生字、词语;

  2、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为3段;

  3、用做读书记号的方法找出并读懂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4、完成部分作业。

  三、教学生字、词语,分段

  1、 生字、词语。(示课件)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讨论分段。

  四、学习课文中写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1、 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上课时有没有跟达丽玛类似的情况?当达丽玛走神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她的?你认为乌汉娜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板书:关心爱护学生)下面我们分组学习先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分学习小组朗读、讨论、分析重点词句。

  五、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1、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示课件)

  例: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找句子(我找的句子在77页第2自然段第1行)

  ②、读句子

  ③、想句子。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这说明了什么呢?

  ④、证明,说理由。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指导朗读。

  2、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分析、朗读重点句子。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1、2、3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关心爱护 → 达丽玛

  发现 → 补课 → 护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熟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4、5、6题。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3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竭力、发誓”等词语并能理解。

  2、通过阅读,走进达丽玛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达丽玛的情感变化。

  3、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层涵义。

  4、感受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的首尾照应,引发对达丽玛情感变化的探究。

  教学难点:

  深入文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而春天的雨,润泽万物,有时也洒在人的心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春天的雨点》,去感受“春天的雨点”撒过的痕迹!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阅读文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2、交流识字并结合语境解词。

  (过渡语:读完了课文,我有一个疑惑:这篇文章是主要写春天的雨点吗?那究竟主要写了什么?)

  3、默读课文想一想:

  (1)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2)事情是如何发生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最后结果怎样了?

  4、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5、经过以上分析,你能概括地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6、师生交流。

  三、引领自我感悟:

  1、过渡: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让达丽玛的人生从此改变。我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试着将感动自己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是什么感动了你?)

  2、交流。

  四、小练笔:

  能不能将自己的点滴感受写在课本的一边?就算是我们自己的收获也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写下了自己初读的感受。实际学习生活中,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上课溜号!

  1、谁给大家解释一下自己对“溜号”的认识?

  2、你有过“溜号”的记忆吗?能不能将这段记忆找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没关系的,这种事情可能很多同学都有过的!有时见到你们上课听讲的情景,老师也会偶尔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事情,这也算是溜号吧!)当时,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呢?

  3、引导学生交流。

  (过渡语:文中的达丽玛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溜号”了,你能看出她溜号的时候心情怎样吗?)

  二、感悟变化

  1、阅读文章第1自然段:

  (1)交流达丽玛溜号的心情。重点读悟“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这句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衬托达丽玛当时内心的自由与轻松。)

  (2)此时此刻,达丽玛想到了什么?

  (3)有没有注意到,在文章的结尾处也出现了这些小动物,读来听听。

  (4)达丽玛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吗?

  (5)难道达丽玛不再喜欢这些小动物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2、阅读全文,看一看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能不能给每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

  3、学生交流。

  4、四个小故事,显现出达丽玛情感的变化,你能看出她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吗?

  ( )——( )——( )——( )

  三、感悟师生情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从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语句。

  (1)达丽玛坐下来,她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她多像一只渴望飞出笼子的小鸟,偏偏还要多关一会儿!(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2)、达丽玛听出来了,老师的嗓子沙哑了。达丽玛看到了,老师的.嘴唇发干了。(适时引导:老师为什么嗓子哑了,嘴唇干了?生活中,你可曾体会过这一点?体会老师对达丽玛的付出。)

  (3)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补课了。(这说明了什么?)

  (4)她没答理跑来讨好的自己的叭儿狗,没去看心爱的小羊羔儿,不理睬调皮的小牛犊儿。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她一直望着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2、面对老师的背影: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写在本子上。(旁白:老师的背影,承载着对我们的责任;承载着对我们的关爱,她用自己坚强的身躯为我们遮挡风雨,却淋湿了自己。老师,我想对您说:“ ”)

  3、绵绵的春雨一直没有停:于是,乌罕娜在家门前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诵读语段,体会达丽玛的“笑脸”!

  四、感悟希望:

  1、诵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你觉得这“春天的雨点”还是简单的雨点吗?怎么理解“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你觉得“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中,这雨点还是冰凉的吗?为什么?

【三年级语文教案:春天的雨点】相关文章:

春天的雨点作文03-17

春天的小雨点作文(精选)11-26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03-14

春天的小雨点作文11-15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的作文05-12

春天的小雨点作文[荐]11-27

春天的小雨点作文(精品)01-05

春天的小雨点作文(精华)11-19

【热门】春天的小雨点作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