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香救母》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沉香救母》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沉香救母》教学反思(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香救母》教学反思1
《沉香救母》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赞扬了沉香不畏千难万险,刻苦练功,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课文情节生动,字里行间充满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同时,图文对照,生动形象,如何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切体会父爱子、子念母的人间真情呢?
我在教《沉香救母》一课时,根据教案,我让学生自由读完第三自然段: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说:“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沉香看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不知是这个问题设计的太过笼统还是要求过高了,学生的回答不尽如意,就在这时,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沉香才8岁,为什么他的爸爸是苍老的爸爸?”应该说他的回答滑离了所提问题的轨道,可就是他的。回答改变了我原来的教学设计。我先让学生先回答了这个问题,有学生说因为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爸爸很操劳,所以苍老了,也有学生说爸爸常常思念妈妈,心里很难过才会这样的……学生的回答解决了疑问,我就请学生根据“默默”一词说说自己的理解,还让学生谈了对“攥紧”一词的体会,学生说的`头头是道,跟刚才的沉闷判若两回事。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这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于是我就让学生与同桌讨论,接着交流,然后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最后让学生写下一段通顺的话。附上学生的一篇习作: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后,妈妈就摸着沉香的头说:“好孩子,你委屈了。你的身体好吗?你过得好不好呀?你饿着没有呀……”沉香激动地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我心里很开心。妈妈,您在山下一定吃了很多苦,身体很虚弱了吧。好妈妈,让我背你回家吧!”说完,沉香就蹲下来让妈妈趴在自己的身上。妈妈连忙说:“乖孩子,妈妈的身体还行,就让我自己走吧。”说着就搀着沉香的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沉香救母》教学反思2
《沉香救母》是一篇孩子们熟知的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主要是讲沉香为救母刻苦学艺。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通俗易懂,我们要做到是引导孩子们沉进课文中,再读出来。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不必深研细究,设计若干的问题来让孩子们理解课文,重点是要让孩子们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只要让孩子们尽情地读就行,当然,这个读不是放任自流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是需要老师的引领。
在教学中,我抓住第二自然段“真情”和第四自然段“刻苦练功”来让孩子们反复读,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引导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中走进沉香的内心,和沉香同悲同喜同努力,这样孩子们自然就读出了真情实感。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需要深刻反思的是我在践行三步导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何确定让他们易记易懂的学习目标,使孩子们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次,对于任务的呈现,一定得是孩子们易于理解便于操作且是老师便于督查的,即学生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老师也能看到学生是怎么干的,干到了什么程度。
同时,老师一定要多看少说,以便学生能静心思考。第三,目标检测题应该立足学习目标来设计,做到课始目标明确,课尾检测有针对性,易于孩子们自查学习效果,明了这节课的收获,再通过“反思总结”表扬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地方,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孩子们在享受成就的同时更期待下节课的精彩表现,长此下去,课堂效率自会提高。
《沉香救母》教学反思3
有几次了,但今天特别有幸地听到了王明珠老师对我这节活动的点评,自己做了一些梳理,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
1、目标
本节活动的目标:“尝试看着图谱手持马鞭跟着鼓点走圆场步,感受沉香救妈妈的焦急心情”这一点在我的活动当中都不是很重要且是新授内容,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理解,目标定的偏离主题。可改成“尝试跟着鼓点进行牵马、上马、下马等动作的情境表演,感受沉香救母的故事情节。”
2、讲述故事
幼儿在此之前已经看过宝莲灯的动画片,对沉香救母的故事情节已有所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在提问幼儿,让幼儿讲述故事时就必须考虑清楚如何问的更加贴切。我的提问方式是:“你们有没有听过沉香劈山救妈妈的故事啊?”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幼儿还没有听过这个故事,所以可以修改为:“我们都听过沉香救妈妈的'故事,谁来讲一讲?”
3、视频的作用
视频让幼儿能够直观的接受一些与活动相关的信息,而今天我的视频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一个在于这段昆曲视频人物表演的就相当的快,幼儿并能理解其中所表现了什么内容情节,再让幼儿讲述更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所以在视频播放的时候,教师直接可以将下面所要表演的故事情节与视频同步讲给幼儿听,这样幼儿既能够了解视频中所要表现的故事情节,又能够跟故事环节对上号,如牵马是哪一个部分,上马是哪些动作画面等等。
4、图谱的作用
图谱本身是一个方便幼儿记忆动作的方式,但今天的图谱没有发挥到很好的作用,并且还有一些影响到幼儿的表现。幼儿今天在视频中获取的动作,比较的单一,所以老师画出来的图谱动作相差不大,幼儿不能够很好的表现。王老师以及各位老师建议我从视频当中截取每个情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如下马不用再踢腿了,直接截取一个亮相的动作让幼儿去观察,学习。
5、提取动作要领
这节活动在于幼儿动作的学习,而在整个动作学习的部分,老师对于每个动作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或者说要求不是很明确,如在学习上马的动作时,教师可以在表扬幼儿的时候说:“这个小朋友腿踢得真高,她已经跨上马了,来我们在踢得高一点!”以这样表扬式的引导,让幼儿一步步的逐渐掌握动作的要领。每个情节都是这样,我在幼儿表演动作时的精气神儿上抓的也不是很到位,等到幼儿把手臂伸直了、挺胸抬头了在继续活动。这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练习体验的过程。
6、讲述的过程
在幼儿完整表演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讲述,梳理今天的新授内容,如今天我们在表演牵马和去救妈妈的时候都走了什么步子?(圆场步)等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过程,教师只要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就行了。
7、结尾
“你开心吗?”这样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价值,没有必要提出来。结尾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还是要与情节挂钩:“今天我们一起表演了沉香劈山救妈妈,下次我们再来一起表演!”从而很完整的结束活动。
【《沉香救母》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沉香救母》教学反思09-06
二年级下册语文《沉香救母》教案12-13
《沉香救母》读后感10-05
沉香救母读后感10-01
沉香救母读后感05-18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10-14
母 爱09-11
教学反思的反思11-14
公园救花日记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