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31 16:13: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曹冲称象》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

  1、多样识字,理解词语。

  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记“曹、底、岁、站”等生字,看图识记“称、杆、秤”,偏旁识记“柱”等方法认读本课的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近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才、直、议论、果然”等词语的意思,再运用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

  2、朗读品味,引导说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用课件演示、实物模拟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类文链接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提出用人代替石块的方法,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2

  今天上了新课《曹冲称象》,学生很感兴趣,昨天预习后今天一早就有孩子来跟我分享,让我猜猜看曹冲到底有没有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但是由于今天自己身体的原因,自己的状态并不好,上课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准备工作也不完善。

  之前备课的时候是想准备教具给学生演示官员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结果没有准备充分,只能干巴巴的讲,孩子们越听越懵,加上很多孩子根本没有见过秤,课堂渐渐被冷却。

  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在教室就地取材,找了一把大长尺子,两个有带子的学生水杯,和一个拴钥匙的绳子做了一个简易的秤,那一瞬间,学生们似乎一下子就懂了。

  我非常惭愧,准备不充分就进入课堂是真的不对,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也不够,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会上课了,上不好课了,其实都是自己的托词。

  想躺平,想安于现状,想做一条咸鱼。

  前提也得把课上好!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3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整篇课文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我在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是否能够回答出来,结果告诉我学生们都掌握的不错。第二自然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大臣们都在讨论大象的重量,可见称大象的体重是很难的问题。第三自然写的是官员们想出来的办法,是要造一大秤,这种方法行不通。曹操对这样的回答不满意。第四自然段讲曹冲称象的方法,学生能够很快的在原文里找出相关的句子,首先是把大象赶到船上,其次是在船身下沉处画线,再次是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最后是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就是结局,曹冲把这个难题解决了。通过这五个自然段的讲解,要让孩子们明白遇到难题要勤动脑筋,善于观察。

  在设计这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考虑到了同学的差异性,尽量设计的问题有梯度性。课后习题第三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有难度的,通过发现两个句子的'不同,再说这个词语好在哪里。对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教孩子们好好观察这两个句子,学生们的眼睛是敏锐的,立刻就知道哪里不同。比如说:“曹冲七岁。”“曹冲才七岁。”为什么用才呢?为了突出表现曹冲的年纪小,通过这样对比学生就有了直观的感受。

  我个人认为在教学第四自然的时候,没有深入挖掘内心。只是依据曹冲来设计问题,因为问学生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如果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我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在船身上画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呢?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一下这样过程,就可以完成课后第二小题。今后我在备课的时候还是要在教学用书上下很功夫。整个课堂学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我看到几个同学发言的很好。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4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本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这时,学生动手又动脑,兴趣极浓,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才能够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课上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智慧,而且还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

  一位学生在曹冲称象方法的基础上,又做起了一种设想:曹冲的父亲曹操手下有百万兵将,如果曹操下令让士兵充当石头,省去搬运石头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吗?又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用士兵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万一船上装满了人可还不到不了划线的位置怎么办?

  与其这样,不如弄来一群小象,没有小象可以弄来一群牛,让它们充当士兵,因为一头小象或一头牛的重量会比几块石头或几名士兵重量的总和要重。”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赞赏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发言的学生,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多么大的推动力!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5

  我曾经执教了第四册语文课文《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印象较深。下面把所教及所思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兴趣导入,课题质疑。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同学们,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是不成什么问题的,但是,要是在古时候,这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称象》。”接着我板书课题。

  由于我这个导入很快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于是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知道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

  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一向都很重视导入的.教学,特别对于小学生。好的导入,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中来。另外,精心设计导入语,也会使教师自己充满自信心,能很快进入教学正题,不至于东拉西扯,避免课堂随意性。

  就 本文而言,“曹冲称象”是一个发生在古时候的故事,学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是怎么来称一头活着的象的。这件事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质疑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以生为主,思辨突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梳理了学生的问题后,抛开了课前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步骤如下:

  (课堂实录)

  1、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句型“有的...有的...也有的...”练说)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2、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曹操微笑着点点头,用船代秤,解决“提不动”的问题,用石代象解决宰象的问题,既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伤害大象,是一种科学的称象方法,与官员们笨拙的称象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3、提问:曹冲称象的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6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这一课,我设计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法,循着学生的问题来安排教学思路,逐个解答问题。

  曹冲称象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我先让学生找到这一段读出来,看课件演示,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称象的.步骤,进行填空练习,再试着背诵这一段,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再看称象录相,做小小解说员,强化理解,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背诵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7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教后的几点反思:

  一、我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读课文时,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比如我提问学生:“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得起这头大象的.重量呢?”让学生通过讨论,去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8

  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有关曹冲的故事,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感兴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课文读通顺,体会课文三个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先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在复述课文大意的过程中认识14个会认的生字,再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体会三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谈感受,走近人物。我根据课后的思考题让学生对比读两组句子,体会词语“到底”和“才”字的表达效果。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差异,大部分别学生有所体会但不能用准确的句子表达出来,个别学生有体会在我的引导下也能用比较清楚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还有个别学生可能还不能体会出这两组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

  我认为这一堂课上的比较满意。比较突出的地方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老师的授课思路较清晰。但是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一堂课上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要得到实际的锻炼。所以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和讨论都要精心设计,要对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程度的启发。调动每个孩子的脑力劳动,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要体会到学习的一点快乐和满足感。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不断反思和总结是及其必要的。在反思中改进,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即便现在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还很欠缺,但是也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不敷衍学生、也不敷衍自己。让我想起一句以前大学试讲七年级思品课的一节内容题目“态度决定未来,习惯造就成功”。老师上课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忙也要认真备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每一节课堂上锻炼学生、成就自己。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9

  《曹冲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文章的学生都会身深深记住这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力图让“趣”贯穿始终,让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几点反思:

  一、我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发学习资源,营造了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生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他们从感兴趣的话题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把课文学习作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课文伊始,从曹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让同学们到课文里找一找。当同学们对曹操的表情产生兴趣后,我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满怀兴致地朗读课文,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课堂上我尽可能把时间归还给学生

  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四、我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进而有条理地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H动画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帮助学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有效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六、“奇思妙想”“有计可施”环节的设计,发散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勤于动脑、富于联想,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及时,相信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会及时闪现,个个都会成为“智慧星”。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0

  《曹冲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文章的学生都会身深深记住这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本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这时,学生动手又动脑,兴趣极浓,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才能够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课上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智慧,而且还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

  《曹冲称象》一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根据课文交代:故事中的曹冲也才七岁,班里的学生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1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1)官员们和曹冲的对比(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3)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抓住“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这些办法是不满意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称象课件演示称象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也为练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某件事情的口语练习做了准备。然后我又指导孩子根据课文的介绍做试验:我用水盆模拟河面,用纵剖的旷泉水瓶做小船,分别用橡皮代替石头用转笔机代替大象。在实验中,我还请了几个孩子自己来动手试一试。通过亲手实验,孩子们比较形象地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原理。

  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表现在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在拓展练习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就问:如果是你,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一下子孩子们沉默了,知道陈尚阳说出用人来代替石头进行称象之后,教室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2

  下课铃声在不知不觉中响起,这堂课师生都觉得轻松有趣。而我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学生首先充分地理解吸收了课本内容。然后在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中,让他们的想象思维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于是发散思维达到一个高潮。

  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先……再……然后……”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然后我又指导孩子根据课文的介绍做试验:我用水盆模拟河面,用纵剖的旷泉水瓶做小船,分别用橡皮代替石头用转笔机代替大象。在实验中,我还请了几个孩子自己来动手试一试。通过亲手实验,孩子们比较形象地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原理。

  正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开始深入思考称象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而正是动手实验这种生动的讲解形式唤醒了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的思维如涌动的浪潮,汹涌澎湃。而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也应该是学生们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地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当他们积极思索,吸收着书本知识,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时,课堂里便跳动着学生个性的脉搏,课堂因此而生机勃勃。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3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抓在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

  1、官员和曹冲对比。

  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

  3、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抓住“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官员们的办法是不满意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称象课件演示称象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块石头一般都很重,。曹冲用石头称象,需要士兵们一块一块地抬到船上,再一块一块地称,真辛苦!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土兵代替石头称。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嘿!说得真不错!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掌声。“还可以用粮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较沉,又容易计算重量的西都可以你想得很好,”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曾经见过一种地秤,连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大象赶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对的,只是他没有考虑当时还没有地秤这种东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对的,他没有一味地从别人已经想好的思维角度出发,而是想另辟蹊径。他的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应该得到老师的激励,这不正是学生发散思维之后得到的成果吗?“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间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聪明的呀!”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去探究更多的称重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答案的丰富超出了我的想像。尽管学生的创新求异有时是不成熟的,只要能通过正确的方法调动学生去积极的运用大脑思考问题,学生的潜能就能在学习中被释放出来。我们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4

  “曹冲想的办法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是我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提出的问题。经过一次次反复的练说以后,曹冲那聪明机灵的印象已深深印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可没想到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没了!”连平时好逞强的孩子都是直摇头。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曹冲在孩子眼里已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成了无法超越的神了!这可不行!如何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呢?我灵机一动,说:“老师在书上,看到有个学校的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比曹冲的还要好呢!不知我们班有没有同学能想出来?”激将法起作用了,马上有人举手了。屠鑫元第一个发言。他说:“人走进船里,人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我心里一乐!这个办法真好!正要大力夸奖他。可转念一想,孩子们懂得这个办法的妙处吗?就问:“这个办法行吗?”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竟有很多人说不行。有的说:“没秤怎么称人?那时侯还没有俞医师(学校的校医)那种秤。”哦!原来在孩子眼里只有磅秤才可以称人。有的说:“小孩子可以称,大人不能称。”(一问,才知他们认为书上说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象,大人身子重,也没法称。)“人都到船上去了怎么划线啊?”……我耐着性子和孩子们一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后,正想进入下一环节,课堂上又有人大声说:“我觉得还是不行!”真是恼火!可新课标提出课堂以学生为主,我忍住这股无名火,耐心地问:“为什么?”“老师你说的,要很多人在一起才能和大象一样重。人太多了,称不完啊!”“也不至于到称不完的程度,即使很多很多,一天称不完两天,两天称不完三天……总有一天能称完,总比把大象斩了要好啊!”最后大家总算一致同意,这个办法不但行,而且比曹冲的要好。不用把石头搬上搬下的,人自己会走,多方便啊!这时,我向那位同学竖起大拇指说:“了不起,能想出那么好的办法!要是当时你在场,曹操就不用操冲的办法,一定用你的!”

  “谁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我有!”“我有!”课堂上小手林立!如今,操冲不再是无法超越的神了!

  【教学反思】

  一、民主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

  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应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这个案例中,老师努力做到不做权威,不强制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理解和认识,完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平等对话中理解文本,超越文本。充分体现了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能设计巧妙的环节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本案例中,当学生把曹冲看作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学生的创新思维受遏止时,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以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使沉寂的课堂泛起一阵涟漪。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5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的道理。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特别是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一、教学效果

  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是个聪明的孩子。他敢想敢做,难能可贵,尤其是他才七岁,正好二年级的孩子们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孩子们共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层层递进的问题由浅入深,把孩子们带到了不同的高度。另外,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仅仅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授课思路较清晰,因此,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成功之处:

  1、指导阅读当然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在这节课朗读的指导很到位。在第三自然段中,讲解官员们议论称象方法时,我设计了先读后思考,有效引导学生读出了“议论”的语气,加深了对“议论”一词的理解。这样,指导朗读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学生对朗读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朗读水平也随着有了提高。

  2、让孩子们从文章中明白道理,受到启发,达到育人的目的。《曹冲称象》告诉了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道理浅显易懂,可能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关键在于课堂上是否有效地进行了拓展,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为此,我结合实际,及时提问: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做的?孩子们在思考、回答、听取别人意见时,自然从心灵深处,得到更好的启发启迪。

  三、不足之处

  我细细想来,也有欠妥之处,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一堂课上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要得到实际的锻炼。所以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和讨论都要精心设计,要对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程度的启发。调动每个孩子的脑力劳动,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要体会到学习的一点快乐和满足感。

  在教学中,重视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对学生识字、遣词、造句、说话、写话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这节课上,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训练还是不够的。有几个重点的词语没能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如果当时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一说句子就更好了。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每节课如果都能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备课、教学研究的话,那我的每节语文课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希望在不断的练习中、实践中,我的语文课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2-07

教学教学反思11-12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4-06

教育教学反思03-26

《穷人》教学反思10-04

观潮教学反思10-17

《白桦》教学反思10-28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0-24

《手指》教学反思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