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8 08:00:0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赵州桥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赵州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教学反思1

  赵州桥是一个说明性的文本,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我主要关注雄伟、坚实、优美三大特点,注重阅读,体验赵州桥的设计特色,最终升华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体验雄伟时,我主要是体验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尤其是一些数字。在学生们发现后,我帮助学生们与我们的教室进行比较,体验真正长度的宏伟的赵州桥。可以说效果不错。学生们从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体验了赵州桥的气势,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

  介绍坚固性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赵州大桥的设计特点体验坚固性。首先,阅读赵州桥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意图,然后阅读这种设计的好处,从而了解赵州桥为什么坚固。处理这个地方似乎有点慢,特别是有几个优点。如果你当时直接显示“二者”和“与”,可能会使教室更紧凑。我认为欣赏赵州桥“美”的教学部分是不够的。我开始创造一个良好的欣赏环境。看完配乐后,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然而,精美的图案并没有引导学生仔细欣赏,也没有大声朗读来体验赵州桥的美丽,而是直接让孩子们背诵

  ,这似乎有点仓促。孩子们也应该欣赏音乐,然后通过图片的感染,让学生更深刻地反映赵州桥的美丽,然后背诵。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多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完成背诵的目标。

  最后,通过这些特点与悠久的历史相结合,学生们感受到这座桥是多么伟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一个“过渡句;处理不当,应放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这样会更自然。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在阅读课文方面有所提高,对教材的分析更加深入和透彻,课堂教学结构更加清晰,手段更加多样,我知道第二节课应该是什么样的课,我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来创建我自己的课堂。收获不小。

赵州桥教学反思2

  《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过渡句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从哪看出赵州桥雄伟,从哪看出坚固?又从哪看出它美观?

  在感受赵州桥十分雄伟时,我以教室为例,赵州桥长50多米,相当于7间教室连在一齐;宽9米多,相当于一间半教室的宽度,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雄伟,比较形象。

  分析赵州桥的坚固时,我引导学生透过阅读文本体会李春如何设计赵州桥,他为什么这样设计,来体会李春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我做了个试验,用一张纸做成桥面,两岸用词典代替,桥面平直时,纸无法撑住书;桥面呈拱形时,纸则可稳稳地将较重的书撑起。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学生透过观察体会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状态承受的力大,赵州桥共有五个拱形,使得赵州桥更为坚固。这个实验帮忙学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还引入了一些资料:1300多年来,赵州桥以前历过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战争,但至今,它依然稳稳地屹立在?河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赵州桥实在是太坚固了,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的的.美观时,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资料用自我的话来描述,然后出示了图片帮忙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读的形式多样,先引读,然后比赛朗读,最后背诵。

  透过分析,学生明白了赵州桥的确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教学反思3

  《赵州桥》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学生一时语塞,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在感受赵州桥十分雄伟时,我以教室为例,赵州桥长50多米,相当于7间教室连在一起;宽9米多,相当于一间半教室的宽度,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雄伟,比较形象。赵州桥的坚固体现在李春独创的设计上,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会李春如何设计赵州桥,他为什么这样设计,来体会李春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我做了一个实验,拿一张卡纸和一本书让学生掂一掂它们各自的重量,问学生: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一个比较重,另一个比较轻。我又问:你认为较轻的纸能不能撑起这本较重的书呢?学生答:不能。于是我做了个试验,用一张纸做成桥面,两岸用词典代替,桥面平直时,纸无法撑住书;桥面呈拱形时,纸则可稳稳地将较重的.书撑起。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状态承受的力大,赵州桥共有五个拱形,使得赵州桥更为坚固。这个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还引入了一些资料:1300多年来,赵州桥经历了风风雨雨,其中曾经历过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战争,但至今,它依然稳稳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赵州桥实在是太坚固了。

  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并出示了图片帮助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学生对精美一词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些精美的图案是1300年前,劳动人民在石板上一点一点雕刻出来的,非常费时间费精力很不容易。年代虽已久远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学生在理解图案精美时,体会会更深。另外,教学中,课堂气氛略显沉闷,需与学生沟通,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赵州桥教学反思4

  《赵州桥》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及世界闻名,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为线索,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不断配以图片及老师的文字补充,层层推进,以提升学生对赵州桥的认识,从而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引导学生对文中“创举”一词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文本图片,展示了发大水时,河水怎样通过4个小桥洞来减轻大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这种设计的好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加深理解。

  最后,我让学生想一想这种设计以前有过吗?

  在学生说想法的同时,配以图片,让他们感受到以前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设计,这时,再让学生找到文中的一个词说,学生很快就找到了 “创举”。通过老师小结,学生偈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创举”就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是首次。

  这时,老师再进行补充:赵州桥的这种设计不光在我国的建桥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它比欧洲的第一座敞肩拱桥还早了1100多年呢!此时此刻,让学生感受到赵州桥的设计竟然比外国还早,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对古代人民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为我国有如此闻名的'赵州桥而产生浓浓的自豪之感,为自己拥有如此充满智慧和才干的祖先感到骄傲。

  然而,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赵州桥》的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总分段式出现,是进行写作指导的好范例,在教学时应适当向学生渗透总起句,及总分式的写作方法。

赵州桥教学反思5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三个特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篇课文在三校联合体的集体备课中是讨论过的,我的教案也是在那个基础上修改的。当时没觉得这样上课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很实在的一节语文课。可是当我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很大的问题了。

  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为什么能闻名于世呢?然后希望学生能找出赵州桥的三个特点。可是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学生对这个问题似乎无从下手。而我这时又不懂的怎样去引导,所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开始设置了这么难的问题给学生,导致后来学生都有点不愿意去思考了,也就造成整节课的沉闷气氛。后来的教学中,我仍然没有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以老师的讲来进行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了。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的这节课最失败的地方就在这里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想如果可以,我会重新设计教案:第一,不用“为什么赵州桥能闻名于世”作为第一个问题了,我会问“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桥?在文中找一找依据。”这样学生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第二,在讲第二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赵州桥,通过画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了桥的设计特点,通过订正画,纠正了学生对课文错误的理解。第三,在理解写赵州桥美观的第三段时,让学生表演课文中讲的龙的姿态,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然后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能得到提高,课堂气氛就不会这么沉闷了。

  又或者在教学时直接采用让学生来当导游的形式贯穿全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到课文中去获得信息,自己去学习、领悟其中的特点和优点。在自己质疑、思考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展示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让学生在当导游介绍的时候能更好的找出赵州桥的三个特点和设计的优点。但这样的教学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堂的设计上要颇费一番心思,而且这样一来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了。这就势必要求老师不断给自己充电,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老师,来适应如今的课堂。

  虽然这是一篇传统课文,但是并不代表就要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传统课文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文上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能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想一想怎样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就是我的这节课给我的深深的教训。

赵州桥教学反思6

  第一课时

  由于这一课比较抽像一点,所以在周末时候布置的作业就是查找关于桥的知识,并自已设计一座未来的桥。今天周一两班各有两节课,所以计划一节用来面改周末的作业,一节用来学习新课,课堂上,许多学生骄傲地举着自已查到的各种桥的资料,我给了五分钟时间让同桌交流了少部分资料,然后引入到新课,读课题提问后,学生特别感兴趣,于是让学生初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说说自已了解了哪些知识,不料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竟已将本课的所有内容全部掌握了,看来学生兴趣较浓,记忆力大增。

  于是重点就放在细读课文,纠正字词,并联系句子理解课文的生词,学生在读文,评价,并自已理解词语后又提出了“桥墩、砌、才干”等词,对于这些词我开始运用课堂的随机处理方法,桥墩就让学生画画自已常见的长桥的样子再画这座桥采用图画比较,学生很快理解了,其余的词就联系生活或句子,学生自已通过读想就理解了,然后剩余十分钟时间,发放给学生自已复习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并认真观察生字的写法及写时注意的地方,同桌两个互相学习。下课前三分钟我又据自已的了解统一指导了“贵、举、参”三个字。这一节课总体感觉,节奏感比较可以,课容量比较大,但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并抓好每一分钟的上课时间。

  第二课时

  由于昨天了解了学生对本课的反应,所以本节课就主要放在了感情朗读和体会及运用上,课堂前十分钟时间发放给学生互相交流了自已了解的桥的资料,发现学生找的资料挺全,南京长江大桥、卢沟桥、武汉长江大桥等一些名桥都进入了他们的“皮口袋”,还有不少学生找了本课的一些补充材料,看来学生的查找资料能力已有所进步,并且发现学生似乎越来越热衷于抄资料而不单单是找资料,以前找资料的学生不多,还有很多只是复印或是打印,但今天很多学生都是抄的,打印和复印的资料只有几份,每人都拿着几张自已抄来的资料,读着自已动手抄的资料,学生们别有一番自豪感。但打印的少了,图片的'就不是很多,不过到底也锻练了学生,我也无话可说。表扬了学生的积极后,找几个学生读了他们找了赵州桥的资料。

  在三班时是让学生读文,了解课文是怎么介绍的。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已读后了解到的内容,然后通过学生讲的内容联系到二三段,然后进行指导。到了一班我对学生说的进行了总结,将学生说的长、宽、无桥墩、有个拱形的桥洞等板在黑板上,根据此又让一个学生画了图,让学生体会到课文通过这几方面表达了桥的雄伟,并让学生自已练习想办法读出这种感觉,这时学生很自然地都会通过感情朗读这几个方面来表达感情。中间的那个启始句很难理解,我引导学生这句话为什么没用以前的写法直接说“桥还很美观”,加上了不但而且的内容有什么好处,学生在反复读后能体会出这样表现出桥的特点很多,经过引导才发现有总结上文总结下文,也是下文的开始。课结束后,我引导学生交流了自已设计的未来的桥,并引导学生联系学校附近的东门桥,仿照课文介绍东门桥。在本课拓展得比较多,我发现拓展虽用了课堂上不少的时间,但调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不影响课堂的内容,反而会服务于课堂。

赵州桥教学反思7

  《赵州桥》是人教版三年级上次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课时我以生字词为重心,并带入文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能够初步理解简单句子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去理解,初步感知文段,理解课文结构。

  我进行公开教学的是课文的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以这是一座()的桥,为主线带领学生走进赵州桥,欣赏赵州桥。

  描写赵州桥雄伟的部分主要使用了说明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有一种直观的感受,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当学生为赵州桥的设计而感到称赞时,同时也体会到:“为什么说赵州桥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了。”理解同时我又补充了赵州桥的课外资料,让学生对赵州桥又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时我让学生拓展说话: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画得非常细腻,描写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读出体会,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在这篇课文的结尾,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但孩子我怕体会不够深刻,所以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升华感情。从赵州桥的图片入手,先让学生进行赞美,没想到我们班的赵俊一直接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我顺势就进行了感情升华,其实我们在感叹赵州桥坚固美观,在赞美李春的设计时,更应赞美和感谢古代劳动人民,让我们自豪的说(),与其说赵州桥使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不如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我们骄傲的对全中国说(),让我们大声对全世界说()。这样孩子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最后,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总担心漏讲内容,导致整节课课堂容量过大,拖堂,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知识融化时间,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学习和改进。另外还要不断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赵州桥教学反思8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三个特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我主要以雄伟、坚固、美观三个特点为主线,重点品读,体会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最终升华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在体会雄伟时主要经过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是体会,尤其是几个数字,在学生找出之后,我帮忙学生和我们的教室做比较,用真实的长度来体验赵州桥的雄伟,能够说效果还是不错的,同学们都在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上体会到了赵州桥的气势,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

  在介绍坚固时主要是让学生经过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来体会坚固,首先读懂赵州桥的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意图,再读懂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从而明白赵州桥为什么坚固。这个地方的处理显得有些拖沓,尤其是有几个好处这块,如果当时直接出示“既”和“又”也许会让课堂变得更为紧凑。欣赏赵州桥“美观”的教学部分我觉得是这节课比较不足的,开始创设了不错的欣赏环境,经过配乐朗读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可是那些精美的图案并没有带领学生细细欣赏,也没有经过朗读来体会赵州桥的美观,而是直接让孩子

  去背诵,这显得有些仓促,应当让孩子也来一次配乐欣赏,再经过图片的'感染,让学生更深刻的体现赵州桥的美,然后再背诵,效果也许会好很多,会有更多的同学当堂完成背诵的目标。

  最终经过这些特点的结合,以及历史的悠久,让学生感受到这桥建造的多么了不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还有一个“过渡句”的处理不是太得当,应当放到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中间,那样会显得更加自然。

  总体来说,感觉自我在品读课文上有了提高,对教材的分析能更加深入透彻,对课堂的教学结构也更为清楚,手段更多样了,明白了第二课时应当上成什么样的课,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去打造自我的课堂。收获还是不小的。

赵州桥教学反思9

  《赵州桥》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本课的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3。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了解赵州桥的形象、特点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感叹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更感叹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我设计了由一个词“世界闻名”为切入点引出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再根据这三个特点去引导学生学这三个重点句:(1)“赵州桥非常雄伟。”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去感受赵州桥的无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从三点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首先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其次从千年来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体会它的坚固。最后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并指导把该段读好,把桥上的`龙读“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

  “赵州桥非常雄伟。”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在理解课文时,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说说对“创举”的理解。然后联系上下文中对赵州桥的描写。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画得非常细腻,描写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读出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程度还不够好,课堂结构不够活跃,课堂气氛显沉闷,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赵州桥教学反思10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三个特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篇课文在三校联合体的群众备课中是讨论过的,我的教案也是在那个基础上修改的。当时没觉得这样上课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很实在的一节语文课。但是当我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很大的问题了。

  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为什么能闻名于世呢?然后期望学生能找出赵州桥的三个特点。但是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学生对这个问题似乎无从下手。而我这时又不懂的怎样去引导,所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开始设置了这么难的'问题给学生,导致之后学生都有点不愿意去思考了,也就造成整节课的沉闷气氛。之后的教学中,我仍然没有改变原先的教学设计,以老师的讲来进行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就不高了。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的这节课最失败的地方就在那里了。学生没有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我想如果能够,我会重新设计教案:第一,不用“为什么赵州桥能闻名于世”作为第一个问题了,我会问“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桥?在文中找一找依据。”这样学生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第二,在讲第二自然段时,能够让学生画一画赵州桥,透过画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了桥的设计特点,透过订正画,纠正了学生对课文错误的理解。第三,在理解写赵州桥美观的第三段时,让学生表演课文中讲的龙的姿态,帮忙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然后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训练学生的语言潜力。这样学生的用心性和主动性就应能得到提高,课堂气氛就不会这么沉闷了。

  又或者在教学时直接采用让学生来当导游的形式贯穿全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我到课文中去获得信息,自我去学习、领悟其中的特点和优点。在自我质疑、思考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地帮忙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从各个不一样的方面展示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让学生在当导游介绍的时候能更好的找出赵州桥的三个特点和设计的优点。但这样的教学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堂的设计上要颇费一番心思,而且这样一来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了。这就势必要求老师不断给自我充电,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老师,来适应如今的课堂。

  虽然这是一篇传统课文,但是并不代表就要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传统课文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用心性,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文上起来是有必须的难度,但是只要能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想一想怎样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就是我的这节课给我的深深的教训。

赵州桥教学反思11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它表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聪明能干、有能力、有志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 设计简单的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专家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观点。为了这个“简单”,我背后做了“不简单”的事情:收集大量关于赵州桥的资料,例如现在的以前的赵州桥的图片,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还有地震中的赵州桥,洪水后的`赵州桥等等。解读完课文,赵州桥的形象、特点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最后我设计了简单的教学程序,以切入点引出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再根据这三个词去学句学段学篇,去感受赵州桥的无限魅力,

  二、 以老师之情拨动学生之情

  虽然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但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朗读表达情感。例如结合收集的资料:比欧洲同类的设计早七百年,并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至今仍然雄姿不减当年,体会它的坚固,感受它的“世界闻名”。我告诉他们一个数字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最后我让学生利用不同形式读赵州桥精美的段落… …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三、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效果显著。

赵州桥教学反思12

  《赵州桥》选自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组第11课。本课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会读)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篇讲读课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认识(会读)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上完第1课时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环环紧扣,内容丰富。

  第一环节,通过展示欣赏古代石拱桥和现代立交桥的图片,由师生谈话引到赵州桥的话题上,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第二环节,学生听老师范读(录音),分组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重点是11个生字)。第三环节,通过课件出示生字模板,先欣赏,再摹写。教师逐一板书到黑板上,指导学生规范书写13个生字。第四环节,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课件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完成四个自然段段意概括的填空,从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五环节,课堂练习,通过三道题让学生巩固生字读音和理解组词。

  2、师生互动,有条不紊。

  导入环节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交流认识。如北京的十七孔桥、颐和园的玉带桥,现代化的立交桥。这些图片的识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有效的引到新课的学习中。

  朗读环节,教师把自己的`范读制作成录音,学生听后感到很新颖。在小组多形式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间,随机抽读,通过耳麦(话筒)把学生的声音传给大家,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识字写字环节,通过提问、模板展示、教师示范、学生摹写(临写)、小组评比等活动把课堂推向高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热闹而有条不紊。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战士。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教师一边出示图文并茂的课件,一边循循善诱,引导、启发学生完成四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填空。并给学生留下学习的空间,为下一课时精讲课文做铺垫。

  课堂练习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并相互纠错,教师不过多干预,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对有争议的问题,只做提示,如辨字组词,学生可以组不同的词语,答案不唯一。

  3、规范学习,习惯养成。

  语文学习,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三年级学生应该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主要就是朗读和写字。教师亲身示范,把自己的朗读制成录音,既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又引领学生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写生字环节,教师先展示自制的生字PPT模板,让学生欣赏汉字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再出示米字格模板,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讲解每个汉字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和笔顺,让学生一笔一划规范书写,养成习惯;最后让学生小组展示评比,学人之长,补己不足。

  4、遗憾和不足。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有些环节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充分,不能及时反馈纠正。如:写字环节。13个生字要想在课堂上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对有些学生来说就显得吃力,还得课下找时间反复练习。又如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学生如果课前没有好好预习,熟读课文,完成段意的概括填空就有很大偏差,关键词语找不准确。

  一堂课,总是会留下些许遗憾。反思之后,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调整,精益求精,把课堂教学做得更符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赵州桥教学反思13

  学习了《赵州桥》后,学生开始做作业了。《课堂作业》本上有这么一题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是()学习课文的时候,学生也讲到过了,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可收上本子一看,粗心的学生还是闹了笑话。有的写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看,把小桥洞给忘了),有的写着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桥上还有四个小桥洞(呵呵,把小桥洞都给搬到了桥上了,不知是干啥用的),有的写着没有桥墩,只有四个小洞(这还是桥吗?)还有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随手在纸上画起了这几位设计师的杰作,画着画着,脑子里冒出个念头,这不正是训练作文的好材料吗?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李春设计的赵洲桥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谁来说说赵洲桥设计上的特点是什么?

  生: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师:不错,李春设计的赵洲桥的确是这样的。咱们班的桥梁设计师是怎样设计赵洲桥的呢?老师读设计方案,请几位同学上来画设计图。

  (我翻开学生的作业本读,几位学生画图。教室里笑声不断。)

  师:看到这样的设计,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的设计把世界闻名的赵洲桥给变形了。

  生2:我们做作业太不细心了,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生3:我觉得学好语文很重要,如果表达错了,最好的设计也白搭。

  师:看,咱们把赵洲桥设计成这样,李春如果泉下有知,也会生气的。咱们就把今天的事写下来,将功赎罪,并让其他小朋友也知道咱们的感受,不犯同样的错误,好吗?

  (学生欣然同意)

  师:那么,题目可以怎么出呢?

  生1:赵洲桥变形记

  生2:李春生气了

  生3:咱们班的`桥梁设计师

  师:题好文一半,相信同学们接下来的表现会更出色!

  (学生热情高涨,写作速度也比平时快多了。接下来的自批互改,佳作点评也进行得十分热烈。此次习作,学生易于表达,也乐于表达,效果还真不错。)

  [反思]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曾为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而大伤脑筋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资源竟在你我忽略处。教学,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有着敏锐的资源意识,即使是稍纵即逝的资源,我们也能轻易地把它抓住。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标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留心,都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素材,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学习语文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赵州桥教学反思14

  今天公开课终于讲完了,从知道此次活动到自己授课结束总共耗时6天,在这6天中有过逍遥自在,有过随遇而安,也有过心心念念,更有甚的是对它的思考总是零零碎碎,星星点点,最终也就酿成了今天的磕磕绊绊。最好的感觉是讲完课后的如释重负,最大的收获是如释重负之后所带来的反思。

  1.没有依据学情。学生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经验的完整的`人。当我向学生提问“雄伟”一词是什么意思时,听见有同学说,天安门很雄伟。而我无视这位同学的回答,假装没听见,继续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逼着他们说出我心中所想,强迫他们回答这个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殊不知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

  2.我们的教学不应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如果在教学中借助这位学生的回答,大胆引导,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很好的理解这一词语。

  3.没有中心问题贯穿全文。一节课下来问题太多,给人的感觉很凌乱。是不是可以将“你是从哪里体会到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这一问题设计成导学案,把问题抛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生成学习。这样下来,老师也不用浪费口舌了,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4.紧紧围绕单元目标,在授课中落实语文要素。在三下第三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而在这一课课后题第一题就是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记得在教学中我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也总结出了“总—分”的写法,那为什么不让他们练练笔呢?(这一想法在头脑中想过)比如,可以以“车站的人可真多啊……”“我喜欢夏天的夜晚……”“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为开头,试着写一段话。

  5.板书差劲。通过上半学期的出校听课,自己也深知板书书写对师生的重要性。记得那会儿只练了三天,因为耗时耗神,随之迎接检查,练字这件事也就烟消云散了。今天老师们向我们着重提出了这一点,我想练字这件事应该再次被提上日程了。相信水滴穿石,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写得字会好点。

  6.教学语言不能乱说。没错是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了赵州桥,但又有谁知道赵州桥上栏板上的图案是不是他雕刻的呢?

赵州桥教学反思15

  《赵州桥》一课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切实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到每科的教学中去,配合我校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我一改往日传统的逐段分析、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赵州桥》一课上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收集资料,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赵州桥或其它一些桥梁的资料。可查找课外书籍,上网查询等,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待上课教学时用。

  这一次的课前预习,我一改往日的让学生做单调的查字、组词等练习,而是尽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看科普书、上网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于是,我就投其所好,通过这些渠道将资料收集好,并加以整理、归纳,无形中就给了他们课外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解疑,轻轻松松学习课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教学时,一开课,我就说要带他们到赵州桥去玩玩,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赵州桥的全景,这样马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随后,我就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看看能用自己现有的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时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给予充足的'时间讨论后,接着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通过小组进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上的最大特点——拱上加拱,这样的构造既坚固,又节省石料。

  课堂上的教学要求,以及重难点,就在同学们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当然,这样的教学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来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难题和纠正学生在问答中不对的地方。

  三、激发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赵州桥的一个特点——美观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几幅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一番,当他们感到的确很美时,再问:这么美的图案,我们该怎样读出来呢?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一个个是读得有滋有味,连老师也被他们所感染。又如,当介绍完赵州桥的概貌和特点时,我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当学生都表示从内心中涌出一种自豪、骄傲的感情时,“水到渠成”,我便要求学生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感情去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给桥取名,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

  《赵州桥》一课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给赵州桥取名的教学环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赵州桥是以地名而命名的,请同学们再为这座桥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明理由。”话音刚落,学生情绪激昂,踊跃举手:

  ——李春桥。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

  ——光荣桥。这座桥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拱上加拱”桥。这是李春在设计上的一个创举,也是这座桥构造的主要特征。

  ——奇迹桥。赵州桥能一直保存到今天,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它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还有“智慧桥”、“坚固桥”等等五花八门的答案,听着同学们娓娓道来的理由,我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惊喜。我想,这一次教学上的改革,总算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五、新闻发布,让学生增长课外知识。

  我把《赵州桥》一课的教学延伸到了课后,在第二课堂时间里,我专门开展了一个“桥梁新闻发布会”,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赵州桥和其它桥梁的知识。大家把收集到的各方面资料,都在“发布会”上向班上同学发布,有关赵州桥的由来,赵州桥的传说,卢沟桥等等。有些资料是我闻所未闻的,在同学们面前,我也只得承认自己孤陋寡闻了。看到他们一个个得意的模样,我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他们。

  以上就是我对《赵州桥》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它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对问题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去领略自行解决问题的喜悦,让学习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赵州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赵州桥》教学反思10-26

《赵州桥》教学反思(15篇)04-16

《赵州桥》教学反思15篇04-16

《赵州桥》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16

《赵州桥》教学反思通用15篇04-16

《赵州桥》教学反思(集合15篇)04-16

《赵州桥》教学设计11-05

三年级语文赵州桥的教学反思03-30

赵州桥说课稿07-15

语文《赵州桥》说课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