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长歌行》教学设计

《长歌行》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5 10:08: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歌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歌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歌行》教学设计

《长歌行》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3、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一、积累汇报

  1、毛泽东诗词

  2、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导语:如果学生说出就直接问(没说就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是不是珍惜时间的警句?你知道它出自哪首诗吗?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长歌行》。

  二、学诗悟情

  1、出示题目,汇报收集的材料。(投影出示:行,汉乐府的意思)

  2、学诗悟情

  (1)自由读,指出生字词。

  (2)指名读,你能说说围绕哪句话写的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春景,秋景,百川归海)

  (4)结合书中注释和收集的资料,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5)汇报:

  春天:(1、2句)朝露易逝

  (3、4句)春色盎然、生机勃勃(指导读出对春天的赞美)

  秋景:(5、6句)花草枯萎(读出惋惜、无耐、凄凉)

  (7、8句)百川归海

  3、小结: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听: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也可用诗中话来说)

  板书:时光易逝时光一去不复返

  师:也正因如此,诗人才劝诫人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总结写法

  借物喻理借景抒情

  四、课外延伸

  出示珍惜时间的.诗,找出中心句。

  五、谈收获

  【教学反思】

  《长歌行》一诗主要告诫、劝勉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以免将来后悔。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搜集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他们知道珍惜时间的好处。这样先入境,为学生学诗悟情打下基础。我设计时想如果没有学生答出本课诗句,教师就说出来,由于有生直接说出了诗中心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便直接进入了本首古诗的教学。

  这首诗易于让学生抓住重点诗句理解,重点教师可以归纳板书,我就是这样做的,如板书:朝露易逝,春色盎然—→百川归海。花草枯萎—→总结:时光一去不复返,进而找出中心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学生对古诗要表达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指导朗读时,就知道该如何倾情朗读了,学生体会到了应该珍惜时间,也就能总结出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了,即:借物喻理,借景抒情。这样设计,分散难点,化难为易了。

  在整首诗的学习中,诗意学生都能结合注释说出来,搜集的名言警句也为学文作了铺垫,结尾处学生也受到了教育,知道不能虚度光阴,否则遗憾终生。整节课环环相扣,学生能从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受到教育,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相长,我认为仍有个别同学搜集资料不积极,不太关注别人的答案,以至于背诵古诗时,有些牵强,感情也不太到位,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全体学生发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吸取教训,取长补短,争取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所发展。

《长歌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习: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学生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习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习: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习,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4.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把自主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点评;鼓励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习小结:

  说说你的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头饰(小男孩),教师准备头饰(老人),录音机、词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

  (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

  (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个人自由读。

  (2)两人合作读。

  (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

  (2)请教老师;

  (3)师生讨论。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走进“一休屋”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

  (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何时复西归?

  (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少壮不努力,

  (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三、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四、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1、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老爷爷将会对小孙子说些什么?小孙子又是怎样回答的?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五、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

  (2)扩词记;

  (3)说话记;

  (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

  (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六、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长歌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汉代乐府民歌—《长歌行》(板书课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汉代民歌。

  二、朗读古诗。

  1、借助注音,朗读诗歌。

  2、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要提示朗读时应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和节奏。

  三、小组讨论、尝试理解。

  1、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2、大家把自己解释的诗句意思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小组里互相评价。

  3、从中选出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四、班上交流,师生评价。

  1、由小组推荐较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每一诗句二至三位同学发言。

  2、发言后同学互相评价,指出优缺点。

  3、教师相机进行评价,要切中要点。

  五、师出示整理后诗句的'解释。(略)

  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归纳.总结。

  1、这首诗最重要的是哪一句诗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先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

  (2)师归纳.总结:

  这首诗通过露珠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了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悲伤叹息!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预习后两首古诗。

《长歌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及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探究珍惜时间,珍惜一切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探究法

  4、点拨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生交谈

  师:老师让你们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但同学们得认真听,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青春舞曲》

  生:告诉我们青春一去不复回

  师:是的,青春一去不复回,所以我们必须珍惜青春。《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正因为它有这样的内涵而广为传诵,成为流行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爱音乐,古人同样也爱音乐;你们喜欢《青春舞曲》这样流行的歌曲,古人也同样具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汉朝时广为人唱的一首歌曲——汉乐府的《长歌行》。

  二:教学过程

  1、了解汉乐府

  师:大家注意到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了吗?

  生:汉乐府

  师:谁知道汉乐府?(生回答)

  师:汉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然后配乐演唱,之后人们将搜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后来"乐府"就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长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行"是一种文体 。

  2、读诗

  师:了解了汉乐府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吧。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此诗的读音,并让学生找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特别注意)

  让学生说出该注意的读音

  生: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听出朗读节奏。

  生:齐读(感受诗歌朗读节奏)。

  师:选班里朗读水平最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诗歌的意思。读完后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思

  生:口头翻译(理解诗歌意思)。

  师: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相信大家更能把握住它的感情,现在老师给你们音乐背景,请同学们用感情来朗读这首诗。(播放《高山流水》)

  生:学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读地很有感情,但读古诗应该要有读古诗的样子。同学们古人读书怎么读的?

  生:摇头晃脑

  师:那现在我们也模范下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来。(教师带头)

  生:摇头晃脑地朗读

  师:大家头摇的好,脑袋晃的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点。大家先看一下这首乐府选自哪里。

  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师: 相和歌辞是一人唱,多人和的乐府歌,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我们可以模仿古人一人唱,多人和的唱和形式。来朗诵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来试试吧!

  生:女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生:男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3、品诗(13分钟)

  师:大家都读的很投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首乐府曲中写了许多事物,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概括出它的特点(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

  生:青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百川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的很不错,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那就是美好。那么作者写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目的何在呢?(引导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生:回答

  师:大家都体会的很好,能否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出示关键词,学生背诵(关键词一次次减少,难度一步步加大)。

  生: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秋节——华叶——百川——复归——少壮——老大

  生:朝露——阳春——秋节——百川——少老

  生:阳春——秋节——少老

  4、用诗(合作交流)

  诗人仅仅用了50个字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时间。相信大家已经领悟了诗当中的人生哲理。老师想让大家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再现这首诗歌的意境。

  提示:

  1、改写成小故事或寓言

  2、可增删内容,调整顺序成为你自己的诗歌

  3、制作成公益广告

  4、悟诗

  师:同学们,汉乐府的《长歌行》由于它的内涵而传诵至今,他再一次敲响了我们的警钟,告戒我们要时刻珍惜时间,珍惜一切。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学了这首诗歌后的启发。

  生:诉说启发。

  师:最后让我们用现在的方式唱响这首乐府诗。播放歌曲《长歌行》

《长歌行》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

  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说一说)

  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习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看看哪个字你掌握的还不够好?

  请同学们当小老师重点讲解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可以选择分析字形、换偏旁、看拼音、猜字谜、比较记忆等方法。

  重点要讲到:葵(头戴小草帽双辫左右翘脸儿仰向天朝着太阳笑)晞焜

  师:谁愿意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理解诗句意思。

  第二关,诗意大解读,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关。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或请同桌帮助,弄明白每句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看诗,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说出两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两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长满了碧绿葱茏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阳晒干了。(生说出相应的诗句)温暖的春天正在散布着它的恩泽,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满了生机勃勃。(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眼前的这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这句话?

  (生可以说出高兴、愉快)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生读出句子)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向大海,而从来不会向西又流到他们的起点?(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

  师: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四、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关,感情大流露,我们就一起迈进第三关。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时间从诗人身边溜走,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谈,比如:星期的时候、玩耍的时候、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的时候等)

  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儿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学习,而等到长大了再白白的伤心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的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五、课堂练笔。

  第四关,财富大考场,让我们胜利跨进第四关。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我们来做几道题,第一道题,限时题,在限定的15秒内写出答案,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二道题,必答题,这是一首什么诗?

  第三道题,抢答题,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四道题,自选题,请你评出在今天的闯关中表现最优秀的选手?

  发礼品对联。

  请说说你的感受。

  六、教师总结。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七、作业。

  从你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送给你的朋友。

《长歌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8个生字,能够熟读这首诗,并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古诗。

  2、分组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其他人听并正音。

  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多层面的朗读,使学生在互动互评中感悟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水彩得对,(有关时间的谜语)。由此引入新课。

  2、导课,板书课题:《长歌行》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解决生字。

  2、放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在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同桌互读,并交流认字情况。

  5、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6、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读生字,并组成词语。

  (3)做猜字游戏。

  三、图文对照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观察图画。

  2、小组讨论:途中的一老一少在看什么?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3、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4、师生总结: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课堂小结:说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川 何 复 归 努 徒 伤 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读会写本课7个生字,能用字组词,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让学生珍惜时间,并能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会写本课的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重点的指导生字的写法。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1、采用学生自己读背,小组互查互评背诵课文,理解课文。

  2、采用学生自己试写,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学习方式教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扩词。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

  二、朗读背诵练习。

  1、让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2、老师指导朗读古诗。

  3、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4、让学生背诵课文。(可分小组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快)

  三、学写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2、让学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

  3、小组讨论生字的笔顺。

  4、师指导“川”,中间竖要写直。

  5、学生书写练习,师巡视指导。

  6、小组内展示自己写的字,并相互评价。

  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歌行

  歌 川 海 努力 伤悲

《长歌行》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诵读<长歌行>,继续引领掌握诵读古诗文方法,了解大意并体会意境。

  2、积累经典名句,受到“惜时”教育。

  2、适度拓展,引发诵读古诗兴趣,扩大积累。

  教学流程:

  一、 复导引入——调动积累引趣诵读

  读本中的目,会背哪?背一背或读一读。

  二、 诵读新目——方法指导诵读

  (一)以难度挑战激趣独立诵读

  1、调研:希望自己独立读正确还是希望和小伙伴一起读好这首诗?

  2、自主读正确、通顺

  3、交流互助正确、流利诵读[请你们推荐1一2位读书比较好的`人,说推荐理由。]

  4、范读引领,难点指导[师生交互诵读]

  (二)通过了解内容赏读品趣

  1、了解古诗文大意的方法指导:

  1)看看书中有关资料,说说你从诗中明白了些什么?

  2)一般读古诗或古文,可以通过“看注释”的方法,了解大概意思。

  出示本课“注释”,同桌互助,了解大意——你又明白了什么?

  全班交流,进一步准确了解大致内容——直译古诗并增加师生个人的理解

  2、古诗欣赏式诵读指导:

  1)自由读一读,看看哪句诗最有画面感,可以让你眼前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划“曲线”。

  2)想象画面,眼睛放得远一些——体会着诵读或背诵。

  3)指名读,闭目感受是中的画面和意境。

  3、名句积累式阅读法指导

  1)请再次自由美读古诗,把你最像记住的句子划“双横线”并背下来。

  2)交流积累的著名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三、扩大积累——学用结合,拓展诵读

  1、你最想把你背下来的名句告诉谁呢?准备怎样说?[读-背-说]

  2、看看这课的一组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谁知道?[板书:惜时]

  3、自由读一读后边的诗———指明读一遍到两边。

  4、你还知道哪些劝人珍惜时间的名句吗?[后一课;生活中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等]

  布置:诵读《长歌行》读好《明日歌》《惜时》

《长歌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诗人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导言:我们曾经学过《古朗月行》,谁给大家介绍或背诵一下?

  2.简介“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3.这是一首古代乐府民歌。

  二.朗读诗句,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练习朗读

  1.师范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齐读。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读自悟

  小声朗读诗句,根据注释,逐句理解大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推选出最贴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说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2)启发:全诗讲了自然界的什么现象?(自然界万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你体会了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

  (3)由此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识记生字:癸、衰

  六、导入学习《七步诗》

  1、刚才,大家学习《长歌行》时,非常认真,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七步诗》。

  2、谁知道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学生知道就由学生来讲,如果不知道,由教师来做简单介绍。)

  七、朗读诗句

  1、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注意读出抑扬顿挫)

  2、同桌间练习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

  八、品读诗句,想想每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据注释)

  九、作业: 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讲给你的家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弄懂诗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的家人听后,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学生畅谈)

  2、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各组推举同学与大家交流,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诗中写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喻兄弟相残)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总结: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六.导入: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熟悉的诗——《出塞》。谁能给大家背诵这首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八.根据注释理解诗文。

  1.组内讨论:每人根据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议。如解决不了,留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商讨,教师点拨。

  3.练习说出全诗的大意。

  九.通过具体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读诗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诗人对朝廷不能抵御外敌的一种失望,以及渴望出现“飞将军”李广式的英雄。

  十.举行“赛诗会”。

  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比赛式背诵)

  十一. 作业:预习《草船借箭》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

【《长歌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长歌行》古诗赏析01-25

长歌行的古诗译文01-26

长歌行古诗及译文04-02

古诗长歌行原文及翻译09-19

长歌行古诗原文及译文03-30

长歌行的古诗译文及赏析推荐03-30

长歌行古诗是什么意思04-01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04-0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0-15

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设计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