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现状分析: 现有的教学设计以谈话导入,直接抛出问题“黄山松究竟奇在哪儿呢?”,虽然能够快速引出课题,但略显平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关于黄山的视频,展现黄山雄伟壮丽的景*和形态各异的奇松,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黄山奇松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可以播放云雾缭绕的黄山山峰,配合悠扬的古筝音乐,然后特写几株造型独特的黄山松,并配以解说词:“在巍峨壮丽的黄山之巅,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树木——黄山松。它们傲然挺立于悬崖峭壁之上,姿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猜谜语、做游戏等,调动学生的积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我是小小导游”的游戏,让学生模拟导游,用自己的语言向游客介绍黄山奇松。
二、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状分析: 教学设计中对于“黄山松奇在哪里”这个问题的处理略显简单,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勾画、思考,缺乏层次*和深度,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奇”的内涵。
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会“奇”。
“奇”在形态: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形态特点,例如:“迎客松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伸出长臂,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陪客松像一位忠实的侍卫,守护在山间小路旁,陪伴游客欣赏美景”等等。还可以让学生模仿黄山松的姿态,并进行简单的表演,加深对形态的理解。
“奇”在环境: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黄山松生长的环境特点,例如:岩石裸露、土壤贫瘠、风吹日晒等,并让学生讨论黄山松是如何克服恶劣环境顽强生长的。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现黄山松的生长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可贵。
“奇”在精神: 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黄山松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黄山松身上学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让学生扮演黄山松,讲述自己是如何在悬崖峭壁上顽强生长的,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从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黄山松的精神品质。
2.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设计中虽然安排了朗读和背诵环节,但是对于关键词句的品析还不够深入。可以引导学生赏析一些描写黄山松的句子,例如:“饱经风霜、颜色苍翠”“姿态优美,枝干蟠曲”等,体会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黄山奇松的。
还可以鼓励学生仿写句子,例如:仿照“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蟠曲,如同一位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的句式,描写其他景物。
三、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现状分析: 教学设计中安排了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交流的环节,这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延伸活动,但是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升华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 丰富拓展资料的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关于黄山松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文化内涵。
2. 提升交流分享的质量。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并将探究结果以绘画、表演、制作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升华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通过讲述黄山松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联系,引导学生体会黄山松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四、 其他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地理、生物等,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黄山松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制作PPT课件、播放视频、进行网络互动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这篇教学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但在具体作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信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节课一定会更加精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能够带着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赏析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
教学难点:
领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之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黄山作为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壮美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其中,黄山松作为其独特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独特魅力。
二、赏析课文
探索黄山松的独特之处
课文中提到的最佳观赏点是哪里?请指读第二段第一句。(课件:玉屏楼)
赏析黄山奇松
当站在玉屏楼上,你能看到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松?请快速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回答。
深入品味课文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并用引号划出描述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
完成后,谁愿意来朗读一下?
迎客松的独特之处
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这棵迎客松被如何描述?请同学们描述一下。
这句描述迎客松热情好客的比喻是什么?你们能用同样热情的语言来表达吗?
迎客松的这种独特性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示。(板书:好客的主人)你能读出迎客松的这种热情吗?(指名读)
欣赏陪客松和送客松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描绘这两种奇松的句子。感受它们各自的独特魅力。
交流
展示陪客松或送客松的图片,学生猜测是哪种松树,并解释理由。
通过阅读课文,准备一下,用课文中的语言更详细地描述。
小结:陪客松、送客松之所以如此著名,源于它们各自的独特形态,这也是人们赋予它们名字的原因。
三、课外拓展在黄山的松林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各种形态迥异的奇松,还能领略到其它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已经组成学习小组,预先搜集了大量关于黄山的资料,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各小组的补充介绍。
五、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上网查找更多关于黄山松的资料。
板书设计:
迎客松: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陪客松:绿色的巨人、千姿百态
送客松: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黄山奇松说课稿10-31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9-14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0-28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09-21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10-07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11-13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2-18
语文黄山奇石教学反思11-20
二年级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1-18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