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在词语教学中,紧紧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结合上下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对有些词语采用读对话、看图,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的手段来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爱迪生吗?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件演示)
2、自读课文:读音字音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生字辨析
(课件出示)生字:
yóu音序:y字义: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物质。
油部首:氵组词:油画、汽油
结构;左右造句:我喜欢画油画。
jiǎn音序:j字义:1、查2、注意约束
检部首:木组词:检查、早检
结构:左右造句:老师在检查我们的作业。
chá音序:c字义:翻着看。
查部首:木组词:检查、查字典
结构:上下造句:老师正在检查作业。
tuán音序:t字义:圆形的。
团部首:口组词:团结、团体
结构:全包围造句:团结起来就能打败敌人。
yán音序:y字义:热、炎症
炎部首:火组词:阑尾炎
结构:上下造句:我的耳朵发炎了。
zé音序:z字义:批评
责部首:贝组词:责怪、责备
结构:上下造句:我受到了妈妈的责备。
chì音序:c字义:责备、多、广
斥部首:斤组词:斥责、怒斥
结构:独体字造句:爸爸斥责我不懂礼貌。
kuā音序:k字义:表扬
夸部首:大组词:夸奖、夸口
结构:上下造句:小红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jiǎng音序:j字义:称赞、表扬
奖部首:大组词:奖励、奖品
结构:上下造句:老师奖励我一朵小红花。
4、词语积累
重点词:恍然大悟:忽然醒悟。
迟疑:拿不定主意。
环顾:向四周看;环视。
三、知识拓展
同学们,谁愿意给大家介绍爱迪生呀!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方面有发明外,在其他化工领域也有不少创造。爱迪生一生大约有两千项发明创造。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因为他除了有一颗好奇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四、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爱迪生的聪明智慧,下节课我们用心去看看他是怎样救妈妈的,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源: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点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 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2、同座拍手读。
3、加上动作表演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
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
(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
1、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指名贴)、画(全班学生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
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学生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表达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学习的词语更好。
(充分展示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3、有能力的学生还可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平日分析】
学生平日广泛的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也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鲸的画面,所以学生一定会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鲸的更多知识。
【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
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出声读文,读后画出生字新词。
2、读后组内交流自学字词情况。
3、全班交流本文介绍了关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三、鲸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哪些特点?再读课文了解
这样设计整体把握事物的特点,培养了概括能力,为学习下文打下了铺垫。
四、课堂练习
1、选择正确读音:
上腭(e e) 哺乳(ru lu) 捕获(bu pu) 立即(ji ji)
2、形近字组词:
鲸( ) 肢( ) 滤( ) 肺( )
鱼( ) 枝( ) 虑( ) 柿(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 因为鲸是用 呼吸的,又因为鲸是 ,所以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 。
⑵ 文章分别以鲸的__、__、__、这几方面具体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
这样设计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鲸的几方面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说明】
《珍珠鸟》是人教版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个十分美好而动人的故事,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与呵护下由害怕人到完全信赖人的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同时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和我为什么会赢得珍珠鸟的信赖;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珍珠鸟的资料。
2、熟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课件,感受鸟儿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就生活在这样鸟语花香的世界中,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鸟儿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更多的情趣,今天,老师也要给大家介绍一种鸟儿,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珍珠鸟。
2、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珍珠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你想知道些什么?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⑴ 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对我的信赖?
⑵ 我为什么会赢得珍珠鸟的信赖,哪些句子写出作者对小鸟的喜爱。
⑶ 信赖创造了怎样美好的境界。
⑷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四、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⑴ 找出珍珠鸟活动变化先后的词语。
⑵ 文章通过几件小事写珍珠鸟开始信赖“我”?
2、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对“我”的信赖:
生1:我从“神气十足”这个词感受到小珍珠鸟已经开始不怕人了,它很自由、快乐,甚至很神气,觉得人在它的眼里再也不是庞然大物了。
师:那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神气十足是什么样的吗?
生表演,全班同学表演读。
生2:我从“落、站、啄、跳、撞”这几个动词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在扩大,若不是它开始信赖我了,它怎么会这么自由快乐呢?
指导朗读,感受小珍珠鸟的自由快乐。
生3:……
生4:……
3、“我”为什么会赢得珍珠鸟的信赖?
生:那是因为“我”对它的喜爱与呵护。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
生1: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这充分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满意之感、喜爱之情,在这种喜爱之情的驱动之下,“我”为珍珠鸟精心营造舒适而温暖的巢。
出示课件(珍珠鸟的巢),指导朗读,感受作者的用心良苦。
生2:“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
师: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欣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 。”
(学生补充“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生3:……
生4:……
师:然而这些都定“假如”,我是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此时,我们已经完全能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爱,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没有“我”对珍珠鸟的爱,就没有珍珠鸟对“我”的信赖,那么,这信赖产生了怎样美好的境界呢?
4、信赖创造了怎样美好的境界?
生: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出示插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作者面带微笑看着小鸟。
生2:我看到小鸟落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
师:此时,小鸟把“我”的肩膀当作了什么?
生1:美得梦。
生2:森林里的一棵树。
生3:自己的家。
……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这只珍珠鸟,扒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什么梦?
生1:……
生2:……
师:多么富有诗意的想法,此时,作者看到这只可爱的小鸟,笔尖一动,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齐读。)
师: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把这句话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吧!
生:齐读。
师:此时,小鸟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让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美美地感受一回。
生:齐读段。
师:是啊!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岂止是我和珍珠鸟之间呢?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因信赖而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画面。
师:看了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生1:爱心无处不在,世界充满了爱。
生2:有爱就有信赖,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3:……
师:是啊!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只要人人心中充满了爱,美好的境界处处有(板书)。
五、课外延伸
请你依照作者内心的感受,说一句信赖感言。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太阳是大家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诗歌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一起游玩,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教学理念: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太阳是大家的, 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方式以朗读、感悟、联想等为主导,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激发学习语文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教学目标:
1、会认“彤、陪”两个生字,会写“彤、陪”等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全诗,并进行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体会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理解诗歌含义,体会作者的拟人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说一条谜语,大家来猜,好不好?“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抬头看天空。”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 (出示“太阳”图)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导入新课,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入新课。)
3、有人说太阳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也有人说太阳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家,还有人说太阳是个辛勤的园丁。在诗人眼中,太阳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诗人薛卫民的一篇关于太阳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赶紧拿起手中的课本,自由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都读通顺后再停下来。
2、这么美的诗你喜欢吗?把最喜欢的那个小节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3、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很高兴。让大家也来分享你喜欢的小节吧。谁来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听。
4、喜欢不同小节的同学各选一名代表轮读,读完后请同学自我评价,教师相机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再指名读,逐节检查朗读情况,为下面有重点地学习生字词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最后让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把自已当成学习的主人。)
5、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6、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情况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设计意图:诗歌的.文辞很简单,但含义却不易领悟,教师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层次和浅显的含义。)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看谁识字快,方法好,学会后,同桌互相考考。
2、谁能把自己好的识字方法与大家交流?(指名汇报) 3、(课件出示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书写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5、教师有意识的挑选几份学生书写作品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
一、 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同学们,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七色光之歌》)
2、伴随着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太阳是大家的》。 (设计意图:伴随着《七色光之歌》的音乐进入课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很自然地为“揭题”效劳。)
二、精读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把你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第一节:指导朗读“彤,红彤彤”。
① “彤”在平常读第二声,组成ABB型叠词时读第一声。
②“彤”在字典中的解释就是红,三个表示红的字连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一起读出它的味道来。
(2)第二节:体会拟人写法,感受太阳带给大家的温暖。 ①回想太阳在一天中,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②假如你是这些鲜花、小树还有小朋友,太阳暖烘烘地照着你,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高兴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让别人听出高兴,把你的舒服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让别人听出温暧。
(设计理念:朗读也是有层次的,此处让学生在想象说话、在评读范读中,领悟诗歌的节奏──舒缓,感悟诗歌的韵味─
─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所描绘的画面。)
③同学们,太阳带给鲜花、小树、小朋友的不仅仅是快乐、舒服。它还带来了暖暖的爱!这样的爱流淌在细节中,要靠同学们去发现!请你们再用心默读第二小节,想想从哪个字,哪个词中发现了太阳的这份爱?(“洒”、“拔”、“陪着”、“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把太阳当成()来写,运用了()的手法,把太阳写活了。
④你们喜欢这样的太阳吗?那就把你对太阳的喜欢之情表达出来吧。和同桌比一比读第二小节,看谁更能读出你对太阳的喜爱之情?如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⑤除了诗中写到的,太阳还为大家做过哪些好事?小组交流。
请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把自己说的编成诗句写在书上第二节后面,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诗人。
(设计理念:抓住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想象说话,从而变封闭式阅读为开放性阅读。既帮助学生更好地充实了对诗歌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了语言,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还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努力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3)第三节:
大家和太阳相处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可是一天过去了,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下啦!她要去哪儿?用诗中的语告诉我。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及组成的词,并认读“肯、脖、输、跪”四个二类字。
2、能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
3、通过看图和学文,教育学生懂得全面看待自己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短处和同学的有哪些长处。
2、《骆驼和羊》的幻灯片、本课重点段落的幻灯片、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 :
同学们,(指着投影出现的骆驼和羊的.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它们长得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
就因为一个长得高,一个长得矮,两人都认为自己的高好,自己的矮好。于是就发生了比一比的故事来了,大家想不想知道?(齐读课题:第十五课《骆驼和羊》指导读好“骆驼”一词。)
二、读文、看图、初知内容。
1、请听故事。――(听课文录音,起范读效果。)
2、自由读,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全文有几段?有几幅图?每一段和哪一幅图对应?
3、检查并认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
4、分组、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感悟词句。
1、看各张投影片,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预设学生心理:他们为高好还是矮好而争论,都在夸耀自己的长处互不服气,所以争论起来。)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他们俩的傲慢、肯定的语气。
4、指名感情读第一段的两句话:
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高比矮好。”
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矮比高好。”
5、听了同学那么有感情地朗读后,你有什么问题提出?(读这两句话,提出问题。)预设学生问题:骆驼怎么证明高好?羊又是怎么证明矮好?他们各自怎么证明自己的长处的?
6、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骆驼和羊怎么证明自己的好的。划出骆驼和羊证明的地点和动作。
7、四人小组表演骆驼和羊证明的方法。其它组评议,体会、感悟“围墙、茂盛、扒在、脖子、摇头、不肯、认输、又窄又矮、大模大样、跪下、钻进”词语的含义。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2、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没有看到别人的长处。3、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短处,不断改进自己的短处,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2、同位互说,全班汇报说,说说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3、总结谈话。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就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做事更出色了。
4、他们俩争过不停,后来要找谁评理呢?好,我们下节课来看看老牛是不是也这样说的?
五、作业 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附板书: 15、骆驼和羊
骆驼图 羊图
抬头、吃到、树叶(长处) 抬、扒、吃不着(短处) ――长得高好
跪、低头、钻、进不去(短处) 大模大样进去(长处) ――长得矮好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关注和热爱身边的事物和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那”、“满”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展开想象,关注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1)一朵朵,一簇簇,形状多,色儿艳,绿叶中,它最美。
(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鲜花、星星,读好词语。)
2、小朋友喜欢鲜花和星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鲜花和星星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先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一下这首小诗吧!(播放动画)
2、这么美的小诗,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读好轻声。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最、满地、一朵、真、一颗(读准字音)
喜欢、那里、星星、花儿、睡了、数着(读准轻声)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节。
1、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课件出示)美吗?美在哪里?
颜色这么多,这么美,用一个成语怎么说?(出示卡片,读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2、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美丽的花丛中,你最想干什么?(出示句式:看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我真想)
3、小朋友想象力真丰富,也很喜欢这夏天满地的鲜花。看,这位小姑娘也被那美丽的.花儿陶醉了。(出示图片)看,她说了什么?(出示第一节)
4、自由读,边读边想想你知道了什么?(结合板书:多、美)
5、指导朗读,抓住“满地”、“这里……那里……”、“比……还多”等词读出鲜花的多。
6、加上动作、表情读。(配乐练读、指名表演、想表演的一起来。)
四、学习第二节。
1、过渡:夜晚悄悄地来临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睡了,这时候,天空中最美的就是那闪闪烁烁的星星了。(出示图片)
2、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呀?看到这么美这么多的星星,你又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出示句式:看着天上的星星,我觉得。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真想。)
3、那这个小姑娘在干什么呀?(出示图片和第二节课文。)
4、指名读,结合指导朗读。(“花儿睡了”要轻一点,抓住“满天”等词读出星星的多。
5、配乐加动作读。(练读,同桌读得好的,你就夸夸他,有点不好的,就帮帮他。指名表演,想读的一起读。)
6、配乐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片,(出示)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老师很喜欢这幅画,所以就仿照着课文写了一段小诗。我只写了一半,你们能帮我写完吗?(出示:我最喜欢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这里,那里,真比还多。)
3、再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出示:落叶、蝴蝶、牛羊图片。)你能像老师一样仿照着课文写一段小诗吗?(出示:我最喜欢,这里,那里,真比还多。)
六、指导写字:“那”、“满”。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树林能抗拒狂风、阻黄沙、隔烟雾、挡噪声,给城市,给人们带来整洁与安宁。
2、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爱护树木、草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树林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课文配套的课件、幻灯片。
2、歌曲《小松树》的磁带。
3、一枚卡纸做的军功章。
4、课前让学生了解狂风、黄沙、烟雾、噪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去一个城市走走。(在钢琴声中看城市风光图的幻灯片)
说说,这个城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家说得没错,可你知道秘密在哪吗?是因为有一群群特殊的卫兵在日夜守护着它,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绿色的卫兵。(揭题,齐读)[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城市,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对绿色的卫兵油然而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入情入境,观看录相
a)想了解他们吗?好,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b)谈谈你所了解到的?(生说,师做相应的板书)[以看录象的直观形式,不仅生动,而且文中一些重点词不说自解。]
三、自由读课文,学习重点段
小朋友们了解得还真不少,会看,会听,还会思考,真不错。哎呀!战斗开始了,绿色的卫兵同来犯的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a)打开书本,边读边找出写战斗的部分,用划出敌人的表现,用波浪线划出绿色卫兵的表现。然后同桌分工合作读一读。
b)指名小组合作读,后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读给大家听听吗?哪一组先来试试?(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再读,使感情更深层次地得到体会。)
c)随机理解挽起手臂筑成长城。[这儿通过边读边演的方式更能激发读的'愿望,教师却忽略了]
d)分角色引读。
e)进行想像说话训练,体会绿色卫兵的功劳。
小朋友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这是一枚军功章,只有立了功的人才能得到它?你觉得老师可以给绿色的卫兵带上吗?说说你的理由。[通过没有绿色的卫兵,会()。的讨论,反馈交流,更深层地认识到绿色卫兵的功劳,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表演读
看来这军功章带在绿色卫兵的身上一点也不过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绿色卫兵的这种勇敢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吗?
指名表演评价再表演[由于时间关系,安排的环节太多,课堂中没有实施。也许与前面的读结合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五、总结
绿色卫兵的勇敢确实值得敬佩,不过你们的演技也很值得敬佩,把掌声送给自己。
a)小朋友们,此情此景,你想对这群可爱、可敬的绿色卫兵们说些什么呢?
b)了解了绿色卫兵的作用,今后的你会怎样做?
我代表大家谢谢你,代表我们的城市谢谢你,代表我们的地球妈妈谢谢你!
c)音乐渲染气氛,以画激情
这枚军功章带在了这名卫兵的身上,但功劳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吗?是呀,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让我们拿起画笔,今天我们在黑板上种下我们心中的那棵小树苗,相信!明年在义乌这片土地上,充满生机的小树会一棵棵挺立起来。(在音乐声中一组组上台画画)
d)让我们再一次满怀赞美和感激之情,来读一这篇文章吧!
[最后以画激情,在音乐的渲染下,通过说服性的言语,学生明确了城市的美丽需要靠大家爱护草地,树木,多植树才能实现]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11-28
教学设计方案10-05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8-26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7-05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9-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9
教学设计方案3篇11-12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