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
上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今天,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样一个话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讲述的故事,故事原来的题目叫做《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2、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梳理课文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读课文后的理解。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1、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⑴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真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⑵ 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
⑶ 齐读第3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 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 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3、读5~8自然段,思考:
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
4、转眼问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⑴ 出示: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⑵ 默读感悟:
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⑶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教学资源
只有善于向生活学习的人才会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在本组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渐渐把生活的美丽与丰饶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好奇,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意趣。所以,本组课文只是给学生采撷了生活的几片叶子让学生欣赏,这些还不足以概括生活的林林总总。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开发关于本组的教学资源。现建议如下:
一、编撰生活美文的辅助读本
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每人找一篇描写生活感悟的美文,然后经过筛选,选出二十篇左右的生活美文,把这些生活美文编撰成一册子让学生阅读、收藏。
当然,当学生在进行本组口语交际后,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生活小感悟也编撰在生活美文里面,让学生一起分享。
二、开展传递格言小背篓活动
教师可以在黑板报上开设一个格言小背篓,每天由一个同学介绍一条自己收获的生活小格言,由这位同学带领大家一起理解、背诵。这就是传递格言小背篓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肯定能够收获很多生活的道理。最后,教师可以把大家曾经记诵的格言打印发给大家留做纪念。
上面两点是我就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发关于本组教材教学资源的建议,其实,我们能够实践得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6月2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5、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6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20xx年3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还记得课文讲了哪两几个关于爱的故事?(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2、这是发生在冬日黄昏的两个故事。冬日的黄昏,天气是那么冷,此时此刻,就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内心很是凄凉的乔依却发现了另一个受困的老妇人。这节课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乔依和老夫人的故事。
二、抓住言行,体会爱。
1、静心默读2-8小节,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在感受特别深的词或句上作好记号,并联系上下文简要地写一写你的感受。
2、学生阅读批注,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不要忽视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3、交流。有哪些文字打动了你?
(1)爬到车底下放置千斤顶脚腕蹭破了手蹭破了手上沾满油污衣服也脏了
感受:修车的困难,修车活的费劲,不是一般人会去干的。
(2)没穿袜子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顾不得擦流出来的血
感受:虽然修车活很累很脏很费劲,然而乔依却不怕脏不怕累,而且是很卖力地帮助老妇人修车,这帮助是真心诚意的,是源自于内心的。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些句子读好吗?
小结:此时的他如此卖力地为老妇人修着车,而事实上他自己的处境如何呢?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向描写乔依生活状况的句子。
投影显示:乔伊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
妻子已经怀孕至少8个月,但还得经营餐馆。
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
读了这些句子,想想此时他帮助老妇人的情景,你还想说些什么?
在风雪交加的乡间公路上,乔依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内心十分凄凉,但他看到在寒风中又冷又怕的老妇人时毅然走上前去让我们齐读第四自然段。
这就是乔依,当他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却还想着帮助别人,再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3)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理解:什么是天经地义?
乔依把什么视为天经地义?
由此可见,帮助别人早已经是乔依的`一种习惯。多么质朴的话,多么让我们感动的话,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一起朗读第6小节。
4、正是因为乔依的助人是无私的,所以当老妇人给他报酬时,他笑着对老妇人说引读第7小节。
过渡:老妇人开着车走了,她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后,来到了一个小餐馆,她打算先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5、默读课文9-11小节,思考:
(1)老妇人看到了什么?
(2)她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交流(1)那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女店主?你能结合课文中女店主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说说吗?(热情服务,乐观)
交流(2)
6、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充满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7、引读:她关上店门,走近里屋
8、多媒体显示:她不忍心叫醒他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地,亲爱的,乔依
问:从女店主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乔依是女店主的丈夫;互敬互爱的好夫妻;对生活充满信心。
因为有了爱,云驱雾散,因为爱,未来值得期待。
三、升华主题。
1、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动的故事其实都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爱。
2、多媒体投影。
(1)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2)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3)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4)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读完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要告诉大家吗?
3、小结: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而女店主对丈夫也是充满爱意,对生活充满信心。他们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都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但是这爱之链的缔造者仅仅是这三个人吗?
4、完成板书: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5、总结全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请你也来说说自己对爱的理解。
投影显示: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
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
在生活中,我要说:
爱也许是
爱也许是
6、同学们,只要你播种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收获爱的雨露。
四、作业
1、搜集关于爱的主题的名言。
2、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⑴小组交流。
⑵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⑶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⑴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⑵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⑵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⑷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⑴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⑵配乐朗读。
⑷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⑵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⑷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⑵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加粗字的意思:
⑴( ),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②不信( )
⑵举头望明月,( )。
举:①向上抬();②全()。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
1.复习巩固字的笔顺规则,归类掌握字的4种间架结构,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积累词语,大部分会用。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听、记句子的能力。
4.初步培养表述亲身感受和参与活动的说话能力。
5.通过逐项对照自己的行为及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议,初步养成言行一致、尊敬国旗、尊敬长辈、热爱老师、帮助同学、上学不迟到、专心听讲、按时回家、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7种笔顺规则和4种问架结构;看图说话;复习10项行为规范要求并进行检查评议。
教学难点 :
10项行为规范检查评议,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评议的结果真实性程度较难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学过的7种笔顺规则;复习5种基本笔画名称,巩固学过的字,掌握汉字的4种结构,提高识字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听、记。写句子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人,明确学习任务。
1、看书交代学习任务。(第1至5题)
2、回忆已学的识字方法,说明今天要进行集中复习、巩固。
二、有机结合,综合练习
1、复习笔顺规则,练习第一题。
①示:十、人、点、你、同、小、国,读一读。
②指名7个学生在黑板上按笔顺规则写一写,其余学生各自练写两个。同时想一想,你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③反馈:a.指名说一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b.找一找,还有哪些字也是这样写的?
④小结:笔画笔顺不仅是识字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写好字的重要条件。
2、复习笔画名称,练习第2题。
①读题,想想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示:(5种基本笔画),指名说说这5种笔画的名称。也可同步用媒体演示这5种笔画,注意这4种笔画的区别。
③让学生照例用直线把字与笔画连起来。
④反馈小结:a.用实物投影仪示一学生的练习或用其他手段出示,进行反馈矫正。并让学生说一说,如:船的第8画是横折弯。b.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也是识字的一种基本方法。
3、复习间架结构,练习第2题。
①由第2题引人:谁能说说船、课、过、奶各是什么结构?(指名说)
②读题目3,想想: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③出示:冷、过、雪、国、病校、园、星、起、座,说说这些字的间架结构。
④以这几个字有几种结构开头,用有有还有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⑤根据结构分类把这些字写下来。
⑥反馈。是否能正确区分,可根据学生做的情况,每个结构补充说几个。
⑦小结:间架结构也是识字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结构,识记字形就不需要一笔一笔地记(独体字除外),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记,这样识字更快更好。
4、小结:笔画笔顺、笔画名称。问架结构是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我们要学会,更要会用。
5、复习词句,练习第4、5题。
①读第4题,说说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A.读词语。(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注意正音)
B.说说回家、新年等词语的意思。
②读第5题,想想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A.指导:听写句子首先要听清老师讲什么,然后要记住,才能写出来。
B.练听。老师说一句,学生复述一句。内容是: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句式的短句。
C.听写句子。(先听,自己复述一下,再写下来,然后读一读是否对,同时注意标点。这里的读、复述当然是不出声的)
③抄写第4题中的词语,每个两遍。
三、课堂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
2、认识刂、冫、人、灬四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1、字卡
2、画有冬天和夏天小树的黑板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小树吗?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可爱的小树的课文。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利用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习惯。)
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引导学生学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辨义。
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剩余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汇报,反馈。
(识字的教学我采取先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习,再分组学习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先明确感受一定的识字方法,再交流。)
认识偏旁刂、冫、人、灬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11-28
教学设计方案10-05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8-26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7-05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9-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9
教学设计方案3篇11-12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