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3 09:49: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北京》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

  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

  矗立建设似的拼图图案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板书:

《北京》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老人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原因,感受老人热爱劳动的精神、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老人的语言。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武夷山、天游峰的资料。

  一、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2、检查读音

  3、重点朗读:颇 循 棱 豁

  4、朗读课文:四人小组采用拉火车的形式朗读一遍;再请一小组朗读展示。

  二、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的情感 。

  1、指名读课题后回答:根据课题说说课文属于哪一类文章?(人)它写的是哪儿的什么人?(在这儿把老人的样子让学生找到)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天游峰?

  2、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作者在描写这位老人时,重点描写老人的什么?(语言)教师可以补充还有(神态)

  3、自学:划出描写老人语言及神态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

  4、交流:

  重点:语言————“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神态————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悠然、开怀大笑。

  感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理解过程中,练习有感情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

  2、请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评议再朗读。

  四、 课堂小结。

  1、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2、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怎样描写人物?

  五、作业。仿照这篇课文,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北京》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读,想机指导读流利。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而小徒弟不光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谁想别人没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板书:

  想别人所没想到的

  大徒弟画满

  二徒弟许多

  小徒弟两只刚露头——巧(不知多少,给人想象)

《北京》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

  3、体会到北京的美,从而建立起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关看图:

  ⑴ 课文中有几幅图,图上分别画了什么?

  ⑵ 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你知道了什么?

  3、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本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⑵ 学生分别在图中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楚中央、前面和中间的方位。

  ⑶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⑵ 结合上下文和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⑶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

  5、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⑵ 结合课文和图画理解生词。

  ⑶ 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6、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学生读后,教师提问:

  哪里最美?我们要爱什么?

  ⑵ 讨论:

  在这一自然段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七、课堂练习

  刚才小导游们在网站中,查询到了很多有关北京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公园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请小导游把你们在网站中看到的、听到向游客们介绍,好吗?

《北京》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3、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北京》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

  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北京》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怀周围的人。

  教学重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要关怀周围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给生字注上拼音。标好自然段序号。

  2.再练习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丢字、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听的同学要认真,看谁听出问题。

  二、阅读感悟,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思考:

  1.“半边井”什么样?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画一画

  说说“半边井”的样子。

  2.鹿港人为什么要修半边井?默读课文,用括号标出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找、标

  (2)个别发言。

  (3)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体会“半边井”历史悠久。

  (4)当我介绍完半边井的来历时,游客们都会露出敬佩的表情,还会说

  (5)出示句子 鹿港镇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重点讨论“为什么说鹿港镇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6)你就是去半边井的一名游客,听力介绍,你会说:个别读句子。

  进一步体会鹿港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说说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讨论。

  四、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中的《我是苹果》

  板书设计:

  半边井

  历史悠久 样子独特 人情味浓

  课后反思:

  学生能够讲出修建“半边井”的目的,结合实际说出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但是读的不够充分。

《北京》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会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2.会读指定的词语,并用“鲜艳”写一句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发展学生的思维,感受星期天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会读指定的词语,并用“鲜艳”写一句话。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好》这篇课文,老师要求课下大家把课文背诵下来,谁来把课文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下面大家试着背诵一遍课文。

  课下小组长检查每个组员的背诵情况。

  二、练习

  习题3:

  教师指导学生读词语:应先让学生把词语读一读,读不准的进行指导。

  指导用“鲜艳”写一句话的时候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原句,想想这句话中“鲜艳”的意思,再练习口头造句。

  最后指导书写格式:把造句的词语写在前面,后面画一条破折号,再写句子,最后加上标点。写完后读一读。

  习题2:

  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体会到了课文中小朋友们星期天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呢?找几个学生说说。

  那你希望自己的星期天怎样度过呢?

  写话练习:请你写一写你的星期天的快乐时光

  三、总结

  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全文,感受星期天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请你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四、作业

  背诵课文,并用“鲜艳”写一句话。

  课后反思: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认真,能够用“鲜艳”说话写话。

《北京》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想说的愿望,调动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爱说的兴趣。

  教具学具:有关春天资料。

  观察春天,准备有关的图片或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悄悄地来了。你喜欢春天吗?

  2、齐唱《春天在哪里》。

  3、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

  二、口语交际过程

  1、想一想: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要求:看谁观察的细致,说的清楚。推荐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要求:评出最佳发言奖

  条件:观察独特,与众不同

  表达清楚、完整

  同学喜欢听

  4、每组派一、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5、评出最佳发言奖

  6、说一说: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7、画春天。

  1)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用笔画出来。

  2)图画展示。

  3)介绍自己的画。

  三、小结:

  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板书设计]

  春天来了

《北京》教学设计10

  教学设想:课前让学生向家长了解玻璃窗上的窗花什么样,怎样形成的。课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难点 学生很少见到诗中描写的景色。

  电教手段 课件 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美丽图画

  丰富多彩

  24、玻璃窗上的童话 轻轻描画

  美丽童话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效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你们见过冬天的另一个美丽的景象吗?那就是开在玻璃上的美丽的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些窗花美不美。

  二、检查预习,指明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默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在小组中学习。

  四、交流学习收获。

  五、学习5个认读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集中说说。

  六、你看到过玻璃上的窗花吗?说说他们像什么?

  七、指导朗读,读出喜爱的心情。

  个人赛,小组赛

  八、积累词汇。

  轻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话激趣。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通过照样子写词语,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北京》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北京》教学设计12

  知识目标:

  1、认读5个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玻璃窗上冰花的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外边冷,屋里热,于是在玻璃窗上就会出现什么现象?你仔细观察过那结在玻璃上的窗花什么样?想不想知道书中描写的冰花什么样?指名猜一猜。你猜对了吗?看课文。

  二、自学课文,读准字音。

  1、先拼读认读字音

  2、放在文中再读读。

  三、读课文。

  1、练习读。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解决。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全文写了几小节,每节写什么?想一想,和本组同学说一说。指名说。

  2、你最喜欢哪小节,为什么?读给大家听。

  3、“丰富多彩”是什么意思?书上介绍的图画内容都有什么?

  “……”是什么意思?你再想象一下还会有什么图画,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指名说。

  4、这么普通的冰花,在作者眼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像童话故事一般有趣。为什么?(由于作者仔细地观察,又加上他丰富的想象。)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想象。

  五、练习有感情地读全文。

  板书设计:

  24、玻璃窗上的童话

  美丽的窗花

  丰富多彩会变化

  观察 描画 当作家

《北京》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读生字并组词。

  6,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全班抽认生字卡。

  2,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

  1,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

  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

  立、、似的、拼图、图案、大厦

  二,课文,理解内容

  1,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

  ⑴齐读该段,提问: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⑵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⑶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第三自然段:

  ⑴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⑵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样呢

  ⑶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⑷体会读。

  ⑸课后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⑴请人读,边听边想:北京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⑵老师介绍:

  是啊,北京有闻名世界的故宫,万里长城,这些宏伟壮丽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到处是绿树,鲜花争奇斗艳到处盛开,就像一个美丽无比的大公园,令人留恋忘返,北京处处是凌立的高楼,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你喜欢北京吗

  ⑶激发情感再读此段。

  3,品读全文:

  ⑴首尾段齐读,中间段落分组读。

  ⑵体会感情反复品读末段。

  三,扩展活动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北京》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北京的夜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读指定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的夜景很美。

  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产生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写字

  教学难点:写字

  教具学具: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阅读课文:

  1、你觉得北京的夜景怎样?

  2、再读课文,找一找北京的夜景哪美?

  3、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同时指导朗读:

  (1)第一自然段:

  灯火辉煌:想象是什么样子?

  句子后是什么号?

  这句话该怎样读?

  (2)第二自然段:

  高速公路怎样美?

  边读边想象美景。

  说一说:

  还有的灯象什么?

  “看见了,看见了!”该怎样读?

  (3)第三自然段:

  大厦小区怎样美?

  边读边想象美景。

  (4)第四自然段:

  “北京的夜景真美呀!”怎样读?

  (5)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读生字,巩固字音,熟悉字型。

  2、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3、范写

  4、学生描红仿写修改。

  四、练习:

  1、读一读词语:

  一条一盏一座一片

  一条条一盏盏一座座一片片

  2、仿说。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北京的夜景

  公路串宅

  一条一盏一座一片

  一条条一盏盏一座座一片片

  [作业]

  自己出题给同学做

《北京》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8个字。

  能力目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

  情感目标: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人们为我们创设了许多神话故事,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谁来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1.自己读课文,看课后认读字和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读准字音。

  2.读读下列词语:

  帝俊 羲和 扶桑 轮流 违反 烤焦 苦不堪言

  尧 羿 疾飞 爆裂 箭囊 红光四溅 安居乐业(困)

  3.读课文,把句子读流利,了解课文内容。

  三、感悟课文结构,练习讲故事。

  1.读读课题,说说“羿射九日”的意思。

  2.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自己读一读,想想原因是什么。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帝俊 羲和 汤和 轮流 违反 苦不堪言

  3.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经过?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是怎样射掉九个太阳的。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尧 神弓 神箭 爆裂 凉爽 派人 罢手

  4.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结果?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射九日以后怎么样。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只留 安居乐业 拥立

  5.讲一讲《羿射九日》的故事。

  四、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一个给同学们。

【《北京》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

2.北京版《瀑布》教学设计

3.《北京》教学设计15篇

4.《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5.北京版《小老虎的狗妈妈》教学设计

6.北京版第六册《动物的互惠互助》教学设计

7.《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8.《雨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