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快快乐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快快乐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快快乐乐》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快快乐乐》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首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以活泼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欢快地向我们诉说着学校生活的感受。儿歌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了儿童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了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听说能力训练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轻松──互动──体验”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会写5个生字,能用“亲亲热热”、“快快乐乐”等词语说话。
2.喜欢阅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会背诵。
3.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愿意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快乐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现在的表情怎样?(师做笑的表情)谁来形容一下?你们猜猜我为什么会笑?(生猜。)
师:一是因为老师爱你们,一看到你们课堂上专注的神情老师就开心。还有一个原因,是个小秘密——我发现了快乐谷!想和老师一起去吗?快乐谷的谷主龙龙为我们准备了一篇课文,谁要是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那快乐谷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好,让我们坐上快乐的小火车出发吧!(课件出示小火车。)
师:沿途有一些独特的小风景,对你读课文会有很大的帮助,快来看看吧!(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音节词。)
(点评: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理解课文埋下伏笔。学习形式新颖,学生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高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主动认读,初步感知
师:风景欣赏完了,有的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课文了,那什么是课文呢?我们已经学完了句子,由句子组成自然段,由几个自然段组成了课文。每篇课文都有题目,龙龙给我们准备的课文题目就是《快快乐乐》。(板书课题)看拼音读课题,再看汉字读课题。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自然段这个新朋友吧!看大屏幕,自然段开头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请你和我一起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点评: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熟,让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参与。)
三、互动体验,能动内化
师:下面龙龙想听听谁读得好!(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段写的是谁?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快乐呀?
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想一想老师、同学对你的关心。要有节奏感,词和词要读得紧凑些,谁愿意试试。
师:(范读指导)我也按捺不住快乐的感觉了,让我也读读行吗?谁敢和我比赛?
(用“亲亲热热”说一句话;间休时间播放一首歌。)
师:休息过后我们来看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这个场面就在我们的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吧!(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谁愿意来开启快乐谷的大门?(指名读课文。)
师:课文你们读得这么好了,那这一课我们要会认、会写哪些字你们知道吗?在书上把他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看看你们认不认识。
(课件出示字词,认读。)
(点评:熟读课文后识字,是教科版小语教材的一个特点。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跟所要认的字反复见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对它们有初步印象,这样可以降低识字难度,减少生字的回生率。)
师:玩了这么久了,字宝宝要回家了,你们能带字宝宝回家吗?(出示课文,把要认的字的拼音去掉,并背诵课文。)
四、总结导行
师:今天大家在快乐谷玩得怎么样,你能用快快乐乐说一句话吗?你有什么收获?(生谈。)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让我们和快乐谷说再见吧!
《快快乐乐》教学设计2
一、 设计理念
本课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为切实提高学生跳跃能力而设计的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健身、启智、育人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多样的跳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模仿小动物跳跃的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进取向上、活泼愉快的心理素质。
2、发展学生自然的跳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和摆臂与蹬地协调用力的动作方法。
3、在跳跃游戏中,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促进骨骼、肌肉的匀称发展,培养学生上下肢的协调、以及双脚轻巧着地动作的连贯协调能力。
4、通过集体活动,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与观念,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5、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守纪律、听指挥和活泼有序活动的良好品质与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难点:摆臂与蹬地协调用力
五、学习法:
1、体验:通过老师的引领和学生的分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探究:学生想象力丰富,在练习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方法来提高跳跃的技能。
3、展示:通过学生的个体展示,使同学们直观的获取跳跃方法,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更为有利学生掌握跳跃动作。
4、拓展:利用“竹竿舞”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新完成游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难点
起跳与落地相互协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初步学会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并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2、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掌握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
3、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勇敢顽强意志品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流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强度
组织形式及安全措施
愉悦身心
1、游戏
“小动物模仿秀”
2、拓展游戏
“揪尾巴”
1、准备上课。
2、情境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小动物模仿秀”及“揪尾巴”游戏。
3、语言激励,及时评价。
1、课堂常规。
2、进入预设情境,模仿教师并创新动作练习。
3、积极参与游戏,并保护自己。
【《快快乐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10-30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26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08-09
教学设计08-23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优秀02-04
《老王》教学设计12-01
雪儿教学设计10-07
猫教学设计12-30
《雾凇》教学设计10-13
观潮教学设计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