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1 13:32: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1

  课题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板书设计

  教后记

  教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

  二、新授出示教科书第101页例1的场景图。

  提问: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提问: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提问:(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指航模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指航模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出示“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

  2、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3、提问:(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学生观察、交流

  教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练习4、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5、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6、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7、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在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3、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

  完成练习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

  1、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知识的有效建构。

  本节课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复式统计表和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既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认知,又为后继的学习提供准备材料。接着通过提出对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才能作答的问题,让学生先遇到具体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数据来解释,并让学生尝试运用,从而切实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敏锐性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恰恰是统计观念的精髓所在。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又能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发展而来的,初步感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2、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楷纸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经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并且通过比较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进行猜测。

  师:在体育课上你们玩过投球游戏吗?根据你的经验猜一猜:投球时单手投得远,还是双手投得远?结果与什么有关?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大多数学生认为单手投得远)

  2、探究验证,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表)

  (1)引导发问:①根据上面的表格能比较出结果吗?

  (能,但是比较困难)

  ②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应该画统计图来比较)

  ③画什么统计图来比较更合适呢?(条形统计图)

  (2)讨论: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两组数据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1:用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出第一活动小组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情况。

  生2:在一个统计图里将这两种投球情况表示出来。

  (3)引导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

  ①学生动手制作并进行展示。(情况一:制成两个统计图;情况二:制成一个统计图)

  ②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哪种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投球的结果。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在一个统计图里表示出两种投球情况,更容易看出投球的结果)

  (4)明确将两组数据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里表示出来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3、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图

  (1)小组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组成。

  (2)讨论、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只是需要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组的数据。

  4、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①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②汇报探究结果。

  (2)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3

  知识背景和目标定位:

  《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基于以上认识,把《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

  1、观看科技展录像。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

  2、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这几年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情况,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参观人数呢?

  3、课前我已收集了近几年来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并把它制成了这样一张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表 20xx年4月

年份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
人数(万人)24183036365460

  出示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 )年到( )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

  你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计算)

  4、能不能不通过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直观得看出20xx年到20xx年人数增加最快呢?(条形统计图)

  但是,我在科技馆发现了他们用这些数据制成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课件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纵轴表示?

  (2)每年的参观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上都找到吗? 谁来指着说一说。

  (3)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参观人数的?(板书:点:数量多少)

  (4)思考:目前这幅统计图也只是反映出了统计表里的信息,还不能解决刚才问题?

  看来这个问题有必要我们研究研究。我们不妨带着下面三个问题来看一看。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2、深入探究

  (1)哪年参观人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到哪年人数没有变化?哪年到哪年人数增加最快?

  分析:回到前面的问题,在统计表中想知道参观人数增加最快的是哪年到哪年,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那现在能直观的看出来了吗?(通过线的陡度来看)

  板书:平—不变

  陡—快

  (3)借助这幅统计图,体会一下这几年参观人数整体变化情况。你是怎么看出的?

  让学生看整条线段,感受整体趋势。

  课件演示整体上升的过程。

  你们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上升的趋势的?(板书:线)

  总结:通过折线的起伏,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正是这种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补充板书:增减变化)。

  3、为统计图起名字

  你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让学生根据这幅统计图的特点,自由起名。(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4、预测

  能不能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来猜想一下,20xx年会有多少人来参观?

  总结:同学们,这只是一种猜测,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来参观,还要年底再作一次调查。

  5、感知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我们已经对折线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想想,生活中你还从哪儿见过折线统计图?(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三、实践应用。

  1、分析折线统计图

  出示马鞍山师范附小四年级春季收费标准统计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有什么想说的?

  总结:全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免收学杂费了,这项改革是真正惠及到咱们千家万户的好事、实事,使得大批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儿童能重返校园,是义务教育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聪聪、明明两人患病期间体温变化的统计图

  请学生当小医生,分析一下聪聪和明明体温变化情况。

  3、“小华学习了折线统计图,觉得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很明显,就去文具店作了调查,并绘制了一幅统计图。请你认真观察分析这幅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不同文具的销售情况)

  (1)让学生体会到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则需要制条形统计图;若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则制成折线统计图。

  (2)如果想让它合理,怎么在这张统计图上作一些简单的修改?(改成条形统计图)

  (3)做完这个问题后呢,就给咱们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条形统计图,这个问题其实是以后要研究的内容,你们刚才的发现已经很了不起了。

  四、拓展。

  (课件图文并茂出示)探究我国历史,于上古时代已能看见统计图理念的身影。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显示已使用“分组”的观念区分大、小事,并运用实体的图像表达所观察到的事象。

  到商汤推行井田制度,把地划为九块,形如井字,八家各分一块为私田,中为公田,显见井田制度已略具统计图之轮廓。

  到宋代,南宋史学家郑樵的图谱思想等,则与现代统计图表的制图原则相近。

  至清朝,统计图已广泛的制作与运用,包括农工商统计图、交通统计图及教育统计图等。至今,统计图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也演变出形式各异的统计图。除了我们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外,还有柱形统计图、饼形统计图、面积统计图、雷达统计图等等。

  师:孩子,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无穷无尽的变幻,造就了无以计数的物象形态。其实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天然的统计图,看(课件出示树的年轮)这不正是大自然的杰作吗?

  五、教学反思。

  我教学复式折现统计图这节统计课的内容,感觉有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课的时候,我力求做到让孩子们在感知单式折现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体会到二者的局限想以及复式折现统计图的优点。复式折现统计图便于比较两个数量的变化情况;便于比较两个数量总体发展趋势和阶段发展情况;同时对发展的数量作出简单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我尽量将课堂设计的内容丰满一些,训练点广泛一些,同时在发现中获取学习数学的乐趣。

  但是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没有备透学生。

  首先,学生的课前复习没有做好。

  课前,我应该让孩子们做好单式折现统计图的复习,在复习中巩固绘制的方法,技巧。即:描点,标数,连线。毕竟这是四年级的知识,时隔一年时间学生已经将知识遗忘差不多了。另外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这节复习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做好了复习,那么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一定会得以突破。

  其次,对于此类统计学的数学知识,应该给学生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例如:某一数量总体呈现何种趋势;某一阶段呈现什么趋势;波动较大;平稳发展等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如果教师能够相机真确引导,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中感到无话可说了。课下我问过许多同学为什不举手回答问题呢?他们说,不知道怎么说服清楚。

  第三,教师过于相信学优生,导致出现绘图马虎现象没有及时更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又一次清楚的认识到备课更应备好学生,不能单凭自己的“一厢情愿”设计课。要知道,再好的预设,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这样的生成才会精彩。一堂课可以不完成教学任务,但必须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毕竟我们的课堂不是作秀。平时中求发展才是真正为学生着想。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4

  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3、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课题:等可能性与公平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呢?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首先我们来到足球场,足球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出示足球比赛主体图)你们知道足球比赛是怎样决定谁开球的吗?

  师介绍足球比赛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

  你认为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公平性相关的知识—可能性。[板书课题]

  2、抛硬币试验

  现在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我们来做抛硬币的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

  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40次)。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并与实验前的猜测进行对比。

  为什么有的组记录值比1/2小,有的组记录值却比1/2大?

  师:1/2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念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抛40次硬币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大,这也是政党的。当实验的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1/2。

  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2012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几个准备走棋的同学正在为谁先走而犯难,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红说的游戏规则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指针停在红色、蓝色、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

  既然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那你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转盘,使这个游戏规则变公平呢?

  2、P100第2题

  出示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的s转盘,其中红、黄、蓝、绿各占1份。

  问: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域呢?如果出现疑问可进行小组讨论。

  一定会是25次吗?

  师:这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动100次时,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老师转动此转盘,决定由男或女先开始走棋。

  3、练习二十第3题

  通过转转盘,该男(或女)生先来抛骰子。下面,我请男生用长方体的骰子,女生用正方体骰子掷。这样是否公平?

  为什么不公平?(面积最大的那个面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试验,验证结果。

  4、练习二十第1题

  那就正方体骰子来决定每次所走棋的步数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男女生掷骰子走棋。

  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我为这学生准备了大量教具,包括情境图、主题图、做一做及练习2的转盘,长方体及正方体的骰子、同学们也都准备了硬币。由于准备充分,且整节课教学环节以操作、游戏贯穿,所以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学习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

【五年级统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统计教学设计

2.《统计》教学设计

3.统计教学设计15篇

4.《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5.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6.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7.《蜜蜂》教学设计

8.《南辕北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