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27 13:31: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时间

  一、创设情境。

  1、 下面是四年(1)班小组学习成绩统计图,你能在当中发现什么吗?

  四年(1)班小组学习成绩统计图

  2、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1、用多媒体出示有关的图表数据。

  2、讨论,汇报。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探究作准备。

  5分钟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

  四、总结;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

  3、计论并尝试画《复式条形统计图》。

  4、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5、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6、全班汇报交流。分析: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学生独立分析,说一说分析的过程。

  2、独立完成,反馈结果

  3、独立完成后汇报

  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对比中归纳出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20分钟

  10分钟

  (四)教学效果评价:

  1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2 书本第102页练习十九第1题作为测试及反馈。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回顾旧知

  出示20xx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怎样制作?

  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

  老师又提供了20xx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

  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想想,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前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四、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试一试”。

  2、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3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水彩笔、两种颜色的纸板条、

  课前谈话:

  认识我吗?通过我们上节课做游戏,我了解了你们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听到老师的夸奖什么心情?不用回答,老师从你们的表情已经看出来了,你们的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高兴极了是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入课堂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共有多少人?其中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你们知道吗?那么,我们就现场统计解决吧!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2、你们填写的是一张什么表?(统计表)下面老师也带来了一组某地1985~2000年城乡的人口数量统计表(课件:例1统计表)

  3、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谁最多,谁最少,除了统计表,有没有更形象,更直观的方法呢?(统计图)

  5、太巧了,和老师想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和统计交朋友,(板书)

  二、单式条形统计图复习: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统计图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①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②数字不写行吗?③还缺少什么?(标题)

  2、那你能把这张统计图绘制完整吗?现在就请你和你的同桌商量好,你绘制的是城镇,还是乡村的统计图?(选好了吗)接下来挑战开始,比比谁最先、最出色的完成任务!

  3、让学生独立说是怎么绘制的?再请其余学生评价。怎么样?

  4、刚才绘制的统计图都是直直的、条形的,这样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显示两张统计图)老师也制好了这两张统计图

  2、刚才只有两组数据,如果有3组呢?那要画几张条形统计图?4张?5张……你有什么感觉?(停顿)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统计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如何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统计图呢?(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讨论)

  4、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改进)

  ① 这两个条形图分开画好,还是合在一张图好?为什么?(挨着比较起来更方便些)

  ② 变颜色:当学生说颜色变一变时,(故意装傻)他说了什么?怎么变?为什么要变颜色?你们觉得有道理吗?那我没有颜色行吗?(空白)可以吗?我们选择其中一种,这样行吗?对啊,都用同一种颜色就分不出哪个表示城镇?哪个表示乡村?

  ③ 除了用颜色区分,还有别的方法吗?(条纹…)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条纹来表示。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要使其他人也明白,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标出图例)

  ④ 加图例:同学们真了不起!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想出的方法和大家是一样的,在统计图的右上角(课件显示)用图和文字加以说明,他们把这个叫做统计图的图例,“图例”是视图者能够看懂统计图的关键,所以,人们在绘制这种统计图时,往往要先确定图例!

  ⑤ 标题:完整了吗?(标题)

  5、像这样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统计而制成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6、观察比较区别:在我们四( )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制好了这张完整的复式统计图。下面,请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7、课件出示统计图:通过读统计图,你想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启发?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8、我们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同学们,我们学到的知识就要学以致用,下面老师想知道你们对于语文、数学、英语和电脑,更喜欢哪个学科呢?(全班分成4组)

  第一步:小组内调查的,并把调查的人数填在2号作业纸上的统计表中。

  第二步:请根据你们收集到的数据制成复式统计图。(要求一人执笔,其他同学监督。)

  (2)欣赏学生作品(每组一名学生拿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① 正确评价这组同学制的怎么样?(同意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评价)

  ② 老师在这张作品上送一个笑脸

  让其他同学认为自己的作品上能送笑脸的请自己表扬自己

  2、拓展练习

  (1)同学们,今年在我们国家有几件大事发生,那么,令全世界瞩目的是什么事吗? (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图象)

  (2)教师配合图片解说:(这就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和平和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20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共设立了958枚奖牌,其中金牌302枚、银牌303枚、铜牌353枚,在这次异常激烈

  的角逐竞争中,究竟花落谁家了呢?)请看:北京奥运会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银、铜

  牌统计表。(同学们能根据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请大家绘制在3号作业纸上。)

  北京奥运会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银、铜牌统计表

  金牌数/枚

  (3)观察你画的复式的条形统计图,你能从图上发现哪些信息?

  (4)请你预测一下,我国代表团在2012年第30届英国伦敦奥运会上将有什么表现吗?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距离2012年伦敦奥运会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通过分析,你想对祖国的运动健儿们说些什么?

  (6)让我们再一次回顾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的风采吧!(课件出示:配乐欣赏图片:)

  五、归纳总结:

  1,这些运动健儿们都是靠他们的奋力拼搏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老师希望:你们能像他们一样,充分利用生命的每一分钟,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有能力在不同的领域为我们的祖国争光、添彩!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看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可真大!生活中很多需要统计的问题,了解了我班的男女人数。课后,把我们四年级()班同学在双休日活动的男女生人数制成一份式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看你能发现什么?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4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自主探索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讨论和交流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地联系和区别。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四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1-3年级)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表的过程。再加上上节课刚学习了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因此本节课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能够发现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难点是:根据从统计图中发现的信息,说明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

  1、自学.展示.点拨指导教学法:此方法贯穿整节课的始终,通过让学生自学可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展示交流可以锻炼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点拨指导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2、合作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以教法促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应是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停车场如何给各种车辆设计车位呢?出示105页例2的复式统计表,这是甲乙两停车场的管理人员,对停车场的各种车辆进行统计,画出的统计表。下面我们一起对他们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甲乙两停车场都是轿车最多,面包车比轿车的少很多,大客车的数量排第三,货车最少)。如何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更好的分析,让人一目了然呢?制成统计图。让学生回忆昨天学习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一边回忆,一边用课件演示纵向统计图的画法,最好能让学生产生并说出,数量太多,纵向条形统计图画得太高,能不能横着画呢?这时引出新课。(板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学尝试

  问:纵向统计图、横轴上表示的是什么?纵轴上表示的是什么?而横着画条形统计图,横轴上表示的是什么?(数量)纵轴的上表示的是什么?(车的种类)

  2、你能试着自己画出横向条形统计图吗?试试看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对学生的学习给与方法的指导。

  三、展示交流。

  (1)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学生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图。小组内评选出优秀的作业参加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画复式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这时应组织大家互相提问,形成争问抢答的局面。

  四、点拔指导:

  1、根据学生的交流,组织学生说一说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对两种统计图的对比,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

  归纳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他地方是相同的。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比较方便。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第106页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体会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交流信息。

  2、完成教材107页练习二十第3、4题。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加以解决。

  2、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用数据来说明、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认识、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感受到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

  教学难点:能绘制、补充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北京市气温统计图

  问:(1)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一幅条形统计图包含哪些内容?

  (4)条形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

  二、引导探索,建构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交流信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明: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通过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信息。

  2、师:红色直条表示北京市的气温,那么深蓝色的直条表示什么呢?

  问:你还知道些什么?

  3、填写下面的统计表,比较统计图、表,思考问题:

  (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4)你从图上还知道些什么?

  4、归纳:

  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评价?

  三、巩固拓展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说一说统计图中电脑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图中。

  生先独立完成,反馈交流,总结如何绘制、补充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指导完成“练一练”

  (1)观察图:说说污染指数的含义和每个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2)讨论:说说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为什么?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四、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多媒体出示)

  五、课外延伸,感知应用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几幅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学策略:

  合作交流、探索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引入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统计的知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105页例一的场景图)

  师: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见书上105页) 学生独立填写,师生核对,说说怎样才能不填写错误。 这个合计数你是怎么求的?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你能从表里面直接看出来吗?

  那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这你能从表中直接看出来吗?

  是呀,要想知道这些数据这4张统计表就显得不太方便了,这四张统计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个组的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就比较麻烦,你能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 探究新知,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

  1、合并统计表(展示课件)

  2、问:就这样行吗?你有什么看法?

  3、简化合并的表格

  4、问:对这一表格你有什么看法?

  5、课件演示,这四栏都是人数,我们能分的清是哪个小组吗?

  6、通常还要加上总计一栏

  7、你现在能一眼看出五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了吗?

  8、现在你觉得这个表格完整了吗?(加上标题和制作日期)

  9、总计一定要写在最后一栏吗?

  10、出示总计数在第一行的表格

  11、互换横栏和纵横内容让学生说说统计表应该怎么填?

  三、运用知识,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应用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在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1)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2)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3)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4)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

  (5)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拓展

  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生活问题进行调查并制成一张统计表,要求让同学看懂,并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表名、日期、表头、项目名称、数据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表的操作干扰学习重点。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复式统计表里并进行分析,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这就合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样,便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统计方法。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我在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能让学生深刻感知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在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不只是出现一个现成的统计表,而是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复式统计表该如何设计。学生已有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所以很快就能想到一些表中的内容。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片面的。我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起设计出复式统计表。在设计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感知“表头”的设计。

  在认识统计表时,我先让学生认识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数据表示什么。接着让学生说出不同格子所表示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先看横栏,再看竖栏。为下面在统计表中填写数据打下基础。我在整个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统计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集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调查统计自己身边的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意识到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改动较大的两个环节,从课堂效果来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只是时间还要控制好一点。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

  1、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知识的有效建构。

  本节课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复式统计表和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既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认知,又为后继的学习提供准备材料。接着通过提出对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才能作答的问题,让学生先遇到具体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数据来解释,并让学生尝试运用,从而切实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敏锐性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恰恰是统计观念的精髓所在。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又能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发展而来的,初步感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2、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楷纸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经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并且通过比较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进行猜测。

  师:在体育课上你们玩过投球游戏吗?根据你的经验猜一猜:投球时单手投得远,还是双手投得远?结果与什么有关?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大多数学生认为单手投得远)

  2、探究验证,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表)

  (1)引导发问:①根据上面的表格能比较出结果吗?

  (能,但是比较困难)

  ②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应该画统计图来比较)

  ③画什么统计图来比较更合适呢?(条形统计图)

  (2)讨论: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两组数据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1:用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出第一活动小组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情况。

  生2:在一个统计图里将这两种投球情况表示出来。

  (3)引导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

  ①学生动手制作并进行展示。(情况一:制成两个统计图;情况二:制成一个统计图)

  ②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哪种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投球的结果。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在一个统计图里表示出两种投球情况,更容易看出投球的结果)

  (4)明确将两组数据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里表示出来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3、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图

  (1)小组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组成。

  (2)讨论、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只是需要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组的数据。

  4、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①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②汇报探究结果。

  (2)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8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一、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初步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有关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共同来研究。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便于比较图例:不同颜色或底纹

  一目了然

  1、通过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不仅唤起了学生对统计图制作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而且在画图、比较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分开画图观察太麻烦,产生对复式统计图的认知需求,积累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2、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单式统计图的制作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体验新知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议一议,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进一步在统计知识与统计观念上加以提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相关事例的调查、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学到的知识来试着做一做吗?

  1、谈话: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吗?有谁知道北京奥运会奖牌前三名的国家是哪几个国家?他们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多少块银牌?那你们想知道吗?好!请看《北京奥运会前三名国家金牌、银牌统计表》

  2、观察这个统计表,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师:这是统计表,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有什么好处呢?(便于比较,使人一目了然)

  3、你能根据这些统计表里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吗?

  分组绘制金银牌统计图(教师巡视)

  4、仔细观察这两副统计图,如果我们要进行比较三个国家金银牌数量,你觉得方便吗?那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能不能将两副条形统计图合成一副条形统计图呢?

  学生交流。

  出示画在纸上的统计图。

  5、质疑:

  (1)这么多条形,哪个是金牌数,哪个是银牌量?别人怎么能看得清呢?你有什么办法?(学生自由回答)

  (2)现在只有我们知道不同颜色(或底纹)表示的是不同类别的'奖牌数,其他人能看明白吗?你又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学生回答后在统计图上补充。

  6、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的想法和大家的一致。他们把这个叫做统计图的图例。(板书)图例就是看图的人能够看清统计图的关键,像这种在一副条形图上同时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数量,我们把它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因此,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往往要先确定图例。现在请刚才做金牌统计图的同学再添上银牌的条形,做银牌统计图的添上金牌的条形,使它成为一副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7、比较:刚开始我们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现在我们又完成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你做的过程比较一下,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8、分析统计图,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北京奥运会上哪个国家金牌数量最多?哪个国家最少?

  (2)北京奥运会上哪个国家银牌数量最多?哪个国家最少?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p59、60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并分析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学校六年段共有多少人吗?其中男女生又有多少人呢?我们的班长了解了各班级总人数情况,并将了解到情况制成了以下单式条形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设置悬念,认识复式条形图的重要性

  1、老师说班长收集的数据还不够完整,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想到,各班人数分男女生,只统计班级总人数是不够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出示第二次收集的数据。追问:如果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一个班级的人数还行不行?显然仅仅用一种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是不行的。

  三、借助多媒体,自主学习复式条形图

  1、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制作?

  2、师借助课件展示制图过程,学生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学习体会,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

  3、师: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汇报。(各班男女生人数不同等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的多少,还便于分析和比较。

  2、 看图分析

  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本59页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一下,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

  纵轴每格代表几米?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相互交流。

  纵轴每个单位表示0.5米,最下面一格用折线表示省略。)

  从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结论)

  3、紧接着出示一个小练习

  课件出示: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直条表示冰箱台数,哪一种直条表示取暖器台数。

  4、完成课本60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五、深入生活,做小小统计人

  在研究过程中,同生们发现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女生比男生多。

  这是特殊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呢?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调查其它年级的情况,并制作统计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六、总结回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选形象大使的活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过程与方法

  1、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能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明年我们学校要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运动会,学校想在下面两位获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中挑选一位做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

  (出示运动员田亮和李杰的相关图片),问:认识吗?

  2、你希望谁担任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呢?

  学生各抒己见。

  3、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到底该请谁?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渗透统计的必要性,及统计的一般方法。

  二、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出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说说单式条形统计图由那些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名称

  横轴

  纵轴

  直条

  2、从这二幅图中同学们能够直观看出五年级各班同学更希望谁来做形象大使吗?

  3、根据学生讨论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探究新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

  1、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并板书:图例

  (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1、那么究竟怎样制作这张图呢?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3、学生看课件演示,了解制图全过程。

  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

  (三)、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五、课堂反馈练习。

  1、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直条表示冰箱台数,哪一种直条表示取暖器台数。

  2、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饮料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没有涂色并缺少直条上的数据。

  学生根据要求分析出那些直条代表甲品牌,那些直条代表乙品牌,然后在直条上添上数据,最后分析如果你是经理人,你今后会怎么办?

  六、自己动手,按要求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本课主题图)这是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表。你能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2、学生绘制,师巡视。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4、你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5、说说为什么纵轴0~8之间用折线?

  七、总结。

  八、作业:完成本课《实践活动》。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题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

  师:同学们,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学校都要组织我们大家一起春游和秋游,通过春游和秋游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体验大自然的美,而且能增加同学们的知识面。你除了学校组织的春游和秋游到过一些比较近的地方外,还跟着自己的家长或亲戚到过哪些较远一点的地方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师:如果现在老师让你选择一个远一点的地方去旅游,那你会选择哪里呢?为什么?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想一想:我们外出旅游在选择目的地时,我们通常要考虑哪些因数?

  (风景、气温、吃住、交通……)

  师:对!气温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数,因为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着我们旅游的兴趣和情绪。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夏天往北方去比较舒服,冬天往南方会感觉好一点。下面老师就选择了两个美丽的城市,一个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另一个是有山水甲下美称的(桂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个美丽的地方20xx各季度的平均气温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2(课件出示)

  二、引导探索,建构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提问:这张统计图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这张统计图同时反映的是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象这种统计图,我们就

  把它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通过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同桌之间可以相互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

  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通过相互的交流信息学会合作互助,在观察和信息交流中对新知建立了表象,初步了解和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

  师:淡蓝色直条和深蓝色直条分别代表哪个城市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讲述:在图的右上角用不同的颜色画了两个小方块,分别标出了两个城市的名

  字,这是复式统计图的图例,有了图例才能分清不同颜色的直条各表示什么数量。有无图例是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明显的不同之处。

  提问:根据图例、直条的'高度和直条上所标的数字,你能说出每个季度两个城

  市的平均气温吗?说给同桌听听。

  ⑴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在一张统计图中反映出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

  温状态,复式统计表也能在一张表中反映出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状况,所以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填写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110页,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填好后同桌可以相互检

  查。

  集体交流完成填表。

  2、看着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节相差最小?

  ②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呢?

  ③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④回答上面的,你觉得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呢?

  ⑤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教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搭桥铺路”、巧设“阶梯”,学生在认知和思维上“拾级”攀登。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进一步完善了新知,加深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的理解】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指导“试一试”。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提问:

  统计表中提供了哪些信息?统计图中的图例告诉我们了什么?你从电脑组的

  两个直条的高度看出它们所表示的人数吗?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指名回答后让学生在直条上标出数据。

  谈话:下面我们要给另外三个兴趣小组画直条,想一想应该怎样确定直条的高度?

  通过交流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人数是5的倍数,直条的高度应与左边纵轴的

  标尺对应,如果人数不正好是5的倍数,要细致考虑比5的倍数多出的人数该用多高的直条表示,可以量出纵轴上每格的高度,再把一格大体等分成5份,并由此画出代表相应人数的直条。然后在直条上按年级涂上不同的颜色。

  学生完成后,要让学生在相应的直条上方标上数据,并与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

  核对。

  同桌相互检查直条的高度,颜色是否合适,有没有在直条上方标上数据。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获取新知后,内心产生了亲身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需

  要,本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体验数据的统计过程,分析统计信息,加深对复式统计图的认识和内化,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指导完成“练一练”

  ⑴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污染指数”的含义和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⑵分组讨论:说说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⑶提问: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侧重让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深化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四、回顾总结,整理新知。

  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理念:

  一、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统计学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是发展统计观念的基础;发展统计观念,又必须扎根与循序渐进地学习统计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建立,离不开实践和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发展统计观念,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统计观念的发展,具有过程性,只有落实好统计知识的教学,落实好统计活动的开展,发展统计观念的教学目标也就在实现过程中。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交流和体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认识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时,怎样才能一眼看出“甲乙两校哪个年级的人数相差最少”,这就需要“把同年级的两个直条画在一起”(即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这个认知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所以教学时我采用开放式,让学生同桌、前后、分小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在方格纸上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种教学方式与以往把统计教学仅仅理解为统计图表的教学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就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无论是新知的引入,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还是试一试、练一练都设计成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的丰富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合作、交流,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逐步产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方法。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p110~111例2、"试一试"、练习二十一、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加以解决。

  2、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用数据来说明、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认识、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感受到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寻找"最近发展区"

  1、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图

  师:观察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哪个班男生人数最多?

  2、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女生人数统计图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多?

  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1、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1)合并统计图

  师:这两幅统计图每1厘米长的条形表示的人数相等,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能不能看出二班男生人数多还是女生人数多?

  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呢?

  这样合并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板书:便于比较和分析)

  (2)感受复式统计图的特点(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

  师:这时统计图的名称还能像这样表示吗?为什么?该怎么表示?

  师:别人能不能从这幅统计图中看出二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怎样表示就能让别人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呢?

  用两种颜色表示就能看出来了吗?这样能看得出来吗?

  如果像这样表示能看得懂吗?你看懂了什么?

  小结: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板书)

  (3)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师:看现在这幅统计图,再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我们的什么统计知识很相似?

  想到了条形统计图,感觉这幅统计图是不是还缺少点儿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

  2、提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叫它复式条形统计图,简称复式条形图。(板书课题)

  3、教学例2

  (1)出示例2统计图

  师: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小组交流后汇报

  (3)出示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

  ①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②核对统计表数据

  小结:填写完以后我们要把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核对一下,避免出错。

  (4)出示问题并解决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来回答下面这几个问题吗?

  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城市平均气温相关最小的?相差多少?

  你是怎么知道北京市这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关最大的?相差多少?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既能对两级数据进行比较,也能对一组数据进行研究。

  (5)体会算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师: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师: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时候,你觉得是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

  小结:这是因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很直观地显示了数据间的大小关系,便于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2、指导画"电脑组"条形

  师:"电脑组"要画几个条形?分别用什么颜色来表示?

  师:五年级的18人,怎么确定条形的高度?你是怎么想的?

  师:不要忘记在条形的上方标出数据,并涂上颜色。

  3、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明:画的时候用空白条形表示。

  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展示学生作业

  师:你觉得在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师生共同小结:

  ①要看清图例表示的是哪种数量;

  ②要根据数据画出高度相符的条形,并标出数据;

  ③要注意填写制表日期;

  ④尽量使画出的的条形统计图美观漂亮。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分步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提问:

  师:哪些项目比较容易达到合格要求?哪些项目达到合格要求的难度比较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

  哪些项目男、女生水平差距比较大,哪些项目男、女生水平比较接近?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拓展练习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师:有没有可能下一周1张废纸也拾不到了?为什么?

  小结:爱护校园环境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不乱丢废纸垃圾了,我们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总结全课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六、课外延伸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复式条形统计图,请你收集一些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资料,下一节课我们搞一个信息发布会,请你来当主播。

  教学反思:

  设计这堂课时我一直在想着一点:相信学生的`能力。于是这堂课上,我一直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张单式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复式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中心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数据的观察,让学生主动去分析统计图,并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自认为处理的比较好的有: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教学前我翻阅了第一学段所有有关统计的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放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能做好的事我们不必手把手地教,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是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鼓励他。相信我,孩子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没有强制学生要怎样去做,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学生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在设计中,我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在教学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时,我不是教给他们方法,而是提出“有没有方法同时描述出男女生人数的情况?”促进学生思考,寻找最佳方案,在完成统计表后,提出“你能从这张图上看出什么情况?”,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深度的思考,寻找数学学习的价值。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统计知识在生活的应用,提高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中国最南端的位置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课件出示,给出了两地xxxx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你看懂了吗?

  2.从折线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授。

  1.两条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走势。在统计图的右上角,这个叫图例。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南北两地的最高气温情况,从图中就可以找出来。让学生找并说一说。

  3.对比:两条折线中,曾母暗沙每天的最高气温都高于漠河的最高气温。

  4.小组讨论:根据图中的气温走向,你能预测一下随着日期的推移,气温会怎样变化吗?

  5.从图中找出以下问题?

  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三、深入拓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正上方写统计图的标题。

  2.右下方标明制图的日期。

  3.根据两组数据的多少和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水平射线为横轴,竖直射线为纵轴。

  4.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

  5.设计图例。用实线图例表示_______,用虚线图例表示_______。

  6.根据数据的大小,分别描出两组数据的对应点,再根据图例连接各点。

  四、习题巩固。

  1、85页试一试,独立完成。

  2、85页练一练,独立完成,同伴之间相互交流。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显示数量的多少和进行数量的对比。

  折线统计图特点:可以显示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14

  一、情景导入。

  1、你们知道我们班同学吃蔬菜(茄子、土豆、芹菜、菠菜)的喜好程度吗,分别出示收集整理的四(2)班男女生喜欢吃蔬菜情况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图。

  3、说一说单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4、如果在统计图上分别表示出喜欢这几类蔬菜的男生和女生人数,该怎么办呢?

  引出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展示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6、根据统计图回答100页的问题

  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三、应用反馈

  (1)完成第101页“做一做”的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回答后面的问题。

  (2)、练习十九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相关事例的调查、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 激发情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

  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xx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实践活动(可以课后进行):通过调查,或上网搜集你感兴趣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看看你能

  从图中发现哪些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到统计的知识,你想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呢?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整个教学就是学生亲历探究,自主实践,分析处理的过程。反思整节课,留下了许多遗憾,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对统计图的解读,没有呈现一个坡度,从单式统计图过度到复式统计图,没有体现学生的探索欲望。2、课前的激励调动不充分,课堂气氛显得比较紧张,沉闷。3、过渡语言生涩,显得过程不紧凑,连贯。4、评价语言不丰富,缺乏明显的指向性。5、本课的研究点是学生多感官参与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感觉学生动口不充分,体现在生生交流的环节上,没有放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6、学生在生活中还发现很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出来,在以后的课上还应多加思考。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改正教学上的一些不足,认真钻研教材,继续学习课改的新理念,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真正把实惠带给学生。

【复式统计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4-05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4-02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03-27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3-28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4-18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4-21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04-12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04-09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04-20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汇编15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