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买椟还珠》教学设计

《买椟还珠》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13 20:32: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买椟还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买椟还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买椟还珠》教学设计

《买椟还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联系现实,探究寓意。

  【重点难点】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多角度探究寓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什么是寓言?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你熟悉的有哪些寓言故事呢?

  二、请一位学生领读课文《买椟还珠》。

  三、学生讨论,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读懂课文。

  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有哪些不理解的字是借助字典查到的。然后让学生进行逐句翻译,理解全文。

  四、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人物点评,多角度探究寓意。

  争辩:支持楚人的做法和反对其做法的理由。

  怎么看待郑人“买椟还珠”的举动呢?

  五、联系现实,课外拓展。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买东西的`话,作为消费者可以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什么启示?假如你是个生产商,你又可以从中领悟些什么?推广开去,这则寓言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六、学生归纳,谈本节课的收获。(从买东西一直到看一个人,都要看其本质的道理。)

  七、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撰写《新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了前两篇学习的经验,本课可以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买椟还珠”的寓意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备课人:初鹏

  备课时间:xx年x月x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文言文,今天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学会《买椟还珠》这篇短文。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己读课文,检查断句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纠正字音:辑玫瑰

  三、指导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读熟课文,借助书下注解,理解文意

  2、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

  四、全班交流,理解文章内容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其:代词,他(楚人)。

  2、熏以桂椒。是“以桂椒熏”,“以”是“用”的意思。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其:代词,指楚人。而:文言虚词,这里可以翻译为“却、可是、但是”。

  3、全文意思是:楚国有一个专门卖珠宝的商人去齐国卖珠宝,为了让珠宝畅销,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制作了一个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用桂椒香料将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商人。

  4、理解: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

  那个郑国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5、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了解韩非的资料,查找相关文章

  2、读一读,背一背书后古诗

  板书设计:

  买椟还珠

  楚人精心装饰

  郑人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10-30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08-09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26

教学设计08-23

古诗《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优秀02-04

泉水教学设计09-23

争吵教学设计10-31

dtnl教学设计11-23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1-11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