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4 10:08: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测导入

  出示两个纸盒(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谈话:这两个纸盒,看起来大小差不多,请你猜一猜,做哪个纸盒用的硬纸板多?

  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引导可以计算它们所用的硬纸板的面积,然后再比较)

  二、探究新知

  1、引导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启发:“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解法一: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6×5+6×4+5×4)×2=(30+24+20)×2=74×2=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3)比较小结: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体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应的长和宽)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自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的问题,那么这个正方体纸盒的问题你会解决吗?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组织交流反馈。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我们在求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由此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揭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练一练”以及练习四第一、二、五题。

  四、全课小结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概括性的语言说一说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五、布置作业

  做练习四第三、四题。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西师版第十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表面积?

  出示一个长方体,指名摸它的表面。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也会计算每个面的面积,今天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二、探究学习

  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1:制作下面这样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师:请大家想一想,这道题实际上是求什么呢?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人小组合作完成这个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汇报交流计算情况,教师总结学生的`不同算法,点拨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1:我们组是这样算的:8×4×2+4×5×2+8×5×2=184cm2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2+长×高×2+宽×高×2。

  生2:我们组是把6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后再相加。

  生3:我们组是先算“前面+左面+上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即:(8×4+4×5+8×5)×2=184cm2。

  师:为什么求出这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2就可以了?

  生:长方体6个面可以分为3组,相对的面相等,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一半,再乘2就可以了。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长×高+宽×高)×2。(师板书)

  师:观察真仔细,归纳能力真强。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简便?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桌交流交流吧。

  2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又怎样算呢?

  出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方法。

  汇报交流。

  生1:我是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生2:我是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计算方法来做的。

  生3:我觉得只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就可以了。

  师: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

  生: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是相同的。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2题。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评析。

  2、练习十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5-16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3-1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03-2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5篇[优选]06-14

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设计06-07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4-14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6-29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7-04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4-11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