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

时间:2023-01-04 08:17:20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教学心得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1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活动,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同步发展。

  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 动手操作,引发思维

  观察和操作,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清晰的表象,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感性认识是思维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基石。只有依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把知识的获得和思维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实践出真知,从而也培养学生爱思维,会思维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操作:拿出已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然后将准备好的沙子用圆锥体容器盛满后,再倒入圆柱体容器,看几次倒满,可以让学生多作几次。学生通过操作都得出三次可以倒满,并且几次实验的结果都一样。这时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知道圆柱体容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容积的3倍,若不计容器的表皮的体积,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就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3倍。反过来,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这样,学生在上节得出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 1/3。若用字母表示则为V=1/3Sh。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维推理,不仅使学生明白圆柱和圆锥体体积的关系,而且还牢固地掌握了圆锥体体积的公式以及计算方法。

  二、 质疑问难,启迪思维

  从原有的教学基础出发,通过直觉或逻辑的手段提出数学问题,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质疑的时机,把问题摆出来,使学生围绕疑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解疑的积极性。

  又如,我在讲解环形面积计算这一节课时做了如下设计:出示环形图介绍图中阴影部分为环形提出问题:图中阴影环形面积如何计算?

  数学教学心得2

  这几天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受益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教学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我觉得以上两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

  数学教学心得3

  我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在领导的重视下,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开展得如火如荼。聆听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通过讲课、听课、评课和讨论,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和体会。

  一、发现同事的长处,作为自己教学的指路牌。

  针对同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活动中我参与的是数学科比武。听了学校数学老师的课,收获颇多!以前总是觉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数学课堂也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优美深情的音乐配上幅幅动人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走进童话般的数学迷宫,如此“煽情”的导入还愁学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吗?课堂中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张口就说,提笔就写”,真正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人。教学生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数学课堂中教者既要轻松引领学生们走进生活,更要带着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环节中的分析导入到拓展延伸的环节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进生活,再将数学知识运用于我们的生活的过程。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就是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二、发现同事的不足,作为自己教学的警示牌。

  但也有极少数教师仍不能摆脱传统教法的束缚,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计算,去总结。没有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因此听起来也肃然无味,教学效果不佳。

  三、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这次的“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中,我进行了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这个内容的教学展示,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同事评议时发现的问题并不少。像什么要求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鼓励太吝啬等小问题不少,特别是对低年级的组织教学不得法是一个突出问题。

  这次评课时,同事们给我出了一些高招,使用起来非常管用。当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室里显得比较混乱的时候我说“一二三。”同学们马上会说:“坐端正!”多数同学都会坐端正并安静下来望着老师。如果这时还有学生在搞其它的事情,我就说:“一双手。”学生会马上说:“放桌上!”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把手放在桌上坐得端端正正的,个别还在搞事的学生也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检举。如果我希望学生的动作快一点,我就会说:“比一比,看哪个同学先做好!看哪个组先做好!”学生很快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做好。对做得好的学生我及时表扬他们,像“你做得真好!”、“你真聪明!”这些鼓励的话语经常送给学生,学生越来越听我的话了,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只要学生喜欢我的课,教学效果一点儿也不用担心。

  从学生上课不理我到学生想上我的课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体会到“课内比教学”活动提高老师业务水平的巨大作用,也感受到作为老师受到学生喜欢的乐趣。

  四、发扬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通过听课,我发现每位同事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我也有我的风格。用同事们的话说,我备课认真、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总之,我属于努力的教师,但缺少教育低年级学生的艺术。当我认识了自己的短处以后,我就可以对症下药,向同事们讨教教育低年级学生的方法,争取搞好低年级的组织教学,让自己所学在小朋友的心灵上起到美好的作用。

  这次“课内比教学”的活动,让我在听课、讲课和评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而且能以同事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同事的短处作为自己教学的警戒,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我发自内心地感叹:“这个活动搞得好!

  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深深感触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尤其是给我们刚出来的青年教师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回味无穷……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一节节课堂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这次活动让我想到了“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作为老师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同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定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教法。由此可见,“课内比教学”活动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数学教学心得4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本班学生人数多,并且大部分都是男生,调皮的学生比较多,基础知识差,学困生比较多,优生比较少等。根据学生的这些情景,在教学中,本人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参透教材,异常是学校进行“生本”教学后,我坚持用“生本”的课堂形式上课,改变全统的教学摸式,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个学期里,我根据学生的情景,坚持设计前置作业,在课堂里,为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进取思考等,我开展了很多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本事与他人合作本事。课堂上用学生自我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上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下头是本人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的总结:

  一、课堂模式的改变。

  每学习一个新资料时,我都认真备课,尽量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坚持设计前置作业,让学生做到先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讨论、汇报的形式上课。学生汇报时,提醒他们声音要响亮、要自信大方、要有礼貌。没有汇报的同学要善于聆听、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及时提出问题。遇到同学们都不懂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鼓励他们人人参与,做到充分有效。学生自我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我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才加以引导解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作业的批改和设置。

  作业的设置分两部分:

  (一)前置作业,以第二天学习的新资料为依据,让学生做到先学。

  (二)巩固作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依据。做到课后巩固。

  (三)作业的批改。在课堂上当面批改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研究到四年级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自觉性较差。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我都让他们当面改正,遇到他们不会的题时当面解释,直到他们把问题弄懂。尽量不让他们掉队。

  三、课前3分钟的落实。

  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我根据学生每一段时间的学习资料,进行了课前3分钟的指导。如:学习了“四则运算”后,我要求班长出几道对应的练习给学生做。而在后半学期里,我把课前3分钟改成24点的练习:每一天上学前,在课前3分钟由班长抽几道题有学生同学解答。经过指导和同学们的不断练习,同学们慢慢的掌握了解题的方法,最难得的是同学们都喜欢上了24点,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并且做的很快。直到学期末,我把24点停下来,同学们都不愿意。经过课前3分钟的实施,同学们的计算本事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

  四、每一个知识点过关。

  我坚持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后,都进行小测。在期末复习中,我尝试了用生本的考试方式进行(两评两研),每一个知识点出一份评研题,同学们做完后,首先小组交流改,遇到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我来解决。然后根据学生的情景进行分析,找出多学生错的题,进行评讲,然后让学生当面把试卷的错题改好。最终让学生仿试卷出一张试卷。我找出最好的一张复印再测一次。经过不断的评研,同学们对各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比较好。

  经过一个学期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四年级的的大部分同学对数学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好,同学们都十分喜欢上数学课,同学们的分析本事、解题本事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可是,还有个别同学的自觉性不够,还有一部份同学没有完成作业,基础比较差,上课不够认真,期末考试不梦想。这些同学还没有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学生在做题时出现错误等,这些有待以后继续努力。

  数学教学心得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教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已不能适用时代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现在我们倡导终身学习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同时,它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观,教育理念,改变被动教学模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经历两个月课题理论研究学习,深刻的意识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关键。数学核心素养是后天形成的,是在特定场合才能表现出来的,是跟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它是一种修养式的思维习惯,是一种智商。这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了新得认识,即使我们培养的孩子在未来可能不从事数学,但是我们要教会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在我们的启发下,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这个学期我接手一(2)班,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课堂纪律较差,而且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认真,不能围绕老师的问题思考,更不会举一反三。成绩中等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坐在教室里,只带了耳朵在听,不举手也不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我提出问题的时候漠不关心,就像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成绩差的同学干脆就不听课,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只有遇到我讲笑话时候才兴奋一下,过后就又是老样子。

  自从参加小课题研究后,我就改变了教学方法,从简单知识传授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数学空间,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首先要教学生数学的抽象,它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比如说符号意识,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学习数数,比如说原来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4只,请问现在树上有多少只鸟,我相信许多同学一看这立马报出答案是7只,但是如果我们细问,你能否数学算式来表示呢?你理解这个算式中“+”“=”这些符号的意义吗?可能有的同学就弄不清楚了,那么3+4=7这个算式是用数学语言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符号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符号带来的简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符号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带来的简便。接下来说数感,它并不是先天存在的,需要我们去培养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我们在教学生了解1L是多少的时候,我们就尽量举出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一瓶矿泉水是500ML,那么1L就是两瓶矿泉水的量。这样学生就更能感知L这个单位的大小。因此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加注意和培养的地方。

  其次是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这学期我们一年级下册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总是出现数位不对齐的现象,甚至许多人总是忘记借位打点,进位写小1的习惯,后来我了解了运算的核心素养就是抓住最本质的东西,计算最本质的还在数位上,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加强学生对数位的了解,后来学生明白了只有相同数位才能进行计算,个位只能在各位加,十位只能在十位加。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借位打点,比如你问别人借东西,需要询问别人,或者你也会打欠条,那么借位打点是通过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事物的发生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无论是对教材的开发研究,还是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会将这种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课堂中。现在通过实践教学验证,我们2班学生明显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从被逼学习到自觉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将继续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数学教学心得6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想象是人类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根据想象加工的程度和新形象新颖度的不同,可以将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训练,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尊重个性,为想象奠定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才能有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其想象活动才能得以继续和深入进行。苏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想象中的飞机》一课教学中,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色各样的飞机模型和形象的飞机图片,学生欣赏后展开了自由讨论。

  学生兴趣依然很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款飞机进行介绍,主要围绕飞机的外形、材料、色彩、美学观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学生对飞机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我让他们试图自己设计一架飞机。有学生说可以在外形上进行变化,让飞机的外表富有肌肉感;也有的应该改变飞机外表的颜色,现行的银白太单调;也有学生从飞机的材质上考虑,想寻找一种新型的材料,节约能源,美观又实用。

  这时,有学生尝试从飞机结构上进行想象,试图制造一种飞机,降落在机场的时候可以自动折叠,只有起飞后才打开。课后,我让大家自行进行设计,鼓励异想天开,然后在班上进行展览,学生不但画出了效果图,还有的运用纸板等材料做出了模型。是想象的基础,尊重个性并不等于放任。尊重个性就是在和学生平等交往中适度引导,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彰显个性魅力。

  二、参与实践,为想象提供素材

  想象是借助表象进行的。科学研究表明,表象储备越丰富想象活动就会越活跃,想象的加工创造程度就越高。反之,如果表象储备匮乏,想象就显得肤浅和单调。表象是借助人类的感觉器官进行的,小学生的表现储备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等进行组织和不断建构的。

  苏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线条的魅力》教学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几颗鹅卵石,让学生观察鹅卵石表面的线条和纹理。学生在观察出线条的粗细、疏密、长短等变化后,还有学生看”到了美丽的图案,有的像太阳,有的发现了人的头像,有的找到了小鱼、小鸟、怪兽等等。为什么学生能有如此的灵感呢?这与平时多方面的训练是分不开的。我经常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天边的云彩,并和伙伴交流,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说

  一说想象中的图案和物体。经常和孩子们一起信手涂鸦,漫无目的地挥动画笔,待作品完成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和欣赏,确定主题小学美术教学要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观察和实践活动,借此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展视野,为想象活动积累素材。应该说,这种积累活动是缓慢的,对想象的促进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

  三、丰富知识,为想象积蓄力量

  想象活动表面看来是学生思想的自然流露,好像是不可控制的自发行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性活动是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训练的,这种思维过程是有章可循的。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水平还很低,一般要借助具体可感的美术材料进行有目的的培训。

  教学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我设计的未来建筑》这部分时,有学生根据比萨斜塔的模样设计出了一幢富有独特外形的建筑大楼。他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建筑物都是笔直地矗立于地面,为了美化效果,建筑设计师通常借助于建筑物的外形大小和形状的变化等进行构思,如果能从建筑物与地面的角度方面进行设计,将会取得很理想的效果。这一想象就充分利用类比思想,将比萨斜塔的倾斜特点运用到了普通建筑物上,同时又结合了逆向思维,一般的大楼都是笔直的,为什么不能设计出倾斜的作品呢?

  敢于与众不同,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想,实在难得。

  四、善于追问,为想象注入活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想象性活动一般也是因为需要,不断追问,才生发出灵感的,这种需要有时候直接表现为“问题意识”,即对现实的状况存在疑虑和思考。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敢于运用想象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造,美化我们的生活。

  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圆圆的世界》和《方方的物时,由于两节课紧挨在一起,有学生问,为什么西瓜都长得圆滚滚的?那样真不方便,运输的时候太占地方,我们平时存放也很麻烦,容易滚动后摔碎。于是,有学生结合自己玩橡皮泥的经验,议在西瓜生长的过程中,给它筑起一个方方的“家”,让西瓜最终长成方方的模样。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想象力是康德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小学美术学科比文其他学科更具有自由性和发散性,为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提供了最上为宝贵的土壤资源。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应该是仅仅向学生传授的些通用的美术技能,而应该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审类能方这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教学心得7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标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

  所以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这样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而且各个年级的分层教学并不完全一样。下面我就以本人近几年在初三的教学体会谈谈初三的数学分层教学。

  首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因为初三面临中考,各个学生的目标也不一样,我通常把学生分成三层。分层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习状况。首先按学生成绩给予所有学生排序,分出理论上的三层。一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二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三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

  一目标策略的分层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一层数学基础要扎实,培养数学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让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二层充分调动积极性,使他们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数学基本技能。

  三层多耐心辅导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分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权利,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

  对一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激励他们努力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对二层学生突出一个“推”字,推他一把,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对三层学生突出了个“扶”字,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二课堂备课的分层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解决;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可定为:共同目标: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要求:

  一层:能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与不等式、函数的知识结合起来,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二层: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的问题。

  三层:会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教学心得8

  这个星期轮到我上教研课了,我选择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种诗意般的课文。但往往都是想想简单,做做挺难。当我选好了课文,我就着手查找相关的资料,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特别是像我这样转学科的年轻教师,一没经验,二没基础。可以说是两手空空,白手起家。虽然这样,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担当得起大家对自己的希望,希望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后来我选择了模仿名师的课堂。我找到一段有关严丽萍老师上这堂课的课堂实录,看完后感觉很好,觉得特别有感觉,所以我就照样画葫芦,甚至把严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当我整理好教案,心里还美滋滋的,这个课也不难上嘛。

  第二天我开始了我第一次试上,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有想跳楼的感觉,课一点上不下去,当我一个问题出来,要么没人理我,要么学生没有理解我的本意。最后下课的铃声响了,而我只上了课文的一半,后面还有很多很多……我知道我失败了,而且是大失败……我也问自己为什么严老师能上那么好,而我却是一沓糊涂。后来听了陈老师和苏老师给我的评课我恍然大悟,上课不是拿着教案演示一遍,必须要考虑学情,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的接受能力上,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毕竟还是存在差距的。就像我老是问他们“为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为什么是这样”……我的这么多为什么把我们的孩子吓坏了,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来回答我的众多“为什么”。我盲目的模仿结果是适得其反。

  放学后,我把自己“放”在书桌面前,一坐就是三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根据陈老师和苏老师的建议以及我自己的想法又重新开始写教案,做课件。第二次的教案我重新考虑我们自己学生的情况,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读,一次次读,从读的过程中呈现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秋雨的美。第二次试上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我怕自己又是一塌糊涂……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开始了我的第二次试上,刚开始在课堂上我还是没敢太放开自己,但感觉还是顺手的,一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学生的表现也不错,而且时间也差不多,而且我让自己看到了课堂的亮点了,紧绷的心慢慢放松,慢慢融入课堂。时间到了,课也结束了,当我走下讲台,苏老师和陈老师就给了我微笑的表情,听着她们点评:这一次比第一次好很多……

  磨课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你把课上下来,自己满意的时候你会很开心,会觉得很快乐,痛并快乐着! 也许磨课的魅力就在于此,让我们一次次去挑战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潜力。明天就要正式上教研课了,对于明天的表现怎样不知道,也不能肯定。但不管明天怎么样,其实已经没有关系了,因为我上教研课的正真目的已经实现了,因为我又成长了一次。

  数学教学心得9

  在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在实践和成长中不断被吸收。经历了一个学年的数学教学,感触颇多。新课程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接触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是用心感受的过程。通过经验进行思考和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和密集储存的过程,没有主观经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学生乐

  数学课程

  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二、从新课标看“学生”

  在学习和尝试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习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_。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数学教学心得10

  《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提高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例如教学因数与倍数时,我给每一位同学都编了一个号,然后根据因数与倍数的特点组织游戏,大家很快就掌握了。同学们学习兴趣非常浓,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二、自主合作探究,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

  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

  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

  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数学教学心得11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多,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数学教学心得12

  经历了新课改教学培训,在对新课程标准和数学新课改教学的研究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这次课改后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从书本的编排上来看,更注重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总结出规律、方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实现了较大的转换与提升,从传统上的整齐划一的知识性课程目标,到注意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从传统上的确定性或规定性的课程内容,到动态性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性;从传统上单一的课堂适应接受性教学,到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动反思、探索和创造,吸收了当今现代教育思想中有益的理念。正是由于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教材的灵活呈现,也使得我对于新课改下如何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和体会。

  我认为新课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就数学这门学科来看,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数学已成为了构筑当代文明的基石,也是社会变化的有力工具。我认为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就应该可以通过老师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图文影音让学生感知数学文化,让学生知道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高中数学三年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也试想着尽量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比方说在上《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堂课时,我用Excel进行现场的数据演算,让学生对二分法的思想理解得更加的清晰,我还给了两个例子让学生思考。

  一个是电视上的购物街中的猜价钱游戏,另一个是小时候都玩过得去扒沙子的游戏,学生感到非常的有趣,从而自发的动脑去思考问题,更深刻的理解了二分法的思想,从而也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也能用于生活再看现在的数学课本中,探究和思考是随处可见的板块,连每一章的小结也突破了以前由课本直接归纳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去回顾思考本章的内容,这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发——不要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方向一个暗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能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有一些我们预料不到的收获。这点我在进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的时候也有体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两个班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个班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由我讲授的,在另一个班教学时,由于考虑到前面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单位圆,三角函数线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尝试着让学生先自己看书,启发他们利用单位圆的对称性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鼓励一位学生上台把他的想法和发现讲给其他同学听,这位同学的思路比较清晰,但可能是由于有些紧张讲解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出了点错误。其他同学及时的进行了纠正,这说明学生们都在进行思考。我在学生讲解的过程当中也体验了一下学生的角色,提了几个问题,供同学们一起思考。学生这堂课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从作业中也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比先前的那个班要好,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时候给个机会让学生上台讲题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

  因为相比教授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态和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能在学习中不断地去体验着成功,享受着辛勤之后的喜悦,拥有成就感,这会成为学生日后不断前进的动力,使学生那些潜在的力求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从而学好数学。这是我新课改以后教学的一点体会,当然在新课改教学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有一些一时无法想明白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的参考资料基本上都是贴着新课改的标签,但实际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浪费精力;新课改后课本的内容改变了很多,虽然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首要的,但是高考分数学生也是看得比较重的,究竟会怎么有时会感觉某个内容的深度不好把握,讲深了课时不够,讲浅了又怕学生无法应对高考……

  总之,新课改也给我们教师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学习和探索空间,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把握课改的精神和实质,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剖析自身与教改存在着哪些差距,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与备课组的同事一起合作、交流,集众人的智慧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争取培养出一批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数学教学心得13

  通过学习《20xx年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这次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还要我们教者细心揣摩发现与数学背景相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数学教学心得14

  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实验学校选派青年教师郑莎莎、孙亚灵在西安空军工程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名师之路”20xx年春小学数学教学“未来课堂与问题化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议历时三天,俞正强、唐彩斌、牛献礼、刘延革等15名小学数学界专家做了数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和报告,他们流畅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植树问题》,抽丝剥茧,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几个公式归类到“段”和“点”的关系上,把最本质的东西简单、实在的教给学生。在学生不能及时举出例子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联系生活,让每位同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应用环节也能紧靠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又印证了不变的规律:占了几个“点”,少种几棵树。在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下,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

  牛献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打电话》一课,是对“以学定教”的充分体现。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尽快通知到所有人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易分析,学生能更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经历了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汇报展示和教师引领的过程,自己得出重点知识“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从而进一步验证猜想、发现规律。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教学,教师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做铺垫,最后的计算部分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体验式学习是为学生提供感兴趣且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秦莹老师的《一分有多长》,亲切自然,美妙的就像一首歌。课前的“经典咏流传”是前奏,引出关于用时的问题;精美的课件展示出的钟表是渐进,带领学生一步步体验秒针的变化规律;孩子们的两个活动是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一分钟是多少秒、以及时间不以人的感受做转移;深情的话语小结是尾声,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有了更好的收获;几个小练习的设计结束,贴近生活的练习,巩固了所学,同时结束亦是开始,学无止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整节课浑然一体,堪称享受。

  罗明亮老师的授课教会了我们一句话“人间至味是清欢,课堂至味是道理”。给六年级的同学解决他们五年级就存疑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敢于去自己提出提问、自己通过探寻去明白道理,继而通过道理去解决问题。教学不应该只知道“是这样的”,而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知识背后的道理。在不断地追问中让问题引向深入,分享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

  周卫东老师的《小鸭在哪里》则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创造力的惊人之处。整节课的风格极具童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鸭的例子,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其自由生长,继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深化、收获成功。这样的学习才能让人真正看到孩子学习的模样,体会到他们知识的增长,相机诱导、顺势而为,做到让学习真正发生。

  这些专家名师们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样的都做到了紧贴教材和生活。同样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培养了孩子们优良的学习品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白所学的本质道理。精彩的专题讲座更是一个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呈现,给我们的灵魂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长。

  会议的一首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歌名叫做《梦在前方》。“没有什麼能阻挡,风浪再大又怎样;只需要一双手掌,就有征服的力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些专家前辈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助力;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背后的推手呢?要想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学生体会思维成长的快乐,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走近名师、聆听名师,这次观摩学习让人深切领略到了大师们别样的人格魅力和课堂风采。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们坚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

  数学教学心得15

  时代在变革、在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有要改革、发展。在课改这一广阔天地里,我们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通过一天的集体听课观摩,让我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以他们各自的团队特色,给我们上演一场教育教学的视觉盛宴。在这7节观摩课中,既有全国知名教师团队的特征,又有区域教学的特点,对我们来说,他们的课堂教学代表着当前课改,有很大的学习意义。

  其中,来自北京的薛铮老师教授了《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薛老师代表的是吴正宪教师团队,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薛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列出算式,从而发现问题:因数和积,谁变了?是怎么变的?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发现规律,突出了教学的实效性。

  来自江苏的吴冬冬老师教授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极具特色的教学设计给我留下了印象。对于长方体顶点、面、棱的认识,以往的教授方式往往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来得出,而这节课,吴老师通过多媒体的图形、立体的动画,学生的实际操作,最后得出结论。真正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

  浙江的学俞老师教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给我印象最深,这整整一堂课中并没有使用任何课件,而是在课堂中就地取材,在纸包里装粉笔,用在课堂上的学生和教师的岁数、会场的人数,甚至用自己秃顶的头发来引导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学生们在俞老师诙谐幽默的教学中不间断的发现、思考,时时会有在场老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经典的反复问话“小朋友你今年几岁啊?”、“一共有a人,小朋友有30人,那么大人有多少人啊?”,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虽然没有使用多媒体,但精彩程度却不亚于年轻的老师有课件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小学数学教学年会所收获的教学经验,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欠缺的还很多,我们离那些名师的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教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数学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数学有效教学心得12-05

最新数学教学心得07-04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05-01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04-28

数学教学心得最新11-19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心得11-26

数学教学心得13篇06-18

数学教学心得15篇02-21

初二数学教学心得01-15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15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