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春节日记集合六篇
一天又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日记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日记 篇1
春节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最隆重的节日。我眼中的春节是热热闹闹的,欢天喜地的,团团圆圆的。这一天我最高兴了,因为我将收到许多压岁钱。
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还要吃灶糖。叫过小年。从今天起大家就开始忙忙碌碌了。开始大扫除,把家里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开始洗窗帘,床单,被罩。当然我还得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
二十四,五。爸爸妈妈和我擦玻璃。并带着我和哥哥给爷爷奶奶买新衣。
二十六,七。爸爸带我们买鞭炮,烟花和春联。买鸡鸭鱼肉和青菜置办年货。准备回爷爷奶奶家团聚。
二十八,九。爷爷奶奶家炸了很多麻花,蒸了很多年糕和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终于到除夕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前贴着对联,阳台上挂着红灯笼。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飘着菜香味。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每家都是灯火通明,炮声日夜不断。真是鞭炮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可以团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诉说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孩子们的成长情况。晚会开始了,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中的小品相声逗得我开心大笑。还有美妙的歌声和神奇的魔术。我和婶婶看精彩的晚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叔叔他们打扑克。全家沉浸在欢乐的笑声中……除夕夜十二点,新年的钟声与鞭炮声同时响起,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年初一大早,三五成群的人们开始拜年了,要说;新年好。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还要吃水饺。
春节日记 篇2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然后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然后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
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然后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齐包饺子过年。
春节日记 篇3
沉溺在以往春节,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里,那种白雪茫茫,银装素裹的静洁与美丽,我往往会穿好衣服就扑到院子里,搓着冻红的小手,喜滋滋的看着这片属于自己的领地,那种畅快与兴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但温室效应正破坏着这春节的和谐美景,这不是自然的错,这是人类的错,是那一个个工厂,一辆辆轿车,一把把斧头。现在,自然是奴隶,而人类成了统治者,那些频繁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就是大自然的起义。
还记得,洛杉矶的秃鹰之死吗?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有一只秃鹰突然在洛杉矾死掉。这只秃鹰名叫“轰炸机”。当时正准备用这只秃鹰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兽医们解剖了这只秃鹰的尸体后宣布,它患了烟雾诱发的肺尘病、血液中毒和血管破裂。各家报纸竞相报道,是臭名远扬的“洛杉矶烟雾”杀死了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员”。“洛杉矶烟雾”是一种光化学烟雾,最早出现在汽车城洛杉矶。看看吧,自以为在不断进步的`人类却会死在自己的手里,洛杉矶烟雾杀死了几百名无辜的生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不断逝去,人类却在抱怨自然的不公可自然却有他难言的苦衷啊!
自然正用它独特的语言向人类警告,环保界的人士已经觉察到了——不能再等了,再不觉醒的话,就要等到世界末日,无力回天的时候了。但是,仅仅少数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行动起来。现在每个人都知道要环保,但却没有多少人去真正做了,因此,环保要在心,在行动上,而不是在嘴上。
这个春节没有雪,但我不希望以后的春节还没有雪。
春节日记 篇4
唐山是我的老家,我最喜欢那里有趣的春节。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吃甜甜的,粘粘的麻糖,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甜甜蜜蜜。除了吃麻糖外,我们还要紧跟着吃年夜饭——饺子。
吃完甜香双美的`年夜饭,我们就开始了小孩子们最喜欢的项目——放炮。我们每个小孩子都拿着五花八门的鞭炮放了起来。只见烟花跑腾空而起,疾如闪电。
春节日记 篇5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俗话说:“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爷上青天,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王爷自上一年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这就是有关于祭灶的资料。
春节日记 篇6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次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你瞧,家家户户都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们家也不例外。我拿起一副春联,粘上胶水整齐地贴在门上,爸爸又将“福”字倒贴在门上。姐姐也在屋里忙碌着,她先拿起几只红灯笼,挂在屋子里;又把一串小彩灯贴在墙上,小彩灯一闪一闪地,好像一颗颗正在眨眼的`小星星。
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哥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这时,姐姐又拿起一个“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轰”地一声,它也飞向深蓝的夜空。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紫罗兰。
【春节日记】相关文章:
春节的日记06-26
(精品)春节的日记07-09
春节的习俗日记02-15
春节见闻日记09-18
(精)春节的日记12-16
春节优秀日记03-15
春节趣事日记02-10
写春节的日记02-10
写春节的日记06-29
有关春节日记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