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日记汇总(15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数学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数学日记1
今天,我兴致冲冲的去厨房拿了两个土豆。
首先,我把它切成了两个图形,分别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我拿来了一把尺子,来测量它们的长宽高。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厘米。我切的长方形的'对面是相等的,上下两面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前后两面的面积都是3平方厘米,左右两面都是2平方厘米。正方体是最特殊的长方体,它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十二条棱。我切的这个正方体12条棱都是2厘米,它每个面的表面面积都是4厘米。
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了很多。
小学生数学日记2
5月30日星期六 晴
我喜欢吃披萨,吃着吃着就有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披萨的大小都是说6寸、8寸、10寸……6寸指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不用常见的厘米做单位呢?
我观察猜想6寸应该指的是披萨的直径,问问妈妈,果然是的!
我又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中国古代有一个长度单叫“寸”,“一尺等于十寸”,“一米等于三尺”,那这样计算,1米=100厘米,一尺就用100除以3大约是33厘米,一寸呢,就大约是3.3厘米!6寸披萨的直径就大约是20厘米了!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披萨店所的“寸”并不是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寸”,它指的是“英寸”。它们的关系是:
1=1.312335758005……英寸,
1英寸=2.54厘米。
照这样计算,6寸的披萨的直径就大约是15.54厘米。咦?和我国的“寸”相差近5厘米?我又算了算8寸的,直径相差比6厘米还多,10寸的就相差更多了,有近8厘米!唉呀呀,这样子我得少吃多少披萨呀!
再看看小朋友都爱看的电视机,也是说42寸,52寸……这里的“寸”也是“英寸”。电视机一般是长方形的,所以42寸就不是直径,而是指电视机的对角线的长度,42寸的电视机对角线的长度大约是101。6厘米。如果想用长和宽来描述电视机的'大小,可以用“勾股定理”来求,这个我得慢慢研究。
还有照片的大小,也是用几寸表示的,也是指的“英寸”。一般情况下1寸的是指2。5cm*3.5cm,2寸的是3.5cm*5.3cm,5寸是12.7cm*8.9cm……
为什么这些都是用“英寸” 做单位呢?原来,披萨、电视机、照相机都是从外国传来的。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把我国古老灿烂的文明也发扬到外国去!
小学生数学日记3
数学,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它就是数字,算式,运算……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数学,它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有趣的知识;它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计算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它可以让我们懂得些我们还不了解的'知识……总之,数学非常有意思!
我非常喜欢数学!因为我了解了许多有意思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课外知识,比如说:轮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哪些物体的形状象圆柱形或圆锥形?除了阿拉伯数字,还有哪些数字?……
同学们,数学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吧!胡芳冰之所以数学成绩那么好,是因为她爱上了数学,加上她勤奋刻苦,因此成绩好。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你们应该明白:数学,其实学起来并不难,只是看你用功不用!
同学们,认真学数学吧!
小学生数学日记4
马叔叔在山村中开了家水果店。苹果1粒0.8元,西瓜一颗3.2元。
山村中的小鸡、小猫、小狗等都往马叔叔店里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小猫说:“我买苹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给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说:“我买西瓜3颗,3.2×3=9.6元。”马叔叔忙得乱七八糟,只好连声说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阵子,终于可以安静安静了。
不料,狐狸来了,说:“我买20粒苹果,20颗西瓜。为了方便,我们就算苹果和西瓜平均数2元。合起来是40元。”
马叔叔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还拿来计算机算一下,应该是80元,少了40元呀!
马叔叔和狐狸不停地争论,还是拿不定主意。他俩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们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山羊伯伯。只见山羊伯伯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你们都上了平均数的当了。”后来,山羊伯伯便一点一点地告诉马叔叔和狐狸怎么算。
原来,应该用乘法分配律,将苹果的'单价加上西瓜的单价再乘以它们总数量:(0.8+3.2)×20=40(元)。
马叔叔和狐狸这才恍然大悟,数学在生活中有这么大的用处,以后应该好好学习数学了。
小学生数学日记5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江宁区教研室组织的“数学与生活”作品征集颁奖大会。我是一等奖获得者,也应邀参会,心里十分激动!
我和爸爸准时来到颁奖大会的现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的音乐厅。大厅金碧辉煌,有三四百个座位,还有一个将近一百平方米的大舞台,整个大厅非常壮观!
壮观的舞台当然少不了同学们的精彩演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珠心算,老师报几个数相加、减,他们立刻就在珠心算的算盘上,用灵巧的手指拨弄算珠,不一会儿就把答案算出来了,观众也都不禁啧啧赞叹!这还不算什么,最精彩的还是他们做模拟全国比赛的题目,密密麻麻的数字在黑板上,我眼睛都花了,一*概40题,而且是多数目乘除,最快只要40秒,最慢也仅有1分30秒,这真是太神了!
看完一番表演,终于颁奖了,先颁发二等奖,奖品是一本软面抄,最重要的是还能和嘉宾合影,这可是没获奖的同学得不到的。终于到我了,我超级激动,因为我获得了一等奖,还得到了一本小学生数学报的五年级合订本!我认真地默读着奖状上的.字:
“陈安琪同学:
在江宁区20xx年度小学生‘数学与生活’作品征集中,获得壹等奖。
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心里开心极了!有了这次的鼓励,我下次一定还会努力,争取获得更高的荣誉!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我们一起在数学王国里,一同感受数学带来的的乐趣,探索数学里的奥妙!
小学生数学日记6
今天午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买一些好吃的和新年礼物。昨晚刚下过雪,外面的空气格外清新,阳光透过车窗,照在身上暖暖的.,好舒服啊!
一进超市大门,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我们先在入口处拿了1桶旺旺宝贝桶42.8元,这是送给姑姑家的小弟弟“豆丁”的。继续往里走,妈妈看到牛奶和酸奶都在做促销,就各买了两箱。特仑苏进口牛奶1箱88元,买两箱合计99元,原价88×2=176元,现价99元,共优惠176-99=77元。安慕希酸奶1箱66元,买两箱合计99元,原价66×2=132元,现价99元,共优惠132-99=33元。豆丁特别喜欢喝旺仔牛奶,我们也给他买了一箱,花了52.8元。
我们又来到调料区,妈妈准备买油,福临门菜籽油正好做促销,原价一桶79.9元,买两桶共计优惠26元,实际花了79.9×2-26=133.8元。我突然看到旁边有一座鸡蛋礼盒堆成的小山,妈妈让我从小山上取下两盒土鸡蛋,一盒69元,两盒共计69×2=138元。
妈妈看到我只顾给弟弟买好吃的,夸我懂事,便奖励我一个趣多多礼盒,原价49.8元,促销一盒减10元,实际花了39.8元。
好吃的都买完了,现在该给我和弟弟买新年礼物了,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来到玩具区,我立刻被眼前各式各样的玩具吸引住,最后我给自己选了一个129元的芭比梦幻手提包,给弟弟选了一个199元的智能机器人。买新年礼物共计花了129+199=328元。
两个购物车被塞得满满的,我来算一算今天在超市,共计花了多少钱,又节省了多少钱。
原价合计:1079.2元
现价合计:933.2元
优惠合计:1079.2-933.2=146元(10+26+33+77=146元)
小学生数学日记7
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一进门,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眼花缭乱。妈妈说:“让我们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妈妈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让我感受一下它们的.重量。我发现如果不细心的话,还真感受不到两种物品相差30克呢。之后,妈妈又让我估计了一些东西的重量,我还像一个平衡秤一样,把两样东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较重量。我觉的最难估的是罐头,因为它的盒子很重,后来,我有了个小窍门:估完后,减去包装盒的重量,就能估准了。这时,妈妈说:“我要买3样零食,每样都一样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们各是几克?”我一听哈哈大笑,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能难倒我呢?150/3=50(克)。它们各重50克。买完东西,我们要去结账时,看见鞋区有个牌子:鞋子6折起。妈妈说:“如果一双鞋600元,打完折后,应付几元?”我想了想说:“360元。”妈妈说:“不错呀。儿子。”
我开心的笑了。
小学生数学日记8
今天,我高兴的在家里看着我的《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数学题。里面的资料是语灵部落的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的.女王带领下他们的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的白胡子长长的,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的臣民的数学潜力早有耳闻,他这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的形势写的: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向不明白从哪入手,因为我不明白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之后,妈妈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此刻,我最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的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的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先数学是那么的搞笑。
小学生数学日记9
今天,我做了一道关于过河的数学题,可有趣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题目是这样的:一位老爷爷带着狼、羊和白菜要过河。只有一条小船,一次只能运一个。还要保证羊不被狼吃掉,白菜不被羊吃掉。请问,需要运几趟?该怎么运?
我看到这个题,觉得很简单。就随口答说:“先把白菜运过去,再运狼,最后运羊。”在看书的妈妈听见了,笑着说:“你把白菜运过河了,那还没过河的狼和羊会怎么样呢?”
“啊。羊会被狼吃掉的。”我说:“那我先运狼,不让它吃掉羊。”我忽然想起来,不如做一做实验吧。看看会怎么样。
妈妈说这是个好办法。说做就做。我把布娃娃喜羊羊当做“羊”,把沙皮狗当做“狼”,把我的.绿皮球当做“白菜”……我做了一次次的实验,终于找到了正确答案。
小学生数学日记10
今天,我和妈妈在江南西名店城门口,看到一个推销员正在推销一种特殊的衣架。根据推销员的介绍,觉得它很神奇,不仅可以将衣服挂得稳稳当当,还能节省挂衣服的位置。我们看了一会儿开始对这种衣架感兴趣啦。
听完销售员的介绍,我们分析了衣架的用处。我问妈妈,我们家的衣柜大约有83厘米,我算过一件衣服大约要占0.6厘米,那一个柜只能挂83x0.6= 50件衣服。但是这种衣架用两个手指的位置(也就是2厘米的地方)就能挂5件衣服,如果按平时的放法,两厘米的的位置就只能挂件衣服大约3件衣服,用了这种衣架,衣柜就能放832x42个这样的.衣架,42x5=210件衣服。省掉的位置真是难以想象,能省3个柜的位置,83x3=249厘米=2.49米!
因此,如果家家户户都买这样的衣架,可以节省买很多衣柜。现在我们都爱追求时尚,买很多漂亮的衣服都不用为衣柜够不够放的问题而担忧了,这样的衣架是否也适合你呢?
小学生数学日记1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到了超市,妈妈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今天买东西由我来算账。我们走到了日常生活用品区,妈妈说需要一瓶洗发水和一块香皂,妈妈选了一瓶洗发水35元,爸爸选了一块肥皂7元。我一看爸爸妈妈都选了我就说:“我也要买东西,我要买零食。”于是我们来到零食区,我看到了喜欢的饼干,每盒4元,我就拿了2盒。我还想再挑别的'时候,妈妈说可以了,每人就选一样吧,让我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35+7+4×2=50元,妈妈给了我100元,问我应找回多少钱,100-50=50元,我就说应找回50元,妈妈说我算的又快又对,非常棒!
买完东西回来爸爸告诉我,数学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一定要好好学习。我答应爸爸妈妈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小学生数学日记12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计算题中的运算符号吗?也许你会觉得它们很不值一提,可是如果一把题目中的运算符号看错了,那整道题就都错了。就像我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因为一个小小的运算符号而丢了宝贵的一分。
那天上午,数学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试卷,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当我拿到试卷时,心里想:小数乘法是我的强项,这次测验我一定能得满分。当老师把试卷改完,数学课代表就捧着一些改好的试卷进了教室。我信心十足地去拿自己的试卷,看了看自己的分数——九十九分。“怎么会是九十九分呢?”我连忙去找错的地方,“咦,计算题怎么会算错呢?”我睁大眼睛看了一看,原来是一道简单的递等式计算题:(0.8+4)*2.5,噢,原来是我在写的时候把小括号忘了,看成了0.8+4*2.5,所以就扣了那一分。正确答案是12,我却算成了10.8,一个小小的运算符号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我真是粗心啊,以后我一定要改掉粗心的毛病。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觉得运算符号很重要呢?如果你犯过与我一样的错误,就和我一起改掉这个坏毛病吧。
找寻数学“宝藏”
学数学,就像探险一般,往往可以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宝藏”。这些“宝藏”都需要我们来挖掘、探索,就像我一样,也发现过“宝藏”。
这一天,我正趁着课余时间,在津津有味地研究着我的《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忽然,我看见了一道难题,“一桶油连桶共重200千克,卖出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10千克,问原来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我先看题目,油和桶原来共重20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共重110千克。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可以先求出一半油重多少千克?只要原来油和桶的总重-剩下油和桶的`重量就=一半油的重量,200-110=90(千克)。知道了一半油的重量,就可以求出总共的油重几千克了,90×2=180(千克)。接下来再算出桶重几千克,200-180=20(千克)。就这样,一道难题被我化解了,你是不是觉得我很聪明?其实,我并不是很聪明,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谁都可以做出来。
今天,我在学习数学时,发现了一个“宝藏”,“无论什么题目,都会有一个小缺口,只要你抓住重点,找到方向,从缺口这里开始思考,再难的题目也可以解开。”
生活中的数学
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菜市场买菜。
妈妈买菜的时候说要考考我,她说:“一把小青菜x元,现在妈妈买了3把,共六元,请问一把小青菜多少元呢?”我想了一会儿后用方程解出了这道题的答案,设一把小青菜价钱为x元的话,那就把妈妈买小青菜的把数×一把小青菜的价钱=总价,算式应为:3x=6
数学真有趣,我爱数学。
解:3x÷3=6÷3x=2
相遇问题
一天,我和妈妈吃完饭,就来到了广场上散步,广场上可热闹了,有跳广场舞的大妈,溜冰的小孩子,正在谈天的老大爷,我东转转,西转转,不知道玩什么好。正闲得无聊的时候,妈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我和妈妈同时出发,背对而行,我每分钟走140米,妈妈每分钟走160米,问几分钟相遇?我仔细思考了起来,可就是百思不得其解,妈妈看着我这副模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相遇问题,只要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就是我走了140x米,妈妈走了160x米,再根据等式列出方程:140x+160x=3600。”我拍了一下脑门子,心想,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根据方程算了算,原来是出发后12分钟相遇。通过这次妈妈对我的考验,我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奇妙呀。
长高比赛
有一天有32厘米高的竹子对钟状菌说:“你这么矮,我这么高,你是永远追不上我的。”只有0.5厘米的钟状菌却说:“不要小瞧我
哦。”对竹子笑了笑。“哼,那我们来场比赛吧。”竹子气得脸都红了起来。“ok。”钟状菌说。“长呀长,长呀长,长到和你一样高。”钟状菌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拼命的长高。竹子气得叶子都黄了一大半了,心想:“他一定是骗人的,我们相差这么多,他怎么可能追得上我。”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竹子看见钟状菌一点一点的追上他,而自己却一点也不长,竹子急了,叶子又黄了一大半。钟状菌却依然开开心心地唱着歌,一点一点追竹子。过了1.5小时钟状菌终于追上了竹子。竹子生气极了问:“喂。你这么矮,我这么高你是怎么追上我的?”“真相只有一个。”钟状菌突然变成了柯南,说,“你一个小时长多少厘米?”“4厘米呀,这么了?”竹子说道。“哈哈”钟状菌笑了笑,“想的和我一样,你一小时只长4厘米,而我一小时可以长25厘米了。”竹子恍然大悟。
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这道题目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解答:25x+0.5=4x+32
解:25x=4x
+32—0.5
25x=4x+31.5
25x—4x=31.5
21x=31.5
x=(?)
答案请在文中寻找:
分西瓜记
猪八戒,孙悟空,沙僧三人跟随师傅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很辛苦。
小学生数学日记13
我是个粗心的小女孩,无论父母怎么批评我,老师怎么教育我,我都无法改正自己粗心的毛病。这不,又犯错了......
这天晚上,我自认为很快地做完了作业,便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动画片,爸爸在一旁检查起了我的数学作业。忽然,爸爸对我说:“女儿,爸爸身高170毫米吗?”我顿时哈哈大笑,说“爸爸,你糊涂啦。170毫米才比一支铅笔长一点,爸爸的身高怎么可能是170毫米呢?我看啊。应该是170分米才对。”旁边的妈妈脸一黑,说“女儿。你也糊涂啦。170分米是17米啊。你爸爸有6层楼高啦?你们真是糊涂的父女俩。”“哦。不对。应该是170厘米才对。”我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又继续看起了动画片。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开始胡说八道:“一个鸡蛋的.重量是50千克。”这回我笑得更厉害了,快直不起腰来,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说:“爸爸,你发烧啦?说话糊里糊涂的,要不要我带你去看医生?”“那你说是多少?”爸爸追问了一句。“当然是50克哟。”我用老师的口气说,“啪。”的一下,作业本甩在了我的面前,没等我反应过来,爸爸的指责便劈头盖脸得向我扑来:“你给我仔细看看,到底是你糊涂了,还是我糊涂了?”我一看这些都是我的错题。
原来,我把170厘米写成了170毫米,50克写成了50千克。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爸爸妈妈却笑得更厉害了。唉。什么时候,我才能改掉这坏毛病呢。
小学生数学日记14
分数
最近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再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几分之几。而是用图来表示分数,比如说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就是圆形的四分之一。我们还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数就大于1,而真分数就小于1。
比如说有两个一样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平均分成两份,第一的.图形涂了两个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个图形只涂了一个格子(二分之一)。
这两个图形可以用真分数来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数来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来形容。这是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组合而成的。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而带分数也可以化为假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从上念到下。比如说是三分之七的话,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个整数,而除数就是分母,余数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我们还学了分数和除法,被除数除于除数就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小学生数学日记15
斤和千克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用处却不一样,今日我问了奶奶,奶奶高诉我告诉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简单地再这写一下;
1斤=0·5千克=10两=500克并且告诉我“千克”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千克=1000克。“斤或两”应为“市斤或市两”,俗称“斤或两”是国家废除的计量单位,1市斤=10两或1市斤=500克。所以,千克和克,斤,两在量值上的换算关系为:1千克=1000克=2市斤=20两
并且我上网查了资料知到了《千克的认识》是培智学校数学教科书第九册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资料。千克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还未完全消失,学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所以建立千克的概念对弱智学生来讲更加困难。再者,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重量,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又经过称同一物体的重量,得出千克与斤的关系,很具体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一些让学生能好好的认识千克和斤
如上堂课让教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调查作业,让我们去菜市场看看卖菜、卖水果小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但不明白我们完成的怎样样。也可这样说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小学生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小学生数学日记01-05
小学生数学日记10-05
小学生数学日记15篇01-11
小学生数学日记:符号王国06-02
数学的日记03-22
数学的日记02-03
小学数学日记07-01
长度的数学日记07-11
写数学的日记01-25
关于数学的日记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