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三年级作文(精品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三年级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天三年级作文 篇1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勤劳的农民伯伯要收割了。果园,菜园,花园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不信,你瞧!
看,果园里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就像一颗颗玛瑙,晶莹剔透,十分惹人喜爱。远处的稻田里,金黄色的稻谷正向我们点点头。忽然,一阵微风吹来,稻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变黄了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是令人陶醉。菜园里,绿油油的白菜,深紫色的茄子,圆圆的.南瓜,红红的辣椒,它们排着队,等着农民伯伯来采摘。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美丽极了。月季花也挺直了腰杆,好像要与菊花比美。
我喜欢秋天,喜欢这个美丽凉爽的季节。
秋天三年级作文 篇2
秋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也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田野里,稻谷黄了,一阵风吹过,稻田掀起金色的稻浪,像金色的海洋;高粱红了,远远望去,高粱地就和、像披上了一件红色的披风;棉花白了,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就像一团团雪球,远看,棉花地就像盖上一床雪被子?农民伯伯看了,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果园里,柿子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葡萄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像一串串彩色的玛瑙,在阳光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
花园里,细心勾画,牵牛花开了,红的、黄的'、紫的??好像一个个彩色的小喇叭正在告诉人们秋天到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像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还有菊花也开了,有的雪白如玉,有的粉红似霞,有的红如火??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爱这美丽的秋天!
秋天三年级作文 篇3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田野里,有金黄色的稻谷,一阵微风吹过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玉米像咧开了嘴似的;高粱举着它那正在燃烧的火把;小麦像波浪。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像小朋友害羞的小脸蛋,黄澄澄的梨子像灯笼挂在树上,葡萄像一颗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还有灯笼似的柿子。
森林里有一条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像正在爬行的小蛇,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风轻轻一吹树叶就掉下来了,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落在地面上,像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
我喜欢秋天。
秋天来了
秋天三年级作文 篇4
白鹭湾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湿地公园。那里有大片的树林、草坪、湖水和湿地,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白鹭湾的秋天更是格外美丽。
走在白鹭湾的人行绿道上,两旁的树木已经星星点点地染上秋天的颜色,或红或黄,或浅或深。银杏树上挂着一串串棕黄色的银杏果,密密麻麻,数不胜数;柚子树上沉甸甸的柚子压弯了枝条,果实又大又圆;桂花树阵阵香气扑鼻,树下落了一层细细的桂花,像满地碎金。
宽阔的湖面风平浪静,像一面闪闪发亮的大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记得春天我还在湖边捞了许多小蝌蚪,现在全都不见了,间或水里游过一群肥大的鲤鱼。几只白鹭悠闲地在水面飞来飞去,雪白的羽毛、纤细的长腿,袅袅婷婷。水边长满了茂盛的芦苇,全有一人多高,如刀似剑,密不透风,沿着湖岸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时芦花初开,一丛丛,一簇簇,蓬蓬勃勃,姿态万千。那未开的像一枝枝笔直的银枪直刺天空,半开的恰似迎风招展的旗帜,全开的就如同熊熊燃烧的火把了,与明镜般的.湖水交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
秋天真是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五彩缤纷的调色板,鬼斧神工的画笔,在大地上描绘出无限动人的美景。这就是白鹭湾的秋天。
秋天三年级作文 篇5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姑娘有一只五彩缤纷的画笔,趁人们没留意,把五彩缤纷的颜色洒向人间。
秋姑娘是一个旅行家,也是一个画家。首先,她来到了天空,把蓝天涂成了蓝色,把白云涂成了白色,那白云一会变成小猫,一会变成小羊……把大雁涂成黑色的,大雁飞向南方,一会变成“人”字,一会变成“一”字。
然后,秋姑娘来到了田野里,把枫树涂成了红色,火红的`枫叶像着了火一样,飘动着。接着,秋姑娘来到了花园,花园里长满了菊花,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最多,有淡黄色、有紫红色、有雪白色……。
最后,秋姑娘来到了果园里,果树上长满了果实,有红苹果、黄香蕉、红柿子、红山楂……。
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
【秋天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秋天的校园作文三年级-秋天作文01-25
三年级作文关于秋天:三年级秋天的作文03-30
三年级的作文秋天的01-04
秋天三年级作文【精选】01-07
【经典】秋天三年级作文12-18
(经典)秋天三年级作文12-21
(精选)秋天三年级作文10-27
秋天的作文三年级07-15
三年级作文:秋天06-22
三年级秋天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