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
又到一年元宵节,你家对元宵节有多少了解呢?以下是元宵节手抄报设计,欢迎阅读。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2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3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4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5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6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7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8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9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0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1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2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3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4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5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6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7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8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19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20
“元宵”与“汤圆”的区别
元宵与汤圆其实指的是同一类食物,不过制作方法略有差异!
汤圆:一般将糯米面和好,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团圆,馅料有素有荤。
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也有滚了一圈糯米粉后蘸水,再继续在糯米面中滚),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可以用机器滚大规模地生产。
正月十五“闹花灯”
每到元宵,各地都有灯会,各种造型精美的花灯让人惊叹不已,小孩子也会拿着花灯闹元宵。那么,你知道闹花灯习俗的来源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正月十五“舞狮舞龙”
舞龙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除了舞龙舞狮以外,有部分地区还会有踩高跷、社火等类似的民俗。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正月十五“猜灯谜”
灯谜的基础是谜语。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 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 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是灯谜。此后,谜语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这就促进了灯谜的发展。于是,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 所以,虽然谜语很早就有了,但是元宵节灯谜真正是从宋朝开始的。
一个风箱真奇怪,
一拉它就唱起来。
炫晶元宵灯谜
正月十五的其他习俗
元宵祭门、祭户: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元宵节手抄报设计】相关文章:
期末手抄报内容12-16
手抄报的作文七篇11-10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26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10-30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08-09
关于童年的手抄报文字素材12-20
手抄报的作文400字四篇09-27
有关手抄报作文锦集7篇11-14
【推荐】手抄报作文汇总8篇10-18
元宵节经典诗词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