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3-09 15:01:1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合集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合集6篇

说课稿 篇1

  导读:新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爱做向下跳的动作,大型玩具上往下跳、花坛上往下跳、甚至楼梯上最后几步时也会迫不及待的跳下来,但是有些年龄小、运动能力差的幼儿在向下跳时又有些害怕,也不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造成身体某些部位受伤。因此我在中班设计了“从高处往下跳”的健康活动。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新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爱做向下跳的动作,大型玩具上往下跳、花坛上往下跳、甚至楼梯上最后几步时也会迫不及待的跳下来,但是有些年龄小、运动能力差的幼儿在向下跳时又有些害怕,也不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造成身体某些部位受伤。因此我在中班设计了“从高处往下跳”的健康活动。通过创设不同的难度,使不同程度的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懂得从高处跳落的保护方法。在动作技巧上通过练习并脚轻跳、脚尖落地促使幼儿在落地前适时调节屈腿的速度和幅度,以减少对身体的震动。有效发展幼儿的深度知觉、速度知觉、力度知觉。桌椅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常接触的,本次健康活动利用桌椅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搭跳、搭高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让

  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的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能力、认知、情感方面的目标,本节课共设计了两个目标,1、学习寻找合适的地方并脚从高处往下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2、尝试用不同高低大小的桌椅搭高跳,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精神。根据目标,我把重点放在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对于中班的幼儿对于向下跳并不陌生。我经常发现有许多幼儿从高处往下跳,但却不能很好的掌握落地的动作,不会很好的保护自己。动作还不够熟练和巩固,在复杂的变化的条件下,动作易变形,从而出现有些幼儿落地时脸、身体,膝盖着地,影响了跳的安全性。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继续巩固和提高已掌握动作,使动作更加熟练和不断提高。根据幼儿运动能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在活动中,着力巩固幼儿向下跳的正确姿势,以增加落地时的安全性。

  活动难点:尝试用椅子桌子搭高跳。当高度创设到一定程度时,幼儿会产生一定的害怕,这时需要老师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提醒他们保持正确姿势。同时老师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空中平衡能力、落地缓冲能力和落地点的弹性和柔软程度来帮助幼儿确定向下跳的高度,为幼儿创设不同高度的目标,由易到难,逐层深入。使活动呈现出挑战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

  三、说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创设多个尝试区。

  2、

  物质准备:椅子若干把,不同高度的大椅子。桌子若干。垫子。

  四、说教法

  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纲要中: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发展其能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演示法: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如何从椅子上向下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跳姿势。教师把正确的向下跳和落地的方法演示给幼儿,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

  2、激励法:教师在幼儿尝试不同高度的向下跳后,激励幼儿尝试更高的难度,提议幼儿几人合作搭高往下跳。满足不同程度的幼儿的学习要求。

  3、交流讨论法:通过练习、集中交流,再练习再交流,使教师和幼儿共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活动中出现的不正确姿势、和特殊情况师生共同探讨使之得到经验的积累和提高。

  4、自主探索法;活动安排了四次探索,第一次,分散练习尝试不同的跳法,能够选择合适的地方跳。第二次探索,着重练习一种方法(并脚轻跳)懂得保护自己脚尖着地、轻轻落地。第三次探索,尝试从高低不同的椅子往下跳,再次强调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要求稳稳得落地。第四次探索引导幼儿搭高并脚跳启发幼儿想出利用垫子和要求老师加强保护。四次探索的活动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在对保护的要求上也逐层深入,体现了一节课中层层递进的要求。

  5、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分散练习,纠正部分幼儿不到位的姿势,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跳法。及时对勇敢的幼儿加以鼓励。

  6、对比法:在集中展示的时候,教师通过邀请幼儿逐个示范,通过对比展示,让幼儿发现正确落地保护自身的方法。

  此外我还采用了重复练习法、问题设置法、动静交替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经验。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采用了以下学法。

  1、尝试法: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椅子向下跳,当然幼儿在练习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跳下的时候姿势的掌握。选择跳的位置的合适性,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自己借鉴同伴的经验。尝试用正确安全的方法从高处往下跳。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健康活动“从高处往下跳”一定会对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将会永远让他们回忆。与此同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正确的保护自己往下跳的方法,也会回忆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情景,从而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六、说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热身运动——尝试花样跳——各种高度跳——搭高跳。

  1、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是开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让幼儿在“椅子操”的音乐声中开始学做韵律操。使幼儿的身体各个关节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为活动能够安全的开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准备。

  2、基础部分:通过以尝试不同高度、难度的跳为主线开展各个环节。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往下跳,着重练习并脚跳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尝试合作搭高跳。整个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3、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各种放松肌体的动作,也是动静交替。让幼儿从先前紧张的情绪中平静下来,并对活动进行评价,整个过程考虑到幼儿的运动负荷,激缓结合。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日本科幻小说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作为其名作之一,一改现代科幻小说多以感官刺激为目的之恶疾,寄寓了作者真正的人文关怀,且不是以其刻板地讲述道理著称,而代之以出人意料的情节和流畅生动的语言来引人深思,朴素中透着深层的人类反思。小说通过这个“漏洞”,让我们得以“洞”窥世人、“洞”窥社会,也“洞”窥了我们自己,以此表达了他对我们现代社会的隐忧和反思。 二、教法与学法

  这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生动有趣的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省。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情节,让学生寻找关键词,以画“情节链”的形式走进文本,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感悟文章的主旨。阅读这篇小说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将会遭到报复。另外,深入品味文本想象丰富的特点,并学以致用,通过续写课文,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科学的情趣。

  结合这一理念,以期达到如下目标:

  1、品读分析小说关键字句,感受人物的荒唐表现和社会的荒诞行为。

  2、注重学生自读、自悟。本篇课文比较适合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只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感悟更加深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自主搜集概括文本信息还是师生共同探究,都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和主动参与。

  3、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现并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灵感,引起共鸣。

  4、在小说的特定语境下,创作性地续写结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并与小说原结尾的对比、碰撞中进一步深入文本,发出学生自己的声音。 三、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注重“参与式”学习,强调个性培养。在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中心。 2、了解科幻小说,训练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握情节,感悟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科幻小说及作者生平贡献

  1、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2、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

  3、科幻小说之父是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品《海底两万里》。

  4、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高士其。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一读,写一写 2、掌握词语

  3、根据情节链复述课文内容

  四、对比-研讨-探究

  1、课文中深深的无底洞有什么用场?

  2、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处理城市中的垃圾的?

  3、小说中深不可测的洞最初给社会环境带来些什么?(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明) 4、“喂——出来”这个叫声,工人觉得奇怪,你觉得奇怪吗?这预示着什么? 5、结尾那位工人听到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6、“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7、结尾的“小石头”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说“小石头”是“微不足道”的?

  五、揣摩理解

  1、文章中哪些人去探洞了?他们各有怎样的行为表现? 2、关于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同意哪种?说说理由。

  六、思考交流

  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环境? 2、这篇小说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七、拓展延伸

  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建立美好家园,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试提出一些主张和建议。

  八、布置作业

  《喂——出来》续篇

  面对着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而小说的结尾更是奇特,天上掉下那块石头后,又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想象,大胆地想像可能发生的事情吧。写200字左右的续篇,要有承前性,合乎小说情节的发展。 四、教后反思

  小说语言比较浅显,情节也耐人寻味,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从课堂效果看,应该说比较成功。学生的参与面比较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时间比较紧张。同时也觉得课堂教学的创设往往只是一种预设,就象此设计,上述的一些问题就是教师所预设的。而真正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教师备课时意想不到的情况或情景,需要教师作出敏锐反应与判断的。学生自主地发展已经成为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如何把这一理念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应该是我往后教学所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就我这堂课的教学预设而言,教学设计的新颖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也许是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不默契表现,两者没有自然融合造成了课堂的僵硬。这是我今后最需要思考的,也是我本次失败最沉重的收获。我想,首要原因是课堂组织的稚嫩和教学经验的匮乏,所以出现问题后就不免紧张,而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这种紧张状态不仅影响到了课堂的从容和节奏,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情绪和发挥。这急需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关注自己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间的融合,更关注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的培养,更关注自己对课堂“火花”的抓取和课堂机智的训练,以求课堂组织的成熟和圆润。

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平行线和三角形之后编排的,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同时又是为了后面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甚至高中立体几何打基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平行四边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也很广泛,学习他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在前一章《三角形》的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开始入门,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1) 双基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平行线间距离,并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推导、论证、演绎、抽象知识的数学思维品质。

  (3) 非智力目标(思想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未知到已知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4、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 教法(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五点”教学法。具体如下:

  1、以“问题”为学生学习的“起点”;

  2、以“范式”为学生学习的“焦点”;

  3、以“变式”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4、以“创新”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5、以“评价”为学生学习的“疑点”;

  三、 学法(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本课内容和以上教法,采用的学法如下:

  四、 教学程序(说过程)。

  1、设问激趣,导入新课(起点):

  首先复习四边形的概念、明确四边形的性质,然后用特殊化方法设计一问题:若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则该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探索和猜想。

  2、诱导思维,以诱达思(焦点):

  其次通过设问、质疑,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进而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再让学生联想范式,演绎其他推导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去 观察、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教师的范式的有诱导下,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

  3、变式问题,突出“重点”:

  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演绎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投影不同层次的典型习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让学生自己去掌握“重点”。

  4、引导创新,化解“难点”:

  设计“无图形”和“无结论”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画图、观分析、猜想、归纳,然后把问题中所有可能的结论推导出来,通过这种开放式问题的解决,既达到突出“重点”,又化解“难点”的目的。

  5、反馈补缺,消除“疑点”:

  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学习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消除“难点”的目的。

  6、总观全课,找到收获:

  教师对此课学生的表现作一小结、评价,特别是对“两头”的学生予以表扬,告诉学生本节是本章及以后学习的基础,要求他们在以后学习中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

  7、布置做业:

  有针对地布置少量重、难、疑点知识的家庭作业,可以把“单一性结论”问题改为“无结论”问题,以巩固知识。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42-43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4、教具、学具准备:玉米卡片、口算卡片、小棒等。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

  1、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2、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又拿给小明2瓶,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a.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

  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b.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先摆8根,再摆2捆。

  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教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两道题的。

  [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两题的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

  2.做第43页的第6题。

  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学生自己起来说一说)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我与小动物》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热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与小动物》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带入“动物世界”,感受小动物的可爱,生命的可贵。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学生要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在生活化、活动化理念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四个:

  1、情感和态度 : 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方法 : 通过“食物网”的游戏以及观看藏羚羊图片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 : 通过“走进动物世界”,扮演小动物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身边的小动物。

  4、过程与方法 : 通过讨论、资料收集、游戏、角色扮演、欣赏及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和教法: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难点是在于如何使学生能从简单的喜欢小动物这种情感转变为视小动物和人类一样的生命,从而由简单的喜爱到尊重,热爱这些小生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活动式的情境教学,目的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领入情境,寓教于乐,升华学生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准备、教学时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要做好如下3个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小金鱼、鱼缸

  3、学生制作动物明星卡

  为了更好的实践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分2课时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重点谈谈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和意图。

  五、说教学过程:

  1、根据本课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以组织学生活动地形式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

  第一环节:谜语激趣。

  第二环节:动物知识知多少。

  第三环节:说养动物趣事。

  第四环节:送动物回家。

  第五环节:集体认养小金鱼

  2、具体介绍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第一环节:谜语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猜动物谜的方式导入课文,(如: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由此延伸到动物王国里的其他成员。

  [猜谜语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到课文中来。]

  第二环节:动物知识知多少。

  这是我今天说课的重点环节,我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交流:“动物明星卡”。课前,我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收集动物知识,并制作动物明星卡。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先让他们介绍给身边的小朋友,再进行集体交流。如: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改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方式等等。

  [交流中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探究动物的兴趣和喜爱动物之情。这样就能较好、有效地被学生接受、消化,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二步,超级模仿秀。

  学生在畅谈自己喜爱的动物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根据低年纪学生好模仿的特点,我设计了“超级模仿秀”这一游戏。学生上台表演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声音或动作,大家来猜。

  [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三步:动物小百科――知识竞赛。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动物知识,(如动物的特征、习性、生活区、本领及仿生学有关知识),创设知识擂台赛。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分成各动物小组,教师作为主考官向各组出题,有必答题和抢答题。

  [学生在分小组竞赛中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知识,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一步。]

  第三环节:说养动物趣事。

  先小组交流说说养动物中的趣事,再指名汇报。

  [这是从单纯的了解动物知识转到人与动物的过渡环节。喜爱小动物应该是大多数孩子的共同爱好,所以说起他们与动物间的趣事,一定是言无不尽。]

  第四环节:送小动物回家。

  学生在听录音故事《小明的烦恼》后辨析明理:知道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向往的是蓝天。

  [让学生明白动物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快乐地生活,大自然才是小动物真正的家。产生对动物朋友的怜爱之情和送动物回家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个环节:集体认养小金鱼。

  教师把课前出示过的小金鱼送给学生,由集体认养。

  [前后呼应,并延伸课堂教学行为,将关爱小动物的意识落到实处,让学生在照料小金鱼的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为下一课时做好铺垫。]

  六、说板书设计:

  美丽的家园

  贴动物明星卡

  [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将“动物明星卡”贴到美丽家园图中,把失去自由的小动物送回他们自己的家,树立起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也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需不断探索,我这样设计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说课稿 篇6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我们为适应当前以创新教育、愉快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选择以中专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结合中专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选择健身操为主授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我领你跟”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欢快的音乐节奏、教师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简单的语言提示、口头鼓励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着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陶冶情操,增强自信,从而表现出中学生不同的气质美。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主 题:发展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和娱乐体育走进人们生活,得到普遍快速的发展,健身操作为一个新兴项目,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很快风靡全国,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健身操融体操、舞蹈、武术、音乐为一体,是一种能增强体质、培养正确姿态、健美形体、发展素质、陶冶情操的体育锻炼形式。

  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参加健身操锻炼过程中,从不会到会经过了复杂的过程,但是在锻炼过程中不是只为简单的学习几个、十几个动作为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独特蕴含着美的运动来全面发展学生,使身体和心理素质及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2.创新改革:

  A、教法:以学生练习为主体,教师边教边做,学生同时练习。

  B、音乐的配置: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舒缓流畅音乐。

  C、给学生以充足的创新时间和空间。

  三、学情分析

  生理:本节课是针对中专一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与初中阶段相比,骨骼变粗,硬度增加,抗压抗折的能力提高。心脏容积、输出量,肺的容积、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吸氧量的绝对值都有所增大。

  心理:认知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在授课时对学生的见解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情感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易波动,心理压力较大,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融入音乐和动作中,减缓压力,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对在练习在出现的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要正确引导、鼓励。对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批评时要注意语言和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重点:按要求完成动作。

  难点:动作协调、到位并与音乐节拍的协调配合。

  教学要求:熟悉健身操的音乐节奏,熟悉掌握健身操的基本步伐。

  五、教学方法:

  活动中:

  1、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模仿练习法。

  2、分解、完整法。对上下肢同时练习的动作,先教学生下肢动作练习,熟练后配合手臂动作,教学生完整动作练习。

  3、预防纠错与口头评定法。运动中随时口令纠正,并给予鼓励。

  六、教学目标:

  1、在暂短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了解大众健美操的简单动作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发展学生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锻炼健美体态,增强学生节奏感和表现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自控能力。

  3、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练习,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美、体验美?培养文明行为和集体主义精神,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七、教学过程

  1、收心引趣阶段(准备部分):以游戏“贴膏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组织能力。

  2、激发求知欲阶段(热身部分):以柔韧性练习帮助学生回忆与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表演一段大众健美操(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的想法。

  3、运动参与体验阶段(基本部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先领动作(大众健美操“认识节拍”等)。

  4、恢复身心(放松沟通部分):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起舞; 在优美的乐曲中结束本课。

  小结:

  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现,从而实现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健美、 以体长技、以体怡心的学校体育目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为每一个学生创造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有了您的关注,我们新教师会加倍努力!有了您的支持,我们新教师定会成功!

【说课稿合集6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合集六篇

2.说课稿合集9篇

3.说课稿合集九篇

4.说课稿合集七篇

5.【精选】说课稿合集9篇

6.【热门】说课稿合集九篇

7.【实用】说课稿合集8篇

8.关于说课稿合集4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