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3-09 16:42:2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汇总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汇总8篇

说课稿 篇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课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两颗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整个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步:

  一、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会生字字音;

  二、抓住重点段落,直插重点,深入体会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为下次课突破文章难点,即理解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在教学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由课内引向课外

  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学校已经不再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而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课外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是一条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加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更能养成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文章的难点是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悟樟树和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会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大量的关于宋庆龄的感性材料的补充是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的。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准备把它用于两个环节的教学。其一,开课时简介宋庆龄,让学生对宋庆龄有大致的了解;而大量的材料却要用于第二课时突破难点时进行交流,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才能体悟到樟树与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悟到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我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当我把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的可贵之处讲完后,让学生谈谈对樟树的印象时,一个学生说:“看见樟树,我仿佛看见了宋庆龄的高贵人格。”虽然学生讲的“高贵人格”并不具体,但已触及到文章的中心,难点不攻自破,不讲自明,可见收集资料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并不复杂,文章层次非常清楚,重点十分突出,这样的文章非常忌讳繁琐地分析课文,肢解文本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后,直奔重点的方法。并且,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评品,精炼课文内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这是一种享受。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气跳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情”。初读感知,精读体味,品读升华层层落实;个人读,男女生读,齐读,教师引读,形式多样;轻声读,默读,有感情朗读,背诵,步步深入。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导学生赏析重点,品读玩味,使学生与文本相互碰撞、相互触发,学生之情与作者之情和谐共振。

  三、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界一直以来热烈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在这堂课中力求体现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中体现“二性”的统一的自然融合。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品味。如:教学“蓬蓬勃勃”时,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在学生找到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式练习:无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都体现出了樟树的顽强精神,这样,让学生在字词句的训练中体会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也就是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感情的。在教学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当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后,设问:这一段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为什么前边又要写其他的树呢?让学生体会出对比写法的好处,再组织男女生对比朗读,再次升华了对樟树的崇敬之情。至此,“言”与“意”得到了和谐统一。

  2、 在语言实践中,追求“二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课堂中,语文实践应主要落在言语实践上。言语实践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在学生已对樟树的形象、品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笔: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里,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在学生说了之后再让他们写下来。在十分钟左右的讨论、练笔中,学生的语言充满了智慧的灵光,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样的表达训练,既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在“言”的运用过程中渗透着“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过程中落实了“言”的训练,进而达到“言”“意”和谐统一的目的。

  当这堂课教学下来,静思默想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反思: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流程过快,有点一闪而过的感觉。预设中我也考虑过在自由读后指名读,进行正音的环节,但教学时我觉察到该班学生基础较好,语音标准,预习充分,就省略了这一环节。其实现在细想,由于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状况,这样做是否照顾到了差生,他们是否也能跟上教学节奏呢?

  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在教学中,虽然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但学生似乎还是入不了“境”,没有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现在细想,主要还是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巧妙。例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当学生朗读樟树的“蓬蓬勃勃”气势不够时,教师可进行范读,读后再问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然后再让学生练读,相信效果会更好。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李广射虎》是新课标苏教版第六册的第八课。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关于“飞将军”的传奇,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了帮助。本文先介绍《塞下曲》开篇,引出“飞将军”李广。第三、四自然段具体描述情境,帮助理解诗意。

  本课安排两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主要是介绍背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学习生字新词。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

  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特点考虑,教学重难点为: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体会诗句大意。

  二、教学目标的拟定

  为体现新课标理念,结合课文内容和本班学生的知识现状,拟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围绕诗句,精读课文,体会李广的神勇;理解文中的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中体会;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对李广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应为教学目标服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读中品悟”的方法,在必要时运用小组讨论、教师讲解、情境铺路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并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得到发展。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

  第二课时从复习激趣开始,接着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品味诗句,然后再次朗读、升华情感,最后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具体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上课伊始,在齐读课题之后。我这样复习过渡: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 ,人们称他为

  (生答)。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这时课件出示《塞下曲》,并引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这首诗。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首先过渡: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二)精读体会第三自然段

  先请大家小组内读课文3自然段,思考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并用“ ”划出来。

  接下来教师用语言并借助课件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此时引导读中感悟:你能读出害怕的感受吗?

  然后再过渡: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最后联系诗句: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朗读后结合课文说诗句的意思。

  三、用同样的方法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首先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体会)

  接着启发想像:这真是出人意料啊!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体会李广的力量惊人。

  最后联系诗句。

  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

  1.首先用语言激发情感: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欣赏动画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课内引导学生读古诗——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课外作业安排两项,可以任选一项: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说课稿 篇3

  一、教学背景: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土壤”的有关资料和调查我们周围的土壤种类及土壤中生长什么植物。

  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行的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土壤是动物们共同的家园——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土壤给整个物质世界带来生命的多样性,和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土壤。

  ●能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亲近土壤。

  ●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等。(铲子、记录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去观察土壤(土壤的颜色,土壤中有什么)。教师提出适当的要求,如:小组分工明确,爱护校园内的环境,注意安全,观察要认真细致,记录要详细等。学生将寻找到土壤中物体及各自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用笔画出它们的样子。此外,外出活动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第二部分

  一)、各小组交流汇报第一部分的活动情况。

  1、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观察了土壤,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有意识的请那些用特殊形式记录的小组上来展示)

  2、生①汇报。(师板书)

  3、师:他们在土壤中找到很多的物体,真不错!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

  4、生②汇报。

  5、师:他们找到的物体还真不少!掌声鼓励。由于时间关系,后面小组主要补充与前面不同的新发现。

  6、生③汇报。

  7、师:太棒了!还有吗?

  8、生继续汇报。

  二)、讨论:土壤中有什么?

  1、师:土壤中有蚯蚓、蜗牛、蚂蚁、蟋蟀等小动物说明了什么?

  2、师:它们在土壤中干什么?(各小组充分讨论,师巡视指导,便于汇报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整理。(师:在学生汇报时归类、合并、整理后板书)

  生1:游戏、寻找食物

  生2:……

  生3:……

  ……

  4、师生小结:土壤是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的家园,它们在愉快的生活,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快乐的成长。

  (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放飞学生心中的梦想!教师在此处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以巩固上学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教学)

  师:我们在土壤中还发现蚕豆、菜叶、草根等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师:我们还在土壤中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土壤中发现电池、塑料、瓶盖、砖块等物体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土壤妈妈的怀里多了许多原本不在的东西,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的土壤环境或多或少的已经被破坏了,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从我做起,保护土壤环境)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想法吗?

  6、生汇报。

  7、师:土壤世界孕育着许多的小生命同时有给我们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从……到……,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长大!”,这是一首没有写完的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模仿上面的两段诗句继续往下写。

  8、生续写小诗,教师巡视。

  9、展示写得较好的小诗,并朗读小诗。

  10、师:写得多美啊!……这就是我们周围的土壤。

说课稿 篇4

  一、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以阅读为主。

  二、说教材:

  《刷子李》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本文写得生动有趣,融方言幽默于一炉,叙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丰满,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文中“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的奇人高手,他巧妙的粉刷技艺应该

  是民间艺术之海中的一朵晶莹的浪花。因为本组课文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教学重点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把感受人物形象,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作为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分析:由于许多学生对粉刷不太了解,因此,很难真切地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所以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主要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读、议议的方式,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体会人物的高超技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进行有创意的探究性阅读。

  四、说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刷子李》这篇课文的作者为什么称专干刷墙这一行的.一位师傅为“刷子李”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

  1.自学生字 新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线索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探究学习

  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

  2.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3.找出文中精彩句子并理解。

  教学时围绕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表现在哪里为主线,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

  舞台,开阔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体会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他们在读中思考,读中领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加深对人物性格的领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

  (四)、说说你心中的“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意完成这一单元人物鲜明性格特点的总结。

  (五)、拓展训练:你听说过什么“奇人异事”

  给学生展示图片,扩展课外视野,并说说受到什么启示。

  (六)、赞美“刷子李”我们明白了:

  给学生情感教育,同时也感受手艺人高超技艺。

  (七)、课后练笔:写一写身边的能人。

  这一环节,做到了读写结合,加深学生对人物性格的领会,情感得以深化。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我多想去看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诗歌。诗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析学情

  低年级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巧妙利用,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浅入深,不断提高。鉴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亲自去过北京,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的风光,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三、说理念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入手,以活动教学为主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四、说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椎》要求,结合新教材重点和学生特点,《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为:

  1、知识目标

  巩固13个生字、8个词语及2个偏旁,会写“足、走”2个字。

  2、技能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培养。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是难点。

  五、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首先出示北京的挂图,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请学生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出学生的情感。我还通过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2、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学生来说,这一刻,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升旗场面读出来,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又抓住时机请学生一起体验:如果你现在站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接着,借势请学生再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最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之情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了。

  3、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目标、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学生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学生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六、说教后反思

  1、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在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真正从学生出发,使学生快乐求知的有效手段之一。

  2、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在设计板书时,力求新鲜、有趣、贴近学生,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 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称赞》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新教材,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称赞》是本单继《识字5》后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因为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相处得是多么融洽!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更是如此,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10个生字词。会正确书写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刺猬和獾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自主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学习生字,新词时,交流学生之间识记生字的好方法,并加以表扬称赞,学生朗读课文生字,新词时,教师应首先应给予肯定,再加以纠正,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赞声的课堂中学习称赞的这一课文,在认识理解新词时,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请教老师同学,查查字典,看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看插图就能正确区分板凳与椅子的不同,这样学生在读课文时,就不难理解做椅子比做板凳来得难。这里提到的许多理解词语的方法,在第三部分读文理解时也发挥了不少作用。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抓重点语句从称赞的语句入手。即: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这两句称赞的话中,我主要抓住第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展开,这是一句平淡如水的话,为了让学生明白正是这句平淡如水的称赞带给小獾的帮助,我引导学生读文找找“这样的称赞对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学生立马就能找到“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同时也从句子中明白了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让小獾凭着这份自信,最终学会了做椅子。为什么就这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就能让小獾充满自信呢?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先前的小獾到底怎么了呢?这里我就顺势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泄气”一词,可是同样是这三个粗糙的小板凳,小獾看到了泄气,然而在小刺猬眼里却看到了不同,当时小刺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此时学生在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中就能马上找出小刺猬看到的是“一个比一个好”。这里我紧接着问“为什么小刺猬不是说‘小板凳做的挺好的’而是‘一个比一个好’呢?”对呀,同样也是称赞的话,为什么小刺猬选择了“一个比一个好”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这里引导学生质疑,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小刺猬是“拿起板凳仔细的看了看”,“看出做的粗糙,但是做的很认真”,感受到小獾付出劳动后取得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明白称赞别人并不是盲目的奉承,而是真心实意的,一是一,二是二,通过仔细观察,才能真正称赞别人,才能真心称赞别人。这样,文章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当学生明白了这些后,再请他们来朗读称赞的语句,相信就能做到水到渠成,真心诚意了。

  课文中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我们还可以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在读中悟,从而达到了品读感悟,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又如“学了《称赞》,让我们也学着小刺猬和小獾,来试着称赞咱们身边的同学,家人吧!”最后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夸夸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理出了人间的真情美,懂得了从平淡中见深情的真理,拓展了思维,又培养了语言,提倡了学习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说课稿 篇7

  一、设计理念

  本课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两只鸟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 读、互读、、配乐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9课《两只鸟蛋》,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习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识字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体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六、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2)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信息资料:

  多媒体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比较、想象的能力。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一、利用音乐切入主题

  1、听音乐: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可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么鸟妈妈是怎样把他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播放听音乐能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

  2、板书课题

  二、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想知道关于两只鸟蛋的故事吗?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四、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节学习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当你看到或摸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3、指导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说说学懂了什么。(如: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讨论:为什么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指导朗读。

  1)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2)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练习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因此,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和同学的互帮互助中,提高发展。)

  第三小节:

  学生朗读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或引导(教师范读),读出"我"送还小鸟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第四小节:

  1、学生读理解后,质疑。(如: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2、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这是全文的高潮段落,也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朗读逐渐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总结

  从这篇小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再一次对这位小男孩儿投去敬佩的目光吧。(出示文中插图)

  六、作业

  把课堂上收获说给你的家人或好朋友听。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6节《眼和视觉》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我从七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科学》教材将透镜中物理一章的内容浓缩到一节,并提前到七年级开设,内容多、难度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该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对透镜了解的延伸,又是凸透镜应用的理论基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别于以往验证式实验,它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分界点的寻找。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学习中对像有了一定的认识,会从三方面描述像的性质,学习了凸透镜的相关概念及三条特殊光线的画图。

  学生早已熟知放大镜成放大像,因而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也受此局限,对它能成很多性质的像不易接受,且易混淆。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科学思维的启蒙阶段,特别是分析归纳能力不足,对规律的概括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两点分析,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光具座找到凸透镜成的各种像,会描述像的性质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学会从记录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会初步将生活中的凸透镜与成像规律联系起来。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提问、猜想、实验、归纳等探究过程。

  (2)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发现的喜悦。

  (2)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四、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组织、指导学生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

  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五、教学法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问题导学,推进探究;充分探究,自主建构;利用软件,突破难点;口诀总结,帮助记忆。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5分钟)

  师:找出教室中的凸透镜。(联系生活、复习凸透镜的概念)

  生:投影仪、放大镜、摄像头、装水杯(透明、圆柱形、已装水)、一滴水、眼球……

  让学生拿起身边最熟悉的水杯(或放大镜)做一组实验:

  ①手握水杯,观察手指所成的像;②将手缓慢远离水杯,透过水杯观察手指所成的像。

  学生惊奇地发现:用水杯近距离看手指,看到正立、放大的像;用水杯远距离看手指,像倒了,有时放大、有时缩小。

  【提出问题】

  同样是凸透镜成像,为何差别如此大?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此时学生心中充满了疑问,请他们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交流,学生可能提出:①凸透镜什幺时候成放大的像,什幺时候成缩小的像?②为什幺会有时成正立的像,有时成倒立的像?③凸透镜成像究竟有何规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然地引出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样从学生身边抽象出科学问题,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带着疑问,能较快进入探究状态。

  (二)问题导学,实验探究(27分钟)

  1.实验准备(9分钟)

  如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刻学生对实验思路还不清晰,为了显化“物距”这个自变量(虽然焦距、像距也是自变量,学生目前只对物距有感性认识),我设置了下面的环节:

  【猜想假设】

  请同学们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什幺因素有关?请说出猜想的根据。

  结合水杯分析,学生很容易找出:“物距”会影响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为了验证猜想,实验思路是:改变物距,找到不同物距下的像,观察比较像的性质,找出变化的规律。

  【实验探究】

  教师出示实验器材进行介绍,烛焰是被成像的物体,凸透镜焦距为10 cm,光屏用来承接实像。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光具座,我首先让大家观察它的结构特点推测各部分功能。学生首先注意到标尺,它能测物、镜、像的位置,进而算出物距和像距;其次是滑座,用它改变物距,很方便;最后是导轨,它能保证物、镜、屏在一直线上。

  接着用幻灯片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和操作顺序,以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随时能得到参考和提醒。但学生“知道”并不一定能“做到”,因为他们并不理解“为什幺要这样做”。为了落实操作要求,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深化实验注意事项,培养探究精神):(1)如果镜或屏偏高或偏低,像会出现在光屏的什幺位置?(2)怎样找到成在光屏上的清晰像?(3)如何找到所有类型的像而无遗漏?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一一演示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如,镜偏高、镜面倾斜、蜡烛不竖直、凸透镜太靠边等情况,让学生观察结果。学生切身体会到: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屏上图像会出现从模糊到清晰再到模糊的细微变化,而像是指轮廓最清晰时的图像,且位置是唯一的。为了保证实验数据完备(让蜡烛和光屏都有较大的范围移动),凸透镜应固定在标尺中央,蜡烛应由远及近逐一找像。最后用口诀总结实验顺序:标尺中央固定镜,根据焰心调镜屏,将物移到最远处,移动光屏找到像,由远及近移蜡烛,不同物距像找全。

  实验准备这个环节很重要,教师要充分预设,排除可能的障碍,除了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还要引导他探究为什幺要这样做?这样才能将实验要求内化为规范操作,进而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效率。

  2.分组实验,收集数据(18分钟)

  学生每四人一小组,按下面的5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在表中进行相关记录。

【说课稿汇总8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汇总9篇

2.说课稿汇总6篇

3.说课稿汇总五篇

4.关于说课稿汇总9篇

5.【精选】说课稿汇总3篇

6.【必备】说课稿汇总六篇

7.【精华】说课稿汇总九篇

8.关于说课稿汇总7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