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3-10 23:20:4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汇编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汇编8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的享受。《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

  这个音乐游戏的由来是这样的:我班幼儿很喜欢听故事,经常要老师讲故事给他们听。有一次在讲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后,他们对故事中出现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尤其喜欢,第二天就有好多小朋友还缠着我说:“老师,你再讲一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于是,我就又讲了一边。过后的几天里只要是课间一有空,孩子们就要听这个故事,我就在想他们这么喜欢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不如把这两个人物形象放进游戏中,他们肯定会很喜欢。因此就有了音乐游戏《高个子和矮个子》,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我让幼儿先是观察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身高,得出高个子和矮个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出现游戏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2、说目标

  (1)能感知明显的高音和低音,初步培养幼儿听觉能力与动作反应能力。

  音乐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

  (2)在玩的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

  (3)进行创编游戏: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皮亚杰指出: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

  3、说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游戏内容的理解,加强游戏的趣味性,我适当地使用了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

  (1)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图片各一张。

  (2)用纸做高高的帽子和平顶的帽子,每样都是人数的一半,达到幼儿人手一份。

  (3)乐器:沙球和木鱼各一个。

  (4)大小标记各一个。

  4、说重点和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让幼儿会听音乐进行高个子和矮个子走路。通过观察比较、参与体验、分组游戏、师生交流等,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自始至终能保持愉快的情绪。

  活动的难点是遵守游戏规则,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高个子走路,什么时候矮个子走路,并进行创编游戏,这时我就利用上数学活动时学过的大小标记,引导幼儿大胆尝试,从而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以示范讲解法、游戏法,让幼儿学会并掌握正确的玩游戏方法;在游戏过程中用引导法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获得游戏带来的快乐。我还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实践体验、大胆探索等学法,在玩中学,学中玩。让教法与学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目标能得以落实。

  三、说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并进行创编高个子和矮个子

  出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

  (1)这是谁呀?(白雪公主和小矮人)(2)你们看看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一样高吗?(不一样)谁高?谁矮呢?(白雪公主高,小矮人矮)师:我们把比较高的呢叫高个子,比较矮的叫矮个子。

  (3)接着问:谁来学一学高个子、矮个子呢?提醒幼儿学高个子时应尽量地踮起脚尖、双手往上伸;学矮个子时尽可能地往下蹲。最后集体模仿高个子、矮个子。

  这一开始部分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启发想象来进行创编模仿高个子和矮个子,为后面要进行的游戏做好铺垫。

  2、学做游戏《高个子和矮个子》

  (1)刚才我们学做了高个子和矮个子,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高个子和矮个子》的游戏,师出示两顶帽子,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这两顶帽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顶高高的,一顶平平的)(2)猜猜看,这两顶帽子给谁戴的呢?

  (幼儿自由猜测)师:高帽子给高个子戴,平平的帽子给矮个子戴。

  (3)介绍游戏规则:高个子和矮个子不是一起走路的,要听钢琴的“命令”——高个子听到高音走路(教师可在钢琴的高音区奏和弦),这时矮个子不能走;当矮个子听到低音时才能走路(教师可在钢琴的低音区奏和弦),这时高个子不能走。请幼儿仔细听两段音高完全不同的和弦,清楚高音时高个子走,低音时矮个子走。(教师可弹奏两遍音乐)(4)请两名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表演:分别戴上高帽子和平顶帽子,扮演高个子和矮个子听音乐走路,让全体幼儿进一步熟悉明白游戏的玩法。

  (5)全体幼儿分两组游戏:一半戴上高帽子做高个子,另一半戴上平顶帽子做矮个子。再次强调游戏规则:应按规定的音乐做高个子,矮个子听音乐走路。

  (6)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7)小弟弟戴上高帽子做高个子,小妹妹戴上平顶帽子做矮个子,进行听音乐走路游戏。

  (8)交换角色,再玩一遍游戏。

  3、运用乐器游戏

  (1)出示沙球和木鱼:

  刚才我们的高个子和矮个子听着钢琴的命令进行游戏,接下来我们要听沙球和木鱼的命令来做游戏。介绍游戏规则:沙球声——高个子走路,木鱼声——矮个子走路。幼儿分两组进行游戏。

  (2)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4、引导幼儿创编游戏

  (1)小朋友刚才的游戏真好玩,看有两个标记朋友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出示大小标记)你们高兴吗?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个别幼儿上来示范表演,全体幼儿做一遍动作)。

  (2)大标记做高个子,小标记做矮个子,等一会听到高音时大标记走路;听到低音时小标记走路。(先请两个幼儿上来进行表演)(3)全体幼儿分两组进行游戏:一半做大标记听高音走路,这时做小标记的不能走路;另一半做小标记的听到低音走路,做大标记的就不能走路。

  (4)交换角色再玩一次游戏。

  5、结束部分

  我们班还有好多小朋友呢,他们可都喜欢你们今天做的这个游戏,我们邀请他们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说课稿 篇2

  学习这篇课文时如果把重点只放在了解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上,我认为语文课应有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就得不到落实。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对五种玻璃进行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达到读中学说,读中学写的目的,让学生采用:看、听、读、写、说的方法学习,体会新型玻璃的用途之广,作用之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既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一、说教法。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当“新型玻璃”的推销员。把读、写、说结合起来,避免了说明文的枯燥无味,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新知,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也为本组的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做了准备。

  二、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采用看、听、读、写、说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让它成为一种享受。

三、说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示自我;用好教材的例子,进行字、词、句、段篇踏实有效训练,真正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上去。

  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快乐导入、整体感知自主阅读、准备推销词、展示推销、拓展延伸、总结评比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用好现代化教育技术,让孩子在现代化的声、光、电的新型教学中感受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所带来的不同的思维训练,激活孩子各方面潜力的发挥与发展。但因各种原因,使得这节课存在了这方面的遗憾。当然,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请在座的各位提出批评,我虚心接受。

  四、说板书

  板书主要是提纲挈领的体现的主要内容,即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新型玻璃

  种类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 盗

  变色玻璃 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 “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美丽的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清澈的河面上,蜻蜓在自由翱翔,茂密的树林里,蝉儿在放声歌唱;葱绿的草丛中,蝈蝈在欢快地跳跃……面对这一切,幼儿们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还会迈开那双活泼好动的小脚去追逐。有趣的昆虫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我特选取了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蚂蚁家庭,知道小蚂蚁分工与团结合作的快乐。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说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故事,了解蚂蚁家庭分工与合作的情景。

  2、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在游戏中学习欢快、有力的呦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增加游戏难度,让幼儿理解齐心协力、团结力量大,是最后获的法宝。

  四、说教法:针对本次教育活动的教学目的,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利用教育挂图、故事磁带,各种昆虫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知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活动是有组织、有秩序、适合整体发展的。

  五、说教学过程:

  1、游戏:变变变,引起幼儿的兴趣。

  2、大馅饼的故事。通过听故事,让幼儿了解蚂蚁家庭分工与合作,齐心协力运大馅饼回家故事,知道蚂蚁们真了不起,引发幼儿向蚂蚁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与小伙伴们团结合作,克服困难。

  3、齐心协力的蚂蚁家庭,出示挂图,学念儿歌《运馅饼》,让幼儿学小蚂蚁,并说说自己是工蚁还是兵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欲望。

  4、游戏:传馅饼

  5、总结性小结。

  本次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快乐。精品源自(哦)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读课文识字。这既是对前几个单元识字方法的巩固,又为下一单元读课文查字典识字打基础。本文讲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文章共有5节,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尤其是第三节和第四节,把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课文中配有四幅生动的插图,充满童趣,学生非常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方面: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10个生字;认识“足字旁”。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运、送、挑、担”。这一课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认识10个生字,一是借助拼音这根“拐杖”来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二是在拼读生字的过程中,对拼音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同时,正确区分前后鼻音的发音,在生字教学时应加以重视。写字方面,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运、送、挑、担”,巩固半包围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不仅让学生写好字,同时逐渐养成自觉的良好的写字习惯。

  (2)过程与方法方面:根据提示,创设情境,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培养想象和说话能力。最后,让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尝试读好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是朗读课文最起码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抓住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感悟三者互为作用,互相促进,不能为阅读而阅读,重感悟是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三、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学习。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板块“看图创设情景”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设计的。课开始我出示两只可爱小兔的动画课件,让他们初步体会故事的精彩,并留下悬念:“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生字时,利用“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来巩固字词,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字时依然兴趣盎然。在学完了前三个自然段后让学生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学生的兴趣非常浓,虽然表演也许并不到位,但是我想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指导者,当学生思维受阻或遇到困难时,及时启发引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四、说学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三板块中,主要采用了自学、讨论、集体反馈、评价等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

  五、说教学过程

  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认字、识词,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分为五个板块进行:导入新课、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思维训练和作业布置。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课文学习可以从看图、看动画创设情景着手,再设悬念“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导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字词教学:

  字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在生字学习中,有所侧重点。学习方法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指导,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学生在交流发言时,要耐心、仔细地倾听,用多种方法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说,放心说,说出自己的所悟所得。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及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知识,学本领。这篇课文较长,要求学生读通顺,边读边画出生字,不会的字多读几遍。指名试着朗读课文,大家进行评议,然后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生字,随时纠正读音。集中学习“蹦、施、肥、除”4个生字,其中重点是“蹦”字,同时学习部首“足字旁”,随即提问“我们还学过哪些字也是足字旁?”复习以前所学的汉字,进一步归类“这些动作都与脚有关,所以都是足字旁。”“运、挑、担”着重从字形上识字,并结合书写指导;“饿”从字义上理解并识记。重点指导认读容易读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浇”和“挑”是三拼音,“翻”和“肥”的声母是“f”,“施”是翘舌音。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都时左右结构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给这些字找朋友组词。

  最后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偏旁组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生字。

  (三)、阅读教学

  1、揭示课题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对小白兔和小灰兔做个评价,这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白兔?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灰兔?”教师出示填空:()的小白兔()的小灰兔。(板书)

  2、课文第2——5节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讲读,紧紧抓住“三个不同”来教学:学生读相应段落找出①小白兔和小灰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东西的不同。②它们回家后的表现不同。③结果的不同。在三个对比中,第2点是重点,抓住关键词来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读四五段,圈出小白兔动作的词语,学习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等词。课件展示小白兔种菜过程,老师读让学生看课件展示感受,让学生演一演两只小兔的不同表现,表演能力可能会不是特别理想,课堂也许会产生短暂混乱,但学习效果应该是很好的。表演完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能够说出小白兔种白菜,小灰兔光吃不干活。(板书)第5节中对“疑惑、自豪”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试着读出小白兔送白菜(板书)的自豪和小灰兔要白菜(板书)疑惑的说话语气,突破这一难点。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义。

  (四)、思维训练

  本文的思维和说话训练主要就是围绕小白兔和小灰兔展开的。

  1、围绕着小白兔和小灰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东西不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像,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来帮助学生体会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

  老山羊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它们,小灰兔想:,于是,它拿了白菜(板书)。小白兔想:。所以,它不要白菜,要了一包菜籽。(板书)

  由于这个说话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力来确定使用的时机,放在学习第一个不同点时时随机出示。

  2、拓展说话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怎么做?

  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想:。然后,它(怎么做)。

  在活动中,教师不必用过多的框框去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落落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或不合理的地方,适当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比较规范的句式、语段,进行知识迁移,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只有自己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六、说板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

  ()的小白兔:要菜子 种白菜 送白菜……

  ()的小灰兔:要白菜 光吃不干活 要白菜

说课稿 篇5

  大家好!我是xx,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反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是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延伸,又是后面理解平面镜、球面镜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在光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知识点也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

  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②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4、教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激光笔、铅笔、平面镜、硬纸板、量角器、三角板等

  学具:激光笔、铅笔、平面镜、硬纸板、量角器、三角板等

  二、说学情

  因所教班级属于农村中学,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是他们又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基础较差。老师利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说学法

  1、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模拟学生实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果。

  2、学法指导:

  以探究为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巩固练习。

  四、说教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探究、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反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由生活中问题入手,并以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

  问题: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源发光使光进入人的眼睛,人就能看到物体,那么对于一些不发光的物体,如同学间,课本,铅笔等,为什么我们也能看到呢?

  (这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光的反射(板书)

  (二)新授:

  【演示实验】 用激光笔照射教室地板砖地面。

  【实验现象】 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通过简单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很快回忆起有关光的知识,通过猜想使学生对有关光的'现象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当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光线的方向会变吗?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什么关系?光在反射时有没有什么特点和可遵循的规律呢?先认识几个反射现象中的物理名词。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BO)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教师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①当E、F屏在同一平面上时,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

  ②让学生观察: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此现象说明:“两线分居”。

  ③让学生根据现象和测量填充表格,引导学生发现现象规律: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反之亦然。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过程。而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光的反射现象,从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因此,本节课在老师的演示实验后要求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光的反射定律有了感性认识。要求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2、交流探究成果,及时调控矫正。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识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学生的情感将在教师对学生参与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和各小组在班级中的汇报情况中得到升华。

  3、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的反射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制两类练习题目:一类是应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图,达到巩固光的反射规律作图题的目的;另一类是应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知道物理从生活中来,与会运用物理到生活中。概括出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类型:

  ①镜面反射

  ②漫反射

  (可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4、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板书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

说课稿 篇6

  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题活动《规则与标志》,产生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志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运用广泛,并为幼儿理解接受,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从众多的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目标分析

  本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

  对目标的分析: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标志》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社会规则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过程分析

  总述: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大约需要30-35分钟。基本流程:以“棋”导题→标志分类思考→小组按要求重点讨论一类标志→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习并掌握标志特征、名称、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玩“棋”结题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个体操作、分组游戏等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初步感知三类不同标志的特征与含义。

  教学难点: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整个活动过程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感知基础,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巩固提高。我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致力于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中,我始终扣住“社会性教育”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并把目标达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本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5的分解与组成》是未来爱儿坊幼儿园教材系列大班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我尝试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选择用“喜羊羊与灰太狼闯关大战”的动画课件和生活中常见的夹子让幼儿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直观地、快速地掌握5的分解与组成。通过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和游戏环节提出数学问题,从抽象到直观,从易到难,既达到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又让幼儿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这也正体现了新《纲要》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5的分解与组成;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的排列规律;初步感知5的加法。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分析观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爱学数学的情感。

  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5的分解与组成,学会将5有序分解;

  活动难点:通过学习5的分解与组成来感知5的加法。

  活动准备:《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主题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闯关大战》动画课件、小夹子若干。之所以我要把夹子作为活动教具是因为,首先,小夹子是生活中随处可得的东西,贴近幼儿生活,易于操作。同时还能满足我们上课的需要,减轻教师自制玩教具的压力。再者,它还能投放到不同的区域活动中,既弥补玩教具的不足,还可以供幼儿自主操作。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所以,首先我采用的教法有游戏法。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来学习数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目前,幼儿教育提倡快乐学习法,所以我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一部动画片,因此我就利用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制作了《喜羊羊与灰太狼闯关大战》的动画课件,整个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播放课件来做到环环相扣的,这也正体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因此我采用的第二种教法就是多媒体教学法。

  在引导和启发幼儿时我还用到了谈话法和提问法,在归纳和总结时我又用到了讲授法。

  三、说学法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他们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输,如果幼儿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那么就达不到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强调:“数学关系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他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获得” ,所以操作实物对儿童学习数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个教学活动主要体现的学法有:动手操作法、观察法、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1、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律动,谈话导入游戏

  第二环节:游戏闯关。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游戏:喜羊羊邀请小朋友帮助他闯过灰太狼设的三道关卡,从狼堡救出美羊羊。因为这个游戏极富挑战性和趣味性,所以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非常强。这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我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基本上都能在第二个环节中完成。

  第三环节:小游戏“开火车”结束活动。

  第四环节:活动延伸

  2、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播放歌曲,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舞动。

  2、教师谈话导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游戏部分

  (1)第一关

  1、播放课件,出示第一关的任务:请你对数字5进行分解,并说一说有几种分法?

  2、幼儿动手操作小夹子,教师将幼儿的操作结果归纳总结进行板书记录,通过孩子们操作和观察就能说出数字5有4种分解方法。

  (2)第二关

  1、播放课件,出示第二关任务:请仔细观察数字5的分合式,想一想它有什么排列规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分合式两部分数字逐个变大和逐个变小的变化,从而总结出依次递增和依次递减的规律。

  (3)第三关

  1、播放课件,出示第三关任务:学习了数字5的分解与组成你能说一说关于数字5的加法吗?

  2、幼儿再次动手操作小夹子,通过动手操作以后老师就要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知道,5的分解与组成和5的加法都可以在分合式中体现出来。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就能很容易的说出关于数字5的加法。

  3、播放课件,闯关游戏到此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游戏:开火车。这个小游戏是对5的分解与组成的一个巩固与记忆,也是为后面学习5的加减法做铺垫。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小夹子放回数学角,并且通过在数学角中操作夹子和数字卡片进一步感知数的守恒。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9页的例题,做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0的两种含义,知道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或开始。

  2、知道0和1—5各数一样,也是一个数,借助直尺图进一步认识数的顺序。

  3、会正确、规范地书写0.

  4、会计算与0有关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并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学会计算有关的加、减法,理解同数相减结果是0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数字卡片、图片。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学法可归纳为: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首先,课件出示三个集合图,要求学生数一数圈子里的笑脸,每一个集合可用数字几来表示。这里除了回顾数数的知识以外,也为引出课题做准备。

  现在,从每个圈里各取走两个,那么,想一想每个圈子里还剩几个笑脸。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边观察,边说出:2个、1个,最后的圈里都取走了,一个也不剩下用什么来表示呢?

  正当大部分学生感到疑惑时,我及时引出课题,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并讲解:一些同学说的对,第三个圈里一个笑脸也没有,我们就用“0”来表示。

  环节二:探索新知,尝试练习

  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课件出示数P29的猴子吃桃图。引导:盘子里有两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生回答后,出示(2)小猴子吃了一个桃子,盘子里还有几个,用数字几来表示?在指名回答后出示(1)。贪吃的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现在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呢?学生们都抢着回答:没有了。那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孩子们齐声回答:“0”。在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后,我要求孩子读出: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表示一个也没有。

  2、教学“0”表示起点。

  教师引导思考:0还可以表示什么?

  让学生拿出直尺,随之课件也出示直尺图,要求学生在尺子上找到“0”。在找到“0”后,让其观察支持上数的顺序,感知“0”是起点,在直尺的最左边。提问:从0开始往右看,0右边第一个数是几?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数分别是几?学生一一找出后,再比较0—5各数的大小。

  3、寻找“0”

  “请你说说我们身边的0。”设计意图:从生活中见到的0入手,带领孩子们去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学习“0”的写法。

  “0”像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很乐意讨论:0像鸭蛋、像气球、像月饼、像太阳等等,我补充:说得真好,“0”呀,最像鸭蛋。在孩子们对 “0”的形状初步了解后,我播放“0”的书写过程,让学生学写“0”。(0是一笔写成,顺序是从上到左,再下往右,最后拐到上与起笔会合。写0的笔画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出来的0略有倾斜,显得灵巧好看。)

  指导后,请学生在书上指定的位置当场书写,我也到他们中去表彰按要求写、写得到位的同学。

  5、体会0的计算。

  (1)得数是0的减法。

  课件呈现P29的小鸟图,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说出图意:原来鸟窝里有3只小鸟,后来全飞走了,鸟窝里一只鸟也没有了。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自主列出式子:3—3=0。学生列出算式后,为巩固理解我让大家再一同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并组织学生小结:“两个一样的数相减,结果得0.”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于是,我出示了几道题,让学生根据得出的结论来逆思维指导做题。

  (2)有0参与运算的加减法。

  呈现课本P29的青蛙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出图意:左边的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0只青蛙,共有几只青蛙?学生列出式子:4+0=4.在学生再一次说出算式每个数的含义后,我帮助其小结出:一个数加上0后,结果还是这个数本身。学生根据得出的结论,很快就理解和完成了出示的练习题。

  让学生思考:5-0=?

  一部分学生能快速的说出这个算式的答案,但为了孩子的理解更加深刻,我还是提供直观感知的素材,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得出了结论:一个数减去0后,结果也还是这个数本身。

  ㈢积极梳理,巩固新知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例如:巩固练习第3版面的题就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尝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一教学步骤中,我给出的题从浅到深,从直观感知到利用方法抽象思考,一步一步完成了梳理整堂课所学的新知识,流线型地从认知到结论再到实践的过渡。

  四、课后反思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试验教材的特点。兴趣使最好的老师。0原本只是一个抽象的数,但我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自然引入0的认识。“笑脸”,“贪吃的小猴”故事情节活泼生动,创设悬念,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足以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欢快的小鸟,可爱的青蛙,等始终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兴趣盎然,并创设了一个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活动环境,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接近尾声,学生正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通过开展一些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特征的游戏活动,如“捉金鱼游戏”、、“奖大苹果”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再次激发了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会学,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说课稿汇编8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汇编八篇

2.说课稿汇编10篇

3.说课稿汇编7篇

4.说课稿汇编6篇

5.说课稿汇编5篇

6.说课稿汇编五篇

7.说课稿汇编9篇

8.关于说课稿汇编九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美术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