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4-15 18:33: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小数乘小数》。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及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又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2、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以计算客厅面积、沙发占地面积的活动引入小数乘小数的学习,人教版教材是以计算宣传栏玻璃的面积问题引人小数乘法的学生。两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以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

  冀教版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活动:①先估算一下,再用竖式计算。②动态显示“4.8×3.6”的竖式计算过程:先将两个因数4.8和3.6,都扩大到各自的10倍,变成48和36,然后求出积,使学生清楚地看出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到100倍;最后再看积,由于积已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将扩大后的积1728缩小到它的1/100,得17.28。用计算器验算。

  本节课的关键是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冀教版教材呈现三个层次:客厅的面积计算,呈现计算过程,给出小数点的位置。沙发的面积,呈现计算过程,未给出小数点的位置,提出问题“小数点应该点在哪儿呢”,引发学生思考。()茶几的面积,学生自主尝试。人教版教材在给出例3的问题情境后,呈现了计算过程,并提出问题“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并通过例4的问题讨论,明确给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得出冀教版教材的编排具有引导性和自主探究性,人教版教材更具有指导性和直接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冀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多安排了“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学习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我将目标制定如下: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客厅图片,客厅里都有些什么?

  出示客厅相关数据:长4.8米,宽3.6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客厅的周长,客厅的面积)

  聪聪家客厅面积有多大呢?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4.8×3.6=

  A、估算一下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B、怎样用竖式计算呢?

  (二)、自主探究

  1、打开课本自学4.8×3.6的竖式计算过程,小组交流:为什么积的小数点点在7的后面。

  2、反馈:为什么积的小数点点在7的后面。

  3、出示问题:客厅沙发的宽是0.85米,长1.8米,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

  学生列式计算。

  问题提示:小数点应该点在哪?小组交流。

  4、反馈:小数点应该点在哪?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5、出示问题:茶几的宽是0.45米,长是0.9米,茶几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A、判断积有几位小数

  B、自主完成并展示。

  6、知识巩固

  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用竖式计算。

  2.72×0.8 0.15×0.08 3.7×8.2

  (三)课堂小结

  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

  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经济与生活》模块第七课的第二框,它与第四课的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制度)前后呼应,均是本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本框分为两目具体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其中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是本框的重点,着重从“含义”、“客观必然性”和“意义”三个角度系统讲述“按劳分配”这一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第二目“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本框的难点所在,主要介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各种生产要素分配”这两种非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整个内容富有逻辑性,属教材经典部分之一。

  但是,新课标下的教材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较,已作了重大调整,最明显的是:

  ⑴压缩了教材篇幅,把以往的两课时内容压缩为一课时完成。且许多知识点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就客观地就增大了学生探究学习的难度;

  ⑵尽管教材图文并茂,表面看起来更加通俗易懂,便于消化,但由于教材对一些难点知识点的回避,从而无形地加大了老师的讲授内容和授课难度。

  二.说学生:

  步入高中学段的新生,绝大部分为15岁的孩子。由于他们的世界观还未真正形成,分析认识社会现象的视角与能力还十分缺乏,加之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不够浓厚、学习方法还很不到位。特别是本级新生,由于大量扩招,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参差不齐。长期以来,有不少学生早已经形成了懒、缓、散的不良习性。课堂积极性不高,懒得动脑、动手,许多学生对于课堂探究性活动不屑一顾,总是喜好老师机械地灌输。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彰显,课堂气氛难以有效调动,与新课标的要求已经拉开了很大一段距离。

  三.说教法:

  在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要求,自己对本节课的教法作了明确的定位。即:不完全放开手脚,把课堂交给学生,但又要体现新课标理念。因而,课堂教学应以教师讲授难点和师生合作探究为主线,力求与新课标接轨,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关于“按劳分配的含义”,尽管是教学重点之一,但较为通俗。因此可采用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的师生互动方式,把概念肢解开来,让学生抓住核心词语,感悟所讲的角度,真正实现课内消化基本概念。

  关于“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因其是教学难点之一,理论性较强,相关的知识点较多。必须以教师的精讲为主,把理性化的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从而降低知识难度,使学生消化吸收。

  “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是教材中最简捷明快、最为通俗易懂的部分,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学完成。

  “为什么还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是对第一目所有知识的整合与提升,难度较大。可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次动脑、动口的机会来阐释自己的观点。经过探究讨论使组内成员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结论,并委托一名中心发言人代表组员参与全班探究。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有效组织答案要点。

  关于“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教材的另一难点,课改后的新教材只仅仅提到它的意义,肯定生产要素应该参与收益分配。但在各级别的实际考核中会经常涉及到。因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尽可能的搜集生活中的鲜活事例,通过教师讲授、师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的方式具体分析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经济活动中所参与的不同收益分配。最后还应归纳升华出有效区分收益分配中不同生产要素时所把持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从而使难点真正有所突破。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好:

  情感目标:认真练习,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垫球的动作结构,把垫球技术分为:姿势、击球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几个环节。要想把球垫好、准确,关键是姿势和击球点,所以教材的重点:正确的击球点和正面垫球的姿势。难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

  学习和发展(20’)

  游戏:接力比赛

  规则: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一球。双手平举把球放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不能夹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原地垫球三次后再跑回队伍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为胜。

  目的是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再次巩固垫球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团结合作能力。

  恢复身心部分(5’)

  1.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音乐来放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综合评价。

  3.布置回收器材

  场地器材:

  本校的体育设施比较齐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人手一球,需要器材:排球41个,挂图1付,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

  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10-120次/分。练习密度35-40%,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我所讲授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以及实验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是在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重点是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根据教材特点,课前我准备了矛、盾、坦克的实物,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 实物导入新课

  一定的情境及师生和谐的关系是一节好课所必需的条件。因此,我出示实物矛和盾,结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说说矛和盾各有什么优点?接着提出问题: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这样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是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 复习旧知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我先指名读了一遍课文,再通过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之后,我听写了部分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在理解“大显神威”这个词后,让学生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等一些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进入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思考中寻找答案。

  三、 感悟、理解课文

  以疑促读,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学生在读书中不难发现,课文中“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这生动具体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激发了学生说一说对坦克的了解。

  质疑是学生求学的重要途径。在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逐步深人,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文中告诉我们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呢?”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在读一读,说一说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我采用表演的形式在学生对“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的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较为抽象,如能将课文和事例融为一体,在事例中感悟语言,在事例中理解课文,那么教学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 拓展思维,深化明理

  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了对这句话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出发,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使学生摒除抽象教条的分析,通过具体鲜活的事例体会“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的含义。这样读中悟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落到实处。

  五、 布置综合性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课后请同学们观察生活,发现不便之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尝试着把其中一项做成看得见的作品,在咱们班的展示台上展示。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总之,我在尽量尝试着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我的课还很稚嫩,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认识几分之几》是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借助小圆片(小棒)“分一分”“拿一拿”等实际操作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先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借助学具探索“12个蘑菇的是多少个?”进而学会列算式,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课后“想想做做”中也安排了类似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二、说学生

  本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相关知识,也理解了分数的实际意义,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但介于本班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弱,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安排了摆小棒和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结合细致的课件,帮助这部分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数的知识,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语言来解释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每道算式的含义。

  2、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运用掌握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五、说教法

  通过摆小棒、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等比较直观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份”和“几个”,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进而推导出算式。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的动画生动地展示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思考、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请一位同学说分数,同桌来说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突出“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的概念,明确分数的意义)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让学生拿出12个小棒摆一摆、分一分、拿一拿。

  (2)谈话:我们可以分一分得到12个蘑菇的,是9个蘑菇,我们还能算一算。怎样算呢?

  同桌讨论。教师课件展示过程,出示算式,并请学生回答每一步所对应的含义。

  这两个层次的设计,主要是创设情境,自主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巩固练习

  (1)青椒的是多少个?

  (2)桃子的是多少个?

  先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接着列出算式;请学生说每一步算式的含义,教师边听边对应播放动画、出示算式,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最后总结出解决求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思路。

  4、深化认识

  (1)猴宝宝要送礼物给妈妈,你们看,两只猴宝宝送的苹果的个数一样吗?(出示课件)

  你怎样知道是不一样的呢?(列算式计算)

  思考:为什么不一样?

  总结:因为总数不一样,虽然分得份数一样,但是每份的个数不一样,所以它们的不一样。

  通过这样有趣的环节设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明确,总数不同,就算分的份数相同拿出的份数相同,最后的个数也不会相同。

  (2)1时的是多少分?

  (思考关于钟面的相关知识)

  前后单位一样吗?(不一样)

  不一样该怎么办?(先单位换算)

  5、全课总结

  (1)几分之几的分数意义。

  (2)有条理地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3)计算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有多少。

  通过说说自己的收获,帮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回顾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文学活动《鹅大哥出门》,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 说设计思路

  《鹅大哥出门》这个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大白鹅为主要角色,讲述了一只大白鹅骄傲不懂礼貌的故事,特别是鹅大哥之前“红红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后的“一只大黑鹅”对比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比较以我为中心,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们现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二. 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在新《纲要》中,活动教育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认知上: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丰富词汇“神气、乐滋滋”

  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骄傲不欺负弱小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三. 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1.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 大白鹅、小鸡、小鸭的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游戏角色当中,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2.知识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鹅大哥,了解鹅的基本特征,练习鹅的走路姿势

  四.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

  1、情景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这种效果是与以前仅通过图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

  2、课件演示法: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复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4、提问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的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而采取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说学法: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

2.【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3.【热门】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4.实用的说课稿锦集九篇

5.实用的说课稿锦集五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十篇

7.【必备】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8.【推荐】小班说课稿范文锦集九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