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7-16 09:15: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轻轻跳》。主要教学内容是学唱《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并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体现美。

  《金孔雀轻轻跳》是由翁向新作词,任明作曲的一首具有浓郁傣族风格的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五声调式,多用la音而带有羽调色彩。曲调清新优美,旋律自然流畅,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 XX XX | X — |为主的节奏,好像傣家小朋友与小孔雀一起跳起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的情景。整首歌曲热情地讴歌了傣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如同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新大纲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技能目标:①启发学生用甜美的、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②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曲。

  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从优美的舞姿中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唱《金孔雀轻轻跳》,让学生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傣乡的风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节课能否成功,我觉得重点的突破和难点的把握非常重要。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启发学生初步运用甜美的、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②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用优美的傣族舞蹈与老师同学合作表演; ③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

  难点:①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乐句的学习;

  ②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四、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我运用了以下的几种教学方法:

  1、猜谜导入法:老师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先让学生猜出谜底“孔雀”,

  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谈话“你们了解孔雀吗,让小孔雀带领我们参观美丽的傣乡”引出云南及傣族,再通过课件展示傣族的优美风景及风土人情创设了傣族的优美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巨大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教师示范法: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前,老师先有感情地范唱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加深对乐曲情绪的体验进而更熟悉旋律;到后面编创活动部分,老师根据歌曲自编一组傣族舞蹈动作给学生作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动律,从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进而让他们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3、旋律模唱法:老师分乐句弹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u”音模唱出与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如第一乐句,教师弹31 35 | 5 - | 36 12 | 2-|,学生模唱“lu??”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又能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

  4、创设多种体验、感受,表现的形式和通道,如通过师生聊天、欣赏傣族风情、欣赏舞蹈、欣赏音乐、表演、创编舞蹈等等途径,使学生能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五、说学法:

  因为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善模仿。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使课堂内容突出趣味性和游戏性,并注重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为了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及音乐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信表演、模仿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音乐实践中,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音乐所带给他们的乐趣,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学法:

  1、训练法。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较难唱的乐句,分析乐句,化难为易,最后亲自尝试,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讨论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真知,在讨论中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

  2、群体合作法。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我会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三个五个一组,发挥其群体力量,从而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具准备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和钢琴。对于这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课前导入这一环节中,首先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孔雀”后,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孔雀,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着孔雀的美,并告诉学生,今天让小孔雀带领我们去参观美丽的傣乡。这样的导入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逐层聆听,体验情感

  这个环节我通过初听歌曲——教师范唱——用Lu模唱——朗读歌词——演唱歌曲等多种教学方式努力遵循新课改的精神,体现“听觉领先”的原则。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多次聆听、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歌词内容。

  1、初步感受傣族的音乐风格

  在这个环节中,我以《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为背景音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包括建筑、服饰、节日,用美丽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孩子们边赏边看。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傣族风格的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着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而且便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引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2、聆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基本情绪。然后请学生静静地聆听,并用手轻轻点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之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说一说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们说一说吧!这样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既能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又可以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和旋律。接着我给学生有感情地范唱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加深对乐曲情绪的体验进而更熟悉旋律。然后我引导学生伸出手跟着节拍朗读歌词,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二拍子的节奏特征是强弱的区分。

  3、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在学唱前,为了保护儿童的嗓音,首先我会提示学生挺胸、收腹,让学生充分打开歌喉,这样就达到了保护儿童嗓音的目的。因为在前面的几个环节中通过带问题的聆听歌曲,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音乐的情绪。接下来我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U”音模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两乐句:“6 33 | 12 2 | 16 12 | 2 -|”和“ 6 33 | 12 2 | 31 61 | 1 -|”,我先让学生们观察这两个乐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同学们跟琴哼唱旋律,熟悉以后再填词分组反复练习。我指导学生大胆尝试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多唱几遍。

  (三)编创活动,深入体验

  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我先随音乐表演一遍,重点把傣族的几个典型动作给学生反复示范,并鼓励学生和我一起学。然后我请几个同学上来跟着老师一起表演,让余下的同学唱起《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为他们伴奏,并鼓励余下的学生三五个一组,互相启迪、创作,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这样一节课下来,就能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通过师生互跳孔雀舞,领略傣族舞蹈的美,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肢体等方面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中的思想教育目标,我最后做了一个拓展性的小总结,通过和学生讨论“你们觉得小孔雀漂亮吗”这一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更不能吃国家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升华的作用。

  孩子们兴致正浓时,也到了一节课的结束时间了。我请学生们全体站起来做最后一个活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次扮演傣家的小男孩、小女孩,再一次尽情地歌唱,尽情地舞蹈吧!”师生一起载歌载舞,欢歌笑语,整节课在愉悦地气氛中结束。

  七、说教学设计理念:

  “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这一“趣”一“乐”突出了趣味教学,快乐教学,把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突出体现了新课标“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同主题,多角度”是这节课的中心,运用多种媒体的多种手法和不同的角度去展示音乐作品的内涵,集中体现了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的新理念。这种方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更好的启发联想想象,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泼、龙、恩、凤、凰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盛”

  2、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4、初步体会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会写生字;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说设计意图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过程中,我随文识字了5个:襟、褂、凤凰、恩为主,词语教学时也分为2个层次,先是带有拼音的难读的字,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和多音字盛。然后是课文中比较长的词语。本课时写了4个字、泼、凤凰、恩,都是随文指导,然后集中书写。我的设计意图是:字词句的教学其实是一条线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让小朋友明白我今天识字重点要读好哪几个。

  二、句与段的教学

  今天学习的重点段落是第3小节,我以“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展开教学,由句子再细化为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体,层层引导学生明白人们赶来了,人们撒满花瓣,人们欢呼都表达子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句与段的学习离不开朗读的指导,朗读的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如精读第3小节时,我就采用了指名读、感悟地读、高兴的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等形式。在指导读“周总理来了!”这句感叹句时,我又采用了提示读,“你欢呼着:他欢呼着,大家一起欢呼着”使小朋友身临其境。

  三、作业设计: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翻看了课后及作业本发现有这么几个类型:生字抄写、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会填正克确的量词,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造句。因此本课时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字词教学时穿插了多音字“盛”的教学,说话练习:用一组关联词:因为……所以……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好像”造句指导学生把比喻句说得更生动,

  量词的叠用:一条条、一串串要能理解叠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确运用从而能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四、课后发现的问题:

  1、“对襟白褂”这个词的教学除了读准字音,如果能以学生的衣服为实物教学明白对襟是怎么样的,医生穿的就是白褂,让生字的音、形、义在潜移默化中扎实的完成了教学。

  2、语言表达: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如果能让小朋友学习这种写法,学会迁移,比如说:迎春花开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们上学了等等,让小朋友学会运用。

说课稿 篇3

  当今社会,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果学生从小就能培养起牢固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则有利于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和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四年级上册《家乡水的故事》这一主题的教材中,首先展示的是“人类用水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本课题的开始就了解家乡人用水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充分感受家乡人用水的伟大进步;之后展示了水在家乡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的照片,家乡用水的来源,树木对保护水源所起的作用,充分的认识到,为让人们喝上纯净的水,许多人在努力的工作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水在生活中的种种用处,懂得水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农业生产、城乡建设及发展的关系;最后,教科书展示了家乡人们用水方式的变化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关系,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看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思考和认识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用水。

  小学中年级学生虽然知道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但并不清楚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加上广州处于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水资源相对充足,学生误以为水是用之不尽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节约用水。针对这些问题,加上本课内容比较多,我划分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各有侧重点。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家乡水资源的概况,知道家乡人的取水方式经历了一个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一、知道家乡水对家乡的生活和生产非常重要;二、了解家乡水受到污染时的危害,以及家乡人在保护家乡水方面做了哪些事情;三、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理念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新课程理念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探究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去补充教材,并且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设计了以下五个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探究当中逐步完成学习的目标:

  活动一、课前调查,初步感知:

  在课前我把学生分成了四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观察和寻找身边的水的故事,如珠江夜游、赛龙舟、陈家祠绿化广场、美丽的荔枝湾、“美在花城”的称号,清洗校服等等,可以是图片、照片、视频、诗歌、甚至是歌曲。并且让学生调查自己家里平时节约用水的小妙招。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在这一个活动中,学生除了对家乡水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外,更锻炼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初次尝试制作简单的PPT,为课堂汇报做好了准备。

  活动二、家乡水的故事会:

  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呈现的内容比较丰富,有广州的绿化景观,有珠江和珠江夜游的美景,有农田灌溉,有人们清洗街道和大楼的场面,还有自己动手洗校服的场景等等;呈现的方式也比较多样,有的学生展示PPT,有的展示自己拍的清洗校服的照片,有的朗诵诗歌《珠江美景》,有的朗读自己写的作文,还有的播放搜集到的珠江被污染的视频等。通过这些学生们所熟悉的场景与经历,学生们更能直观、深切地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家乡水,家乡水带给我们美好的一切;同时,有的人不懂得保护家乡水,使我们的家乡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活动三、家乡治污用水大探究:

  承接着前一活动引出的家乡水受到污染的现象,我首先让学生从一段文字和录音中了解被污染的水对我们的危害,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对污水的厌恶之情;接着,我回归到教材,要求学生阅读第49—53页,了解人们为保护家乡水做了哪些事情,并进行汇报。课程标准提到: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当有学生汇报到建污水处理厂的时候,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两张水费单,以“小兰的疑问:为什么我家每月会有两张水费单?”为探究话题,引出广州在治理污水方面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建污水处理厂。并播放了介绍广州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视频。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市政府建造污水处理厂的必要性与成效,也知道了原来自己的家庭也为保护家乡水出了一份力。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认识到家乡人在科学用水方面所取得的伟大进步,从而产生出参与其中的意愿来。

  活动四、科学用水小妙招:

  前一个活动中所了解到的科学用水的进步着眼点是整个社会大环境,而在这个活动中,着眼点移回到学生自己个人或家庭上来。学生们交流并发表了自己课前调查到的节约用水小妙招,例如:一水多用的,洗手关小一点水龙头,使用不含磷的洗衣粉,选购节水型的花洒和马桶等等。这一个活动,不但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的力所能及的科学用水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保护水资源并不难做到,人人都能从小事做起,并且养成习惯。

  活动五、设计护水警示语:

  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所感所悟通过这一句警示语表达出来,进一步深化保护水资源的感情。

  最后,学生们在一边欣赏歌曲《珠江游》,一边观赏家乡水带给我们美好的一切的图片中结束了这节课。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五个活动相辅相成,强调利用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探究,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来获得最直接、最有效的知识。基本上落实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小组汇报故事的环节比较拖沓,学生未懂得挑选最精炼的资料和语言去汇报。如果把这环节浪费的时间增加到后面学生探究交流节水妙招的环节,教学效果会更好。

说课稿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为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快速跑身体姿势,使学生获得快速跑的亲身成功体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初中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通过快速跑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改善肌肉物质代谢的机能,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初中快速跑教学应以途中跑作为重点,在开始进行快速跑教学的初级阶段,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正确的快速跑技术概念。本次课是初二快速跑单元教学的第一次课,以掌握技术和激发兴趣为重点。因此,本课设计以游戏竞赛贯穿于教学中,寓教于乐。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面向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时的学生已经经过一年的初中体育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具有了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已经有了快速跑的基本技术动作,这为本次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设计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步频、步幅与跑速的关系,学会发展步频、步幅的正确方法。

  2、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的精神。

  五、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

  重点:前脚掌着地发力,手臂前后摆。

  难点:全身在跑的过程中协调。

  六、教法与学法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规律,人体动作形成规律,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法、学法为:

  (一)教法

  1、讲解示范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要领,激发练习方法,学会练习。

  2、体会练习法:通过练习,体会动作,加深学生对动作的感知认识。

  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4、表扬鼓励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5、游戏比赛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法

  1、体会:认真练习,亲身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自主与合作学习法,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七、教学流程

  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的开始与准备,首先是课堂常规,包括整队集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安排见习生。这一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准备活动,学生成一路纵队,先进行自由地形跑,再进行喊数抱团的小游戏,最后是行进间徒手操。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10’)

  (二)基本部分,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一节课的核心。

  1、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后蹬跑),让学生知道步频、步幅与跑速的关系,学会练习步频与步幅的方法。(8’)

  2、50米快速跑,通过讲解与示范,让学生体验快速跑途中跑的感觉。(8’)

  3、游戏(“剪刀、石头、布”),激发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6’)

  4、迎面接力,分组竞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强调安全。(8’)

  (三)结束部分,主要进行放松肢体、调节身心,对本次课进行小结。(5’)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这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 初步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3、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其中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鸟巢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奥运福娃带来的挑战,让他们在挑战中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猜一猜

  出示鸟巢体育馆图片,引导学生:猜猜看,这儿可坐多少人?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和能力。并由此导入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数一数

  活动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挑战情境:小朋友,福娃带来了一些题目,小朋友每答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一个福娃,全部完成,将得到一组福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接下来学生满怀信心地进入数小棒的活动。

  (1)数老师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明确"10个一是十";

  (2)数一小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明确"10个十是一百"; 复习已有旧知

  (3)小组合作数更多的小棒。

  晶晶带来挑战:怎样数更大的数?

  数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每盘大约多少根?

  学生自由猜测后,老师问: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小棒的根数?学生将自发地要求数。老师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给各组,请小组合作数一数,并提出数的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

  (三)数出的小棒要捆扎好,让别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出示要求后,不是马上让他们数,而让他们先独立思考:该怎样数?再组内讨论:我们组怎样数?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然后组内一起动手数小棒。

  数完后,分小组汇报:你们组有多少根?怎样数的?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这时,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法: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两小捆捆成一捆的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么多的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这样从感知入手,注意了数和形的结合学生很自然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这部分是重点知识。

  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数小棒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活动三:指千在计数器上的位置。

  这样,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让生指具体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再让生用手写一下如何写一千。

  活动四、感受“一千”:

  看一看,摸一摸,感受100页纸的厚度,并用手势演示一下;根据100页纸的厚度估计200页,400页纸的厚度,同桌、小组同学进行验证;估计1000页纸的厚度,师出示1000页纸,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

  接着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教育。

  活动五、出示卡片199,它后面的数字是谁?师详细讲解,为何是200,接着问生209后面是?

  你能接着数吗?

  89-- 189-- 379-- 699-- 509-- 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学生数数中的难点,这一活动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活动六、1、(1)填一填。

  10个1是 10里面有 个1

  10个10是 100里面有 个10

  10个百是 1000里面有 个100

  (2)、 数一数。

  从198数到206

  从985数到1000

  这里,让学生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 填一填: ----、---、800、--、--

  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

  3、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最后进入总结的环节: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完成挑战,同学也得到福娃(出示福娃图片)恭喜你们!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我先说一下对教材的分析。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是初中语文的传统篇目。文章通过追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本文构思巧妙,结构精美,语言朴实,饱含深情。

  这一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学习本单元,重点内容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背影》一文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要素,是最关键的教学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确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为此构建了三维目标体系,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依据对课程目标的理解,结合单元要求,以及上面对《背影》一课内容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把握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2、采用多角度阅读等方式进行整体感知,抓住细节描写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3、体味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背影》是一阅读教学篇目。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整个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疑难或富于探讨性的问题或小组讨论,或个别畅谈、教师点拔,其间融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

  因此,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诵读法,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启发学生读懂悟透。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情境导入。

  2、初步感知。

  3、整体把握。

  4、重点赏析。

  5、拓展延伸。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提问:我们的父亲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朱自清的父亲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学习了《背影》,大家就知道了。

  (二)初步感知

  我分3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初读课文,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检查重点字词,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2、听录音。配乐朗读此文,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

  3、朗读课文,自我感知课文。朗读是学生练习语感,提高阅读鉴赏作品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感情十分投入的朗读,既能唤起表象,加深理解,又能训练思维。《背影》平淡朴实、亲切自然、感情真挚,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感受其间的情深意切,受到精神的愉悦与感染。

  (三)整体把握

  1、指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理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主题,感受父子情深。

  2、先指导学生读文章,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这是教学的重点,我简单演示一下教学的过程。

  同学们,我们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能不能再读一读,认真思考一下,文中几次写到背影?能否分别起个小题目?说说理解了什么?

  文中有四次写到背影,一次是总写,其余三次,分别是:买橘子的背影,离去的背影,泪光中的背影。父亲的外表并不美,动作和语言也不漂亮,可是当我们读了以后,也忍不住像朱自清一样,眼泪又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回到文中,用心感受这份情,感受朱自清语言的魅力。

  (四)重点赏析

  你对哪一段,哪一句有感觉,交流一下。

  在此环节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细读,或沉思,或圈点批注,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解决以上问题。

  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朴实的语言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完成教学目标(2)的学习。

  (五)拓展延伸

  1、小结教学内容

  2、让学生谈谈,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到了什么?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问候,也许是一次长谈……请你把最感动的那个时刻记录下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第九册第三单元《雕塑的乐趣》第八课《走近民间砖雕、灰塑艺术》,以陈家祠的部分砖雕、灰塑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介绍了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中的常见特有的砖雕、灰塑人物。。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对于砖雕和灰塑的接触不是很多,本节课主要让他们在感受中,欣赏中认识砖雕和灰塑,并且能够尝试进行人物小雕塑创作。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雕塑的审美特征;(2)了解塑造人物小雕塑的基本语汇和基本技能;(3)借助工具,运用合适的泥料,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评述中了解砖雕、灰塑的艺术特点和实用价值;

  (2)在尝试创作中学会合作塑造有细节特征或情境特色的人物小雕塑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民间艺术感兴趣;

  (2)热爱家乡民间艺术;

  (3)树立爱护民间艺术的品质。

  教学重点

  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人物雕塑

  解决方法

  示范制作泥塑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提示材料,进行制作中的辅导

  教学难点

  对不同雕塑材料的性能把握;造型细节与色彩搭配的协调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泥塑工具、泥塑成品

  学具准备:课本、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观察与体验

  阅读教材图片,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教学课间介绍陈家祠的砖雕

  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清末民间建筑陈家祠中的石雕、砖雕等

  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精华,激发学生对人物雕塑创作的兴趣

  5分钟

  2.探索与想象

  探索砖雕、灰塑的造型表现手法

  学生自主看图,自学泥塑的基本技能

  细心观察,为泥塑作出铺垫

  10分钟

  3.合作与创作

  示范制作泥塑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提示材料、工具共享,鼓励创造性的构思

  进行分工合作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小雕塑作品

  尝试创作,学会合作

  20分钟

  4.欣赏与评价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民间艺人的作品进行对比,进行作业自评、他评和师评

  互相参观、分享成功

  探究应该如何向民间艺人学习

  5分钟

  作业设计

  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工具,创作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小雕塑作品

  课后延伸

  能创作一组有故事情境的人物小雕塑

  板书设计

  走近民间砖雕、灰塑艺术

  观察与体验-探索与想象-合作与创作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2.说课稿范文锦集8篇

3.【精品】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4.【精品】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5.【热门】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7.实用的说课稿锦集九篇

8.实用的说课稿锦集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