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说课稿>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

时间:2022-11-16 09:14:0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它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储备要求,一是表内乘、除法,二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三是“除数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因学习“除数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间间隔较长,应创设适当的情景,帮助学生复习与回顾。

  2、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通过口算除法和“除数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学习,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

  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采用情景、问题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植树活动为情境线索,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以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如何解决问题为探究材料,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讨论等方式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教学时,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流程:沟通旧知,建立联系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深华提高。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27÷3 40÷2 240÷8

  2.笔算: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笔算的?

  (设计意图: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下面的新知学习作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42÷2 52÷2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的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1)请你估计一下42÷2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笔算的习惯。)

  (2)如果要准确地计算42÷2你又是怎么想的?(揭示课题)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尝试列竖式计算,边用小棒分一分,边自我检查,并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试做,有利于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再操作小棒,结合操作过程自我检查,并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体现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2、教学例2:52÷2

  (1)先估算,再师生共同摆小棒,边摆边讨论多余的1捆怎么办?针对竖式,讨论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接下去怎么写?为什么要把1和2合成12?并让学生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比较这里的4.2.1与例1的4.2.1表示的意义相同与否。

  (2)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

  3、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后的比较,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归纳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新知,应用新知,

  1、填一填。

  2、辨一辨: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赛一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用一用:p21练习四第3题(设计意图:“填一填”是一个模仿性的练习,“辨一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赛一赛”要求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并尽量提高计算的速度,“用一用”既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又体现了“算用结合”的思想。)

  (五)回顾反思,深华提高

  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学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个问题“学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感想”体现课堂的延伸,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和思想的源头。)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2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附表)笔者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笔者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笔者选择了重组教材。(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可设计如下环节: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

  (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

  (3)、移位练习

  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②。学生试做例8

  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2)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3)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4、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2、教材分析:

  它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索、思考、总结,感受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媒体演示法、反馈教学法和尝试教学法。

  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笔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把媒体演示,动手 操作和计算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中建立表象,理解算理。

  2、说学法: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尝试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动手实践法。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流程:——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首先与学生交流,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

  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与学生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鼓励学生,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师: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师:指名学生该怎样列算式?相机板书42÷2,52÷2。

  师: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二)探究新知 操作体验(18分钟)

  1、动手摆小棒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把四捆零两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先摆小棒,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摆的过程。检查学生的口述情况。让说得好的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按“先------再------”的顺序说。

  [通过直观操作和口述分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感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有续思考方法。]

  2、将操作与笔算相结合

  多媒体一边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教师一边板书竖式写法。如:将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商2,写在哪儿?就在十位上写2,为什么(让学生讨论明白4个十除以2得2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2)提问学生

  再用2个十乘2得4个十,写在被除数十位4的下面,表示分掉4个十4-4=0,此处提醒学生这个0省略不写,接着把2根小棒再平均分成2份,2除以2等于1,写在个位上,再用1乘2等于2,2-2=0,画上横线,写上0表示分完了。[将分小棒的过程与竖式相结合,实现从直观认识上升到抽象认识的过渡,进一步理解算理。]

  3、尝试解决 52除以2

  首先分小棒;把5捆零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该怎样分?当学生了解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思路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小组讨论“分完4捆还剩1捆怎样分”,为竖式计算中“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怎么算做基础。

  然后指名汇报。接着再让学生尝试笔算52除以2”最后教师 一边演示分小棒的过程,一边板书竖式写法。与例1不同之处,重点讲。(利用摆小棒和小组交流来突破难点。] [让学生尝试计算,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比较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三)、趣味练习,巩固应用。15分钟

  1、反馈练习、

  75÷2 88÷2 [基本练习,用于检测学生是否学会笔算的方法。

  2、数学小医生

  [变式练习,让学生注意笔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起到一种巩固作用。)

  4、选作题

  (1)我校有56位老师要去参加植树活动,4人种1棵,他们能种几棵树?

  (2)如果我们学校有456位学生也想参加呢,他们能种几棵树?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意识以及分析能力,也使数学知识更生活化。)

  (四)总结全课、交流收获(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体验成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个内容。小数除法是继整数除法、分数除法之后数的除法的又一次扩展,分为一个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两种情况。“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它是综合性最强的计算,包含了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试商的方法,还有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商末尾有零的除法,为以后的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出问题,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运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二、说学情。

  小数除法是小学数与代数当中的一个重难点。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抽象思维,但是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这一内容学习比较困难。但是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数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运算,对除法的运算法则和小数点的移动规则已基本掌握,对商不变的性质也有所了解。这些都为小数除法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前几个课时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将更有利于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经历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能正确运用竖式进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转化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五年级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利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法,而且为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

  (2)观察发现法。学生通过观察算式发现其与新知识的不同之处,进而因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3)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来解决问题,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4)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说学法。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让学生要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探究归纳:让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出如何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明确应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练习巩固: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七、说教学过程。

  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分为六个环节

  1、导入。

  这节课我采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导入,利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法,而且为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

  2、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我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图(编中国结),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抛出问题“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从这些数学信息当中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总共可以做多少个中国结?”,要求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或现实出发,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置这个情景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备感熟悉和亲切,并产生要解决问题的热情和冲动,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3、合作探讨,发现算理,归纳方法。

  当学生列出“7.65÷0.85”这个算式时,学生发现这个式子是新知识,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将设问引导学生把这个新知转换成旧知,并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利用换单位将除数转化成整数来算。

  (2)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来进行计算。之前的复习导入为这里的学习埋下伏笔,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这个方法,所以在学生自主发现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目的是为了把除数0.85转化成整数,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要扩大相同的倍数,目的是为了不改变原题的商。在学生理解算理后,我将向学生讲解竖式的书写格式并且引导学生照样试一试把竖式补充完整,使学生不仅明白转化过程;又掌握了规范的竖式书写格式。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算理及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避免了灌输式的教学,在探究新知时,先给学生提供思维方向,即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然后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联系旧知,适时点拨,不断尝试不同的数学活动,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放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算法多样化中细细体会这一数学思想,从而总结归纳出计算方法:一看、二移、三算。

  4、巩固练习。

  例题讲解之后,我将安排学生做练习题,并及时纠正。以此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巩固强化算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5、达标测评。

  由基础训练和拓展应用两部分组成,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基础训练部分,优生完成拓展应用。

  当堂测评。

  6、结课。

  在将要结束课时我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进行总结和互相补充,教师只做适当点拨。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接着问学生你还有疑问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全面的了解了学情。

  八、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应该是简洁明了、整洁美观,突出重难点,能够对学生理解知识有一点的强化作用。因此,我设计的板书为在黑板中央出示课题,下方出示“7.65÷0.85”这个算式,在这个算式的下面为计算这个算式的竖式。

  九、说教学得失。

  一堂好的课不在于设计的多么新颖另类,而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能够掌握知识。我设计的这堂课虽然不够新颖,但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新观念。

  通过教学我认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都能正确的掌握除数是小数计算方法。

  2、做到了迁移、类比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新知。

  有以下两方面没有做好:

  1、在教学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掌握度估计过高,导致课堂松懈。

  2、应该注意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辅助学生学习,使所有学生学有所获。

  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有些紧张。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5

  一、教学理念

  1、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

  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已有知

  识储备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口算除法》即课本第13至15页例1。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估算和笔算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数学解决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如何使每位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1、3次就能运完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平均分——用除法——60÷3=20

  (2、600箱,这么多我也只运3次,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我们知道60÷3=20;那么600÷3=200

  (3、120箱,我也只运3次,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有的同学想:6个十÷3=2个十=20xx×3=60那么60÷3=20

  有的同学想:20X3=60;那么60÷3=20

  有的同学想:用木棒来分,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0。

  3、大胆尝试,运用新知。想:24个十÷3=8个十=80;80X3=240;那么240÷3=80

  4、拓展训练,巩固新知。

  1、口算:

  90÷3=3080÷2=4015÷5=3270÷9=30

  900÷3=300800÷2=400150÷5=302700÷9=300

  在这里我试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除号是怎么来的吗?除号“÷”是三百多年前一个瑞士人首先使用的,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

  示了平均分的意思。你看这个符号多有意思啊!

  2、课本第15页“做一做”第1题

  一排有10只蜂蜜,有这样的4排,就是40只,但只有2间房,平均每间房子住多少只蜂蜜?

  40÷2=20(只)

  答:平均每间房子住20只蜂蜜。

  3、为了巩固新知,布置以下作业:第17页练习三第1、2题。

  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

  五、结束语:

  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教学内容之一,本课题用3课时完成教学,本节课教学P20-P21的内容,练习五第1-4题,余下内容第2、3课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材把列表、转化等方法作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辩证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

  掌握除数是小学的除法法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根据商的不变性质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教材的编排特点仍然是注意加强整数、小数计算法则、性质的联系,以便把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等知识迁移到本课教学,并安排一组列表、计算等用来显示商不变性质等对已有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启发学生以疑为线索,并通过竖式旁边方框的图示,使学生加深认识,体验整个过程,从而也分散了教学难点,减缓了坡度。抓住主要矛盾,有层次的显示,循序渐进,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二、教法选择

  1、激疑法:以疑激趣,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如果除数是小数怎么办?”“能不能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呢?”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以疑为线索,激发求知欲望,产生主动参与动机。

  2、发现法:通过第20页表的填写,引导观察、比较,再现规律,发现根据商的不变性质可以把除数转化为整数。这样,以疑引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体会、去感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去探究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在体验过程中建立计算法则。

  3、质疑法:在学生初步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空间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教师、教材三者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针对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和教材的重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使师生间、学生间在情感与知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学生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确保知识系统掌握。

  三、学法指导:

  1、借助填表,通过观察比较、归纳除数,被除数的变化规律,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掌握转化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尝试练习、推理、归纳,结合观察、比较,运用转化的方法,建立除数是小学的除法法则,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掌握计算法则。

  3、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本例题的选用具有广泛性和典型性,学生如能读懂课本,读懂例题,就能仿造书写格式、操作程序和思维过程进行思考、操作,持之以恒,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利用课本自学,无师自通,达到“不教”的目的。如:读懂表格,说说除数、被除数、商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读懂例4、例5及旁边的方框图示,长度单位换算,体会操作过程,进行尝试练习就不会太难,就有章可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通过努力就能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课本的评价功能来检验,评价自己尝试的结果,发挥课本的评价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出自己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导入,以疑激趣。先利用20页上的填表,复习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性质,为“转化”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做好铺垫,然后引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探究的冲动。

  2、以疑促思,自主探究。通过学生学习中,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例子,以“转化”思想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归纳等合作探究,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

  3、多层训练,深化拓展。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坡度的弹性练习,使各层次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得以各自最充分的训练。

  4、联系生活,总结引伸。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再次质疑,确保知识系统掌握,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7

  一、简析教材

  《除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与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估算的编排思想相同,修订后的教材不再强调固定的除法估算方法的训练,也不再用除法估算来检验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而是将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进行估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个体的计算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总的设计思路是为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生活中的估算,培养他们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估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比较估算和计算出准确结果的不同。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124÷3≈ 153÷4≈

  2、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 学习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分析与比较: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二、知识背景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四、设计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表内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设计中我把数字稍微改动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进行自我验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算理时,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质疑60真的变成了6了吗?进一步明确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性过渡,丰厚了探究的底蕴,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究激发了热情和欲望。

  3、及时反馈,内化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本次练习有两个层次。(1)基本练习;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2)内化提高。练习中巧妙设计300÷5教学资源,实现了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良好效应。相对课始的探究素材,显然最高位数字比除数小的这类口算除法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辨别,对比练习,突破难点。

  4、巩固升华,总结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块内容:一是摘苹果游戏,8道口算题。“被除数末尾要保留零”的情况和不用保留零的情况。二是由关联的两组口算题。让学生感悟: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渗透商的变化规律。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萌发和培养。尤其是在自然贴切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有层次的体验贯穿全课,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彰显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二是突出对教学实效性的追求,使教学目标不再是一个虚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分解并落实到了具体环节中。三是广泛地链接周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下,变得丰富多彩。

  今天的课肯定也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等等也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9

  一、教材和教学目标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小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地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

  对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一是除数的小数位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例5);

  二是除数的小数位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例6)。在这两个例题中,都要先教学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来使除数变为整数,再进行计算。

  当除数的小数位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时,只需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转化为整数,然后进行计算;而当除数的小数位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相同时,则应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来确定被除数应该扩大多少倍(比如:除数是两位小数,那么被除数和除数只能扩大100倍,不管被除数有几位小数或者是整数)。对于这两种题型有一条规律,其依据都是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

  (二)通过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引导学生初步知道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从而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安排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呈现教材内容,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要领是:重视基础,做好过渡,掌握规律。教师要精讲,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以促进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加强基础训练。小数是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应认真适时地抓好几个基本训练。如:看竖式口算二、三位减法;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熟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等。要随着教学的进程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性。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教学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的例题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讨论的兴趣,教师应从整体出发,适当地增加题型的容量和密度,分多种情况让学生在实际演算中自主地探讨、归纳出规律性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的演算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理解当除数的小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时,应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的道理。

  (三)适时练习提高准确度。不管是在训练的方式上还是在训练的时间上,都要精心设计,以达到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以课堂练习最为重要。实践证明,抓好课堂练习,既是提高练习质量和效率的可靠保证,也是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并及时反馈矫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2、计算:108÷3656*28÷27

  (二)探究新知

  1、例5: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米丝绳,这里有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

  提问: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前面所学的整数除法?

  同桌讨论(引出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2、例6:12、6÷0、28

  提问:这道题和上面例题的方法相同吗?如不同该怎样扩大被除数和除数呢?

  同桌讨论:引出应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这里被除数和除数应扩大100倍,才能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分小组演算、讨论和提炼方法

  A组:6、4÷0、857、6÷4、246、8÷1、2

  B组:16、1÷0、460、093÷0、3190÷0、06

  课堂学生演算时,教师巡视,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逐步领悟本节知识的要点所在。

  (三)课堂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进行计算?

  (五)作业:(略)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教学P20—P21的例4、例5以及第21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五第1-4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点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材把列表、转化等方法作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思路

  1、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先利用20页上的填表,复习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性质,为“转化”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做发了辅垫,然后引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探究的冲动。

  2、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①学生试做例题4,并讲出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②学生试做例5。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⑴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⑵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⑶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3、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学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三、教学中体现的新理念

  教学中如何成功的体现: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0.31.330.8750.009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582130.63.95

  3、填写下表。

  被除数151501500

  除数5505

  商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2)56280÷280=();

  (3)562800÷()=201;(4)562.8÷2.8=()。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即562.8÷2.8=5628÷28=201)(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归纳法则

  1、学习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1)学生审题列式:56.28÷0.67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56.28米÷0.67米=5628厘米÷67厘米=84(条)

  解法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再计算。5628÷67=84(条)

  答:可以截成84(条)。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0倍?)

  把除数0.67转化成整数67,扩大了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56.28也应扩大100倍是5628。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4)练习:完成做一做第1题91.2÷3.80.756÷0.18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学习例5:买0.75千克油用10.5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列式:10.5÷0.75。

  ①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②被除数10.5扩大100倍是多少?(10.5扩大100倍是105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被“0”。)

  3、比较例4与例5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练习:课本P21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三)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当选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移动()(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看书P19-20,划出重点词语。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11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主要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教材以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估算、笔算各自的不同特点。

  2、笔算中重点解决“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问题。例题中的笔算过程没全写出来,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因此商的首位应写在十位上”。

  教材知识的前后结构与联系: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除多位数滴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估算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进行的。为此让学生探究、理解和掌握好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的书写格式,不仅可以弥补中下等生对前面知识学习的不足,又为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是三位数(包括商的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节课需要注意几块知识的教学:

  1、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先估算出大致结果,然后用笔算求出准确商,将两次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3、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时,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如余下的4张照片,还要用一页。

  4、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

  针对以上情况,我所采取的措施: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少先大队部两名同学整理照片,请大家帮忙算一算要插多少页和要几本相册。

  2、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3、让学生分析、探究、相互交流讨论,彻底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和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样上,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等来突出重点。

  4、提倡算法多样化。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两种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另外突出238÷6的笔算过程教学;教学时,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以下问题:“(1)先用除数6去除几?(2)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3)当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来突破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理解算理,进一步形成笔算除法的思路。

  5、通过巩固练习和一定的作业,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简析:“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本段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教材共编排了两个例题。前一个例题例5主要解决计算的策略问题,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才能进行计算。后一个例题例6主要解决转化的具体操作问题,即根据商不变性质,如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4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这时学生就迫切的想知道如果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呢?正是有了这个疑问,学生对这部分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来看,已经具备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旧知识迁移转化为新知的能力。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结合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方法,而是小数点的移位方法。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合作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计算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由于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方法,而是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所以本节教材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而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二、总体教学设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结合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以下设想:

  首先是利用创设情境教学策略,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讲与练一组直接口算出结果的除法题,理解转化的原理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接着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学习新知,要求学生分组研究怎样将刚才口算时思考的转化过程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最后利用精心设计练习教学策略,结合新课的教学设计3组练习。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前我没有设计复习铺垫和新旧知识对比,也没有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而是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策略创设一个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早饭都吃什么?如果一袋豆浆0.5元,1.5元能买几袋?怎样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板书:一个数除以小数)

  这样设计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同时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转化原理

  教师出示:3.5÷0.74.8÷0.60.72÷0.9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明确: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它们看作整数再除。

  特别讲解0.72÷0.9,根据学生发言板书。让学生明确看成7.2÷9要比72÷90简便,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转化的原理: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相同的倍数。另外把小数的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不一定都能变成整数。这就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主要为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移动方法这一难点作铺垫。

  结合这一环节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转化的思想是一种很重要得学习数学的方法。

  2、教学例5、例6。

  出示7.65÷0.85

  组织同学们分组研究把口算时思考的转化过程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教师收集几种不同的算式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出来。学生的研究结果我预设有这样几种:

  ①直接列成整数除以整数;②列竖式后,商上点小数点;③正确。

  要求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质疑,分析算错的原因。然后让做对的学生讲解。

  最后教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变成整数。)怎样移动除数

  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呢?(也就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划去没有用的“0”和小数点,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最后怎样计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完毕,指名一人说一说计算方法,同学之间补充小数点移动时的注意事项。再同位互相说一说

  这样设计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更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相互评价、纠错、讲解中理解和掌握新知,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正确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时,突出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这一难点,通过互相交流,突破这一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推和概括能力。

  出示12.6÷0.28

  教师大胆放手,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书,并讲解。教师提问: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强调明确: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的位数不够了要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再一次突出小数点移动方法这一难点。

  (三)巩固拓展

  利用精心设计练习教学策略,结合新课的教学我设计了3组练习。

  第一题,模仿练习,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重点讲解第二小题0.544÷0.16,提醒学生注意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应该变为54.4。

  第二题,数学医院,“做一做”第2题。在做第1题时如果学生中有典型的错例时,可以直接组织学生纠错。

  第三题,选出与各组商相等的算式。

  A4.27÷0.7①427÷7②0.427÷7③42.7÷7

  B0.225÷0.15①225÷15②2.25÷15③22.5÷15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层层递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新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始终利用知识的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遵循“尝试——探究——应用”的教学主线,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问题中,亲身参与、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探索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13

  【说教学思考】

  把握教材,定位目标

  本节课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本课的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学生对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试商的原理的理解、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选择教法、学法,突出主体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十分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出发,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归纳方法,从而让学生经历了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触摸旧知,生成主题

  上课开始,由师生谈话引入:为了配合书香校园活动四年级决定举办“阅读日”活动,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准备发书给同学们看。课件显示情境图及对话:“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连环画每班都发30本,故事书每班发30本。”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问:连环画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可能提问:故事书可以分给几个班?……,我有意选择以上两个问题板书。)

  (在本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积极的思考、)

  第二环节:探索思辨,建构策略

  1、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1)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请每位学生自己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解题路径。学生1:30×3=90,92≈90,大约需要3天才能面试完。(做除法想乘法,利用估算)

  学生2:92≈90,92÷3≈3(天),大约需要3天才能面试完。(利用除法估算方法)

  学生3:92÷30=3(天)……2(人),需要3天多才能面试完。(利用有余数除法的旧知)

  (2)解释过程:请上面三位同学说一说计算的过程。要求每位学生注意倾听有别于自己的不同计算思路,同时检查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吻合。

  (3)竖式算法:师:如果要你们笔算92÷30,你们会算吗?放手让学生利用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算法的旧知迁移到本题的计算中。(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竖式写法和利用旧知迁移到新知的水平)

  学生的竖式可能有:

  (4)重点研讨:

  师:你们认为哪个正确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①什么商“3”?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92里最多有3个30,所以商“3”,用课件展示小棒图辅助学生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出示小棒图时,教师引导:“结合刚才的竖式,你能理解吗?”“竖式中的90你能找出来吗?”……

  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沟通了竖式与图形,进一步明确了竖式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算理。

  ② “3“应该写在哪一个数位上?为什么?(引导学生将口算过程与笔算竖式相对照,使学生从对比中清楚地看到,商“3”是一个一位数,所以用竖式计算时,商“3”必须写在个位上,与被除数92中的“2”对齐。)

  ③余数时,横式应该怎样写?

  ④和余数单位各是什么?

  (这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计算方法,自主讨论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相互交流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1)提出问题:师:现在你们能够自己用竖式来解决“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了吗?(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选代表板书解答过程。)

  学生的竖式可能有:

  ①试商的方法。请学生叙述自己试商的过程。

  ②解释商写在个位上的理由:因为14个“十”除以30,不够商一个十,就要用140个“一”去除以30,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上面两个竖式中,只有右边一个是正确的。

  教师还可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

  (2)小结方法:

  师:你们为什么都商4?(引导学生从算理上明白,140里最多有4个30)谁能说说自己的试商过程?

  师:第一种是商写在十位上,第二种是商写在个位上,请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同学们,你们认同哪种书写商的方式?为什么?

  (在学生的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商应该写在个位上,理由:①因为14个“十”除以30,不够商1个十,就用140个“一”除以30,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②被除数140的前两位14不够除以除数30,就要用前三位140除以30,此时除到了个位,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

  小结:

  比较两个例题竖式中的被除数和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为什么被除数是两位数“92”时,商是一位数,而被除数是三位数“140”时,商还是一位数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写法迁移到被除数是三位数的竖式写法中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例题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巩固算法。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分组探究,得出方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这样,不但解决了计算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算一算。

  270÷30 560÷70

  275÷30 573÷70

  师:任选一组进行笔算,并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有什么联系?(订正时检查商的书写位置,并引导学生比较相同点时,强调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时,不够商,要用被除数的前三位来除以除数。)

  2、课本练习十四第二题判断,重点让学生叙述错误的原因,然后再改正,以此加深理解笔算的算理。

  3、解决实际问题。

  (1)课本练习十四第3题、

  (2)课本练习十四第4题。

  (3)课本练习十四第5题。

  通过学生独立解题后,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几节车厢才能装完?为什么?”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理解,剩下的20吨也需要装一节车厢,所以需要9节车厢才能装完。

  (在练习这一环节,我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注重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人人都能从中有各自的收获。 )

  第四环节:回顾过程,盘点算法

  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学的?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等等。

  (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究的舞台,通过初步尝试、进一步探究,然后交流体会、引导概括,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学有发展。

【除数是一位数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07-06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教学设计06-28

《观潮》说课稿11-12

《荷花》说课稿11-09

《赶海》说课稿11-09

《抱抱》说课稿11-07

《白杨》说课稿11-05

《春》说课稿09-29

政治说课稿09-22

《绝招》说课稿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