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心得体会> 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1-09-07 14:33:5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师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心得体会15篇

教师心得体会1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老师反渗透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规范老师职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提高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老师形象,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开学前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开展了为期7天的政治学习。在此期间,我们认真学习并做了笔记、撰写了心得。通过学习,我获益匪浅,无论是思想政治素质,还是职业道德修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现谈一谈本次学习的体会: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在新疆生活的公民,尤其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新疆的稳定。应该做好正面的宣传和引导工作。首先我们自身应该努力学习,深化对斗争的认识,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政治水平和自身免疫力;第二要充分履行老师的职责和义务利用班会课及平时时间对所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了解新疆的历史,认识到多民族并存的益处,净化学生灵魂;三可以通过一些资料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应该倍加珍惜。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今天我们的祖国是强大的,团结进步也是今天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一定会以失败而告终的。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老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老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老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心得体会2

  在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我有幸参加这次培训。通过培训使我感悟很深,使我在理念上、教法上有了一个认识。我将以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兢兢业业地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

  通过在小学和实验小学的两节课感受颇深。这两位数学老师都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设法解决问题,老师绝不能代替,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鼓励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又兼顾个性差异的学生。

  通过教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学到很多东西。一是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多表扬少批评;一定要从学生点滴进步入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鼓励下滋养自信。

  通过老师教学《教育政策法规》,学到了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学校意外事故发生的处理。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在健康中成长。通过老师教学的《教师艺术修养》学到了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爱国的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两位老师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怎样评课,说课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老师教学,让老师了解教师的职业使命是什么?了解当前教育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教研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实现教研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体验幸福人生。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我将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带到大山去,在大山发光;我将用学到的知识,编织成我挚爱的教育梦想,用知识和生命融汇于我心爱的教育事业;用生命之火点燃事业的激情。

教师心得体会3

  我在教学中常常想:什么样的美术教学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呢?怎样上好美术课?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边教学边摸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农村美术教学实战实施后,我把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与各位教师商榷,以取得教学上的共鸣。

  一。关注时间、地域以及个性差异。

  由于所教的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示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以此,在课堂记录的组织上,再提问方式等方面,我因人而异,防止依样画葫芦,这样,学生鲜明的个性不会被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向往的状态。研究表明,如果每个人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全部才能并长时间保持搞笑利率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学生容易精力疲劳。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点。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课本以外的内容渗透到教材中。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鼓励学生自由大胆的创作,这样的做法受到各班学生的欢迎效果较好,学生从中树立自信,个性得到发展。例如:人教版一年级14课《多彩的拉花》一课的主旨是在意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学习制作拉花,并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感受到自己创作拉花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前教师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鼓励学生说一说:拉花有什么作用?可以美化什么?你想用拉花来美化哪里?这样学生学习兴趣被从分的调动起来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四种剪纸图,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折纸、剪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提示学生想一想这些折纸地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剪制拉花的活动,尝试使用剪刀等工具制作拉花,体验剪拉花的乐趣。这样学生获得了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学生剪制拉花的过程中,家是巡视检查指导坚持亲爱是否有剪断的。如果有间剪断的,让小组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然后,教师演示一些不同的剪法,引导学生那里和书上不一样。雪深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给以鼓励和指导,学生用自己剪的拉花

  美化环境和自身。这样学生兴趣特高,积极的探索剪纸的方法。每位同学都到达教学目标。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以赞美,这样可强化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教师的赞美愈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尽头越足。教师的赞美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更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要有爱心。

  教师的爱,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有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方面对低年段的学生我做的比较突出,结果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我的美术课,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会兴奋地欢呼“耶”!在孩子们那既活泼又充满稚气的语言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反应让我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中也体会到快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一味的追求权威,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的去迎接课改,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相信在农村美术教育这片沃土中定能开出奇葩。

教师心得体会4

  李春雨(听赵欣欣讲故事): 采访完赵欣欣老师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作为班主任一定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卫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而这个阶段正是他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生存本领和职业技能的时候,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付出真心,关心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教育引导他们更好的成长与成才。

  孙士梅(听赵欣欣讲故事): 当我得知可以采访赵欣欣老师时,我特别的激动。因为20xx年赵老师退休那年我来到学校,就经常听到赵老师光荣精彩的故事,所以心里一直很敬佩。采访的整个过程赵老师都精神抖擞,语言犀利,思路清晰,一点都不像60多岁的老人。赵老师认为教育学生应该先成人再成才,班主任必须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素质就是爱心和责任心。近几年来她还一直坚持为咱们学校的药剂班学生联系实习,积极从事校企合作的工作。怎么说呢,赵老师的故事不是哪一件事情打动了我,而是赵老师在位时爱校如家、爱岗敬业,退休后人退心不退的状态真的让我非常的感动和敬重。

  王旭振(听李汶明讲故事):李老师说到教育教学的时候,他说对待学生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负责,否则就是误人子弟,这让我很受教育;当说到教学和临床实践要结合的时候,李老师的情绪很激动,认为现在教学和临床实践结合的远远的不够,我能感觉到他对于这种结合的急迫感,这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压力,也感受到一名老教师对教学的热爱,对卫生教育规律的正确把握。

  杨玉玲(听李汶明讲故事):这次我们采访的对象是李汶明老师,在与李老师整个谈话的过程中老人一直都在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老师教授理论只是教学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带学生去看病人,去接触病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论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谈到这点,李老师甚至都哭了,他说自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希望领导一定要重视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老师下临床,学生重见习,不能“闭门造车”。

  盛夏(听张以宗老师讲故事):听了张老师讲了咱们学校的发展史,我对学校的历史有了第一次详细的了解,学校几经迁址、更名,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了现在的校址才得到了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成为学校这58年来发展的真实写照。了解了学校发展史,不仅让我对学校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增加了我对学校的热爱,和学校更好发展的憧憬。

  刘肖燕(听张以宗老师讲故事):在听到张老师讲咱们学校以前选址建校、老师们在艰苦的办公环境下仍一丝不苟的做好工作的时候,想想现在的办公环境,我确实感觉到非常幸福,所以真心觉得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还有张老师说到咱们学校在79年,省卫生厅将山东省唯一的中专“口腔专业”设在咱们学校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的那种自豪感,现在学校在全国的护理技能大赛中拿了两枚金牌,我更能体会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了。其实自豪感越强,工作起来就越有劲头,就会有更好的工作成绩出来,这是个超级良性的循环。

  栾娜(听于少君讲故事):

  这次采访老教师——于少君老师,让我也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整个采访过程中,最感动我的就是于老师对护理教学工作的热爱。于老师将自己讲授过的教材都仔仔细细的保存着,每本教材拿出来给我们展示时都如数家珍。于老师拿出当年做过的教学幻灯片,一一给我们展示,看到这些精致又实用的教学幻灯片,我真的感到惭愧,在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的今天,我们却没有像于老师那样用心的制作和使用电教设备。另外,于老师特别强调在工作中一定要团结,要搞好关系,要有团队意识,要重视传帮带,当时于老师带牛秀美老师的时候,于老师的每一节课牛老师都去听,牛老师的每一节课于老师也都去听,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真的没有我们的前辈做的好,我们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对待教学,对待工作的态度。

  孔强(听于少君老师讲故事):听了于老师讲的故事,我首先被感动的是于老师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定,听党的话,服从组织的安排,在于老师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于老师从我们学校毕业后就去支援三线了,在菏泽一干就是21年,她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从一名护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理教师,老人的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去学习。于老师讲他过去担任班主任的故事,有几句话让我特别的难忘,“身教胜于言教”、课上

  是老师,课下是朋友,要真心的爱学生,学生才能爱你,要一视同仁,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几句质朴的语言却高度的概括了班主任工作的精髓。

教师心得体会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对于我来说却有莫大的收获:

  一、通过本轮国培,我的传统教学观念受到冲击,教育教学理论得到提升。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

  在聆听教授们的讲座、观摩诸多名师的精彩课例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在自己平时历史课教学中,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能力、情感、历史观、社会意识等的培养。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我们历史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整合教学技巧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整合教学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中学历史很有帮助。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

  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技巧,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

  三、要不断把学习理论知识用之于教育教学实践。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之为我的教学工作服务。在培训中,我把自身对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班级内的老师交流,验证着收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规律、总结成败;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在授课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里面的知识丰富多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有必要,让他们自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影响,形成新的历史史观,从而认识社会,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培训马上就要结束,学习仍会将继续!“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的信念!

教师心得体会6

  观看教师师德培训视频我认识到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对于教师的仪表和言行得体,不少教育家及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队伍。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教学规范、办公有序尤为重要。通过观看视频我意识到,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遵纪守法、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体会。我自己要从以上各方面努力。坚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两个问题:

  1、教师教学是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最重要还是教学质量最重要。

  2、可不可以抓学生安全轻视漠视教学质量。

教师心得体会7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

  回首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感受颇多。我是一个新老师,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多,半学期下来,我觉得学习备课、听课和班级管理三方面尤为重要。刚开学的时候总是急于求成,常常感到工作寸步难行,在热心的老教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有了进步。在语文教学方面,以前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知识性的,只知道往学生身上尽量多的“填”,这应该也是最简单最粗心的教学方法。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课本,教材,每一课都要备上一两个天,想方设法令让自己对课文和教学步骤烂熟于心,使学生易接受。知识和经验是勤学好问得来的`,为了防止自己也陷入填鸭式教学的圈圈中,我还请教了老教师,他们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让我获益匪浅。他们告诉我一些实用的上课小点子,我以为这样学生会很好的理解我讲过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用起老教师的好点子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模仿,加上以我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有时会高估他们的水平,想不到他们可能会出的错误。这样非但没有见到成效,反而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能力也停滞不前。由此我又知道了,学习还是要脚踏实地的从基础作起。听过许多老教师的课,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他们总是把学生的思维慢慢引出来,循序渐进的,一切都能水到渠成的。

  除此外,同时课堂上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是我开始觉得很头疼的问题,我带的是一个行为习惯不算好的班级,上课爱讲话易分心。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教学,所以当有学生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会受影响,上课效率也大大降低,好在最终还是慢慢克服了。他们开学来有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常常一个班级里有一半的学生没有完全按要求写好作业,一天又一天的跟踪,一天又一天的强调,一天又一天的找方法,现在的他们总算能够好好的把作业上交,但作业的质量还是需要耐心的教导。有个别的学生一直都改不了应付作业的习惯。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方面,由于自己对小学生的管理一开始没有什么经验,班级的纪律很不好。幸好又是同事的热情告诫——“成绩要上去,纪律抓在前”,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先抓好纪律。我并不是一个“凶”老师,我爱和他们像朋友一样的说说笑笑,上课时我也总是抑制不住丰富的表情,于是,学生将这种“和蔼”当成了“好”,他们在和我没有很深的感情基础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对我出示的命令作出迅速的反映。为了树立正确的班主任形象,我想尽了办法,开始懂得,班主任的形象应该随情况改变而改变。上课时风趣幽默,但又对纪律要求严格;搞活动时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能参与其中使学生情绪高涨。在学生的心中,我开始变“凶”,对他们的错误行为总是“穷追不舍”,一天又一天的教导,晓之以理;一天又不天的劝说,语重心长;一天又一天的修正管理方法,时动之以情。师父教我批评学生的形式要多样,要学会掌握尺度。我细心揣摩学生心理,要在把事情问个追根究底。批评他们时的态度尽量温和相劝,适时严肃指正,偶尔学学其他老师的雷霆万钧,最后再春雨润物一般,有理有据地让学生心服口服,像《说声“对不起”》里的陈老师一样,引导他们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试用过几个学生,发现这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以上内容是我近段时间以来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我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体会和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成长。

教师心得体会8

  今天读了朱永新老师著的《致教师》一书,很有启发。这本书全部都是别人向朱老师的来信的提问以及朱老师对每一位的提问老师的回答,通过朱老师深入全面地思考,给提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领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笔者对面相互聊天谈心,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享受,让我又重新对一些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

  我们之前“差生”之称谓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的表现,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的产物。在这种教育观念支配下,教育者对这类学生的情感是贬斥厌恶的,其评价标准是简单孤立的“一元论”、“唯分数论”。在这种教育观念支配下,教育者对“差生”的教育和管理往往采取放弃的态度:课上不提问,课下不关心,甚至连作业批改也睁只眼闭只眼,不做作业不督促,作业帮得潦草就不分对错地打个大红叉或大笔一挥道“太马虎!”在这种态度下,“差生”则越来越“差”,厌学弃学情绪随之产生,教师不仅不挽留,甚至有“扫地出门”、甩包袱给社会的念头。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大量学生缀学。虽然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流失仍然很高,特别是农村学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困绕众多教师的一个大问题,经过自己阅读了《致教师》一书后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要在教室里建立起一个孩子们相互之间彼此信任、彼此关爱的温暖场域,不要一直支劝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进一步走近,而是让孩子间彼此理解、信任、支持。在这个时候,甚至要更多去发挥孩子们的力量,让其他孩子懂得这个孩子,从而主动谅解、积极关爱这个孩子。

  其次,作为教师,应该走进孩子的家庭,通过家访了解这个孩子,了解他的母亲和父亲对他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他建立起积极的亲子关系。当老师本身给予孩子特别的时候,孩子也会产生移情,这份来自老师的受,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孩子对父爱母爱的渴求。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类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形成的,所以,不要期待一天两天就能改变他们,不要期待一次两次谈话就能让他们蜕变,不要期待一件两件事就能让他们新生。足够的耐心,加上足够的受,才能让一颗冻僵的心灵逐渐被滋润,逐渐被温暖。

教师心得体会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

  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

  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

  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

  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周,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校只有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教师心得体会10

  这次拜读了朱永新老师所著的《致教师》,这是一本到目前为止对我作为一个教师来说收效最快、影响最大的精神食粮。书中,朱老师回答了近50个教师提出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在精神层面、理论层面、实操层面,引领教师们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在书中,朱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以回信的方式,用其高深的专业知识引领我们了解了如何对待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困惑。

  书中对于“我们还需要教育理想吗?”,朱老师这样说到:“理想在我心中从来都是神圣的,当理想遇到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我仍然认为,理想,值得坚守!也必须坚守!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真正拥有理想,就必然会激发起全部力量,挖掘出更多潜力,开创未来。

  同时,与真正的理想相伴的,应该是行动——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寻理想的路途中,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在读书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想起自己,我是不是有教育理想的老师?这个,很庆幸,我还是有教育理想的老师,我还是个要求进步的老师。只是,同许多人一样,我也没有坚持下去。有一段时间,我坚持写字,最久的坚持了有半学期之久,那段时间,字也进步了许多,当时也很开心的拍照留念,可惜,由于缺乏坚持,由于各种借口,工作忙,家庭琐事,让我中断了那件事情。如今,写字水平又退回到了曾经的水平。

  读了朱老师的《致教师》后,我又重新拾起了我的理想,又开始重新规划我的教育生活,从坚持看书做起,一点一点让自己成为理想的好教师!我也相信,只要我坚持,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看到理想的收获!

教师心得体会11

  一、充分利用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历年真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最宝贵的资料,通过对真题的学习来达到提高应试技巧,找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出题特点。但是很可惜的是,很久以来很多同学对真题的和研究不够,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多考生都不知该如何利用真题来提高自己的作战技巧,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1、把握重点,直接得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小幅度变化,但涉及主要内容却是基本不变的(相对于近3年考试而言)。

  2、准确率高,针对性强从命题角度而言,真题的命题人是各学科专家,他们在征集题库的基础上,用专门时间,“封闭式”反复推敲而成,其提供的出题样式的示范性和命题质量非一般模拟题能比拟,其科学性、临场感远超一般的模拟题。所以考生要仔细研究真题,模拟题可以一套不做,但如真题不做,通常很难通过考试。

  3、总结命题思路真题都是命题专家根据学生的习惯思维和做题习惯出的,因此很多题日都非常容易做错,分值容易拉开距离,而且尽快熟悉真题的出题思路而不是一味按着自己的思路想的话,你会发现,上次做对的还是对的,上次做错的还是错的。这是因为出题人不是你,是那些优秀的专家们,而且他们的命题思路不是你能左右和改变的。所以你只有一条路了:改变自己。忘记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思路拼命往专家的思路上靠,靠得越近就越容易做对题。这个命题思路还得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体会。

  4、通过真题找出题特点每个考试都有自己的风格,教师资格证考试也不例外,把握教师资格证考试风格的最好途径就是做真题。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也许你做对了一个命题人出的题,却做错了另外一个命题人出的题,这是很正常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各科的命题人基本上是固定的,通过做真题,就能清楚的把握他们的出题角度以及容易设置陷阱的地方。

  二、如何有效利用历年真题

  1、要亲自动手做很多考生复习真题的时候不动手。而只是简单的阅读,这样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在平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勤于动笔,做题时一定要动笔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同时做题本身就是对该问题的又一次升华,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发现“盲点”都是非常有用的。

  2、要不断地反复看对于历年真题的利用中,很多考生认为,我做了一遍,所以以后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这是不行的。历年真题一定要反复看,“温故而知新”。而且你看得多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陷阱。哪些是难点,这些知识点可能会以什么角度命题,这样才会有更深的理解。

  3、要把真题做三遍第一遍:找一套试题仔细阅读题目说明及要求,对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个清醒的认识。第二遍:把第一遍的笔记及答案擦掉。然后清零脑子里的答案,重新再做一遍。这一次,你依然不可能全对,尽管你脑海中还有答案的印象。而且你会发现,再出错的部分是你容易混淆的部分。做对的部分证明你通过第一次记住了,完全掌握了。再出错的部分是你要下功夫的精华部分。这一遍一定要认真做。不要以为看过答案了就掉以轻心。第三遍:一年一年的做真题,时间最好安排在邻近教师资格证考试。这次,主要是找考试的感觉。

  4、做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通过做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考试的技巧性很强,需要保持一种做题的感觉,否则,即使知识点掌握的很牢也可能会失败。

教师心得体会12

  这一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激励,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的提问技能

  如何设问,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作为现代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时候,应该反复自问: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设问需进一步改进。

  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第三,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操作,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面广。

  第四,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供知识获得的科学途径和策略,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第五,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有计划学习,并合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让学生正确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经验,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第六,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师生之间多次质疑,交流,评价,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对于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发新的有效问题进行及时的再组织利用。

  二、教师"讲"的艺术

  新课程需要老师"少讲"、新课程需要老师怎样"少讲"呢?首先我们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的"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三、有效的合作学习

  课程改革下有着很多的教学模式,比较"三三六"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实际上也就是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他们的课堂很活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效果也很好、这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课堂上较强的驾奴能力、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二)精心选择合作内容。

  (三)加强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1、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强调知识的基础性,重在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改的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教材中许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律的叙述十分简洁,有些是点到为止;然而在教材的“案例”和“问题研究”中的要求却有较高难度。这种缺少必要知识的铺垫,不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更给学生的分析、讨论、探究带来较大困难;同时对教师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是否适当补充和拓宽,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备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新课改对备课的要求更高更严,备好课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刻苦钻研教材与教参,在备教材和过程的同时,更要备学生和教法。

  2、努力创设地理学习情境。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首先应努力让学生热爱地理这门课,有学习地理的激情。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把握教材,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地理课上灵活巧妙地创设地理学习情境和氛围,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由“要他们学”变为“他们要学,乐意去学”。

  3、实施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应巧妙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真正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另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不受学科间框框的约束,完全可以超越课本,延伸课本。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反应,应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抓住某一亮点并进行鼓励。

  4、新课程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整合。

  传统的地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大纲、教科书还是教学过程往往都是以“教”为核心或者说相对忽视学生的“学”。教学大纲是“教”的纲目,教科书是“教”的素材,教学过程是“教”的方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知识技能的形成,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当然,新课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整合。

  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地理学习评价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甄别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重“打击”轻鼓励、重定量轻定性、重他评轻自评、重共性轻个性,并且还过于强调标准化,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这些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注重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中,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尤其值得重视。定量的评价往往用“分数”来体现,但“分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干扰,有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分数的假象会掩盖一些容易忽视的倾向。而定性评价就是教师通过观察与分析,用恰当的语词对学生的学习作描述性的评定。相比之下,这种评价比打个分数的评价难度要大得多。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定性评价,除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教学参与度的评价;对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对学生探究水平的评价等等。

  6、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除了要求学习必修模块中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章节和地理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以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的习惯与能力,引导学生注意地理学习重点的改变,侧重对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注意教师自身角色的转换,尽力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充分认识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技术手段并高度重视学校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等等。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新课程还有待我们探索实践,任重道远,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吧!

教师心得体会13

  在本次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春生同志做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这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全体学员如何通过学习增强本领、尽快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的重要论述,令我深受启发、倍感震撼。作为政府办研究室主任,作为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如何在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在认识上紧跟发展形势、在行动上紧跟领导步伐?我想,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四个字――“加强学习”,具体说,就是要正确理解一个概念、切实树立两种意识、真正做到三个结合。

  “一个概念”,就是学习的概念。许多同志认为,学习无非就是读书、看报、记笔记而已,将笔记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和尺度,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时代的发展早已赋予了学习更宽泛的涵义,即:所有能够提高认识、掌握知识、获得信息的行为,都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都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正确理解了学习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两种意识”,就是要真正树立主动学习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实践证明,所有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的人,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学习,并能够坚持做到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当前,我市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招商引资、大上项目,还是应对各种矛盾冲突、处理各种社会问题,都对我们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肩负发展使命的科级后备干部,满足原有知识、原有能力,只会力不从心,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最终被时代抛弃,被社会淘汰;坚持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必将眼界开阔,得心应手,有所作为,最终成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意识,通过学习积蓄力量,积攒后劲,进而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个结合”,即:学习要结合本职工作、结合调查研究、结合发展大局。结合本职工作,就是要立足本职,努力学习自身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并广泛涉猎相关领域,做到“一专多能”;结合调查研究,就是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企业和社区,了解社情民意,摸清基层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打法和工作思路,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发展大局,就是按照市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大讨论”、“抓基层、打基础”、“争做五个表率”和“三个走出去”等要求,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全市中心工作,在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准确掌握全市基本情况、比较优势、工作思路、工作动态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主动将自身融入全市发展的大格局中,从自身做起,从讲诚信、搞服务、抓落实做起,在思想上紧跟发达地区,在工作上紧跟领导节奏,在发展上敢于谏言献策,争作跨越发展的“局内人”,不作“旁观者”。可以说,做到了这“三个结合”,也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目的。

  “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形式、新任务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更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干事创业的平台。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海林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实现事业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共赢!

教师心得体会14

  两天的培训已经过去,但授课老师给我的宝贵经验将深深植根于我今后的教学中。

  马丽佳老师讲解了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英语歌曲,在交际法英语中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在为语言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素材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当学生沉浸于音乐歌曲时,身上就会同时展开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这时候,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奔驰,观念、情绪在起伏,创造力在活跃。学到的知识记忆特别牢固,特别持久。同时,在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英语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能力;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复习巩固语法及句型结构;增强写作能力;增加文化背景知识;陶冶美的情操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

  王琳老师主讲小学英语课堂用语,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学生所学的单词和句型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的常用语必须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明白。良好的课堂用语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小学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好的课堂常用语,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其实每次培训对我而言都是弥足珍贵,一个人只有放开眼界去交流沟通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学然后知不足。希望能有更多的培训机会。

教师心得体会15

  结合这几年做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初中生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生活阶段,思想的波动性特别大,有一定的思想但又很不牢靠,可塑性很强。因而如何做好这一时段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那么“管”也是为了“不管”,由“管”与“不管”过渡到“不管”的程度。

  我们当前的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在班主任的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这么两种倾向。一是与学生的距离过“亲”,亲到随意的程度,成了哥们、姐们,这样的结果必将导致部分学生受宠而大部分学生有怨言,不能服众,对班级管理造成极为不利的被动。一是跟学生的距离过“远”,认为我就是老师,你就是学生,只有你听我的份,你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学生对老师是“敬而远之”给人以看似有序,实际上暗含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那么如何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呢?我认为“中庸之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孔子曾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谓“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恕”,这就是孔子的“忠恕”观念,“忠恕”主要是讲己与人之间应如何察己知人,推己知人,以“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己”与“人”的利害发生冲突时,势必要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损己以至舍己为人。这样,“忠恕”就需要有一个前提,或者说是实行“忠恕”的方法,那就是“克己”,所以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句话加以概括即“仁者人也”再简洁予以概括即一个字“爱”。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装放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来对待。过“亲”与过“远”虽然也是一种“爱”,但这种“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好这个“爱”,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观念的改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观念也须时时更新。但更新又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在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基础上所产生的观念变化,一种是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新的时代赋予它更新的内涵。我认为后一种更新尤为重要。几千年前的孔老夫子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大潮中证明了他是行之有效的。即要有爱心。

  在这一点上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魏书生的一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思想的核心即博爱、宽容、鼓励,相信学生都有闪光点,并且随时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勤鼓励,少批评、戒挖苦。如对班里学习不好的同学、上课又特别爱做小动作、又喜欢恶作剧,我们如果简单加以训斥、指责或甚至有过激的行为,那么这个学生也就认为自己是老师不喜欢的人,从此也就破罐子破摔,他也就可能因此真成了一名差生。但是如果我们施以爱心,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此事,这个小孩爱做小动作,说明他动手能力强,善于动手;爱做恶作剧,说明他善于创新、富于冒险精神,因而从这方面予以引导,是家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给以支。他会认识到老师不仅没有讨厌他,反而对他寄予如此高的希望,如果做不好真对不起老师,结果真的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上课做小动作、爱做恶做剧的手病也改了,同时又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正如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所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二、是充许学生犯错误

  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毛主席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未出生的人,一种是死了的人。”伟大导师列宁也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不可能的。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由此可见,学生的犯错误是难免的,而且所犯的错误大都是小错误。我们对小错误的认真对待是必要的,但如果对小错误尤其是相对而言可以一言一蔽之,说一说就可以的问题,如果一味地纠住不放,不仅不利于他很快加以改正,反而会把小错误变成大错误,以至于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这就不是学生的问题了,而是我们的“爱”出了问题。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卢梭曾说过、“你要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你要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为人家所喜欢的人;你要人家听从你的话,就必须使自己值得人家尊敬;你要爱惜自己的体面,才能得到人家的称誉”。因而对学生的不涉及原则的小错误避免小题大做,即便是牵涉到原则性的错误也应该做到让学生心悦诚服。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指责或施以侮辱性语言,这样即使学生认错了,也仅停留在表面上,但在他的内心会积起怨恨甚或埋下仇恨的种子。对他的一辈子造成难以抹平的伤痛。

  三、是注意潜在因素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它任何职业,他是一种对人的教育,不是说今天教会他什么,明天他就会什么,很多东西都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犹如水到渠成。如教师的衣容着装,既不能太新潮,也不能太落伍,如有的女教师描眉、抹口红、穿超短裙,有的男教师穿脱鞋、短裤上讲台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容易效仿。言谈举止上更是影响至深,有的教师在说话时考虑的不是特别细致周到,甚至是“国骂”也习以为常,抽着烟上课等不良行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到了负面影响。更有老师在为人处事上,犹其是诚信方面失信于学生,本来说的是几点集合,但已过了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班主任才姗姗而至,长此以往如何能服众,这就是有的班主任的威信不够高的一个主要方面。最后一点是老师要勇于向学生说“不知道”。孔圣人面对自己不懂的事物尚且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更有“学也无涯,知也无涯”的真知灼见。我们对某一方面的东西不知道也或不清楚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由于不知,才能促使我们更积极的进取,更多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从而也从心底里赢得学生的尊敬。从广义上说,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四、是既是严师,又是慈父或柔母,更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教师是名演员,因为他需要面对同一观众群,因而必须出新,才能受到他们的认可。在课堂上就是严师,尽管这样,也需要诙谐、幽默,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被你的表演所吸引。但在课下又要扮演慈父或柔母,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学生们有了什么烦心事或不愉快的冲突愿意向你倾诉,你成了他亲密无间的朋友。爱因斯坦曾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有你这样的朋友为他开启人生道路上的智慧之门,他会插上理想的双翅,飞得更高更远。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抱着“捧着一颗心来,决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就一定会在初中学生的管理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教师心得体会15篇】相关文章:

1.教师心得体会

2.教师心得体会

3.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4.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5.教师教育心得体会

6.大班教师心得体会

7.家访教师心得体会

8.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9.教师家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