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4篇(精品)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规读后感1
学了《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药汤,我们应该先尝一尝。还要不分昼夜的'在病床旁服侍兵种的父母,一刻也不能离开。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明确的提出请求,以征得别人的同意。倘若不征求别人的意见就去使用别人的物品,这样的行为就是偷窃。借用别人的东西,用完了要及时归还,这样以后要是有什么急需,再次借用的话就不难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倍皆要。”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对于读书来说这三点都很重要。
当然,《弟子规》的内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也和我一样,加入到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中来,让我们把经典传承下去。
弟子规读后感2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弟子规》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知道了父母叫我们时,要立刻回答,父母叫我们做事时,我们不能偷懒,但是,我在生活中,这些我都没做到。
生活中,妈妈叫我的.时候,我都是百般的不情愿,总是问:“咋了?”有一次,妈妈真急了,一下子吼起来:“不会好好说话吗?”我连忙说:“会、会。”又是一次,妈妈让我去买盐,我想看电视,就说:“你不会去买呀!”妈妈一听我这话,一下子发起火来:“怎么了啊!现在去买个盐,你都不去买了,啊!”我一听,知道自己理亏,连忙去买。
生活中的小事有很多,在不经意之间,我们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做一个好学生。
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讲了为人子弟在家、出门、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读完后,我受到很多启发,明白了很多道理。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我知道了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告诉我们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能凌乱。房间内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以前我的房间很乱,笔本散落一地,书架上乱七八糟。现在我经常自己打扫房间,把书本摆放整齐,房间整洁了,妈妈夸我讲卫生了。
读完弟子规,我也知道了怎样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要听从父母的意见,父母喜欢的要尽量去准备,父母不喜欢的应该努力改正。我有很多父母很头疼的缺点,比如乱扔垃圾、做事拖拉、马虎等,我要努力克服这些坏习惯,让父母高兴。
学习《弟子规》,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学习、做事,待人,它是我的书本老师。
弟子规读后感4
最近,学校倡导同学们诵读《弟子规》这本好书。这不,每天中午都可以看到同学们捧着一本《弟子规》读得津津有味。
《弟子规》虽然是古人写的,但也很适合学生们阅读,这是一本教人们学习、做人、处世、礼节、孝敬长辈的书。书中用词字很精炼,三个字为一句,简单易懂,而且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书中讲述的都是一些使人终生受益的大道理。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和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帮互助。是呀,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踏一方热土,只要心存善念,善待每一个人,与人和平相处,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
《弟子规》中每个章节后都有一些古人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耐人寻味。
仔细研读这本书,把《弟子规》里的内容装在你的脑子里,把从《弟子规》里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吧!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书心得,《弟子规》读后感想01-23
《弟子规》09-03
《弟子规》的教案07-18
《弟子规》教案[精选]05-27
弟子规心得06-30
《弟子规》教案05-15
弟子规感悟09-13
弟子规的感悟10-02
弟子规心得09-21
《弟子规》教案(经典)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