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4-10-04 04:40:20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共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后感[共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

  晓雾将歇,清风徐来,我迈着轻快地步伐来到学校。

  当我轻轻拿起那本薄薄的《弟子规》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大声朗读里面的每一节,每一个字!却发现有好多的内容,令我惭愧。我已上初二了,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了,理解能力已提升,怎么会再看不懂这《弟子规》的内容呢?

  我羞愧?书上说的规矩,我究竟做好了哪一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面对《入则孝》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平时爸妈叫我,我总是慢慢地回应,即使让我做个简单的事,我总是先皱着眉跟父母唠叨一番,才不情不愿地干。我做的不对吧!父母教我,我还发疯似的说他们烦的,他们有时就骂了我两句,我都会想离家出走。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想着,想着,我鼻子酸酸的,接着往下读,《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与兄弟姐妹要友好相处,懂得珍惜光阴,讲诚信,有爱心,仁德兼备?

  我不敢再读下去了,也不敢再看一眼,惶恐之中把《弟子规》合起来。我扪心自问:我哪一点儿符合《弟子规》的要求呢?忏悔的同时,反复思量自己。我一定要做好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良久,我又轻轻拿起《弟子规》,认真地读了起来。

  就从今天起,就从这一秒起,让我们认真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把她作为我们一生言行的准则。

  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声朗诵《弟子规》吧!

弟子规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以前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诵过,年纪小也不知妈妈在说什么就跟着她一句一句的说,她说什么我就跟着说,暑假,在家又重新将这本书找出来,仔细的读了读,现在我已经能结合注释看懂它了,这本书上讲的全是一些教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的道理。

  《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 通过诵读,可以使我们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教育中得到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从而规范自身行为。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首孝弟这句话是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谨慎诚实。虽然书上这样写着但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这么做,在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吃早饭时就看见过一件事,一个人和他的'父母又吵又闹,还要动手打他的父母,太不孝顺了。

  泛爱众而亲仁的意思是博爱群众是让我们亲近忠厚老实的人,做个忠厚老实的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的人;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是听到父母的呼唤,我们要及时的回答,不能听到不理,假装听不到;“父母命,行勿懒”的意思是爸爸妈妈让你做什么事你不能懒,不去做,要努力去做,面带微笑着去完成,不能不想做,找借口干别的事;“父母教,须敬听”的意思是父母教育他,他就在插嘴,还说父母整天说他烦死了;“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批评我们,我们应该恭敬承受,有时爸爸妈妈批评我们,我们就会和父母顶嘴,还说爸妈烦。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要早早起不能睡懒觉,晚上要及时上床,不能熬夜到深夜,这样对身体不好。居有常,业无变的意思想是,长大了,要安定下来,不能今天在东住,明天到西住,没有稳定的住所,对家庭,对孩子都不好,工作也是今天这个工作干几天,过几天再换个工作,还没熟悉,就嫌工作不好,不努力,不认真。“事虽小,勿擅为”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坏事很小,就能去做。

  在生活中,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前不知道,现在读过《弟子规》后,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

弟子规读后感3

  我好奇地手捧着老师刚刚发下来的《弟子规》读了起来,“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不禁陷入沉思:

  前几天,是我和双胞胎妹妹的生日,妈妈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饭菜,还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又送给我俩每人一个芭比娃娃,我感觉今天自己是最幸福的。这时候,爸爸的一句话把我问住了:“你妈妈哪天生日,知道吗?”我和妹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摇头,看着爸爸妈妈。

  “自从有了你们俩,你妈就再也没过过生日……”

  “你看你,挺高兴的,跟孩子说着干啥?”妈妈打断爸爸的话,又转脸对我俩说:“快吃饭,别听你爸的。”

  吃完晚饭,我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和双胞胎妹妹的'出生忙坏了妈妈,因为爸爸要照常上班,所有的家务都要妈妈一人来做,还要照顾我们姐妹俩。好不容易熬到我们长大了一些,我已走得稳稳的了,可妹妹连站都站不起来,妈妈着急了,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妹妹患有脑瘫,不能走路,智力也会很迟钝。可妈妈就是不甘心,带着妹妹去了十几家医院,结果都一样。但妈妈并没有放弃,只要听说能治好妹妹的病,就是再远妈妈也会带妹妹去,几年下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是妈妈没有低头,永远把微笑挂在脸上。对于我和妹妹,妈妈也总是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每年过生日都会送我们礼物,做好多好吃的。现在我在读小学,无论刮风下雨,妈妈每天按时接送我,其余时间,除了做家务,就是照顾妹妹,由于妹妹的身体状况不能上学,妈妈就在家做起了她的老师,用我的旧书教她识字,学数学。妈妈每天这么累,为了妹妹,为了我,妈妈付出了多少呀,可我又曾为妈妈做过什么?黄香年仅九岁,炎炎夏日时,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安心睡;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体温使父母的被子暖和,让父母睡得舒服,可我呢,我都十三岁了。

  妈妈呀,女儿真想快快长大,能帮帮你。妈妈,放心吧,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我一定会照顾好妹妹,照顾好你和爸爸。

弟子规读后感4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认识了一位我喜爱的老师,每天早上我都会摇头晃脑地读着她的“弟子规,圣人训”的话语,虽然,我还不明白她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喜欢!

  时间长了,我对她的话有了一点理解,同时我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平时吃饭的时候,我总是不等家人一起吃饭,只要饭菜端到饭桌上,我拿起筷子,就去夹端上饭桌上自己欢吃菜,然后捧着饭菜去看电视。在家里,我对家里人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呼小叫,还乱摔东西;和外人接触,我却像只小绵羊,不敢大声说话。自从读了老师的话以后,我知道以前那样做太没有礼貌了,自那时起,我能大声和别人说话了,还能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了。吃饭的时候,我静静地坐在饭桌前,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他们拿起筷子以后我才拿筷子吃饭。吃完饭后还主动说:“我吃好了”。有时,妈妈如果给我先盛饭,我就对妈妈说不应该先给我盛饭,应该先给爷爷奶奶盛,妈妈问我是谁教你这么听话,是不是老师教的?我就自豪地说:“除了老师教我之外,还有一位老师。”于是我就背起“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全家人听了都笑着说;“宝宝懂事了。”从此,我就决定以后都要听这位老师的.话。

  我渐渐长大了,也渐渐能够读懂老师的话了,我每做一些事情时都会想到老师的话。无论什么时候出家门时,我都会告诉爸爸妈妈,因为我的老师告诉我:“出必告,返必面”;乘车时,每当我看到老年人没有座位时,我会主动给他让座,因为老师对我说:“长者立,幼勿坐”;每当在学校时,每当我玩得很疯狂时,她就会耳边提醒我“幼不学,老何为”,使我明白了小时候要好好学习,否则,长大就不会有所作为。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她就像一泓清泉,清洗着我的心灵,让我变得懂事,变得慧智,她就是我喜爱的老师《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5

  “弟子规,圣人训,首条弟……”校园里不时传来朗朗书声,随着读书声,李毓秀的《弟子规》也来了。它的书香弥漫了整个校园,低年级背着,中年级读着,高年级理解着。全校每人都有着一本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启蒙教材,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文章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格守的守则规范。

  《入则孝》是《弟子规》里一个重要的部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应立刻动身去做。父母教导,应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教诫时,应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不使父母生气。我们要学习黄香,十分孝顺父亲。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纵然是小事,也不能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我们不能损为人儿女的本分,因此惹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如有私藏,品德就不完美,父母会伤心。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第二个“身份证”,在日常行为中,是诚信和信用的综合表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果,一方九鼎,一诺千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守信作为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一道重要的'底线,成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一块基石。

  诚信,可以引来发家致富。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无信,行之不远”,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应尽力做好,而不能用花言巧语或欺骗。华盛顿与樱花树是个流传为广的故事,华盛顿小时砍倒了棵父亲的樱花树,他勇敢地承认,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古代流行弟子规,今天仍然流行,它不是人认为那是老顽固,而是我们的优秀好传统。读了它,我已知做人,做事的道理了,我会时刻用它在人生中鞭策自己的,这让我们成功,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6

  《弟子规》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一本古代人写的书,是对于人的一些教育。

  爸爸叫我把这本书背完,正好,李老师也叫我们多看和多背弟子规,背完了,就等于完成了两项作业,好!决定了,就这样做。

  即日起,我马上开始背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就这样,我一天一天地背了起来,可没有什么动力,背了一下子,就不想背了,一天下来,才背了十几句,第二天,爸爸叫我又背,没办法,父命难违,只好又背了,背了大概半个小时这样子,爸爸就过来视察。毕竟爸爸是大人,是家长,一眼就看出恒心不足,不耐烦,摇摇头,走了出去,突然,一个纸做的尖尖的东西碰到了我的背,我转头一看,是一架纸叠的尖头飞机,那张纸很薄,透过纸可以明显的看见飞机上写有字,我放下手中的《弟子规》,伸手捡起了飞机,我叠了好几次飞机,不用5秒钟飞机就被我拆开了,而且一点都没烂。那些字一下子就出现在我眼前,定眼一看,只见写道:“只要你背完《弟子规》,新春佳节之际,定当惊喜送上之!”看完后,连谁写的都不知道,就乐开了,一下子一蹦三尺高。过后,我认真看了看笔迹,才知道是爸爸写的,毕竟我是他儿子嘛!

  哈哈,背得出还有礼品相送,划算!我的.动力一下子就担了起来,摇摇头,好像诗人一样的念了起来,爸爸又来看了次,看见这情景,点点头笑了,我也笑了。

  正是爸爸给我的动力,我每天狂背!背得口干舌燥,头晕眼花,天昏地暗,磨得嘴皮子都破了,不过为了礼品,还得支持下去,背久了,似乎蛮喜欢《弟子规》这本书了,它很压韵。

  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48小时过去了,《弟子规》也接近尾声,“勿自暴,勿自弃,对与贤,可训致。”“啊!”我长舒一口气。

  弟子规呀弟子规,我终于背完了。

弟子规读后感7

  最近,我爱上了《弟子规》。每天早上我都会在《弟子规》的朗读声中醒来,这是妈妈在电读机中为我设置的。开始,我只是喜欢听并随着朗读。

  时间长了我就问妈妈其中每句话的意思。妈妈告送我:“《弟子规》中的每个字都蕴藏着极其深刻的道理,是我们如今不得不去理解的透彻。古圣人孔子用简单的字句描绘出人生的事情,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如“父母勿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尽心尽力地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换不完!

  在生活中,我想我做的还不够,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累了一天了回到家,浑身酸疼,而我却因为作业发牢骚。“来,好女儿给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的'话音刚落,我就不耐烦的说:“没有时间,没看见我在这写作业吗?”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错了,爸爸累了还不是为了我吗?我就算毫不犹豫的给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了事的时候,总是被妈妈说一通。当然,我那是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似我表面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发出了许多的不满。可是理解了《弟子规》内容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棵小树,不为他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参天大树。

  今后,我要管好自己,用心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用《弟子规》来约束自己。“孝、悌、谨、信、爱、仁”就是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学习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

弟子规读后感8

  读经诵典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本学期学校掀起了“诵读中华传统诗文”的高潮,并给每位学生发了细讲《弟子规简说》这本书。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劳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在《弟子规简说》这本书中,使我体会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一句话。它的'意思是: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是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误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一句看似普通的话,却使我陷入了沉思,那是因为这刚好是我的弱点。一次,我又遇到了作业中的“拦路虎”,反复思考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来,就去问爸爸。爸爸在给我讲解的时候,我的心却跑到正在播放的电视剧那里去了,当爸爸讲解完后,我把答案写了下来,其实我还是没有理解题意和解法,还是不会做。考试时,有一道题目刚好是一模一样的,结果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爸爸知道原由后,生气极了,结果自然是被爸爸严厉地训斥了一顿。我还有一点弱点就是父母让我去做事,我都是拖拖拉拉的。记得上个星期六晚上,爸爸催我去洗澡,我嘴上虽然答应了,可是,手里拿着衣服却还是站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不管爸爸怎样说,我都是赖到电视节目播完才去洗澡的。现在,我读了《弟子规》后,已经把我的小毛病给纠正过来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启迪实在太多了,它就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改正缺点。为我指明了追求的方向!啊!我终于知道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学会做人,做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9

  利用暑假,我好好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习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只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平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里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给父母开来的.快乐是无限的,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弟子规读后感10

  我今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

  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

  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

  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

  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

  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

  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诽谤别人,不强人所难等等。

  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

  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弟子规读后感11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上的品德规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学习,在和别人交往时,要平易近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印象很深。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我从小生活在严厉的家庭中,父母对我各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小的时候,我很听话,一直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但是,我对父母的教诲和唠叨感到厌烦。总是把他们当作耳边风,因学习成绩下降使他们伤心。严重时,母亲会流泪,父亲会大发雷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造成这一切的人都是我自己,对我以前的行为感到自责。当自己犯错误时,应该认真听父母的教诲,下次改正。

  在与人交往方面,“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几句一直牢记在我心中。这些告诉我们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这个道理也可以在学习中运用,孔子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班级中,同学犯错误被老师批评时,作为旁人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向好的.同学学习。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完善自己。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根本,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更好的自己。

弟子规读后感12

  我们已经学完了《弟子规·入则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先请大家听一则我看到的小故事:

  黄香,字文qiang,东汉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西北)人。黄香九岁丧母。因家境贫寒,请不起仆人,一切家务由他一人料理。他勤苦尽心,奉养父亲。每当夏天烈日炎炎之时,黄香用扇子扇帐子,使枕席清凉无比,伺候父亲安寝;冬天严寒之时,他则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温暖枕席,使父亲暖卧。后世流传的“黄香温席”的典故,指的就是这件孝亲事迹。

  古代的`孩子这么孝顺父母,真让人感动。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最近,妈妈的脚崴骨折了,所有的家务几乎都由爸爸一人承担。有一天,爸爸急冲冲地回到家,对我们说:“下午我必须到郑州一趟,我把晚饭做好,到时你们热热吃就行了。”爸爸做好饭就匆匆地走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该吃晚饭了。妈妈一瘸一拐地走向厨房,要去热饭。看着妈妈艰难的样子,我鼓足勇气对妈妈说:“妈,让我来吧!”妈妈沉思了一下,说:“好吧!你就试试吧,小心别烫着啊!”

  “好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厨房,来到电磁炉跟前,双手端起汤锅,放在电磁炉上,打开电磁炉就热起饭来。饭热了以后,我把汤锅端下来,又端起盛着菜的炒锅,可是那炒锅太沉了,我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才把炒锅放在了电磁炉上。等饭菜都热好后,我取出碗和盘子,搁在厨柜上,把饭菜一勺一勺地盛满碗和盘子,再一个一个地端到餐桌上。等把筷子和勺子、馒头、豆酱等等都摆满餐桌后,我已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可以吃饭了!

  我心想,没想到做家务这么复杂、这么难!以后我一定要尊重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并且要体贴他们,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孝顺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凡事不要过于依赖父母。当看到父母疲倦时,给他们倒杯茶,或者讲个故事给他们听,这也是尽孝啊!

弟子规读后感13

  《弟子规》我的最爱“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手捧着书卷,在一次次朗读声中,我陶醉了,我似乎看到圣人正向我走来讲述他的经历。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中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呀,几千年的古人尚且知道时间易逝,人生短暂,而我们呢?虽然每天都背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也时常劝告别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惜时如金呢?我总觉得自己还小,还能生活很多年,用不着愁,就大把大把地浪费时间。

  有时,当老师在课堂上全力授课的时候,我们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节课下来,也不知道老师到底讲了什么。对于老师的作业,一心只想着快点写完,应付了事,从不考虑字体的好坏和作业质量。不会做的题目等老师讲或者干脆照着别人的答案一抄,草草了事完成,从未想过自己动脑思考,难道这样的学习不就叫浪费时间吗?回到家,书包一扔,便一头钻进电视的精彩节目或电脑的网络游戏里,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甚至连吃饭都忘记了,晚上也是在父母的一再催促甚至呵斥下才肯睡觉。老师常说,如果我们能把玩的心思用在学习上一半,这还愁搞不好自己的.学习吗?“老易至,惜此时”,圣人的劝诫一次次在耳边响起,我不得不反省自己。春去春会来,花谢花再开,万物在盛衰交替中轮回出现,而我们的少年时期只有一次,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难道我们就甘心白白走一趟吗?

  不,决不!决不能让生命白白地浪费!《弟子规》,触动了我的心弦,净化了我的灵魂,它不愧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它正以自身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当古老的钟声再次响起,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美妙的文化经典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读后感14

  《弟子规》是我们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学的基本行为准则。在这一学期,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学习《弟子规》的课程。

  在开始学习《弟子规》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都必须熟读《弟子规》,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通过一段的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身边的同学除了能熟读外,已基本上能进行背诵了,可我却一直仅仅停留在对《弟子规》的.熟读上,背诵却根本无法全部完成。

  我一直自信我对语文的偏爱,我也一直自豪于我相对优秀的语言成绩,但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我却总是落后于其他同学。为此我感到无比的苦恼,有时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我糟糕的情绪一天天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散开来,每天无精打采,学习也整天提不起兴趣,可是越是这样,我学习《弟子规》的进度越是变得缓慢,而且我的成绩开始下降。

  这一切都被妈妈看在眼里,妈妈原以为我是在和朋友相处过程出现了一些误解,原以为过一时半会就会好转,但我的状况却是一落千丈,那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妈妈把我叫到一边仔细地了解了情况,才知道我情绪不好的根源在于在学习《弟子规》上。

  妈妈对我说《弟子规》其实是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及高尚品德养成的基本标准,要想用最短的时间背会《弟子规》,你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弟子规》每一条所包含的意思,并在生活中不断进行实践运用。背诵学到的仅仅是《弟子规》的皮毛,只有真正把《弟子规》运用到你的一言一行中,才是学习《弟子规》的最高境界。

  妈妈的开导让我豁然开朗,从那天开始,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一一比照着《弟子规》去做,通过很短的时间,我学习《弟子规》的进程突飞猛进。因为我对《弟子规》的每一条理解都比较到位,并且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进行了落实,我的原来许多不良的生活与行为习惯都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得到了纠正,与此同时,我也很快在学习《弟子规》上超过了同班的其他同学,真正成为一名学习《弟子规》的标兵!

弟子规读后感15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青少年版《弟子规》让我背诵,一开始我只能囫囵吞枣地背诵,在一遍遍地诵读中我逐渐理解和领悟《弟子规》中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了。

  “首孝悌”教育我首先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辛辛苦苦打工挣钱,自己省吃俭用,让我吃好穿好。我怎能不感恩呢?怎能忘记这些舐犊之恩呢?

  “父母教,须静听”父母就算是唠唠叨叨,我也要听从他们的教诲,毕竟他们这样做都是为我好,不管怎样父母都是爱我的。

  “身有伤,贻亲忧。”他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担心。

  记得有好几次,我感冒打点滴,妈妈看到针管扎进我的身体时,妈妈眼泪都快滴下来了。妈妈这样的爱我,我一定要做个,令父母骄傲的孩子。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他的`意思是:不管吃什么,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子一起,要请长辈先做,如果和长辈一起走,应让长辈先走。

  以前家里无论有什么好吃的,都是我最先品尝,甚至都是我独自享用。现在我家有什么好吃的我会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尝,如果他们不肯尝,我就说:“你们不吃,我也不吃了。”

  以前家里来客人,我就像没看见一样,现在我家来客人了,我会和父母一起端茶,搬凳子让客人做。在学校碰到老师了出了问好外,我会主动让老师先走。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告诉我书房里物品要摆放整齐了,书桌要清洁干净,学习用品摆放工整。

  以前我的书房总是妈妈帮我收拾,写完作业后我的书文具也是妈妈收拾,现在这些都是我自来收拾了,妈妈现在夸我的书房比以前更整洁。

  《弟子规》让我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还不止这些,总之,我要感谢《弟子规》这本书,因为在他的引导鞭策下,我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养中的好女儿,叔叔阿姨们眼中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书心得,《弟子规》读后感想01-23

《弟子规》09-03

《弟子规》教案(经典)10-17

《弟子规》教案05-15

弟子规教案08-30

弟子规心得06-30

《弟子规》经典名句07-04

《弟子规》教案[精选]05-27

弟子规感悟09-13

弟子规的感悟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