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哲学的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1
《哲学的故事》是杜兰特所著。杜兰特身上有着非常优良的人格质量。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七卷。杜兰特带领我们思考了人要获得幸福感应该具有的思考方式。不管别人做什么说什么,我们都必须行善,毕竟在当今社会,发生如“小悦悦事件”也并不奇怪了。人们已习惯于做冷眼的看客,但其实选择麻木或伸出善意的援手只在一念之间;同时要爱护、宽容犯错之人,多做有益他人之事,自己也从中受益,并常行不辍,永不倦怠。审视自身,当我们看到对犯错之人的处罚从重从严,岂不大快人心。中国人不缺乏同情心,但缺乏广泛的同情心。
他能虚心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秀的品格,为己所用,摒除傲气和骄妄,排除利欲的驱使和冲动,时刻沉思自身能力修养。他在自己的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甚至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刻地解析了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社会责任,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杜兰特还告诫我们,不仅要处处思考,还要付诸行动。一个君主更应该是一个实干家,而不是空想家。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哲学的故事》原著并非英文,而由拉丁文翻译为英文再译为中文,其中有不少生涩的.语句,英文也多为古语,读起来并非易事。但是杜兰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了然于心的。思想决定人生,思想决定命运。杜兰特几乎无法用帝位改变所统治的世界,但他最终用思想改变着人类世界。《哲学的故事》并非时髦之书,但它是经久之书。若每一个君主都如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样思考,那国家的政治与智慧也就合二为一了;如果个人实现了真正的内心宁静,那么幸福之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要忍耐痛苦,看淡虚名,要朴素,视死亡为宇宙之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杜兰特虽是奴隶社会的君主,却把死亡视之平常。回想我国封建社会的君主却个个炼丹求佛,幻想长生不老。这种超然的境界就是源自于他宁静而致远的心路历程。他关注内在,因为善的源泉就在其中,善随时都会喷涌而出,要追求自由、谦虚、友好。除此之外,书中还教导人们按照你的本性度过你的余生。在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性,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仰仗于社会性的人的自然性才能得到诠释。其中想要获得幸福之感并不需要占有过多的物质,只要有能力活得没有压力,内心宁静。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2
读了500字哲学故事!
作为一本入门书,还可以,但这本书本质上是为西方公众写的。很明显,在迎合西方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前半部分,它仍然可以客观、完整地讨论哲学的各个发展方向,客观地评价简单唯物主义和原始共产主义,但后半部分完全逆转了西方神论下传统哲学的价值观宣传,甚至黑格尔、费尔巴哈、加缪和存在主义哲学都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书的最后,作者也承认现代哲学(或西方哲学)的发展偏离了哲学的初衷。因此,哲学的世俗化势在必行,必须植根于现实。用指导和解释生活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未来哲学的职责也是澄清人们面临的社会和道德矛盾的概念。哲学是一种能够协调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普遍、有远见的理论。这不是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吗?在中国,大学生应该知道一点。所以,读到最后,让我更加坚信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作为一本入门级书,只能说还可以,视野不广,格局也不大。适合无基础人群阅读。大学以下或者完全不懂哲学的可以看。至于分数,显然是虚高。毕竟至少哲学书,只要是外国人写的,豆瓣文清都会打高分。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3
当我清理书架时,我在书架上发现了一本名为《100个哲学故事》的书。它已经在我的书柜里放了很长时间了。一时兴起,我还是想看看里面写了什么。
我翻开书,发现第一个小故事的名字是在黑暗中照亮我自己。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董事长道尔的一个小故事。
一天晚上,道尔正要去地下室取他的储藏室,突然停电了。他周围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可以让光线变暗的贺卡。但他想在地下室试试。当我们到达地下室时,贺卡上的灯特别亮。他很快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
他被这一事件所鼓舞。他搬到了只有几十个人的小企业,从最小的.员工开始。由于他在原公司的工作经验,他很快就成了项目经理。如果我是道尔,我肯定会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然而,道尔没有这样做。他搬到了一家更适合自己的公司。通过努力,他逐渐成为一名经理。最后,他成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董事长。
最后,他谦虚地说他只是一个小火花。如果他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他知道如何把自己放在正确的地方,让自己在这个小地方更加耀眼。事实上,道尔没有超人的品质:他聪明而平凡。普通人也拥有他的勤奋。也许我们缺少的是他简单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坐标。虽然我们是普通的小成员,但我们仍然可以在生活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亮点,点燃生命的火花,让我们乘风破浪,走向成功的彼岸。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4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使他致命,然而,人却依然比致他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这就是人类学习哲学的意义,让我们人类认识自己,从而在精神上超脱自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哲学问题的.探索,这些思维和思想又会叠加起来,这是就算可以统治我们的生物,没办法超越的。这是哲学的意义。
从个人的层面上来说,学习哲学,让我们知道世界运行的普遍规律。我们可以用这些普遍规律来改变世界,让我们的人类生活的更幸福。比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让我们人类可以有在黑夜行动自由的权利。孩子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对于哲学的学习,让他们在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这个世界。
这一本《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是青少年哲学读物,它通过书的形式,让孩子对话世界上最智慧的大脑。它启发孩子关注世界,学会思辨,学会探求真理。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5
多年以前,第一次接触到“哲学”这个词的时候来源于“哲学家”。老师说,“哲学家就是什么都懂的人。”多年以后,想起这个桥段,不觉莞尔。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问题的前提是:哲学不是什么。哲学不是马*列。哲学与D无关。哲学与民众和政*治无关。哲学只关心物本来的问题,心本来的问题。这本厚书成名已久,尤其在美国,中学老师几乎都会读一读,然后介绍给学生。它不是介绍西方整体哲学02史,它就是介绍了一条线索,一条从柏拉图到尼采再到柏格森、罗素、杜威的线索,从这里怎么到那里,从唯物怎么到了唯心,怎么从物自体到了唯意志,又如何从心到了数,从数到了文字……这本书似乎无中国所有的“哲学”无关,但它却讲了所有哲学的精髓。它只关心自由,不关心富贵。这本来就是哲学最普通平凡的目的和道德。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里,其实采用的也是相同的线索,马雅贝尔斯的《大哲学家》也是如此,只有大多数中文的“哲学史”经常例外,因为绕不开马克斯这座无与伦比的高山。(很多史其实连黑格尔都能绕过。)我们曾经读过的众多哲学之史,都是走向一个目的,D的目的。所以我们所读百十本书之后,不会富贵,也不会自由,只会更加糊涂。这本书没有目的(但它合乎目的),它只告诉你一条线索:一条走向真理和自由的线索。
在我的认识中,几乎每本谈及哲学的书中,首先都是说到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的故事》一书中,作者布莱恩·麦基为我们剖析了哲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每个国家、每个宗教的代表人物。
在这半个学期的哲学的熏陶下,我深刻的认识到哲学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是众多学科的起源。每位伟大的哲学家都是非一般的,他们不仅是优秀的哲学家,有的是著名的小说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等,哲学对我们思维的开阔无疑有深刻的影响,他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邃。
柏拉图说过:不懂数学者不准入内。这位哲学家,将早期关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对话引向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我所就读的数学专业正是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的严谨和不容推翻的逻辑在数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哲学包罗万象,让人欲罢不能,无可奈何的数学此时在哲学面前也变得如此渺校
被哲学信徒们公认为自古希腊以降哲学领域里的杰出人物——伊曼努尔·康德,享誉全球的他,竟一生中从未离开过格尼斯堡。尽管是如此平淡的一生,他动人的演讲已受得人们的拥簇。康德有一个著名而又经常被曲解的论点,是所谓“不可知论”。南海先生在《诸天讲》里述之如下:“然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吾人至渺小,吾人之知识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这是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限不能穷无涯的通常说法,冠以康德之名,实在是既无端又武断的强加。
此书中也有提及中国的哲学,尽管在过去的很久一段时期,中西方在哲学方面并没有交流的可能,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在思想上是统一的,而中国提出的思想却比西方要早上好几百年。中国在哲学的观点上囊括了西方的观点,但叙述上更为简单易懂。然而,在近代,中国的哲学已在世界的哲学发展上落下了一大截…..
以上是我对哲学的一点点浅薄的了解。
哲学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能不能好好的去体会,去做出行动,《哲学的.故事》讲的是许多大哲学家的一生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让我们体会哲学。维尔·杜兰特在晚年创造了这本书,用娓娓动听的叙述,给热爱哲学但又心存敬畏的我们敞开了一扇亲切的大门书里讲了好几个著名的哲学家人物:
爱思考有思想的柏拉图,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还是不真实的。我认为,柏拉图似乎把理性看得太重要了,的确,人在生活中缺少不了理性,但是感性也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就光是理性的话,他的生活肯定会很乏味的自然主义有创新的亚里士多德,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徒弟,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却不一样,他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他也是西方哲学的领导者,领导着大家走向真理而又真实的殿堂。
诙谐但又自私的叔本华,他也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者”。他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太大的希望,但却因为争强好胜,让他尝尽了失败的滋味。其实,我认为,对人生有好的目标,好的理想是对的,但是不能把目标定的太高,万一我们失败了,会觉得很失落、很难过的。
追求真理的培根,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思想,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中间,最使我敬佩的事培根,他用尽自己一生的努力,对人类的生存,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就是我们口中常常说的“雷锋”、“蜜蜂”吗?但是我又想起一些为其他国家当奴隶的中国人,你们可是中国人啊!你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力量、奉献一生的!可是你们却学好了知识为别的国家奉献。由此,我就更敬佩培根了,敬佩他的文学知识,敬佩他的人生哲学,更敬佩他为自己祖国奉献的精神。
这一位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带给人类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有些是乐观的,有些是悲观的;有些是封建的,有些是开放的;有些是信仰佛神的,有些则是无神论者。他们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观点都不一样,但都存在着意义,对于某些人来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更适于他的人生,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柏拉图的思想才更了解他自己内心的想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哲学也并不存在对与错。而这些有名的哲学家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和一定的信心和力量,所以,让我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寻觅和哲理一样美妙的知识吧。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6
以前想学哲学史的时候听说过WillDurant,但我听说我应该读更学术,所以我错过了这本书。更学术的那些东西,早就没有印象了。幸运的是,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活生生的哲学的阶段,我重新发现了这生的哲学史。
哲学故事的好处是,它邀请哲学家从尘土飞扬的书架或高高的神龛上下来,而不是说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似乎与任何人无关,而是说故事。我们知道这些想法的来源和进化——归根结底,它们来自于那些好奇、认真、追求自由的人的冲动、努力和生活。
如果学习哲学是把握事物的价值和前景,避免陷入日常生活的漩涡,那么,学习别人如何实现生活的完整,是从哲学家的完整生活史和精神史,看看这些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引导他们的生活和精神。
如果学习哲学不是为了增加谈资,也不是为了用别人的话来刺激萎缩的神经产生一点压力反应,那么就要求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挣扎的哲学家进行同情或崇敬的交流,进行自然平等的交流。
从更宏大的历史角度来看,人类可能很小,哲学家的活动就像一群孩子在海滩上建造城堡。时间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风雨和波浪已经磨损,摧毁了那些脆弱的城堡,亚里士多德今天似乎有很多不圆的地方,斯宾诺莎的上帝和犹太人在阁楼上磨镜头不重要,伏尔泰乐观像年轻人不熟悉世界和轻率的笑话。但每个仍然有一颗敏感的心的人,看到前人留下的这些或完整或不完整的沙城堡,不会惊叹于它的精致,不会尊重他们的.天真努力,也不会叹息于他们的消失。
我们在这个壮丽的露天剧院里看到了争论、戏谑、笑声和眼泪。让我们记住这里说的话和发生的场景,但我们总是记住呼吸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头脑是我们自己的。让我们以前辈的热情出发。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7
人生就是一场不停的战斗,就是一轮又一轮的竞技。在这个人生的竞技场上,人们每天都会面临看各种各样的难题和麻烦、许多的取舍和得失。只有你懂得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烦扰的问题理智化,你才能充满快乐,让生命时时绽放出夺目的色彩,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博大的舞台。
在人生的的征程中只有时刻保持飞翔的人才能在挑战和危险来临的时候,从容应对,顺利度过。相反,如果你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那么你终会落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份工作。生活和工作一样,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还是一种使命,而且这种使命是对自己的、更加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打造的,人们之所以后来会有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把持住了自己,掌握住了自已,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前进的姿态,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的不堪。
善于放低自己的姿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种放低自己处世姿态的睿智和魄力尤其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善于放低自己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更能实现自己稳步地上升和发展。
本书收集了形形色色的哲学小故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一言以蔽之,让你在翻阅故事的过程中,给自己多一份安慰,多一份鼓舞,多一份力量,使你在生活困惑的时候点亮一盏心灯,在意志脆弱的时候重振生命的力量,在小故事中领悟大道理,成就大人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8
我对于哲学类的书向来不感冒,翻上几页就不想看了。每次看哲学类的书都有一个感受,明明每个字都看得懂,连成的那句话就看不懂了。所以每次看哲学类的书随便翻上几页就束之高阁。
寒假,老师推荐我们读《哲学的故事》。老师说《哲学的故事》这本书读起来比较容易,内容也浅显易懂。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读一读。仔细的读了两页,发现虽语言仍然有些晦涩,但是大部分哲人的轮廓却已经勾画于心了。
比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可以说是西方最伟大的哲人之一。他所认为的理想国分为三个阶层,分别是统治者,武士与劳动者。分别代表智慧,勇气与欲望。统治者应由最富有智慧的哲人王来担任,以便领导理想国。而武士则是守卫家园。而最重要的是,统治者与武士都不能拥有私产与家庭,因为这是贪欲的源泉。并且在全国要提供良好的教育。同时从小时候就要开始教育。这个理想国的确也只能是理想中的国家。因为人都有贪念和欲望,而让统治者与武士没有一点私产,这是做不到的。而且,他认为妻子是公共的。这对一直以来的一夫一妻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直到现在,也从来没有人实现过理想国。
另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哲人是弗朗西斯·培根。他与大部分过着淡薄生活的哲人不同。他不但哲学思想深邃,他的'政治生涯也同样辉煌。他官至大法官,王国最高的法律官职。但是,由于他挥霍无度,曾因为欠债被捕。最后因为受贿被他的政敌所举报,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所提出的归纳法,我认为是将从经验哲学转为了较为理性的思想。而且他所提出的归纳法在提出结论前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来证明,所以相较于传统逻辑是较为可靠的。培根他将哲学与认识论结合到了一起。也不愧为英国唯物主义的开创者。
《哲学的故事》这本书还讲了许多哲人的故事。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一直到近代的罗素。用比较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哲人的生平经历与思想。也更方便我们去理解哲人们。体会其不一样的思想。将这些思想与自己的交融,所创造出特属于自己的思想。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9
以前想学习哲学史时,听说过WillDurant,但听说应该看”更学术”的,因此与这本书擦肩而过。更学术的“那些东西,早就一点印象没有了。幸运的是在比以往更需要活生生的哲学的阶段,重新发现了这本更有活生生的人的气息的哲学史。
《哲学的故事》的好处,就是它把哲学家从蒙尘的书架或高高的神龛上请下来,不板起脸来的`说与己无关也似乎与谁都无关的东西,而是说“故事”。从中我们知道那些思想的来源和演化——归根结底它们是来自于那些好奇、认真、追寻自由的人的冲动、努力和生活。
如果说学习哲学,是“为了把握事物的价值和前景,以免陷入日常生活的漩涡”,那么,就要去学习别人如何在琐碎中达到了生命的完整,就是要从哲学家的完整的生活史和心灵史出发,去看那些思想如何产生,又如何引领他们的生活和心灵。
如果,学习哲学不是为了增加谈资,不是为了用他人的话来刺激自己萎缩了的神经产生一点应激反应,那么,就应该要求和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哲学家有同情或崇敬之情的交流,做自然平等的交流。
从更宏大的历史视角看,人类也许很渺小,哲学家的活动,就像一群小孩子在沙滩上垒起城堡。时间已过了很久,风雨和波浪已经磨损、摧毁了那些脆弱的城堡,亚里士多德的论证今天看来诸多说不圆的地方,斯宾诺莎的上帝已和那个在小阁楼里磨镜片的犹太人一样不在重要,伏尔泰的乐观像是年轻人不谙世事时的大话和轻率的玩笑。但每一个尚有一颗敏感的心的人,看到前人留下的这些或完整或残缺的沙之城堡,不会不惊叹其精巧,不会不对建起它们所付出的天真努力肃然起敬,也不会不叹息于它们的消逝。
我们已经观看了这壮丽的露天剧场上的争辩、戏谑、欢笑和泪水。让我们记得这里说过的话,发生过的一幕幕,但也总是记得,呼吸是我们自己的,头脑是我们自己的。让我们怀着前人一样的热情出发。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10
美国学**结束后,我回到竞天所工作。
我、师弟小付,在同一间办公室。
一天,他兴致勃勃地送我一套书《哲学的故事》,告诉我这套书令他受益匪浅。
读后,我着实喜欢上这套书并整理了读书笔记。
“不强求我们的成就与我们的欲望相等,而是降低我们的欲望使之于我们的成就持平。”书中的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我对事业的态度:我做到哪一步,哪一步就是我的成就。
和我的事业平平不同,小付是律师队伍中优秀的大趴。
这些年来,我和他从未提及过《哲学的.故事》。
个人觉得书中尼采的一句话很贴合他的成功,但不确定影响他的人生的是不是这句话:竞争是成长的规律;性格是在大风大浪的动荡中确立起来的;人只有通过强制锻炼、尽心尽责、含辛茹苦才能达到顶峰。
甚至痛苦也有它的理论基础;它是生命的象征,它可以激励人奋发图强。
同样一本书,每人所得必不同,因为性格相异。
在我看来,所谓好的人生就是和自己性情贴合的人生。
由此而论,我和小付算是从此书中各得其宝。
接近年底,闲暇之时,我开始反观自己的20xx甚至于整个过往的人生。
记忆一幕幕向回倒的过程中,捡拾起了这份曾经的读书笔记。
我发现曾经摘录的语言,仍然喜欢。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11
《哲学的故事》是是威尔·杜兰特的成名作,此书一问世,便掀起了一股哲学热。《哲学的故事》是一本讲哲学史的书,这本书是在20世纪成书的,详略不等地评述了从柏拉图到杜威的十多位西方哲人。
作者谦称其书为通俗读物,并且说它不是一部完整的哲学史,而只是通过围绕某些主要人物来展示思辨哲学来龙去脉的方式赋予知识以人情味的一种尝试。然而,它决不肤浅,也不仅仅是好读而已。它确实写出了“思想的发展也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浪漫传奇”,做到了向读者提供“智慧的综合”的目的。
虽然它不是一部完整的哲学史,但作者夹叙夹议、提纲掣领,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将艰涩难懂的哲学,写成了娓娓动听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哲学家的生平及观点,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详细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而且还对每位哲学家进行了中肯的批评。《哲学的故事》可以说是西方哲学的入门书籍之一。
书中讲述了多位著名的哲学家,每位哲学家的理论都发人深省,给人以启示,同时又让我得出许多与他们不同的看法。
一生将“理式”放在第一位的'柏拉图,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还是不真实的。可是现在再来看他的理论,如果没有感性,理性的世界再光辉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再如叔本华,给我启示的并不是他的理论,而是他这个人的本身。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太大的希望,但却因为争强好胜,让他尝尽了失败的滋味。天才与傻瓜往往在一线之间,我们大部分都只是凡夫俗子而已,有太多无法办到的事情,过高的期望,无非是作茧自缚而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错。
这本书从雅典写到美国实用主义,作者一边讲故事,一边讲思想的继承与演变,把观念演变的故事写得深刻而浪漫,每个哲学家的故事都是暂时的,唯有问题是永恒的。梭罗说过,要做一个哲学家,并不是有深刻的思想,或者去创立一个学派就行了,而是要热爱智慧,并受它的指引去过一种朴素、独立、豁达和充满信心的生活。真理也许不会使我们发财,却能使我们获得自由。
读完这本哲学的入门书籍,最深的感悟,既非哪位名家的理论,也不是哪位哲学家的事迹。而是从哲学的变迁史中,从哲学史上一位位星光璀璨的大家身上,学到了那种对于智慧,对于生活的热爱。天地浩瀚,世界广大,有那么多的思绪飞扬,那么多的智慧等着去探索。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12
在这本书的第23个哲学课上,自由男神向奇奇抛出了一个问题:参观动物园,讨论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奇奇和妙妙想了一会儿。通过观察动物园中的动物现象和他们平时的感受,他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问题中的鸡蛋是鸡蛋,我们认为先有鸡,然后有鸡蛋。如果你问题中的鸡蛋不一定是鸡蛋,那么我们认为先有鸡,然后有鸡。对于他们的回答,自由男神告诉他们世界上哲学揭示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否定规律。这个规律有点类似于我们学习数学的负担。但它不同于它们。哲学中的否定意味着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否定和否定。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父母之间的代沟。我们的想法和习惯与父母总是有很多不同。这是我们对父母一代人的否定。正是我们否认了他们的思想,以换取我们这一代社会的变化和创新。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13
假期我读了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受益匪浅。哲学,这种让人觉得很深奥的东西,它却用简洁的故事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和警醒,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细细地去体会,能不能去行动。这本讲哲学的书和我以前所接触的哲学书不同,它用一种近似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许多哲学家的生平、观点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在这些故事中让我们体会着深奥的哲学。
我最喜欢自然主义有创新的亚里士多德,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徒弟,但和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却不一样,他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他也是西方哲学的领导者,领导着大家走向真理而又真实的殿堂。在我们的生活中,创新精神是一种可贵的思想,人类正是因为这种创新精神的存在,才能不断发展,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刻在树皮上的文字,到刻在皮、绸绢上的书,到竹简,到纸质书籍,到电脑,到手机,无处不体现着人类创新精神的存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我不喜欢自私的叔本华,他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者”。他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太大的希望,但却因为争强好胜,让他尝尽了失败的滋味。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设立目标,但是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踏踏实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十一世纪以来更是飞速发展,如今中国脚踏实地为百姓谋福利,现今的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世人都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中国。中国正是由于踏踏实实为民造福,才换来了中国今天的富强。脚踏实地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哲学的魅力,我们必须要去更多地琢磨和思考。在这些哲学大师们面前,我们肃然起敬,灵魂得到洗礼与升华。哲学给了我信心和力量,让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寻觅和哲理一样美妙的知识吧!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14
作为一本入门书籍来说还行,但这本书实质上是面向西方普通大众而写的,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在迎合西方的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前半段仍能较为客观完整的讨论哲学的各个发展方向,对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共产主义有着较为客观的评价,但后半部分则完全倒向了西方一神论下传统哲学的价值观宣扬,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只字不提,甚至连黑格尔、费尔巴哈、加缪和存在主义哲学也略过不提。
讽刺的是,在书的最后,作者也承认了现代哲学(或者说西方哲学)的发展背离了哲学的初衷,因此“哲学的世俗化势在必行,它必须根植于现实。以指导和解释生活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指明“未来哲学的职责就是澄清人们面临的有关社会矛盾和道德矛盾的观念。”“哲学就是一种普遍的'、富有远见的、能协调生活中各种矛盾的理论。”这不就是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吗?在中国,是个大学生都要了解一点吧。因此,读到最后,反而使我更加坚信马列主义,坚信社会主义。
总而言之,作为一本入门读物,只能说还行,视野不算广阔,格局也不大,适合无基础人群阅读,大学以下或对哲学完全不了解的可以一读。至于评分,明显虚高了,毕竟在,至少哲学方面的书,只要是个外国人写的,豆瓣文青都会打高分。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15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哲学书籍对于我们来说高不可攀,让我们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看不懂了 ”。对于西方哲学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着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
但通过阅读威尔·杜兰写的《哲学的故事》,我发现原来哲学也非难读难解。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
《哲学的故事》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处在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厌倦,并不以为应该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但因翻译者——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我似乎真的读进去了,享受着文字给我带来的快感。
《哲学的故事》是威尔?杜兰特的成名作,此书一问世,就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哲学热。《哲学的故事》是一本讲哲学史的'书,这本书是在20世纪知识膨胀,分工精细化,“对越来越少的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对越来越多的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少的哲学家”们纷纷产生的背景下写作的。全书以欧洲哲学史为重点,详略不等地评述了从柏拉图到杜威的十多位西方哲人。作者谦称其书为通俗读物,并且说它不是一部完整的哲学史,而只是通过围绕某些主要人物来展示思辨哲学来龙去脉的方式赋予知识以人情味的一种尝试。然而,它决不肤浅,也不仅仅是好读而已。它确实写出了“思想的发展也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浪漫传奇”,做到了向读者提供“智慧的综合”的目的。虽然它不是一部完整的哲学史,但作者夹叙夹议、提纲掣领,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将艰涩难懂的哲学,写成了娓娓动听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哲学家的生平及观点,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详细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而且还对每位哲学家进行了中肯的批评。它不仅在研究哲学,首先是在研究人——哲学史上的先哲们,并把冷静的哲学思想与热烈的血肉之躯交凝在一起了。作者在书中加了一些幽默的调料,时不时有些语句会让我会心地微笑,这让我第一次感到,原来哲学不仅是“爱智慧”,而且是如此有趣。而有些却含义隽永,让我不得不掩卷沉思。
培根曾告诫我们:“你首先应追求思想的完美,其余的东西,不尾随而来,也会失去了而浑然不觉。”希腊有句美妙的谚语:“生命是自然的恩赐,美好的生活却是智慧的恩赐。”是呀,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珍惜已有的生活,同时更应发奋图强去建立更美好的未来。想想过去那落后挨打的经历,被列强瓜分的惨剧,让我们愤恨之余不禁领悟:以后建设国家富强昌盛的重担是要我们承担的。再想想父母为了让我们有知识文化,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我们上大学省吃俭用。学校更是为我们提供一切的便利———————小的方面:为了我们能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设立了通宵自习室,冬天到了,在各个教学楼里还为我们安装了热水器……大的方面:在学校七十年校庆之际又大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学校能广纳英才,又准备在大兴建立一个更大更完善的新的校区……
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 书,的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益友;是人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船夫与哲学家哲理故事10-01
哲学的谚语05-06
哲学的格言06-26
有哲学的格言07-12
哲学求职信11-25
穿透人性的哲学格言06-26
大众哲学读后感11-24
京瓷哲学读后感07-25
京瓷哲学读后感06-16